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學家9年命名10種哺乳動物 改變鼠兔亞屬劃分

2020-12-02 四川新聞網

本報製圖/盧浩

  四川科學家9年命名10種哺乳動物,徹底改變鼠兔亞屬劃分

  ◎鼠兔,屬鼠兔科,其遠祖可追溯到6500萬年前。它的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善於鳴叫,又被稱為「鳴聲鼠」,在廣闊的川西北草原上,也被牧民叫做「阿不扎」。

  ◎學界公認,四川境內分布的主要為高原鼠兔,棲息地是海拔2500米以上的灌叢、草甸。而扁顱鼠兔生長在摩天嶺腳下區域,海拔不足1500米,地表主要為森林和礫石堆

  ◎鼠兔的發現和重新認識,或將進一步廓清鼠兔的特性,為保護或控制其種群數量奠定基礎

  「唐家河發現新種類的物種啦!」10月31日,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諶利民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兩張標本照片:兩隻不足10釐米長的「老鼠」。半個多月前,它們剛被省林科院確定為「扁顱鼠兔」。

  諶利民展示的標本,只是四川過去9年物種發現的一個例子。過去9年,省林科院累計發現命名10種小型哺乳動物,其中5種為鼠兔。在此基礎上,四川學者新命名了一個鼠兔的亞屬。

  而同時,圍繞鼠兔與土地沙化的關係,保護與限制的爭論仍在繼續。

  發現

  扁顱鼠兔從發現到命名耗時9年

  截至科研成果最終發布,扁顱鼠兔從發現到命名用了9年。「真是意外之喜。」時至今日,諶利民還記得第一次獲得扁顱鼠兔時的情況:2007年四五月間,省林科院在唐家河保護區開展小型獸類調查。5月底,科研人員意外發現了一隻鼠兔。這讓與老鼠打了20多年交道的省林科院副院長劉少英異常興奮,「在這個海拔高度很少見到它,當時就想,會不會是個新物種。」

  &nbsnbsp; 位於岷山山系北部的唐家河,因海拔落差大、生態環境保存好,一直是動物專家尋寶的所在。但當時誰也沒想到會碰到鼠兔。學界公認:四川境內分布的主要為高原鼠兔,棲息地是海拔2500米以上的灌叢、草甸。而發現鼠兔的摩天嶺腳下區域,海拔不足1500米,地表主要為森林和礫石堆。

  回到成都後,劉少英對鼠兔標本進行了反覆檢查,幾個細節讓他異常興奮:鼠兔的耳朵前緣內側有一個被茂密的短毛覆蓋的異耳屏;與一般鼠兔相比,它們顱腦部位相對扁平,眼眶也很小。

  此後數年,劉少英頻繁往返唐家河和成都,分別在2014年、2015年兩次捕獲同種鼠兔。其間,通過比對數百個標本、數十次細胞組織鑑定,最終確認在摩天嶺下捕獲的鼠兔,是此前物種記錄的「漏網之魚」。

  顛覆

  界定一個新的亞屬,鼠兔家族擴容至32種

  密集的科研成果,讓劉少英及其團隊徹底顛覆了以往學界的認知。

  鼠兔,屬鼠兔科。其遠祖可追溯到6500萬年前。它的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善於鳴叫,又被稱為「鳴聲鼠」,在廣闊的川西北草原上,也被牧民叫做「阿不扎」。

  由於鼠兔生性機敏,且多活動於人跡罕至區域,學界對鼠兔的亞屬、種類劃分存在不同觀點。此前,動物學界權威的說法是,全球擁有4個亞屬、30種,除兩種分布於北美洲外,其餘皆分布於亞洲。其中,中國境內有3個亞屬、24種。

  這個說法,最終被四川科學家顛覆。

  劉少英介紹,通過分子系統學和形態學研究發現,新發現的5種鼠兔(黃龍鼠兔、循化鼠兔、雅魯藏布鼠兔、扁顱鼠兔、大巴山鼠兔)的遺傳距離較近,「應是一個新的亞屬」。

  劉少英的依據是,5種鼠兔具有共同的特徵:耳上前緣內側有一個密被短毛的異耳屏;頭骨扁平,顱面平直;眼小,眼眶長和寬均小於其他亞屬;被毛粗長而無光澤;腹毛多為灰白色;分布區域海拔較低,且以森林為棲息地。

  也正因為耳朵奇特,劉少英的團隊將其命名為異耳鼠兔亞屬。

  依據最新的科研成果,劉少英團隊認為,全球鼠兔屬有5個亞屬,共計32個種類,另有2種分類地位待定。

  爭議

  與土地沙化有關,保護還是限制?

  鼠兔的發現和重新認識,對於四川乃至中國,有何現實意義?

