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不僅僅是理論或者抽象的數據,而是真真切切的變化。
北極圈內開始融化的浮冰,漂亮!
過去的2020年6月,是有史以來第二熱的六月 (跟去年的溫度升高持平)。
來自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和緬因州大學獲取的溫度數據表明,過去的六月,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區域的氣溫,比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平均氣溫,整整升高了10攝氏度。
六月,全球和歐洲大陸的溫度
而在歐洲,六月的氣溫也比平均氣溫高了0.53攝氏度 (上圖)。下圖則顯示了,在全球和歐洲範圍內,過去的六月以來所記錄的實際溫度,溫度的高低以紅藍色來標示:紅色代表溫度升高區域,顏色越深,溫度越高, 藍色代表溫度比平均溫度低,
可以看到沿著北冰洋的沿岸,包括加拿大北部育空地區,紐芬蘭島和俄羅斯的西北利亞,其溫度都是上升的態勢,而且上升的幅度還很大!
這個平均氣溫是如何定義的呢?這是一個平均值,即從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的氣溫平均值。
當然有影響!而且還挺複雜的。
首先這反映了地球的氣候確實在逐漸變暖
今年的溫度是有史以來第二高,去年2019年也是一樣的高,說明什麼?說明連續好幾年溫度升高的趨勢都沒有變,說明地球確實在變暖, 見下圖:
(上圖) 藍色的柱狀代表那一年的溫度比平均值低, 而紅色的柱狀,則是高於30年平均溫度。可以看到,近年來的溫度增加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
第二, 封存在西伯利亞動土裡面的古老的細菌和病毒, 有可能出來興風作浪。
西伯利亞凍土帶的溫度升高這麼多,較高的溫度和乾燥的土壤導致了火災活動的增加,主要是在西伯利亞的遠東北部各地都發生了各種野火。
這些野火不僅燒毀森林,還額外排放了超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據估計有6月份就有5900萬噸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超過了去年2019年6月5300萬噸的總量。
凍土層, 北極圈、西伯利亞因為溫度升高,會造成凍土層會慢慢融化。這樣很多冰封久遠的微生物、致命病菌、病毒都會慢慢的重見天日。這個對人類文明肯定是不好的。
比如最近聞之色變的Covid-19疫情,現在都還沒有確認病毒的來源,說不定就是來自於西北利亞凍土帶也不一定的哦。
第三,俄羅斯的傳統上還是歐洲國家,重心在歐洲。而西伯利亞凍土層的慢慢化凍,溫度升高,必然會讓俄羅斯的注意從歐洲轉向亞洲和北極沿岸。而隨之引發的地緣政治的改變和國家策略都會有所調整。
第四,西伯利亞凍土層暖和之後,如果適應移居要求,或者作為糧食生產基地
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一旦可以耕種生產,必將產生極大的糧食供應,衝擊現有的世界糧食體系。而且西伯利亞風光優美,原生態的美景隨處可見。喜歡旅遊的可是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