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賀】曲溪祠堂慶太祖誕辰暨烏牛山祭祖
楚南溈寧廖氏隆重舉行城景祖冥辰祭祀和慶典活動
曲溪祠堂慶太祖誕辰篇:
2019年九月十五日,是楚南溈寧廖氏城景公冥誕之日。據我譜記載:城景公之曾祖淇惠公,南宋時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的七世祖廖理安(字日純)南宋時曾任江西吉安太守,暮年安家于吉安府太和縣儒街鄉早禾渡梅子坡圳上。理安公之祖廖剛(字用中),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三朝重臣,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 城景公於元延佑(1314一1320年)間,從長沙徙居寧鄉七都橫田,去世後葬寧鄉二都(現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烏牛山又名五牛山。 1840年,我族「五萬」後裔在祖墓旁合修「五雲廬」作為守墓人及接待掃墓子孫的居所。1847年,各族賢達匯聚,編成《五雲廬志》。該書包含500多年以來景公墓的墓志銘、墓圖、始置墓產、規條、五雲廬銘、原系、契據、計程(即各分支派衍和遷徙情況)、輯裡居、襄事紀名、齊派議等內容。該書在今年10月上旬於江西省崇仁縣舉行的全國「世綵堂」族譜研討會上得到了廣大族譜專家的高度讚賞。 城景公有萬戶、萬重、萬儀、萬熙、萬凝五個兒子,「五萬」枝繁葉茂,有數十萬人口之眾,後人分布於寧鄉、湘鄉、安化、漣源、新化、益陽、邵陽和四川、重慶、陝西、臺灣等全國及海外各地。2012年,「五萬」各支合力在漣源曲溪修建了城景公祠堂。 今天,乃城景祖冥壽之日,「五萬」後裔分別在烏牛山祖墓前和曲溪祠堂舉行祭祀和慶典活動。 祖墓前的祭祀活動由烏牛山廖氏宗親會舉辦。「五萬」各支代表共計60多人參加。上午,拜祖者徒步攀山約3公裡,在祖塋前舉行拜謁及祭奠儀式。中餐後,所有參加拜祖活動的宗親在山下將軍學校舉行「烏牛山廖氏宗親理事會」。會議由廖正良秘書長主持,廖亞軍會長、廖果夫、廖芬夫、廖新華、廖從仁副會長等人作了重要講話,各支代表也派人作了發言,大家圍繞著烏牛山宗親會的組織、祭祖活動的安排和五雲廬重建等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後選舉充實了理事會,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組建了一個廣泛而有力的領導班子。淇惠祖族史研究會會長廖國雄參加活動並被推舉為名譽會長。會議在下午四點結束。 景公祠堂的慶典由祠堂管委會組織,以廖建興為主,廖志中、廖望年、廖迪良、廖黃軍、廖祖光、廖明偉、廖日平、廖學文、廖國平、廖慶雄、廖南成、廖勝初等人具體負責組織管理。上午,祠堂主管廖建興謹備三牲、酒醴、果餔等儀,帶領各位宗親在祖像前拜壽並祭奠。下午,車田、鍾家山、橋頭河、潭溪、水口等萬戶支宗親600多人在車田主要組織者廖業飛等率領駕110臺小車,帶著禮炮儀仗隊、東西樂隊、歌舞隊和10多名道士法師來到祠堂,虔誠而隆重地為城景祖拜壽,並載歌載舞地為城景祖冥壽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據了解,城景公祠堂這樣的冥辰慶典已連續舉行了三年。 敬祖懷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溈寧廖氏通過這些祭祖活動,極大地凝聚了家族情誼,承繼了傳統美德,弘揚了優良家風,發展了家族文化。今年10月上旬,廖從仁、廖超群在江西崇仁召開的全國「世綵堂」弘揚家風和族譜研討會上分別捧回了「優秀家風獎」及「族譜保護突出貢獻獎」,這是我們城景祖全體族裔的榮耀。相信我們優秀的家族文化在大家的共同推動下,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弘揚和光大!