  答案是,或將進一步廓清鼠兔的特性,為進一步保護或控制其種群數量奠定基礎。

  長期以來,生態學界對於鼠兔是該保護還是遏制其過快增長有較大爭議,且支持遏制者不在少數。在防沙治沙一線奮戰了10餘年的甘孜州色達縣林業局天保中心主任胡敏說,鼠兔具有超強繁殖能力和適應性,已成為川西北草場沙化的主要元兇之一。鼠兔能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自由活動,且沒有冬眠期。更為嚴重的是,通過多年觀察發現,鼠兔以草根為主食,且掘土能力極強,很容易導致草場大面積枯萎,「相當一部分的土地沙化就是它們造成的」。

  而反方的觀點則是:鼠兔增多,只是草場退化的表現,並非其原因。劉少英承認,鼠兔過快繁殖對於自然生態惡化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並不是主因。畢竟,鼠兔的過度繁殖本身也是生態鏈破壞後天敵減少的結果。「只有恢復當地的原有食物鏈,才能控制住鼠兔災害。」

  「還是具體物種具體對待吧,不能以偏概全。」諶利民說,以扁顱鼠兔為例,它是國內已知同緯度中生活區域海拔最低的鼠兔種類,「只有1210米」。它的已知棲息地僅為唐家河等部分區域且種群數量稀少,珍稀程度不亞於大名鼎鼎的伊犁鼠兔。

  不過,從國際和國內政策來看,對鼠兔仍持保護態度。2013年,鼠兔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收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標註為易危。更早的2000年,部分鼠兔被國家林業局納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焦點

