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2021-01-18 環球人文地理

文 | 李維東 圖 | 李維東 謝永平 

郭東明 王丹 冬目 

在天山上,有一個僅發現三十多年的新物種,形似老鼠,實屬兔類,以雪蓮、金蓮花、紅景天等珍貴藥材為食,這是一個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中國天山特有物種——伊犁鼠兔。

不少中國特有物種早在幾世紀以前,就被西方學者命名,伊犁鼠兔是近幾十年來,難得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新物種。為了滿足國際動物命名法則的要求,我和同伴攀上天山山脈,花費 3 年時間終於採集到 3 個模式樣本,成功將這個萌物命名為伊犁鼠兔。此後,由於心系鼠兔,我從一個醫務工作者,變成了一名動物保護專家。

然而,伊犁鼠兔發現之初就已瀕臨滅絕,之後22 年不見蹤影,在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短短三十年間,這個小種群動物的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保護伊犁鼠兔迫在眉睫。


1983 年 7 月初,我和同事們在尼勒克縣北部的陶烏拉斯臺山區,進行鼠疫自然疫源地調查。一位老牧民的孫女得了中毒性痢疾,將她治好後,我們受邀到其家裡做客。老牧民住處附近,有一個叫做加斯庫勒的高山湖泊,和海拔 3200 多米的吉裡馬拉勒山。

清晨,我們花費 3 個多小時登上這座全是懸崖峭壁的平頂山,正在高處欣賞加斯庫勒湖的美景時,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突然從巖石縫裡冒出,又一下子鑽了回去。我屏住呼吸等待它再次出現,終於見到了這個全身毛髮呈灰褐色,似鼠非鼠的小傢伙。這是一個大家從未見過的物種,隨即我採集了樣本,下山向牧民詢問,周圍牧民竟都不認識它 :「我們在這裡放了幾十年羊,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小動物。」

結束野外工作後,回到伊犁地區衛生防疫站,我將它做成固態標本,並開始分類鑑定,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後,也未找到該物種的任何記載。為進一步研究定種,我把該動物的彩色照片帶給中科院動物所的馬勇研究員,看過照片查閱資料後,他十分欣喜,肯定了我們的猜測,說這很可能是一個新物種。

由於 1 號標本在國際分類學界不能排除個體變異的可能,馬勇研究員建議我們儘快採集 2、3 號標本,確定物種並命名。根據國際動物命名優先權的原則,誰先在刊物發表,命名權就是誰的,當時伊犁鼠兔發現地離蘇聯邊境才一百多公裡,為防止這一動物命名權被鄰國學者搶先,我們加快了野外調查的速度。

當年冬天,我們組成考察隊,從伊犁蒙瑪拉勒林場進入加斯庫勒湖附近的冬季牧場,頂著風雪在野外工作了近十天,遺憾的是未能找到伊犁鼠兔。此後兩年多時間裡,我們爬遍吉裡馬拉勒山,尋找它的蹤跡。1985 年 8 月 12 日,我們調整思路,沿著山脈向東擴大調查範圍,終於在吉裡馬拉勒山東端的切柳賽溝口,成功採集到另外兩個伊犁鼠兔標本。

然而返回時,卻被困在雲霧籠罩的平頂山上,四周都是懸崖絕壁,走了 4 個多小時都找不到高山營地,最後我們用石塊壘了一個小窩躲在裡面,頭頂雨衣在風雪地裡凍了一夜。回到山下營地已是 8月 15 日,正逢我 30 歲生日。年底,我帶著製作好的標本和整理好的材料,前往北京。

就這樣,一個新物種被發現,1986 年我和馬勇研究員將其正式命名為伊犁鼠兔,拉丁學名為:Ochotona iliensis Li et Ma,1986。自此之後,國際動物史冊上多了一個中國人命名的動物。如今,發現並命名一個新物種十分難得,早在幾個世紀前,中國許多特有物種都被西方學者命名,如熊貓、野駱駝、普氏原羚、普氏野馬等,能發現並命名伊犁鼠兔,實在是值得欣喜。

發現伊犁鼠兔是偶然的一瞬間,但為了對其有全面的認識,我們研究了三十餘年,直到今天還在不斷探索。鼠兔在全球有 30 個種類,其中 24 種生活在中國,有 10 種為中國特有物種。伊犁鼠兔是所有鼠兔中耳朵最大、後足最長、體形最大的一種,且為中國天山特有物種,尤為罕見,即便無數次往返於天山之間,我們也幾乎見不到它們的身影,絕大部分時候只能通過追蹤糞便、尿跡、足跡以及儲存的食物進行觀察。

