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賀】楚南溈寧廖氏隆重舉行城景祖誕辰祭祀和慶典活動

2021-01-21 楚南廖氏家園



【熱烈慶賀】曲溪祠堂慶太祖誕辰暨烏牛山祭祖

    楚南溈寧廖氏隆重舉行城景祖冥辰祭祀和慶典活動


曲溪祠堂慶太祖誕辰篇:


    2019年九月十五日,是楚南溈寧廖氏城景公冥誕之日。據我譜記載:城景公之曾祖淇惠公,南宋時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的七世祖廖理安(字日純)南宋時曾任江西吉安太守,暮年安家于吉安府太和縣儒街鄉早禾渡梅子坡圳上。理安公之祖廖剛(字用中),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三朝重臣,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    城景公於元延佑(1314一1320年)間,從長沙徙居寧鄉七都橫田,去世後葬寧鄉二都(現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烏牛山又名五牛山。   1840年,我族「五萬」後裔在祖墓旁合修「五雲廬」作為守墓人及接待掃墓子孫的居所。1847年,各族賢達匯聚,編成《五雲廬志》。該書包含500多年以來景公墓的墓志銘、墓圖、始置墓產、規條、五雲廬銘、原系、契據、計程(即各分支派衍和遷徙情況)、輯裡居、襄事紀名、齊派議等內容。該書在今年10月上旬於江西省崇仁縣舉行的全國「世綵堂」族譜研討會上得到了廣大族譜專家的高度讚賞。   城景公有萬戶、萬重、萬儀、萬熙、萬凝五個兒子,「五萬」枝繁葉茂,有數十萬人口之眾,後人分布於寧鄉、湘鄉、安化、漣源、新化、益陽、邵陽和四川、重慶、陝西、臺灣等全國及海外各地。2012年,「五萬」各支合力在漣源曲溪修建了城景公祠堂。   今天,乃城景祖冥壽之日,「五萬」後裔分別在烏牛山祖墓前和曲溪祠堂舉行祭祀和慶典活動。   祖墓前的祭祀活動由烏牛山廖氏宗親會舉辦。「五萬」各支代表共計60多人參加。上午,拜祖者徒步攀山約3公裡,在祖塋前舉行拜謁及祭奠儀式。中餐後,所有參加拜祖活動的宗親在山下將軍學校舉行「烏牛山廖氏宗親理事會」。會議由廖正良秘書長主持,廖亞軍會長、廖果夫、廖芬夫、廖新華、廖從仁副會長等人作了重要講話,各支代表也派人作了發言,大家圍繞著烏牛山宗親會的組織、祭祖活動的安排和五雲廬重建等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後選舉充實了理事會,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組建了一個廣泛而有力的領導班子。淇惠祖族史研究會會長廖國雄參加活動並被推舉為名譽會長。會議在下午四點結束。      景公祠堂的慶典由祠堂管委會組織,以廖建興為主,廖志中、廖望年、廖迪良、廖黃軍、廖祖光、廖明偉、廖日平、廖學文、廖國平、廖慶雄、廖南成、廖勝初等人具體負責組織管理。上午,祠堂主管廖建興謹備三牲、酒醴、果餔等儀,帶領各位宗親在祖像前拜壽並祭奠。下午,車田、鍾家山、橋頭河、潭溪、水口等萬戶支宗親600多人在車田主要組織者廖業飛等率領駕110臺小車,帶著禮炮儀仗隊、東西樂隊、歌舞隊和10多名道士法師來到祠堂,虔誠而隆重地為城景祖拜壽,並載歌載舞地為城景祖冥壽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據了解,城景公祠堂這樣的冥辰慶典已連續舉行了三年。     敬祖懷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溈寧廖氏通過這些祭祖活動,極大地凝聚了家族情誼,承繼了傳統美德,弘揚了優良家風,發展了家族文化。今年10月上旬,廖從仁、廖超群在江西崇仁召開的全國「世綵堂」弘揚家風和族譜研討會上分別捧回了「優秀家風獎」及「族譜保護突出貢獻獎」,這是我們城景祖全體族裔的榮耀。相信我們優秀的家族文化在大家的共同推動下,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弘揚和光大!


