原標題:我國澱粉糖工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考
2020年12月19日-21日,第5屆中國-東協糖業博覽會、中國-東協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博覽會在廣西南寧會展中心召開。
19日下午,2020年中國糖業高峰論壇會上,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王潔做題為《我國澱粉糖工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考》發言。
以下為王潔的發言要點:
一、我國生物發酵產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生物發酵產業實力平穩上升
(二)國際地位持續鞏固
(三)企業規模擴大,行業集中度提高
1.50家以上胺基酸企業,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山東、內蒙、寧夏、新疆等地。
2.20家以上有機酸企業,檸檬酸7家,佔總產量的95%以上;乳酸前兩位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5%以上。
3.80家以上澱粉糖企業,在山東、廣東、河北、吉林等省份,產量佔總產量的75%以上。
4.16家以上酶製劑佔全國總產能的90%以上,產品品種超過30類,國產酶製劑佔有率呈逐步提升。
5.24家以上酵母,安琪酵母中國、樂斯福中國、AB馬利中國,其產能佔全國總產能的79%。
(四)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
1。研發投入平均約佔銷售收入的3.9%,有企業達到9%,獲得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成果數量逐年遞增。53項技術榮獲輕工業科學獎勵。
2。創建國家級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59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18個,中國輕工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行業專項技術中心25個。結合產業需求的創新平臺正在逐步成為技術創新體系的核心,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3。企業裝備向大型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行業裝備水平得到不斷提升,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裝備自主化水平得到提高,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五)、標準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1。發布(報批)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6項,國家標準24項,行業標準12項,團體標準19項,標準研究課題4項。
2。標準嘉獎:4項團標獲評工信部「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其中1項獲評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優秀項目。
3。在研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40餘項。
(六)綠色製造取得實效
1。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大力推進綠色製造、智能製造體系建設。
2。推廣「綠色製造」認定(40餘種產品),開展綠色工廠(10餘家)和綠色產品的評價。
3。綜合利用水平上升,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
(七)2020年1月-9月產業發展分析
1。部分企業的減產、停產,上下遊產業鏈條減產、停產以及物流不暢也極大的影響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加之居民居家抗疫,國內部分產品的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不旺,使得行業整體產量下滑;
2。玉米原料價格提升、惜售等原因,導致生產成本提升,全行業利潤水平下降明顯,部分行業面臨微利甚至虧損局面。
3。多元醇、酶製劑、酵母、功能發酵製品行業實現正增長,其他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產量下降,開工率降低。疫情期間,用於烘焙、麵食的酵母行業剛需屬性凸顯,市場需求增加,加之人們對營養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斷提升,帶動了我國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多元醇、功能發酵製品產量的提升。2020年全年,與健康相關行業產品的市場規模及產量將有大幅度提升。
4。根據海關2020年1-9月進出口數據統計,生物發酵行業主要行業、主要產品進口量146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長68.9%;進口額1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8%。出口量423.95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長8.3%;出口額42.2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1%。
二、我國澱粉糖工業發展現狀
澱粉糖工業是採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農產品綜合加工的重要產業。澱粉糖現已經成為食糖市場的重要補充,是澱粉深加工的支柱產品,是生物發酵產業乃至許多食品的技術和物質基礎,為推動食品工業的發展和促進以生物科技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9年-2019年我國澱粉糖產量
