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真正的威脅,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病菌們正在復甦……

2021-01-15 SME科技故事



有些恐怖病毒,我們以為已經將它徹底消滅了,但它卻還存在於世等待甦醒。


天花是人類歷史上一種釀造了無數悲劇的惡性傳染病,它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


從1967年開始全球進行最後一次採用牛痘疫苗大規模消滅天花的活動,活動以1977年非洲索馬利亞最後一位患者的痊癒結束。


1979年10月26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毒。

現存的最後天花病毒樣本只分別保留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兩個研究中心中做研究使用。


而在19世紀90年代西伯利亞爆發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天花疫情,當時人們把患病死者的屍體草草掩埋在河邊。


西伯利亞凍原上的永久凍土就像大學實驗室裡的冷庫一樣保存著這些天花病毒,現如今,變暖的氣候已經開始使凍土逐漸融化。


天花病毒


人類擅長與一切威脅其生存的生物抗戰。


遠古時期發明尖矛利盾抵抗兇猛野獸,所向披靡。

一個世紀前以青黴素的發明為開端,拉開了人類與病菌激戰的序幕。


隨後病菌不斷進化,人類研發的抗生素也隨之更新換代。


本以為這是一場更新競速比賽,但這時候猛然一回頭,發現數千年前的致病病菌和病毒正以更兇猛之勢捲土重來。

 

亞歷山大·弗萊明首次提取青黴素


已經有一些可怕的病菌開始悄無聲息地重新甦醒,威脅人類。


2016年8月一種古老病菌就在廣袤壯闊的西伯利亞凍原上就顯露了它的蛛絲馬跡。


一位居住在凍原北極圈內亞馬爾半島的12歲男孩因感染炭疽而死亡,同時至少有20位當地人也因此住院治療。


純淨的北極怎麼會突然出現易被食草獸感染的炭疽桿菌呢?而且這種病菌與現代炭疽桿菌在形貌上有著不小的差異。


這起事件得到當時科學家們的重點研究,經過排查疫情探明真相,原因令人十分驚訝。



一頭因感染炭疽死於1941年的馴鹿屍體本來深埋在永久凍土層之下,所有人都認為屍體會被永久冰封。


但隨著全球變暖氣候下夏日熱浪的出現,永久凍土原來並不像字面意思所說的「持續永久」,它開始融化。


這就使得馴鹿屍體暴露,炭疽桿菌重見天日,並復活釋放到附近的水和土壤中。


病菌傳染式地侵入附近放牧馴鹿,造成2000多隻馴鹿死亡。


疫情爆發的亞馬爾半島大概擁有30萬隻馴鹿,當時的俄羅斯政府甚至準備捕殺半島上六分之五的馴鹿以確保疫情控制。


隨著食物鏈的流向,位於食物鏈頂端的人也難以倖免,近百人因此就醫治療。



永久凍土又稱永凍層,它具有迷惑性的名字,其實指的是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並不是永遠凍結不會融化的冰層。


北極地區的凍土層分為兩層,約50釐米的上層凍融土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凍結,再往下的永凍層則常年處於凍結狀態,100米以內的部分年平均低溫達到-5至-3℃。


大多數情況下永凍層中的水分子含量會超過地表物料的潛在水飽和量,因此通常是冰與土的凍融形態。


但隨著氣溫回暖或者受到強壓,凍土內的冰會融化成水而改變其固體的狀態,並且更深的永久凍土正逐漸顯露出來。



土葬是古代處理屍體最方便和常用的方式了。

人死後可能還會將遺體運送回老家選一處風水寶地風光大葬。


而動物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它們死後的屍體要麼是遺棄荒野,要麼是有人經過動了惻隱之心而把它就地掘土埋葬。


一般來說動物體內的病毒細菌會隨著它們寄主的身體死亡而凋亡,但凍土這種條件可謂是某些病菌的「保鮮庫」。


炭疽桿菌等一類病菌在生長發育後期會形成芽孢,其表面具有一層異常堅硬孢子。


在這層孢子的保護下病菌就可以在低溫、無氧、黑暗、沒有水分的永久凍土中安心冬眠長達幾個世紀了。


早就有研究指出,在淺層永凍層中的炭疽芽孢活性可以保持105年,而隨著埋藏深度的增加細菌還能休眠更長的時間。


炭疽菌落及菌體


在20世紀初期,全世界有一百多萬隻馴鹿死於炭疽病。

當時它們的屍體大部分就被埋葬在地表,主要分散在俄羅斯北部的區域。


近年來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大的北極圈氣溫急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全球其他地區快三倍。