    

前言特約:廖超群(文/圖)撰寫

   


      二O一四年六月,餘偕族叔等五人,前往橋頭河參觀拜謁了城景公祠堂。遠遠望去,只見祠堂氣勢恢宏,座落於青山之畔。後山青翠蔥鬱,來龍遠大,前向一馬平川,發脈悠長,不愧為風水佳地也!進入裡面,戲臺走廊,辦公之地布局井井有條。祖宗神像,莊嚴肅穆,安坐正中,幅幅楹聯盡呈異彩。光陰荏苒,時光易過,轉眼五年。昨在微信群內,值城景公冥誕之期,五萬後裔齊聚祠堂。觀此盛景,感概萬千。不由神思回飛,略寫幾句以贊: 


烏牛山祭祖篇

     2019年九月十五日,是楚南溈寧廖氏城景公的冥誕之日。據我譜記載:城景公之曾祖淇惠公,南宋時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的七世祖廖理安(字日純)南宋時曾任江西吉安太守,暮年安家于吉安府太和縣儒街鄉早禾渡梅子坡圳上。理安公之祖廖剛(字用中),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三朝重臣,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    城景公於元延佑(1314一1320年)間,從長沙徙居寧鄉七都橫田,死後葬寧鄉二都(現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烏牛山又名五牛山,1840年,我族「五萬」後裔在祖墓旁合修「五雲廬」作為守墓人及接待掃墓子孫的居所。    1847年,各族賢達匯聚,編成《五雲廬志》。該書包含500多年以來景公墓的墓志銘、墓圖、始置墓產、規條、五雲廬銘、原系、契據、計程(即各分支派衍和遷徙情況)、輯裡居、襄事紀名、齊派議等內容。該書在今年10月上旬於江西省崇仁縣舉行的全國「世綵堂」族譜研討會上得到了廣大族譜方家的高度讚賞。   今天的祭祀活動由烏牛山廖氏宗親會舉辦。城景祖後「五萬」各支代表共計60多人參加。上午,拜祖者徒步攀山約3公裡,在祖塋前舉行拜謁及祭奠儀式。中餐後,所有參加拜祖活動的宗親在山下將軍學校舉行「烏牛山廖氏宗親理事會」。會議由烏牛山宗親會顧問廖正良主持,廖亞軍會長、廖光耀秘書長、廖果夫、廖芬夫、廖新華副會長等人作了重要講話,各支代表也派人作了發言,大家圍繞著烏牛山宗親會的組織、祭祖活動的安排和五雲廬重建等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後選舉充實了理事會,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組建了一個廣泛而有力的領導班子。會議在下午四點結束。



