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31號)是世界無菸日,省疾控中心發布江蘇菸草流行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15歲以上男性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抽菸。非吸菸人群也有超過一半暴露在二手菸中。
江蘇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2015年開展了江蘇省健康素養及菸草流行狀況調查工作,覆蓋全省13個設區市26個監測點。調查顯示,我省15-69歲居民吸菸率為24.1%,其中男性吸菸率近半數。女性吸菸率為2.2%。
本次調查中所有的吸菸者,平均每日吸菸支數達到15.5支,最高達到一天70支煙。每天吸20支煙以上的比例佔吸菸人群的12.40%。從年齡分布來看,年紀越大,吸菸率越高,65-69歲人群吸菸率最高。而菸草會導致很多疾病,包括目前熟知的,腫瘤、呼吸系統疾病,還有一些公眾並不太熟知的心腦血管疾病、腦卒中等。
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還有超過半數的非吸菸者暴露於二手菸中。同時附著在車內、家具、玩具、衣物上的「三手煙」的危害也不可小視:因為三手煙被人體的皮膚吸收,嬰幼兒如果經常接觸黏在手上可能會食入口中導致更大的危害。殘留的尼古丁與空氣中的亞硝酸反應之後,會產生廣泛認可的致癌物亞硝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助理研究員曲晨表示,大家每天都很關注空氣中PM2.5的數值,因為它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但卻忽視了室內吸菸導致PM2.5爆表。全球約有16.5萬名兒童因二手菸霧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歲之前死亡。能夠活到成年的人則繼續遭受因接觸二手菸霧導致的健康後果,因為幼兒時期頻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會顯著增加成年後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
電子菸味道好聞,難道就沒有二手菸,無害於健康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韓淑華副主任醫師指出,電子菸成分暗藏殺機。因為電子菸和傳統香菸中都含有尼古丁,單純吸入尼古丁,同樣會產生健康風險。目前對電子菸監管較松,部分電子菸尼古丁含量超高,甚至高於普通香菸。由於電子菸各種香味的吸引,也有可能會過量吸入尼古丁。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5月27日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報告,他們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內皮細胞,讓它們接觸含有或不含尼古丁的6種不同香型的常見電子菸液。結果顯示,接觸肉桂味和薄荷醇味電子菸液後,即使不含尼古丁,內皮細胞的活力也會顯著下降,內皮細胞形成毛細血管樣管狀結構的能力也受到影響,這種結構與新血管的生長有關。而其他香型對內皮細胞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毒性,這些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既然連吐出的煙都是香的,那就不存在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了嗎?韓淑華說,電子菸中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微粒、超細微粒比傳統捲菸增加。氣溶膠在吸菸者肺部沉積和蒸發後會再呼出更小的顆粒,電子菸也會導致非吸菸者被動吸菸。電子菸的煙油形成氣溶膠同樣存在二手菸和三手煙的問題,對人體心肺系統也會產生影響,已經有動物實驗證實。因此,同樣要在吸菸區吸電子菸。
電子菸有助於戒菸?
電子菸味道比較淡,難道真的可以與傳統香菸「say goodbye」嗎?韓淑華介紹,導致菸癮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電子菸中的尼古丁也一樣讓人吸菸上癮,並不能有效戒菸。很多人把電子菸作為吸菸的替代品,實際上是不靠譜的。
合理戒菸首先要進行菸草依賴程度的評估,主要是通過測定尼古丁的依賴程度從而推算對菸草的成癮程度。
一般醫生會在詢問每位吸菸者吸菸情況後,給出應用清晰、強烈、個性化方式建議其戒菸,評估吸菸者的戒菸意願後,幫助吸菸者戒菸,菸癮輕中度,可以採用逐漸減量的方法,還可以尼古丁替換療法,嘗試尼古丁的口香糖等。但是對於中重度的菸癮者,則還要鼓勵戒菸藥物的應用。菸癮不同級別的患者,所採用的藥物不同。而對於嚴重的菸癮者,則可能需要進行心理治療。
更多詳細報導,歡迎收聽江蘇新聞廣播(南京地區FM93.7,蘇南地區FM95.3)的各檔節目。《江蘇新聞聯播》07:00-07:30《新聞早高峰》07:30-09:00《新聞晚高峰》18:00-19:00。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祖名 編輯/趙恩婕)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