冬眠狀態中的病菌在溫暖的「呼喚」中覺醒,再依據其傳染特徵很快找到新的寄主,實現「復活」。



然而,這並不是古老病菌首次復活的孤例。


在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的科學家意外在幾具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體中,檢查出了他們曾感染的天花和黑死病病毒的DNA片段。


雖然沒有發現病毒本身,但病原體有可能在環境適宜生存的條件下通過感染性媒介傳播。

 

早在2005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就實現讓凍存3.2萬年的肉芽孢桿菌復活。


那還是猛獁象在地球上生存的時代,而猛獁象就沒有那麼幸運能夠復活了。


它們復活的原理和炭疽桿菌類似,也是產生了堅硬的孢子才得以存活。

而一旦復活,它們也具有了可怕的傳染性。


猛獁象


北極的永久凍土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貴重金屬、石油等珍貴資源,近年來許多國家紛紛打起了這塊區域的主意。


要挖礦或開採石油都需要大量地移動永久凍土,而且移動的量至少以百萬噸級來計算。


因此除了溫度升高引起凍土融化導致的病菌復活外,在北極地區進行的採礦等商業行為也會嚴重破壞凍土結構,從而使深藏其中的遠古病毒再次復甦。


這一舉措要是真的落實,其破壞力將遠遠大於全球升溫的影響。



我國青藏高原地區也蘊含豐富的永久凍土資源。


但隨著近50年來人為開發利用等人類活動的幹擾,青藏高原的凍土環境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開挖地表、任意取土樣品等工程活動擾亂了原有凍土的水-熱-冰的動態平衡機制,加快了土壤溫度的變化。


據統計,在1980-1995年間永久凍土小於20米深的淺層地溫普遍升高,十幾米厚的凍土減薄或者消失了。


青藏高原的凍土資源


人類微生物防治技術發展其實已經比較先進和完善,但遠古世紀的病毒和細菌依然能夠震懾我們。


這是因為現如今研發的防治技術主要針對新型的致病病菌,與它們的祖先相比已然改頭換面。


因此在古老病菌面前,即使人類重甲加身、武器精銳也沒有用武之地,不及時針對其研發對抗的話就只能繳械投降了。



疫苗是人類歷史上對抗病菌的一項裡程碑式的偉大發明。


威脅人類數百年之久的天花病毒就是在牛痘疫苗的接種下得到完全防治


在兩百多年的疫苗發展中不斷更新與完善其防禦效力,但由於早年醫學條件較差,多種疫苗只被用於當時特定疾病的控制和預防,並沒有很好的保存下來。


而隨著古老病菌的復活,可見維持疫苗庫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同時對永久凍土中DNA含量的檢測和監控也是預防病菌復甦的一項重要舉措。

定向地發現罪惡的苗頭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後續防治與保護。

 


雖然永久凍土中病毒庫的存在和遠古病菌的復甦將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地球微生物強大的存活能力和休眠能力也確實使人驚嘆。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微生物學與細胞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從俄羅斯西伯利亞一處12~20米深的凍土中提取到了一種肉食桿菌屬細菌和其他細菌。


科學家們把細菌放在常溫條件下培養,隨後用它們測試了火星環境培養,如缺氧、極度低溫低壓條件。


實驗發現,30天的培養後10000個細菌樣品中有6個能在這種極端環境中存活,而存活下來的無一例外都是肉食桿菌屬細菌。


這一發現對火星上生命探究的進度有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探測火星環境的飛行器


外星研究固然重要,但當務之急是防範好埋藏在永久凍土之下的巨量細菌與病毒。


否則還沒等到登上移民火星的諾亞方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岌岌可危了。

 

*參考資料

吳元明, 劉建玲. 炭疽桿菌致病因子的研究進展[J]. 醫學爭鳴, 2002(b12):40-42.

賈斯明, 福克斯-斯凱利, 蔡立英. 潛伏於凍土中的遠古病菌復甦[J]. 世界科學, 2017(7).

王一博, 王根緒, 常娟. 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凍土環境的影響[J]. 冰川凍土, 2004, 26(5):523-527.