我城景祖長眠於烏牛山的風水寶地。七百多年,五萬房房人才輩出,今天的幾十萬城景後裔子孫始源此地!今天是我們城景祖壽辰之日,來自四面八方的城景後裔精英,代表五萬房三十多萬族人,在此商議探討家族重大事項。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為人子孫理應時刻緊記。700年前城景祖由橫田起家,育五子,繁衍出千萬後代,先祖的傳家之本,就如同一棵大樹深深紮根在我廖氏後裔子孫們的靈魂深處,每一個枝椏、每一片樹葉都飽含著祖先殷切的期盼,諄諄的教誨。幾百年來,人丁興旺,事業輝煌,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也是後世子孫自強不息,拼博奮進的見證。今天我者後裔聚集烏牛山,深刻懷念先祖的不朽功勳,緬懷先祖的宏圖偉業,祭奠先人的開拓精神,是一次莊嚴的紀念,也是一次記憶的喚醒,更是觸動靈魂的激動,祭奠先人是望後來者更加奮勇前行。2016年在廖正良,廖耀光,廖亞軍等人的精神籌劃下,成立烏牛山祭祖組委會,促成了2017年城景祖祭祀大典,這是建國以來我廖氐家族第一次舉行這麼宏大的祭祖儀式,時隔停了百年來的傳統文化得以恢復。為廖氏家族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緊接2019年,以廖國雄為首的淇惠祖族史研究會,應運而生,為家族族史研究家譜的修證改騙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互聯保障,為失散多年的廖氏家人尋根問祖,認祖專宗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時代在發展,文化是基礎,家族的繁榮,文化是支撐,研究會的成立相繼與各地廖氏宗親聯誼互動,查找族史資料,委派代表參加全球廖氐的各項聯誼活動《貴州廖氏宗親聯誼會,城象叔祖後裔頒譜大會,江西崇仁縣世彩堂家風傳承會》等廖氏聯誼大會。特別是今年9月16日在淇惠祖族史研究會的指導下,舉辦的城景祖後裔第一屆家族助困勱學活動,得到了我城景祖後裔族人的共同認定,大家積極參與奉獻愛心,活動感人致深。傳承弘揚正能量,扶貧助困勵學是仁愛、慈善、奉獻的家族形象,更是時代新風。烏牛山祭祖組委會與淇惠祖族史研究會的成立。充分體現了「城景祖後裔」對家族傳統文化及教育事業無盡的關懷和熱心的支持,體現了我們尊祖敬宗,熱愛家族、回報家族的大愛情懷,激勵著廖家人努力進取,傳承大愛,不忘宗祖,永保家族溫暖的初心!今天各位都來是城景祖後裔,都帶著共祖的心願,來到烏牛山,一是祭拜先祖,二是共續文化,三是組織參與規範廖氏文化的發展。來等都是地方精英,熱愛家族事業發展,投身家族事業建設,具有高尚家族情懷。大家要凝聚家族力量,積極促進推動家族文化建設,鞏固規劃發展好家族文化,倡導選圵重修五雲廬及統字輩,修族譜,傳家風,建祠堂之偉業。推動家族傳統文化發展,是積極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族譜,家風,家訓宗祠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風文明,振興鄉村發展戰略為目標。當代我輩又豈能坐視不顧,我們理應與時俱進,讓先祖文化家風,家教,家訓戶戶沿習,來啟迪後輩子孫,以好家風培育好後代,以家風教育,講好自己的好家風故事,繼承和弘揚先祖遺風,傳承好家風新風尚。家譜文化不僅是一個大家族的榮耀,更是教育後人的根本。承載著廖氏忠勇仁愛的優秀品質,它是我們後裔族人值得珍藏的歷史和記憶,它會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親情在哪裡。宗祠;是弘揚文化、傳承祖德,啟迪後人之聖地。是一個家族的「魂」,是現代「鄉愁」文化的一個載體,承載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同時也是向外人展示本族的榮譽,一個凝聚力的需要。大家是否想過,百年之後,我們準備留下一些什麼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整的族譜,使我城景祖文化萬代流傳,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家親們,歷史的重擔已經昭然落在我們的肩上,如果我們不行動起來,誰又能夠給我們完成這些歷史任務呢?統字輩,修族譜,重修五文廬,建宗祠,是我後裔宗親的報本之心。是每一位宗親最樸素的情懷。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件大事,修族譜,建宗祠,修墳墓,是人生的三件大事。由於年代推殘,先祖遺傳物質,有些不復存在,需要挖掘修復,接續傳承、來凝聚宗族力量,啟迪子孫後代,不忘祖恩,共輝家族情懷。積極號領廣大族賢,宗親,投身家族事業發展,為我廖氏的明天奉獻青春和力量,確保我族地方傳統文化產業儘快恢復得以傳承。重修五雲廬計劃五年時間,從凝聚宗親力量發展成「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規劃轉變為「現實」,四個間段。《發展理念》就是指棒、就是城景祖廖氏後裔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修族譜,修宗祠的發展「理念」上來。2017年至2019年是我們倡導重修五雲廬發展「理念」的第二年了。烏牛山上風雲起,城景後裔心誠響應,族賢族親胸有成竹策誠籌謀實施轉變為「行動」;籌捐善款,確立建祠籌委會人選,來完善先人傳承的事業,來告慰列祖列宗,啟迪後輩子孫,樹我族之威望。在2019年我們要確定修祠地址,繪畫宗祠施工圖,轉變為「願景」。2020年動工組織人力,精耕細作,到2021年9月15日宗祠全部竣工變為「現實」來實現這一偉大工程。家親們:今天就我們城景祖廖氏代表聚集烏牛山,倡導城景祖文化發展,悅現當年承諾,秉著家族的使命,責任在肩,任務光榮。重修五雲廬,統字輩,傳家風,修族譜恢復各族宗祠聯誼協調,是凝聚宗族力量,共享奉獻智慧,促進宗親和睦,推動我族族親文明進步的重要主督。竭誠希望我城景祖廖氏宗親,帶著血濃於水的血脈親情,全力支持和積極領悟今天議事的精神,自願參與,勇擔義務,各盡所能地為我城景祖廖氏發展事業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我族始祖廖剛,在北宋末南宋初與嶽飛同朝供職,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御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剛公的九世孫淇惠,在南宋末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之曾孫城景從長沙遷居寧鄉橫田,去世後葬寧鄉市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又名五雲山),山上原有守墓屋宇稱「五雲廬」。  今天是城景祖的壽辰,我們各地裔孫聚會於祖塋之地舉行祭典。謹賦一詩以志之。