雖然伊犁鼠兔發現得比較晚,但它卻是一個古老的殘留物種,外形與鼠類略為相似,耳短且圓,沒有外尾,體長約 20 釐米,毛色以灰棕色為主。伊犁鼠兔屬於兔形目,劃分依據之一就是牙齒,和兔子一樣,鼠兔也有兩對上門齒,且攝食方式和行為等都與兔子相像。

作為食草動物,伊犁鼠兔所食用的植物多是珍貴藥材,如雪蓮、金蓮花、紅景天、虎耳草等。這些植物生長於高海拔的巖壁石縫間或小臺地上,資源有限,伊犁鼠兔常常因此餓肚子。為了不浪費生存資源,伊犁鼠兔有吃軟糞的習慣,即兔形目動物所具有的雙重消化功能。

鼠兔吞下的植物經盲腸匯集大量維生素,呈軟糞排出,此時軟糞維生素含量是正常糞便的 4 ~ 5 倍。伊犁鼠兔吃下這些軟糞,又經消化,充分利用維生素,排出圓形硬糞便,就不再食用。在《本草綱目》裡,鼠兔的糞便叫草靈脂,當地的蒙醫會將鼠兔的糞便入藥,專治小朋友驚厥一類病症。

伊犁鼠兔的排洩物在我們多年的觀察研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糞便的分布和新鮮程度可以判斷鼠兔的活動範圍,糞便殘渣可以了解鼠兔食物構成,尿液還可研究鼠兔標記行為。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鼠兔喜歡用尿液和糞便標記領地,同時在發情期傳遞交配信號,這在小型哺乳動物間極為罕見,這是作為「獨行俠」的伊犁鼠兔,在動物通訊方面特有的功能。只源於伊犁鼠兔數量太少,個體間交流沒有其它鼠兔獨有的鳴叫習性,只能採取一些大型動物的標記方式。

生活在天山南北海拔 2800 米到 4100 米的裸巖區,伊犁鼠兔需要躲避兔猻、石貂、白鼬、雪豹等天敵。

為了適應高寒環境,毛髮起到很大的作用。伊犁鼠兔有兩個換毛期,4~6 月春季換毛,8~10 月秋季換毛。春季換毛集中在胸背部和頭部,換毛後伊犁鼠兔頭頸的鏽棕色斑更鮮豔,與棲息地巖石上的地衣色調相似。秋季換毛始於背部,止於頭部,換毛後毛被的密度和長度都會增加,背部絨毛顏色變淺,呈棕黃色,全身絨毛呈淺灰色,方便隱蔽於巖壁上。冬季伊犁鼠兔四肢及腳掌,尤其是後足的絨毛會變密變長,這有利於冬季保暖以及增加在雪地上的足支撐面積。

由於伊犁鼠兔並不冬眠,所以入冬前,它們必須收集大量食物,將青蘭、火絨草等植物的綠葉和少量花莖堆成小堆,藏在不易積雪的大巖縫和巖洞中,以保證冬天的食物來源。

很多物種在保護過程中,存在越宣傳、越保護,數量反而越少的情況,所以最開始我們採取「不宣傳、不幹預、不建保護區」的保護措施,儘可能地減少人為幹擾,保持伊犁鼠兔原有的生存狀態。在2002 年,我們發現因為棲息地減少,伊犁鼠兔數量從當初的 3000 多隻,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時我們才開始做它的保護工作。

2006 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開始了天山一號冰川區伊犁鼠兔棲息地的保護工作,並在天山南北的 7 個縣市,對前期設置的 14 個定位觀測點,每隔四年進行一次伊犁鼠兔的種群變化全域調查。實際上,1992 年過後,我們就再也未見過伊犁鼠兔的蹤影,直到 2014 年夏天,我們開始通過紅外相機做伊犁鼠兔的調查,在野外布置紅外相機時,意外碰到了一隻伊犁鼠兔,這是22 年來我們首次拍攝到伊犁鼠兔的身影。

驚喜過後,擔憂揮之不去。現在 71% 的棲息地裡已經沒有伊犁鼠兔的蹤跡,這意味著三分之二的鼠兔已經消失,剩餘數量不到 1000 只。種群的滅亡,其原因絕不是單方面的,伊犁鼠兔數量減少,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人為因素和氣候變暖。

最先發現伊犁鼠兔的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是一個海拔 3200~3400 米的平頂山脈,鼠兔原本棲息在山頂人跡罕至的裸巖區,如今這裡已牛羊成群,時常還有牧羊犬驚擾,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此地的伊犁鼠兔很快消失。