前言特約:廖超群(文/圖)撰寫
二O一四年六月,餘偕族叔等五人,前往橋頭河參觀拜謁了城景公祠堂。遠遠望去,只見祠堂氣勢恢宏,座落於青山之畔。後山青翠蔥鬱,來龍遠大,前向一馬平川,發脈悠長,不愧為風水佳地也!進入裡面,戲臺走廊,辦公之地布局井井有條。祖宗神像,莊嚴肅穆,安坐正中,幅幅楹聯盡呈異彩。光陰荏苒,時光易過,轉眼五年。昨在微信群內,值城景公冥誕之期,五萬後裔齊聚祠堂。觀此盛景,感概萬千。不由神思回飛,略寫幾句以贊:
烏牛山祭祖篇:
2019年九月十五日,是楚南溈寧廖氏城景公的冥誕之日。據我譜記載:城景公之曾祖淇惠公,南宋時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的七世祖廖理安(字日純)南宋時曾任江西吉安太守,暮年安家于吉安府太和縣儒街鄉早禾渡梅子坡圳上。理安公之祖廖剛(字用中),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三朝重臣,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 城景公於元延佑(1314一1320年)間,從長沙徙居寧鄉七都橫田,死後葬寧鄉二都(現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烏牛山又名五牛山,1840年,我族「五萬」後裔在祖墓旁合修「五雲廬」作為守墓人及接待掃墓子孫的居所。 1847年,各族賢達匯聚,編成《五雲廬志》。該書包含500多年以來景公墓的墓志銘、墓圖、始置墓產、規條、五雲廬銘、原系、契據、計程(即各分支派衍和遷徙情況)、輯裡居、襄事紀名、齊派議等內容。該書在今年10月上旬於江西省崇仁縣舉行的全國「世綵堂」族譜研討會上得到了廣大族譜方家的高度讚賞。 今天的祭祀活動由烏牛山廖氏宗親會舉辦。城景祖後「五萬」各支代表共計60多人參加。上午,拜祖者徒步攀山約3公裡,在祖塋前舉行拜謁及祭奠儀式。中餐後,所有參加拜祖活動的宗親在山下將軍學校舉行「烏牛山廖氏宗親理事會」。會議由烏牛山宗親會顧問廖正良主持,廖亞軍會長、廖光耀秘書長、廖果夫、廖芬夫、廖新華副會長等人作了重要講話,各支代表也派人作了發言,大家圍繞著烏牛山宗親會的組織、祭祖活動的安排和五雲廬重建等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後選舉充實了理事會,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組建了一個廣泛而有力的領導班子。會議在下午四點結束。
我城景祖長眠於烏牛山的風水寶地。七百多年,五萬房房人才輩出,今天的幾十萬城景後裔子孫始源此地!今天是我們城景祖壽辰之日,來自四面八方的城景後裔精英,代表五萬房三十多萬族人,在此商議探討家族重大事項。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為人子孫理應時刻緊記。700年前城景祖由橫田起家,育五子,繁衍出千萬後代,先祖的傳家之本,就如同一棵大樹深深紮根在我廖氏後裔子孫們的靈魂深處,每一個枝椏、每一片樹葉都飽含著祖先殷切的期盼,諄諄的教誨。幾百年來,人丁興旺,事業輝煌,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也是後世子孫自強不息,拼博奮進的見證。今天我者後裔聚集烏牛山,深刻懷念先祖的不朽功勳,緬懷先祖的宏圖偉業,祭奠先人的開拓精神,是一次莊嚴的紀念,也是一次記憶的喚醒,更是觸動靈魂的激動,祭奠先人是望後來者更加奮勇前行。2016年在廖正良,廖耀光,廖亞軍等人的精神籌劃下,成立烏牛山祭祖組委會,促成了2017年城景祖祭祀大典,這是建國以來我廖氐家族第一次舉行這麼宏大的祭祖儀式,時隔停了百年來的傳統文化得以恢復。為廖氏家族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緊接2019年,以廖國雄為首的淇惠祖族史研究會,應運而生,為家族族史研究家譜的修證改騙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互聯保障,為失散多年的廖氏家人尋根問祖,認祖專宗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時代在發展,文化是基礎,家族的繁榮,文化是支撐,研究會的成立相繼與各地廖氏宗親聯誼互動,查找族史資料,委派代表參加全球廖氐的各項聯誼活動《貴州廖氏宗親聯誼會,城象叔祖後裔頒譜大會,江西崇仁縣世彩堂家風傳承會》等廖氏聯誼大會。特別是今年9月16日在淇惠祖族史研究會的指導下,舉辦的城景祖後裔第一屆家族助困勱學活動,得到了我城景祖後裔族人的共同認定,大家積極參與奉獻愛心,活動感人致深。傳承弘揚正能量,扶貧助困勵學是仁愛、慈善、奉獻的家族形象,更是時代新風。烏牛山祭祖組委會與淇惠祖族史研究會的成立。充分體現了「城景祖後裔」對家族傳統文化及教育事業無盡的關懷和熱心的支持,體現了我們尊祖敬宗,熱愛家族、回報家族的大愛情懷,激勵著廖家人努力進取,傳承大愛,不忘宗祖,永保家族溫暖的初心!今天各位都來是城景祖後裔,都帶著共祖的心願,來到烏牛山,一是祭拜先祖,二是共續文化,三是組織參與規範廖氏文化的發展。來等都是地方精英,熱愛家族事業發展,投身家族事業建設,具有高尚家族情懷。大家要凝聚家族力量,積極促進推動家族文化建設,鞏固規劃發展好家族文化,倡導選圵重修五雲廬及統字輩,修族譜,傳家風,建祠堂之偉業。