____________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

白名單回復後臺「轉載」

     

相關焦點

  • 氣候變暖,永久凍土層復甦的病毒十分可怕,這才是人類最大的威脅
    近日有科學家公布了一個令人類擔憂的事實,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永久凍土帶逐漸復甦,其釋放出來的病毒十分可怕,這才是人類最大的威脅。什麼是永久凍土帶呢?顧名思義,這就是被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永久凍土的土已經被冰封數千年,甚至是幾十萬年,裡面充滿死亡植物和其他在永久凍土形成時出現的曾經有生命的東西,永久凍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其碳含量約為150億噸。
  • 氣溫升高,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細菌正在復甦
    【氣溫升高,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細菌正在復甦】2016年,西伯利亞地區的凍土層融化,使75年前的馴鹿屍體裸露出來,隨之爆發了一場殺死2000多隻馴鹿、致96人入院的炭疽熱。2020年1月,南極氣溫首破20攝氏度,那些深藏在永久凍土中的古老病毒細菌一旦暴露,對於人類來說,勢必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 氣候變暖或喚醒極地凍土裡的致命病毒
    但隨著地球穩步進入更溫暖的未來,極地的冰川凍土正面臨著更大的融化風險,某些潛伏在冰層中的致命病菌,也許正伺機而動,待時機成熟時殺人類一個「回馬槍」。好在這一次滲入的融水在到達種子庫之前就重新結冰了,並未破壞冰凍儲藏的種子,最終虛驚一場,不過還是給世人敲響了氣候變暖的警鐘[1]。等待甦醒的病毒20世紀初,在西伯利亞暴發的炭疽熱曾導致約150萬頭馴鹿死亡。這些動物,連同受感染的牛,都埋在永久凍土層的活躍層中。
  • 地球溫度上升了,永久凍土加速融化,遠古生物正在復甦
    所以當全球變暖加速的時候,永久凍土釋放出這些物質,會再次增強溫室效應的發生,同時會再次加速永久凍土的融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其實這就是一個「連鎖效應」,形成了一個循環體。所以最終還是會將地球的氣溫上升到一個新階段。
  •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很早之前,各國都注意到了全球氣候在逐漸的變暖,如今已經有部分國家正在承受這一惡果了,因為氣候變暖將會導致冰川的融化,海平面會因此而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同時就會進軍陸地。
  • 氣候危機正在造就「超級病菌」和「殭屍病毒」
    有真菌可能正在適應溫度的上升產生「超級病菌」就像在蝙蝠的身體裡適應了高溫一樣,全球變暖也為蝙蝠提供了耐受高溫的機遇。研究人員已經表明,有真菌可能正在適應溫度的上升,產生「超級病菌」。不僅有超級病菌…… 還有殭屍病毒?如果這還不夠,研究人員又找到另一個讓人擔心全球溫度的理由:冰川。一組研究人員通過觀察中國西藏正在融化的冰川,發現其中含有33種不同的病毒株,其中28種似乎是新的未知病毒。
  • 極暖新北極氣候形成,海水泛濫?復活的遠古病菌威脅人類?
    全球變暖已被大家所熟知,從筆者(家在北方)切身的體會就是每年冬天的降雪量一直在減少。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科學家發現過去30年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升高了10℃!而且前幾天西伯利亞永久凍土消融解封了4萬年前的洞熊標本,這一切都跟極暖新北極的氣候形成有關。
  • 北極永久凍土並不 「永久」:遠古病毒釋放或威脅人類
    站在沿海城鎮伊盧利薩特外的一座小山上,我能聽到草地在微風中不斷顫動,巨大的冰塊正在碾向海岸。最近我造訪了格陵蘭島,這裡的土地正在不斷軟化,令人不安的事情可能正在甦醒。這裡是世界的最北端,充滿了海水。電視主播有時會把北冰洋稱為「極地冰蓋」,但那是關於溫度的偶然現象以及目前氣候的巧合作用結果。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內陸的海洋,最北部的地中海。
  • 北極永久凍土正在融化,被喚醒的究竟是什麼?
    全球氣候變化,永凍層融化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 最近,流行文化也將視角投向了氣候變暖環境下古老疾病的威脅。在影視劇《末日孤艦》( The Last Ship)中,雷切爾·斯科特博士正在北極開展著一項絕密的研究任務,以拯救人類。她的目標是在古老的動物遺骸中找到抗體,而這些遺骸會隨著冰床的移動和冰川的融化浮現。
  • 如果永久凍土層中的遠古病毒復甦,人類會如何?可能會非常殘酷
    為了避免高溫傷害到我們,很多人選擇白天窩在家裡,吹著空調,晚上再出來活動。而且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不斷持續,未來的地球溫度還會越來越高。在普通人的眼裡,越來越高的環境溫度只是讓我們的活動受限,可是在科學家的眼裡,全球變暖趨勢的不斷發展,卻有可能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危機。可能有人覺得,地球的溫度再高,我們只要呆在家裡,吹著空調也就沒事了。