如今能發現伊犁鼠兔的地方,是一些海拔較高或人為幹擾極小的區域,如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所在的天格爾峰。這裡不僅有伊犁鼠兔,還分布著北山羊、雪豹、天山雪蓮及紅景天等珍稀動植物,構成此地獨特的烏魯木齊河源生態系統。但由於這裡是牧業區和風景旅遊地,人為幹擾和破壞對伊犁鼠兔及區域生態環境影響正在加大。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等原因,新疆天山山區的冰川退縮加速,伊犁鼠兔是一個耐高寒的動物類群,喜歡在寒冷的地方生活,隨著雪線明顯上升,第四紀冰期後,伊犁鼠兔逐漸退縮到天山高海拔的裸巖山峰上,呈高度片斷化分布,對其生存極為不利。隨著冰川不斷上移,鼠兔只好進一步向高處退縮,但是在更多地方它們退無可退,加上自身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最終伊犁鼠兔在多數區域消失。

在我們的奔走呼籲下,伊犁鼠兔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的物種生存委員會,在紅色物種名錄裡面,將伊犁鼠兔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也將它列為瀕危動物。2010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7 月 24 日定為伊犁鼠兔物種日。我們也通過努力,成功建了兩個伊犁鼠兔保護地: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和精河中華伊犁鼠兔保護地。

然而,我們因為工作常年奔波在海拔 3000 米到 4000米的天山頂峰,膝蓋和關節受到很大的影響,隨著年齡漸長,再想徒步登如此高的山峰,已顯得力不從心,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出來參與野外工作,繼續保護伊犁鼠兔。