值菊蕊飄香,月圓之日。聞悉伯祖城景公今日冥誕之期,五萬後裔浩浩蕩蕩前往烏牛山墓地祭祀。餘感概之餘,欣和萬重·添慶支青陂超群宗賢一首而祝:願先祖有靈,佑後輩嗣孫,若螽斯之哲哲!如瓜瓞而綿綿!

閒暇之際,翻看微信,見城景祖今日冥誕,五萬嗣孫齊聚祠堂而祀,吾略寫俗語幾句以賀。祝五萬後裔,人財雙興,富貴綿長!

注;雲廬,即五雲廬。


廖明偉:


寧鄉聖地烏牛山


五萬後裔齊聚首


上午山上來祭拜


下午山下共商議






附二:城景祖墓的重修時間以此碑記為準


附三:「優秀家風獎」和「族譜保護突出貢獻獎」獎匾及頒獎現場


附四:世綵堂優秀家風大會主席臺發言





枝繁葉茂,興旺萬代



我姓廖!我驕傲!

這是廖氏祭祖大會!

趕快給身邊的廖家人看看!

揚我家族文化!

振我廖氏雄風!

廖氏宗親 家庭美滿、財源廣進!

廖氏家族 人才輩出、代代人強!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



   說明:「楚南廖氏家園」微信公眾平臺為廖氏宗親聯誼交流、重大活動、重要信息、修譜建祠、宗族文化、尋根問祖、學術研究、文化傳播公益性發布平臺。徵稿、薦稿郵箱:395771923@qq.com,支持原創,文責自負,註明作者出處。歡迎關注,謝謝轉發!

             