  • 氣候或在大變,永久凍土融化正在甦醒遠古生物
    在過去的70年裡,數據都表明全球變暖正與我們相伴,並且正在加速,也就是說熱浪襲擊地球已經70年。其中全球平均每十年增加1攝氏度到4.5攝氏度,但在一些地方,如中東、非洲和南美的部分地區,趨勢是每十年10攝氏度,所以是增加速度非常的快。
  • 北極圈真正重塑,史前病毒正在釋放,人類將不一定能應付得了
    所有這些指向了全球變暖導致的永久凍土和冰川的融化,這種變化正在重塑北極圈。,永久凍土的融化將釋放儲存在其中或下面的溫室氣體,創造一個氣候變化反饋循環,有可能使我們的地球變暖更快。碳排放是可預見性的,而真正不可預見性的是:那些史前病毒或致病菌的復甦!
  • 因為氣候變暖,大量沉睡的病毒或將重見天日
    阿拉斯加原始苔原的凍土都開始融化,那麼,與此同時,又會有什麼樣新威脅被喚醒呢?只要一想到那些凍土,氣候變化就像一顆安放在俄羅斯、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定時炸彈,其中的碳含量是工業化以來總碳排放量的3倍。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的數據顯示,即使人類設法將全球變暖的上限控制在2℃以下(2015年《巴黎協定》的基本目標),到2100年,永久凍土面積也將減少1/4。此外,永久凍土裡還藏有許多未知的東西。
  • 南北極凍土正在復甦,科學家:遠古病毒一旦甦醒,後果難預料
    在這些生物滅絕事件裡,有一些生物的屍體被深埋於地下,被科學家挖掘出來,最後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對象。那些生物的屍體在高溫的狀態下會徹底消失,但是有些微生物在永凍土裡面被冰封著,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些微生物一旦離開永凍土,是有可能復活的。
  • 全球變暖危及北極,永久凍土中封印的「惡魔」或將威脅全人類
    曾經有大量蕨類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當中紮根,但經過數萬年的極寒後,這裡的土壤變成了凍土。雖然稱其為凍土,但有一部分凍土卻是可以解凍的,每年冬天,整個北極圈內都會被寒冷的天氣而凍結,土壤也是。待到北極的夏季到來,北極的冰層破裂,一些凍土也部分解凍,在過去,凍土解凍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隨著夏季的延長和冬季的升溫,危險的事情正在發生。
  • 極暖新北極氣候形成!北上廣會被淹嗎?遠古病菌也要復活?
    全球變暖已被大家所熟知,從筆者(家在北方)切身的體會就是每年冬天的降雪量一直在減少。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科學家發現過去30年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升高了10℃!而且西伯利亞永久凍土消融解封4萬年前的洞熊標本,這一切都跟氣候發生改變的新北極有關。
  • 全球變暖加劇,後果有多嚴重?永久凍土層的「上古細菌」或將復甦
    全球變暖加劇,後果有多嚴重?永久凍土層的「上古細菌」或將復甦文/猿飛日月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曾看過《星球大戰》,在星球大戰中,太空船長漢 索羅(Han Solo)他一直處在碳凝冷凍狀態下,而一直埋藏在地球極地冰蓋下的細菌,可能一直也處在假死的狀態,他們由於深受永久凍土的影響,因此一直與我們人類與世隔絕,不過隨著地球變暖程度的加劇,這些永久凍土可能會解凍
  • 永久凍土——地球的潘多拉魔盒,正在一點點被人類打開
    永凍層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正在打開,將它們所承載的厄運釋放出來……永凍層永凍層又叫永久凍土,指的是在多年時間裡始終保持凍結狀態的土石層。一般來說,永凍層可以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上層可以隨著季節變化而融化再重新凍結,下層則始終保持凍結狀態。
  • 如果永久凍土都融化,會釋放大量史前病毒,影響人類未來的命運
    在人類還沒有想出有效應對氣候變暖問題的方案之前,這一氣候問題一直都會影響地球的生態系統。雖然氣候變暖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其所造成的一些影響我們無法迴避,例如導致冰川融化和永久凍土的融化。前者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沿海低洼的地區給淹沒,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全球的氣候。
  • 全球變暖導致凍土層融化,新的病毒會被釋放出來嗎
    當許多人繼續爭論全球變暖的存在和原因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陸續發現氣候變暖的可能後果。植物和動物物種的大規模滅絕、海平面上升以及風暴數量和嚴重程度的增加都是氣候變暖的結果。現在我們可以再加上一個地球變暖的可能後果,這是一個可怕的後果:長期以來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病毒的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