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鼠兔有多稀少?發現時統計數量後「消失」,時隔二十多年再現

2020-12-03 懵萌世界

看下圖,你覺得它是鼠還是兔子?

伊犁鼠兔

這個看起來跟老鼠和兔子都有幾分相似的叫: 伊犁鼠兔.

這種小動物確實給很多人第一感覺應該是:可愛。

伊犁鼠兔很少見,生活在新疆天山。

它們是在1983年在天山山脈被中國科學家意外發現,然後被判定為新物種,隨後對生活在這裡的伊犁鼠兔進行的統計,大概數量在2000隻左右,已經被中國列為瀕危物種。

伊犁鼠兔

它們是一種比較嬌小的哺乳動物,身體長約在20釐米左右,有著圓的耳朵,一般是一身棕色的毛。還有鬍鬚,鬍鬚的長度很多都有超過8釐米。

這鬍鬚和它們只有20釐米的身體相比顯得很長。

因為牙齒和捕獵的方式像兔子,所以在它們的名字裡有個「兔」字。

它們是屬於食素的,主要以金蓮花、虎耳草、雪蓮等一些高山植物為食。

但是由於像這樣的很多植物一般是生長在高海拔的巖壁縫隙間,很難採食,所以伊犁鼠兔們挨餓是經常的事。

伊犁鼠兔

而且還有很多比它們強大的猛獸覬覦它們,所以它們的數量也在減少。

據說在1983年被發現後,各大媒體也進行了大肆報導,伊犁鼠兔的可愛模樣也進入很多人眼中。

據說還有人對它們進行抓捕,然後當寵物養。

這種做法是很不對的,家裡的環境和它們長久生存的環境的差別是非常大的,這一點就很難保證它們能夠正常生活到老,不然這麼珍貴稀少的物種,相關部門早就想辦法人工飼養了。

在發現的時候統計數量之後,它們的數量本來就少,隨後伊犁鼠兔更少出現在人們視野。

伊犁鼠兔

直到2014年的時候,在天山山脈再次發現它們的蹤影。

在新疆的天山山脈也是目前為主唯一發現這個物種的地方。地球的其他地方暫時都還沒有發現,可謂是非常的珍貴了。

所以它們被列入2005年《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同時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而且把這個時間:2010年7月2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這一天列為「拯救伊犁鼠兔日」。

伊犁鼠兔

從最初發現到最近一次拍到它們的照片,中間時間相隔二十多年。所以很多人也稱它們是「會魔法的兔子」。

發現者李維東也呼籲在發現伊犁鼠兔的天山一號冰川的天格爾山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自然保護區,這樣既能保護環境也能保護稀少的伊犁鼠兔。