別忘了點在看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歡迎讚賞您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熱烈慶賀良田金坑古石村道路暨活動中心落成慶典儀式隆重舉行
    值此美好的季節裡,良田鄉金坑村古石村道建成通車儀式以及古石村文化活動中心落成慶典活動隆重舉行。  出席慶典活動的領導、嘉賓、鄉賢有:良田鄉長蔡志軍、良田鄉人大主席楊志亮等領導同志,張再裕、張紅忠、彭建中、胡軍(女士)、劉文豐、劉利堅、張雙有、陳瑞平、張海洋等社會熱心人士及部分鄉賢代表。
  • 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舉行「媽祖回娘家」活動
    4月19日(農曆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1057周年紀念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香港、臺灣、天津等海內外300多家媽祖宮廟上萬名信眾齊聚(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參加「媽祖回娘家」祭祀習俗系列活動,媽祖信俗文化內涵和外延得以更豐富體現。  民俗演繹 精彩紛呈  19日上午8時。鳴鑼開道,哨角長鳴;八班站堂,旗幡招展;儀仗威嚴,聲震八方。
  • 張載誕辰1000周年七大板塊活動將舉行
    本報寶雞訊(記者王寶存董毅)11月9日,記者從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眉縣將舉辦七大板塊活動,隆重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在新建成的張載文化園舉辦張載誕辰千年紀念大會暨張載文化園開園儀式;舉辦中國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暨首屆世界關學論壇;在張載祠舉辦「大儒張載生平事跡展」,在明誠堂推出「立德立心立命關學文化陳列展」;拍攝影視劇《大儒張載》;號召海內外張氏後裔千餘人參與,在新建的張載文化園和迷狐嶺張載墓舉行紀念先祖張載誕辰千年傳統祭祀活動;進行張載千年誕辰系列文藝創作;打造國家級學術交流及旅遊目的地等活動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蔣振江 攝中新網太倉5月31日電(周建琳)5月31日是世界公認的傑出女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相關紀念活動今天在吳健雄的故鄉——江蘇太倉市隆重舉行。此次紀念活動由蘇州市政府、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聯合主辦,太倉市政府承辦。
  • 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在柘城舉行
    5月12日,以「五湖四海一家親、同根同祖同家人」為主題的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在炎帝朱襄氏故裡柘城縣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朱氏宗親及社會各界來賓三百餘人參加拜祖活動,共同祭拜炎帝朱襄氏,緬懷人文始祖功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廖氏家族
    原標題: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廖氏家族 定居古閩都和家族的興起 清代康熙年間,廖君弼從永定遷居到福州東關外。君弼公成為廖氏福州家族的始祖。自此,廖氏福州家族歷代子孫不斷有人中舉人、進士,成為福州老城區內四大望族之一。 嘉慶皇帝對廖氏宗族似乎情有獨鍾,格外恩寵。翰林院學士廖甡回鄉探親祭祖,嘉慶皇帝御賜一副對聯給他:「溯源本於西周,祖德文謨昭百代;肇冠堂興南宋,家聲世彩振千秋。」這副對聯追溯廖姓淵源,稱述廖姓祖德宗功,對廖氏家族給予高度的讚譽和嘉許。
  • 廖氏的家族深港情懷:再窮的兄弟也是兄弟
    廖虹雷所在的廖氏家族後裔如今遍布深港兩地。廖氏祖先從中原遷至福建,從福建遷至廣東,直到在深圳河兩岸定居下來……廖氏家族南遷史,無疑也是深港兩地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血脈深情的微觀現實寫照。  宗親大會凝聚感情  記:深圳廖氏和香港廖氏之間還來往嗎?  廖:改革開放以前比較少,「文化大革命」時一度中斷。現在,為了加深感情,我們組織了世界廖氏宗親大會。澳門有個知名人士廖澤雲,他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在澳門註冊了廖氏世界宗親會,包括很多港澳同胞、海外宗親。
  • 大馬伍氏宗親會將舉行祭拜儀式 紀念伍子胥誕辰
    大馬伍氏宗親會將舉行祭拜儀式 紀念伍子胥誕辰
  • 長華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及投產五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長華總經理-陳鳳秋代表公司致辭陳鳳秋向一直以來關注和支持公司發展的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謝,向蒞臨揭牌儀式現場的來賓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勉勵全體員工「以市場開拓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中心,以管理創新為動力,搶抓機遇,奮勇開拓」