推動家族傳統文化發展,是積極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族譜,家風,家訓宗祠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風文明,振興鄉村發展戰略為目標。當代我輩又豈能坐視不顧,我們理應與時俱進,讓先祖文化家風,家教,家訓戶戶沿習,來啟迪後輩子孫,以好家風培育好後代,以家風教育,講好自己的好家風故事,繼承和弘揚先祖遺風,傳承好家風新風尚。家譜文化不僅是一個大家族的榮耀,更是教育後人的根本。承載著廖氏忠勇仁愛的優秀品質,它是我們後裔族人值得珍藏的歷史和記憶,它會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親情在哪裡。宗祠;是弘揚文化、傳承祖德,啟迪後人之聖地。是一個家族的「魂」,是現代「鄉愁」文化的一個載體,承載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同時也是向外人展示本族的榮譽,一個凝聚力的需要。大家是否想過,百年之後,我們準備留下一些什麼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整的族譜,使我城景祖文化萬代流傳,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家親們,歷史的重擔已經昭然落在我們的肩上,如果我們不行動起來,誰又能夠給我們完成這些歷史任務呢?統字輩,修族譜,重修五文廬,建宗祠,是我後裔宗親的報本之心。是每一位宗親最樸素的情懷。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件大事,修族譜,建宗祠,修墳墓,是人生的三件大事。由於年代推殘,先祖遺傳物質,有些不復存在,需要挖掘修復,接續傳承、來凝聚宗族力量,啟迪子孫後代,不忘祖恩,共輝家族情懷。積極號領廣大族賢,宗親,投身家族事業發展,為我廖氏的明天奉獻青春和力量,確保我族地方傳統文化產業儘快恢復得以傳承。重修五雲廬計劃五年時間,從凝聚宗親力量發展成「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規劃轉變為「現實」,四個間段。《發展理念》就是指棒、就是城景祖廖氏後裔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修族譜,修宗祠的發展「理念」上來。2017年至2019年是我們倡導重修五雲廬發展「理念」的第二年了。烏牛山上風雲起,城景後裔心誠響應,族賢族親胸有成竹策誠籌謀實施轉變為「行動」;籌捐善款,確立建祠籌委會人選,來完善先人傳承的事業,來告慰列祖列宗,啟迪後輩子孫,樹我族之威望。在2019年我們要確定修祠地址,繪畫宗祠施工圖,轉變為「願景」。2020年動工組織人力,精耕細作,到2021年9月15日宗祠全部竣工變為「現實」來實現這一偉大工程。家親們:今天就我們城景祖廖氏代表聚集烏牛山,倡導城景祖文化發展,悅現當年承諾,秉著家族的使命,責任在肩,任務光榮。重修五雲廬,統字輩,傳家風,修族譜恢復各族宗祠聯誼協調,是凝聚宗族力量,共享奉獻智慧,促進宗親和睦,推動我族族親文明進步的重要主督。竭誠希望我城景祖廖氏宗親,帶著血濃於水的血脈親情,全力支持和積極領悟今天議事的精神,自願參與,勇擔義務,各盡所能地為我城景祖廖氏發展事業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我族始祖廖剛,在北宋末南宋初與嶽飛同朝供職,歷任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宋徽宗御封其堂為「世綵堂」,「世綵」現為我族堂號。剛公的九世孫淇惠,在南宋末因抗金有功,封護國功臣,鎮守長沙。淇惠公之曾孫城景從長沙遷居寧鄉橫田,去世後葬寧鄉市灰湯鎮竹田村烏牛山(又名五雲山),山上原有守墓屋宇稱「五雲廬」。 今天是城景祖的壽辰,我們各地裔孫聚會於祖塋之地舉行祭典。謹賦一詩以志之。
值菊蕊飄香,月圓之日。聞悉伯祖城景公今日冥誕之期,五萬後裔浩浩蕩蕩前往烏牛山墓地祭祀。餘感概之餘,欣和萬重·添慶支青陂超群宗賢一首而祝:願先祖有靈,佑後輩嗣孫,若螽斯之哲哲!如瓜瓞而綿綿!
閒暇之際,翻看微信,見城景祖今日冥誕,五萬嗣孫齊聚祠堂而祀,吾略寫俗語幾句以賀。祝五萬後裔,人財雙興,富貴綿長!
注;雲廬,即五雲廬。
廖明偉:
寧鄉聖地烏牛山
五萬後裔齊聚首
上午山上來祭拜
下午山下共商議
附二:城景祖墓的重修時間以此碑記為準
附三:「優秀家風獎」和「族譜保護突出貢獻獎」獎匾及頒獎現場
附四:世綵堂優秀家風大會主席臺發言
枝繁葉茂,興旺萬代
我姓廖!我驕傲!
這是廖氏祭祖大會!
趕快給身邊的廖家人看看!
揚我家族文化!
振我廖氏雄風!
祝廖氏宗親 家庭美滿、財源廣進!
願廖氏家族 人才輩出、代代人強!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
說明:「楚南廖氏家園」微信公眾平臺為廖氏宗親聯誼交流、重大活動、重要信息、修譜建祠、宗族文化、尋根問祖、學術研究、文化傳播公益性發布平臺。徵稿、薦稿郵箱:395771923@qq.com,支持原創,文責自負,註明作者出處。歡迎關注,謝謝轉發!
別忘了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