而且他也表示,伊犁鼠兔這個物種是他發現的,如果還在他面前消失的話,確實是無言了。

伊犁鼠兔

當然這麼可愛的伊犁鼠兔我們也是希望它們的數量能增多,然後持續繁衍下去,以後能在天山各處看到它們的身影。

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本人刪除!在此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李維東 伊犁鼠兔拯救者
    他發現並關注伊犁鼠兔35年,持續研究和保護,不僅取得多項科研成果,還使伊犁鼠兔這一瀕危動物得到全世界的關注。他就是李維東,新疆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總負責人。談及發現伊犁鼠兔的過程,李維東至今印象深刻。1983年7月,他和同事在野外工作中救助了一位牧民的孫女。為表達謝意,那位牧民邀請李維東他們去家裡做客。
  • 伊犁鼠兔,孤陋寡聞,第一次聽說,求科普?_澎湃新聞-ThePaper
    伊犁鼠兔僅存於中國新疆,是高山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群體。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體重240克,體長約160-200毫米,額頭和頸側有3塊棕色斑點,是中國特有物種,伊犁鼠兔具有泰迪熊一般可愛的面容,這可能都要歸功於它的一對大耳朵。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天山上伊犁鼠兔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3月底,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中,通過採集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與視頻,驚喜地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身影。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
  • 伊犁鼠兔有了保護地
    原標題:伊犁鼠兔有了保護地亞心網訊(記者 任春香)5月22日,中華伊犁鼠兔保護地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成立,表明對瀕危動物伊犁鼠兔的保護工作進入實質階段,這也是新疆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伊犁鼠兔是我國天山山脈特有的一個物種,1983年被首次發現,並被列為瀕危級動物,從最初發現的3000隻下降到現在不足千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這是時隔30年後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李維東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8日電 (記者 朱景朝)近日,伊犁鼠兔發現第一人新疆科學家李維東和志願者團隊利用紅外攝像機在天山精河段再次發現了伊犁鼠兔的活動蹤跡。
  • 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文 | 李維東 圖 | 李維東 謝永平 郭東明 王丹 冬目 在天山上,有一個僅發現三十多年的新物種,形似老鼠,實屬兔類,以雪蓮、金蓮花、紅景天等珍貴藥材為食,這是一個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中國天山特有物種——伊犁鼠兔。
  • 消失二十多年的物種再次在中國出現,研究人員:感到憂心忡忡
    地球,可以說是太陽系中一個獨特的個體,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地球,在時間長河不斷的衍生與進化之中,地球有了生命,直至如今的時代,不斷有新的物種產生或者是滅絕,人類至今發現的動物就多達150多萬種,其他生物數都數不完。
  • 動物學家都坐不住,天山消失20多年的動物再現,價值不可估量
    20多年的動物再現,價值不可估量。在如今的新疆天山山脈海拔3000米左右如今生活著一種小精靈,這種小動物似兔又似鼠,長相非常的可愛,棕灰色,20釐米長,有著一對大大的「招風耳」,而且還是如今中國僅有的一個物種,名為「伊犁鼠兔
  • 珍稀動物之伊犁鼠兔科普,比「活化石」大熊貓更古老的動物!
    今天介紹的小動物是伊犁鼠兔。伊犁鼠兔,剛剛被發現就比熊貓更瀕臨滅絕的動物活化石。你一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這個動物處境很尷尬:是老鼠還是兔子?你可以放心,雖然熊貓不是貓,但是兔子真的是兔子。生活在高原地區,食物稀少,不能再循環吸收養分,恐怕很早就餓死了。沒有這些技能,鼠兔怎麼能在幾百萬年的起伏伏中存活下來並在地球堅強活著呢?專家認為,這種動物出現的時間甚至比大熊貓還早,卻是人類在1983年首次發現的。
  • 它是我國獨有物種,曾消失20多年,如今重現蹤影卻令人煩惱
    中國是地球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三的國家,這裡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動物種類繁多,有很多動物都是中國獨有的,外國見也見不到。比如著名的朱䴉、大熊貓等,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在新疆伊犁生活著的可愛萌物,它就是伊犁鼠兔,是一種非常珍惜的動物。
  • 只因一眼牽絆半生:伊犁鼠兔的保護者李維東
    但伊犁鼠兔同他有著更深的淵緣,1983年,他與這種長著一對黑豆眼,耳朵圓圓、尾巴短短的兔形目小動物相遇了,此後他都在盡力保護它們。可伊犁鼠兔的數量還是越來越少,甚至比他發現時減少了三分之二。他推測,原因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高山草場退化、鼠兔種群近親繁殖、天敵和人為幹擾等。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因此如今中國非常看重物種的多樣性,並有了相應的政策保護,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這種物種就是「伊犁鼠兔,在那之後過了將近七八年的時間再去統計數量,就只剩下兩千隻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這種動物仿佛就銷聲匿跡了,直到2014年在有關人員在天山勘察時才又一次意外發現了這個物種。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中國可以說是物種非常繁多,但是在經過人類對大自然資源開發等,或者的食用這些動物之後,導致很多物種變得非常的稀少,因此如今中國非常看重物種的多樣性,並有了相應的政策保護,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 四川科學家9年命名10種哺乳動物 改變鼠兔亞屬劃分
    發現  扁顱鼠兔從發現到命名耗時9年  截至科研成果最終發布,扁顱鼠兔從發現到命名用了9年。「真是意外之喜。」時至今日,諶利民還記得第一次獲得扁顱鼠兔時的情況:2007年四五月間,省林科院在唐家河保護區開展小型獸類調查。5月底,科研人員意外發現了一隻鼠兔。
  • 滅而復生:消失80年的竹節蟲,再被發現時數量僅存24隻!
    據科學家研究,地球目前已進入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每1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消失在地球上。如果地球上最後只剩下一男一女,需要多久他們才能恢復目前的人口數量?這是曾引起熱議的一個腦洞,不過科學家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近親繁殖導致的基因缺陷是概率問題。如果將腦洞換成某個物種只剩下一對,那它們的種群還能延續嗎?
  • 比國寶還珍稀的動物,曾一度消失數十年,如今呼籲為它成立保護區
    眾所周知,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必然也是適合其他生物生存,這個世界的物種是多樣性的,至今光是人類已知的動物就達到了150多萬種,並不斷的有生物出現和消亡。
  • 6種在近代滅絕的生物,有一半在中國又被人重新發現
    小齒椰子貓,在中國主要棲息於雲南南部地區,數量稀少罕見,遭受人類捕殺之後更是一度消失於野外,曾經被人列為中國20世紀滅絕的十大生物之一。慶幸的是,在2011年人們又再度於雲南野外發現一隻幼崽。峇里虎,曾經是現代虎類生物中身形最袖珍的一種,體型僅有北方老虎的三分之一大小,成年個體體長也只有1.1米左右。
  • 盤點5種稀少物種,第3種曾消失一千多萬年
    南大中部羚羊,又稱光武牛和亞洲麒麟,是1992年在越南新發現的一種牛類動物。目前,已知它只分布在東南亞的一個非常小的地區。它是一種特殊的動物。它不屬於過去發現的任何一個屬。它與其他已知的動物太不同了。它的數量極其稀少,甚至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