  • 《與人類最密切的哺乳動物》第一章 哺乳動物的基本知識(2)
    哺乳動物是動物界 進化地位最高的自然類群,除南、北極中心和個別島嶼外,幾乎遍布全球,現存約19目、123科、1042屬、4237種。中國有11目,都是胎 盤類。  全世界現存的4000多種哺乳動物,包括食肉動物(如虎)、食草動物(如兔)、既食肉又食草的雜食動物(如熊)。牛、羊、馬等 家畜和貓、狗、天竺鼠等寵物也是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分布廣泛,遍及全球,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
  • 李維東 伊犁鼠兔拯救者
    他發現並關注伊犁鼠兔35年,持續研究和保護,不僅取得多項科研成果,還使伊犁鼠兔這一瀕危動物得到全世界的關注。他就是李維東,新疆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總負責人。談及發現伊犁鼠兔的過程,李維東至今印象深刻。1983年7月,他和同事在野外工作中救助了一位牧民的孫女。為表達謝意,那位牧民邀請李維東他們去家裡做客。
  • 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不少中國特有物種早在幾世紀以前,就被西方學者命名,伊犁鼠兔是近幾十年來,難得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新物種。為了滿足國際動物命名法則的要求,我和同伴攀上天山山脈,花費 3 年時間終於採集到 3 個模式樣本,成功將這個萌物命名為伊犁鼠兔。此後,由於心系鼠兔,我從一個醫務工作者,變成了一名動物保護專家。
  • 高原鼠兔的關鍵地位:對本土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按/芝麻 核/綠茵 編/Angel圖:高原屬兔(學名:Ochotona curzoniae),萌萌的好似動畫片裡面的「皮卡丘」。但它是鼠兔,不是老鼠哦!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下的一種動物。在青海省高山草地上被毒殺和未毒殺高原鼠兔的地方對鳥類種群密度進行了標準化調查,在高原鼠兔被毒殺的地方高原鳥類物種的豐富性與種群密度要多於沒有被毒殺的地方,特別是那些棲息在高原鼠兔洞穴裡的鳥類,比如褐背擬地鴉(Pseudopodoces humilis)和六種雪雀類物種(褐翅雪雀Montifringilla和雪雀屬Pyrgilauda)以及捕食高原鼠兔的物種(大Buteo hemilasius,黑耳鳶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天山上伊犁鼠兔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3月底,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中,通過採集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與視頻,驚喜地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身影。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
  • 研究稱:哺乳動物最早起源於2.08億年前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11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畢順東、王元青和孟津等研究人員通過對在我國發現的、年代為一億六千萬年前的6件相當完整的哺乳動物化石進行研究,提出哺乳動物起源於至少2.08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並首次命名了神獸、仙獸兩個新屬以及陸氏神獸、玲瓏仙獸和宋氏仙獸三個新種。
  • 高原鼠兔:朋友還是敵人
    典型的社會性動物  根據化石證據顯示,高原鼠兔的進化史已有3700萬年的時間,在鼠兔屬中是非常原始的一種。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它們逐漸擴散到周邊地區,遠到日本、歐洲和美洲。  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高寒低氧,但這種小型哺乳動物進化適應得非常成功。
  • 2020年古生物學家到底命名了多少種恐龍?
    亞洲 2020年,亞洲一共命名了9個新屬1個新種,其中我們中國佔了7屬(新種),蒙古3屬。puxiani)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馬門溪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5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約20米,體重約9噸 生存地點:中國,四川 論文:J.A.
  • 我是鼠兔,我屬兔!
    ,鼠兔屬。國內主要分布於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雲南、四川等地,棲息於高原區裸露的陡壁上,亦可見於巖礫地帶。照片攝於香格裡拉。 其實,這也是鼠兔這一類群的習慣。
  • 只因一眼牽絆半生:伊犁鼠兔的保護者李維東
    這位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是「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也是這種棲息在天山上的小精靈的「守護神」。他的工作其實不只是保護伊犁鼠兔。前不久,他剛完成對卡拉麥裡保護區動物通過鐵道情況的考察任務,也關注鄯善的羅布泊野駱駝自然保護區內有多少礦山。作為中方專家,他曾先後8年參與保護野雙峰駝的國際合作項目。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2015-06-08 10:57:32,這是時隔30年後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李維東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8日電 (記者 朱景朝)近日,伊犁鼠兔發現第一人新疆科學家李維東和志願者團隊利用紅外攝像機在天山精河段再次發現了伊犁鼠兔的活動蹤跡。
  • 高原鼠兔:朋友還是敵人—新聞—科學網
    典型的社會性動物 根據化石證據顯示,高原鼠兔的進化史已有3700萬年的時間,在鼠兔屬中是非常原始的一種。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它們逐漸擴散到周邊地區,遠到日本、歐洲和美洲。 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高寒低氧,但這種小型哺乳動物進化適應得非常成功。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生長在達烏爾鼠兔洞穴處的植物其生物量幾乎可比周圍草地高出5倍(Tsendzhav,1985)。此外,在有鼠兔洞穴的地方植物春天生長的物候期要比周圍沒有鼠兔洞穴的地區提前10~15 d。最近,對青藏高原上同樣受到控制的另一種挖洞動物鼢鼠也有了相似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鼢鼠挖過土的地方植被組成中的原生成分與次生成分之比要明顯高於周圍地區。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生長在達烏爾鼠兔洞穴處的植物其生物量幾乎可比周圍草地高出5倍(Tsendzhav,1985)。此外,在有鼠兔洞穴的地方植物春天生長的物候期要比周圍沒有鼠兔洞穴的地區提前10~15 d。最近,對青藏高原上同樣受到控制的另一種挖洞動物鼢鼠也有了相似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鼢鼠挖過土的地方植被組成中的原生成分與次生成分之比要明顯高於周圍地區。
  • 鼠兔在維持草原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長期以來,這種體態嬌小的哺乳動物,卻有著「草原殺手」之稱。但人們真的了解鼠兔嗎?鼠兔真的是導致草場退化的罪魁禍首嗎?甚至,在促進草原保護方面,鼠兔還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正能量?  維持草原生態平衡,鼠兔功大過大?《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專家李維東。
  • Theogenes亞屬大兜蟲
    Burmeister(1847)認為海神大兜蟲是獨立的屬,因此他設立了Theogenes亞屬,然而之後人們一直沒有沿用他的設定
  • 科學網—演化時間可成為劃分真菌分類等級新標準
    她說:「在劃分單系類群的分類等級時,相同分類等級的演化時間應大體一致;高分類等級的演化時間要早於低分類等級的原則。」相關論文已發表於真菌學領域的權威期刊。 趙瑞琳介紹了該研究思路首先在種類及進化支序繁多的蘑菇屬上應用,具體工作為:在700餘世界各地樣品初步的系統發育分析的基礎上,以兩個傘菌綱化石標本為演化時間校訂點,通過多基因序列的分子鐘分析,確定蘑菇屬演化形成於6600萬年前;在3000萬年前形成6個單系支序(被命名為亞屬);在2000萬年前左右,進一步分化出的22個單系支序(被命名為組);而其他單系支序由於形成時間明顯晚於上述時間,
  • 演化時間可成為劃分真菌分類等級新標準—新聞—科學網
    ,制定了演化時間作為確定分類等級的一個新標準。她說:「在劃分單系類群的分類等級時,相同分類等級的演化時間應大體一致;高分類等級的演化時間要早於低分類等級的原則。」相關論文已發表於真菌學領域的權威期刊。 趙瑞琳介紹了該研究思路首先在種類及進化支序繁多的蘑菇屬上應用,具體工作為:在700餘世界各地樣品初步的系統發育分析的基礎上,以兩個傘菌綱化石標本為演化時間校訂點,通過多基因序列的分子鐘分析,確定蘑菇屬演化形成於6600萬年前;在3000萬年前形成6個單系支序(被命名為亞屬);在2000萬年前左右,進一步分化出的22個單系支序(被命名為組);而其他單系支序由於形成時間明顯晚於上述時間,
  • 【論文故事】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的鳥類新種:四川短翅鶯
    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hsin 1906-1998,鄭老的名字一直是沿用的韋氏拼音拼寫),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被作者們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2020古生物學家到底命名了多少種恐龍?
    亞洲   2020年,亞洲一共命名了9個新屬1個新種,其中我們中國佔了7屬(新種),蒙古3屬。——馬門溪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5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約,體重約9噸  20米  生存地點:中國,四川  論文: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