  • 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暨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7日—18日,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暨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在濟寧嘉祥縣舉行。活動期間,舉行了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和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
  • 農村一大怪象,買了新車要祭祀,這種隆重的祭車風俗你能接受嗎?
    祭祀這件事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很常見,每到特定的節日人們總是會擺上各種各樣豐盛的供品舉行隆重的儀式,或是悼念先人又或是祭拜神靈。人們以這種方式寄託自己的哀思或者表達自己美好的祝福,倒也無可厚非。不過這幾年在我國的中部地區卻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祭車,讓人大為不解。
  • 法會—無錫嵩山禪寺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
    江蘇無錫嵩山禪寺隆重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奠基培土奠基培土開光法會佛教在線江蘇訊  2016年3月27日上午09:08,位於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的千年古剎嵩山禪寺隆重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
  • 福建牛田中華龔氏家廟隆重舉行晉祖祭祀大典
    據悉:2020年12月30日,福建省牛田龔氏家廟晉祖祭祀大典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龔氏宗長、宗賢、宗親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莊嚴而神聖的時刻。
  • 河南省鄭州市胡氏宗親在滑縣隆重舉行祭祖大典
    河南省鄭州市胡氏宗親在滑縣隆重舉行祭祖大典(2018.02.24)2018年2月23日河南滑縣胡氏宗親在鄭州高新區科學大道金橋商務酒店聚會,24日(正月初九)上午在滑縣上官胡氏宗祠隆重舉行祭祖活動(胡鳳齋)。
  • 浙江杭州建德廖氏族譜
    廖氏宗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廖;都是全球600多萬廖氏宗親之一。敬請您關注「廖氏宗族」 ,即可知曉天下廖家事。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廖氏文化、傳播廖氏正能量、共建繁榮廖氏!
  • 永城夫子山景區文廟舉行丁祭活動
    文/圖 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亞威 通訊員 董玉玲 來源:京九晚報芒碭巍巍,松柏翠凝;夫子山下,鼓樂和鳴。為弘揚華夏民族傳統祭祀禮儀文化,11月26日(農曆十一月初一)上午,永城市夫子山景區在夫子山文廟舉行丁祭活動。
  • 遼科大舉行「暖風」郭明義愛心團隊10周年慶典活動
    12月16日,正值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遼寧科技大學「暖風」郭明義愛心團隊10周年慶典活動在校禮堂舉行。「當代雷鋒」、全國道德模範郭明義,遼寧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平,校長張志強,校外愛心人士,「暖風」愛心團隊歷屆成員和師生代表1300餘人出席活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孫曉華主持慶典活動。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 第二屆高涼文化節在高州舉行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 車傑蓉 周澤明 攝茂名網訊 日前,「第二屆高涼文化節·紀念高涼建縣2130周年暨譙國公馮寶誕辰1512周年馮寶冼夫人與高涼文明座談會」在高州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馮冼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及馮氏、冼氏的後裔參加了活動,專家、學者們分別在會上發言,宣讀了論文和紀念馮寶的詩文。
  • 中國醫科大學80周年校慶慶典大會隆重舉行
    中國醫科大學80周年校慶慶典大會隆重舉行
  • 廖氏是如何開發經營隆回大水田的
    那麼,600餘年來,廖氏究竟是如何開發經營大水田的呢?筆者秉持褒揚先賢、啟迪後輩的心態,在閒暇之時,查證《寶慶府志》、《邵陽縣誌》和大水田老版《廖氏族譜》,向讀者還原一二。這本屬戲言,因為當天晚上月明星稀,毫無下雨跡象,誰知後半夜黑雲壓城,暴雨如注。待翌日清早兄弟們打開柴門一看,齊呼「大水田,大水田」,德禎公更是感嘆「此乃天意也」。就這樣,廖德禎公定居於此,成為大水田廖氏的開基祖。此時正是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上述關於大水田地名的由來只是傳說,民國以前的《廖氏族譜》並無明確記載。而根據寶慶府四田廖氏「逢田落籍」的說法,應該先有大水田之地名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