相關焦點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
  • 李維東 伊犁鼠兔拯救者
    然而35年前的偶然一瞥,一隻「萌臉」小傢伙使他走進了生態保護之路。他發現並關注伊犁鼠兔35年,持續研究和保護,不僅取得多項科研成果,還使伊犁鼠兔這一瀕危動物得到全世界的關注。他就是李維東,新疆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總負責人。談及發現伊犁鼠兔的過程,李維東至今印象深刻。
  • 只因一眼牽絆半生:伊犁鼠兔的保護者李維東
    作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兔形目專家組成員,他表示:「伊犁鼠兔目前的種群數量還不到1000隻,比大熊貓還要少,亟待保護」。從「獵殺者」變成「守護者」一個多月前,李維東帶隊前往新疆精河和尼勒克,進行新一輪伊犁鼠兔生存狀況調查。他63歲了,身形結實,一張圓臉曬得黝黑。
  • 伊犁鼠兔有多稀少?發現時統計數量後「消失」,時隔二十多年再現
    伊犁鼠兔很少見,生活在新疆天山。它們是在1983年在天山山脈被中國科學家意外發現,然後被判定為新物種,隨後對生活在這裡的伊犁鼠兔進行的統計,大概數量在2000隻左右,已經被中國列為瀕危物種。它們是屬於食素的,主要以金蓮花、虎耳草、雪蓮等一些高山植物為食。但是由於像這樣的很多植物一般是生長在高海拔的巖壁縫隙間,很難採食,所以伊犁鼠兔們挨餓是經常的事。伊犁鼠兔而且還有很多比它們強大的猛獸覬覦它們,所以它們的數量也在減少。
  • 伊犁鼠兔有了保護地
    原標題:伊犁鼠兔有了保護地亞心網訊(記者 任春香)5月22日,中華伊犁鼠兔保護地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成立,表明對瀕危動物伊犁鼠兔的保護工作進入實質階段,這也是新疆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伊犁鼠兔是我國天山山脈特有的一個物種,1983年被首次發現,並被列為瀕危級動物,從最初發現的3000隻下降到現在不足千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 新疆一種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
    新疆最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大自然是具有包容力的,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地質也是多種多樣,有些地方就生存著一些珍稀動物。現在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一些新事物,就像有些動物有段時間沒有蹤跡,但是最後又被人們重新發現。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動物,它外表可愛,給人萌萌的感覺,深受許多人的喜愛。這種動物就是伊犁鼠兔,只在我國的新疆發現過。聽這個名字可能大部分人都很疑惑它到底是鼠類還是兔類呢?其實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動物,在它們的身上,可以看到幾種動物的特點。
  • 伊犁鼠兔,孤陋寡聞,第一次聽說,求科普?_澎湃新聞-ThePaper
    伊犁鼠兔僅存於中國新疆,是高山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群體。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體重240克,體長約160-200毫米,額頭和頸側有3塊棕色斑點,是中國特有物種,伊犁鼠兔具有泰迪熊一般可愛的面容,這可能都要歸功於它的一對大耳朵。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014年7月採用紅外線觸發相機在天山精河段拍攝到伊犁鼠兔,這是時隔30年後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但是在經過人類對大自然資源開發等,或者的食用這些動物之後,導致很多物種變得非常的稀少,因此如今中國非常看重物種的多樣性,並有了相應的政策保護,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中國可以說是物種非常繁多,但是在經過人類對大自然資源開發等,或者的食用這些動物之後,導致很多物種變得非常的稀少,因此如今中國非常看重物種的多樣性,並有了相應的政策保護,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 珍稀動物之伊犁鼠兔科普,比「活化石」大熊貓更古老的動物!
    今天介紹的小動物是伊犁鼠兔。伊犁鼠兔,剛剛被發現就比熊貓更瀕臨滅絕的動物活化石。你一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這個動物處境很尷尬:是老鼠還是兔子?你可以放心,雖然熊貓不是貓,但是兔子真的是兔子。正如你可以從名字中看到的,這是一種生活在新疆伊犁的小動物。雖然只有一隻手那麼大,但是人家的體力很好。它們全年生活在海拔2800-4100米的天山山區,還能活蹦亂跳。鼠兔平時的食物都吃什麼呢?
  • 中國獨一無二的兔子,比大熊貓還珍稀,樣子呆萌,愛吃名貴藥材
    由此,為了保護物種的多樣性,我國也建立了很多自然保護區,還專門派專家進行育種,以保證他們能夠繼續順利的繁衍後代。而其中最為幸運的便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本來瀕臨滅絕的他們,得到了國人的喜愛,如今也慢慢的繁衍子孫,甚至還被當作珍貴禮物送到別國旅遊度日。不過事實上,還有一種動物比大熊貓還可愛、還稀有,但卻沒有得到精緻保護,如今數量還在慢慢減少,它就是伊犁鼠兔。
  • 它是我國獨有物種,曾消失20多年,如今重現蹤影卻令人煩惱
    比如著名的朱䴉、大熊貓等,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在新疆伊犁生活著的可愛萌物,它就是伊犁鼠兔,是一種非常珍惜的動物。在1983年的時候,我國動物學家首次在天山山脈附近發現了這種動物,並判定它為一種全新的物種,但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伊犁鼠兔的數量就已經岌岌可危了,而在之後不久,人們就再沒發現過伊犁鼠兔的身影,時隔20多年,伊犁鼠兔又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讓人高興的同時卻有人認為這並非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伊犁鼠兔數量稀少,外貌可愛,一些有錢人會想要將其據為己有,從而發布高額賞金懸賞伊犁鼠兔,這反而會對其生存造成影響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何方神聖?
    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著一種非常萌的生物:鼠兔,儘管它們是兔形目的生物,但從外表看起來它們非常像老鼠,因為它們都有著一對小巧的耳朵。但是在專家看來,鼠兔並不是老鼠,也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兔子,而是兔子的近親「鼠兔目」。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什麼動物?
    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著一種非常萌的生物:鼠兔,儘管它們是兔形目的生物,但從外表看起來它們非常像老鼠,因為它們都有著一對小巧的耳朵。但是在專家看來,鼠兔並不是老鼠,也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兔子,而是兔子的近親「鼠兔目」。
  • 國內有個「獨特」的兔種,被列為瀕危物種,專吃高原名貴藥材
    國內有個「獨特」的兔種,被列為瀕危物種,專吃高原名貴藥材這個兔種叫做伊犁鼠兔,來自於新疆伊犁,鼠兔的外表嬌小可愛,甚至能讓人把心都萌化了,它的體型全長大概只有20釐米左右,屬於兔類的一種,但是要比普通的兔子好看的多了,它們身上會長這灰色的皮毛,零星分布著棕色的皮毛。
  • 動物學家都坐不住,天山消失20多年的動物再現,價值不可估量
    在當今時代,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著「生殺大權」,而經過人類不斷的進化與活動,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物種都因為人類的活動而導致的急劇銳減甚至的滅亡, 不過如今的人類已經對保護物種的多樣性非常重視了。
  • 新疆天山驚現已消失30年的生物,似鼠又似兔,學者:終於找到了
    ,新疆天山驚現已消失30年的生物,似鼠又似兔,學者:終於找到了。這種生物就是伊犁鼠兔,顧名思義的而這種生物其實一度消失了將近30年時間,在1983年的時候伊犁鼠兔首次被發現,當時存世量還不少,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經過統計大概只剩下
  • 伊犁發現我國尚未記載植物新物種 這些物種你見過沒有?
    十字花科天山糖芥  據了解,經過形態解剖,查閱相關植物志及國內外相關標本及諮詢類群專家後,研究人員確認新發現的物種分別是紫草科土庫曼狼紫草、十字花科天山糖芥、菊科犁形棘頭花、茜草科盾苞茜和輪葉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屬和棘頭花屬為我國新記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