2017年,在國家放開玉米深加工審批限制,取消玉米託市政策,蔗糖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下,澱粉糖行業迎來發展的曙光,產量回升,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價格競爭優勢凸顯,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產銷量增加,企業利潤水平有所提高。進入2018年,新擴建產能還未完全建成投產,同時由於環保壓力及資金問題,部分企業產能徹底退出市場,總的產量的增長幅度不大,行業日漸集中在大型企業集團和經營管理、技術競爭能力強的企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2019年,新建產能釋放,在產能增長大於需求增長情況下,產品結構性過剩加劇,市場形勢嚴峻。
2020年1月末至3月份,受春節假期及疫情影響,產量下降。特別是2月份,全行業開工率降至歷年的最低水平,3月末生產逐步恢復,4月份澱粉糖市場廠家基本復產結束,進入正常生產階段,5-9月份,受玉米價格上漲、東北產能釋放衝擊、下遊市場需求不佳,果糖與蔗糖價差縮小、出口受阻等因素影響下,整體開工在低位運行。價格方面,由於玉米價格一直上漲8月後期稍有下降,澱粉糖產品價格走勢也跟隨玉米價格呈現漲跌,加之市場上供大於求,競爭激烈,除麥芽糊精盈利較好、麥芽糖漿微利運行外,部分其他產品虧損運行。
主要產品情況:
1。結晶葡萄糖
結晶葡萄糖產量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東北、河北新增產能大量入市,由於成本優勢,市場競爭價格佔據優勢,市場整體價格弱勢運行,加之今年玉米價格上漲浮動較大,市場需求減弱,企業庫存較大,在成本和庫存雙壓力下,結晶葡萄糖價格一直弱勢運行,9月份山東地區主流成交價格在2750-3050元/噸,河北地區主流成交價格在2750-2900元/噸。企業一直處於虧損、保本、微利狀態下,開工率平均在50%以下。
2。果葡糖漿產
果葡糖漿產品價格一直穩中偏弱運行,跟隨玉米價格稍有漲跌。從1月份以來玉米價格持續上漲,8月份全國玉米均價達到2300元/噸左右,9月份稍有下降,也在2200元/噸以上,比去年1900元/噸以下的價格有了大幅增加,部分企業的年前長單今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其他訂單價格也維持弱勢,行業從4月份以來整體虧損面逐漸擴大。9月份山東地區F55果糖主流價格在2500-2750元/噸,東北主流價格在2450-2650元/噸,華南市場在2700-2800元/噸。從白糖的替代關係來看,與果葡糖漿價差在1730-2130元/噸,價差較8月份有擴大趨勢。但進入冬季後,可樂、飲料等需求明顯下滑,果葡糖漿銷貨壓力增加,開工率下調,前9月平均開工率在65%左右。
2008年-2019年我國澱粉糖進出口量、進出口額
2020年1月-9月澱粉糖進口情況
三、我國澱粉糖工業面臨形勢
1、面臨形勢
玉米原料價格上漲;減糖趨勢、負面宣傳、新型甜味劑對行業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宗產品市場已經飽和,競爭激烈國際貿易反傾銷(菲律賓、印尼、越南。。。);環保政策升級,環保壓力日益增大。
2、技術差距
異構酶及固定化技術,國產的異構酶在活性和轉化效率方面與國際差距很大;
連續離交及色譜分離均粒樹脂國內廠家無法直接生產統一粒徑產品,產品性能指標弱於進口;
自控及智能化水平較低有待繼續提高。
四、我國澱粉糖工業未來發展思考
發展方向:中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為行業指明了創新、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方向。
1。通過供給側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節產品結構,逐步降低大宗產品比重,增加新產品比例,增加新應用領域。
2。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促升級,開發新型澱粉糖產品、澱粉糖衍生品,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業升級。
3。補短板,加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糖酶及固定化技術開發。提升原料利用率、分離提取收率等。推動國產關鍵設備水平提升。
4。增後勁,提升行業智能製造水平、綠色製造水平。
發展思考:
1。調結構以葡萄糖、麥芽糖等大宗澱粉糖產品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降低其在產品結構中的比例。
升:逐步提高以功能性低聚糖、稀少糖、糖醇等高成長性產品的比例,拉動行業發展,提高企業抗風險力能。
2。補短板增後勁
技術提升:加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效的糖酶產品、果糖異構化酶及固定化技術開發;推動膜分離材料、均粒樹脂、噴射液化器等國產關鍵設備水平提升;加強產品應用技術開發,建立配套應用服務體系。
綠色、智能製造:推動先進膜分離、色譜分離、連續離交等清潔生產技術的高效利用,提升原料利用、分離提取等工藝水平,破廢氣、廢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提高行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實現高效、高質量生產。
結束語:十四五期間,澱粉糖工業將在中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導下,胸懷兩個大局,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繼續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做強產業鏈,更快的構建、融入和依託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澱粉糖工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由「澱粉糖製造大國」向「澱粉糖製造強國」努力奮鬥。
(文章來源:農產品期貨網)
(責任編輯: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