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董事長劉亞民先生接受由中央二套財經欄目主持人王小騫主持的——央視CCTV《魅力品牌》欄目人物專訪,《魅力品牌》欄目對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董事長劉亞民以「展現品牌魅力、詮釋品牌力量」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討,講述了劉亞民先生以及其帶領的中創億豐肥料集團的創業創新之路。
專注生產微生物菌肥 兩年時間打造生物菌肥黑馬
早在2012年,中創億豐董事長、土壤學科班出身的劉亞民就盯上了微生物菌肥。當年大化肥還如日中天,微生物菌肥在國內剛剛起步,但劉亞民認準了微生物對土壤和作物有利的大方向,一頭扎進了微生物菌肥的研發領域。更讓業界稱道的是,從2015年建廠之初,他專注於功能性顆粒菌肥的研發,用兩年時間研發出了敢與所有顆粒肥料相媲美的微生物菌肥。
菌的活性越高、菌種數量越多,微生物菌肥的效果越好。在這一指標上,中創億豐毫不含糊——中創億豐集團一方面與中國農科院合作,自建萬噸產能的微生物菌擴繁裝置,保證菌群的活性和數量;另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三次添加微生物菌,從而保證菌的存活率和活性。據悉,在造粒成功裝袋之前,每一粒微生物菌肥都會通過中創億豐的生物菌活性檢測裝置,檢測肥料中菌群的活性。一旦發現菌活性不夠,數碼控制的噴液設備會自動噴塗菌劑補菌,在產品包裝之前把住最後一道關。
憑著精湛的工藝和精細的流程,中創億豐的顆粒微生物菌肥生產工藝得到了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有機肥分會的高度認可,產品銷量兩年間增長了10倍,而且大量出口海外,遠銷美國、韓國、南非、喬治亞等國。
兩年時間,把微生物菌肥的銷量從不到1萬噸做到超過10萬噸,這就是中創億豐肥料集團,一家專注生產微生物菌肥的企業。
獨創造粒技術與數控技術 衝刺中國功能型菌肥第一品牌
如何造出均勻飽滿的微生物菌肥顆粒,是很多企業大為頭疼的問題。中創億豐率先攻破了這一難題,獨創了一套螯合噴漿造粒技術,該技術通過電腦系統的自主學習,實現了人工智慧全自動造粒。據介紹,該技術將中微量元素螯合液、微生物菌液和營養液三合一後,與豆粕等有機質相結合,然後利用特製的螯合噴漿造粒工藝,可生產出有機質含量從50%到80%不同規格的顆粒微生物菌肥。據悉,該造粒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
造粒只是中創億豐的核心技術之一,更讓業界稱道的是中創億豐的數位化生產線——從原料搭配、含量控制到發酵腐熟,再到各種微生物菌的添加、造粒、包裝,生產線的各個環節全部實現了數位化精準控制,從而保證微生物菌肥質量的高度穩定。在生物有機肥領域實現全程數控和自動化,堪稱國內首家。
11月9日,在武漢舉辦的「2017中國有機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暨知名品牌推選」頒獎典禮現場,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董事長劉亞民一舉斬獲「2017中國有機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和「2017中國有機肥十大品牌」雙項大獎,引起與會專家、企業和媒體的熱切關注。中國有機肥行業能囊括此雙項殊榮者,可謂是鳳毛麟角。
其實,在雙項大獎的光環背後,是中創億豐紮實的科研實力和執著的創新精神:五項國內外認證、六項發明專利、二十四項實用新型專利、四十餘個肥料登記證……這一系列數據,一步步將中創億豐推向了中國顆粒功能型菌肥第一品牌。
據劉亞民先生透露,2018年中創億豐將在兩個層面猛練內功、蓄勢待發:一是深度服務老客戶。2018年企業不再拓寬渠道,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精細化服務已有渠道,助推已有客戶穩步成長;二是重點開發科技新品,推出高濃度菌劑、含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等重磅新品,為明後兩年的快速上量儲備力量。劉亞民信心滿滿地表示,經過今年的蓄力,未來三年,中創億豐將衝刺中國顆粒功能型菌肥第一品牌!
相關閱讀:
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公司,下設五個子公司,主要從事於菌體綜合肥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以及與國家相關項目的對接實施等工作。集團公司年產生物有機肥30萬噸,微生物菌劑5萬噸,微生物螯控肥20萬噸,功能肥、水溶肥3萬噸。產品先後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國際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歐洲聯盟CE國際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等;獲得了「中國著名品牌」與「綠色產品」的榮譽稱號,並得到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600萬元的產品質量承保險。目前,產品銷售網覆蓋全國22個省區,並遠銷海外。
2015年6月,中創億豐集團被評為「中國有機肥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參與有機肥國家標準的制定,承擔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使命。2016年9月,中創億豐集團被評為中國土壤修護大使,擔負國家農業部提出的修護土壤和提高農產品品質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