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的家族深港情懷:再窮的兄弟也是兄弟

2020-12-13 搜狐網

  廖虹雷,土生土長的深圳人,1968年開始在寶安縣文化局工作,1980年建立深圳特區後,曾擔任羅湖區委宣傳部副部長,1986年後調到深圳市臺辦工作至退休。

  廖虹雷所在的廖氏家族後裔如今遍布深港兩地。

廖氏祖先從中原遷至福建,從福建遷至廣東,直到在深圳河兩岸定居下來……廖氏家族南遷史,無疑也是深港兩地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血脈深情的微觀現實寫照。

  深港廖氏同根同宗

  記者(以下簡稱「記」):廖先生,我在香港聽說廖氏家族是新界的五大姓氏,那深圳的廖姓跟香港廖姓之間有沒有聯繫?

  廖虹雷(以下簡稱「廖」):深圳姓廖的,跟香港上水廖姓家族同宗。你們可能不了解,我們廖氏最早是從河南南陽市唐河縣湖陽鎮開始南遷的。

  記:你還能把你們的祖居地記得這麼清楚?

  廖:那是因為去年我們一起去過那裡祭祖,過幾天還要去,去參加世界廖氏宗親祭祖大會。廖氏家族的歷史來源經過考證,說是周王朝時,湖陽鎮有個諸侯國叫「蓼國」,全國的人都被賜予「蓼」姓,後來這個國家在戰亂中被吃掉了,最後所有人不得不改姓「廖」。

  記:那你們的祖先是怎麼輾轉來到現在的深圳和香港的呢?

  廖:歷史資料記載,古廖國國王叫廖叔安,叔安公的第88代子孫名叫花公,大概宋朝時期,花公帶著廖氏家族開始從河南遷到福建永定,元朝遷至廣東興寧,600多年前一部分人由興寧遷至新安縣(深圳和香港的古稱),一開始住在今天的屯門。

  記:就是今天香港的屯門嗎?

  廖:對,因為屯門位於梧桐河上,所以取名上水鄉。

  記:深圳廖姓當時也住上水嗎?

  廖:我們跟他們大概是從福建南遷的時候分開的。我們這一支遷來深圳後分散住在六七個村莊,在寶安石巖、觀瀾、龍華,鹽田三洲田都有,三洲田整條村都是姓廖的。

  宗親大會凝聚感情

  記:深圳廖氏和香港廖氏之間還來往嗎?

  廖:改革開放以前比較少,「文化大革命」時一度中斷。現在,為了加深感情,我們組織了世界廖氏宗親大會。澳門有個知名人士廖澤雲,他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在澳門註冊了廖氏世界宗親會,包括很多港澳同胞、海外宗親。幾個月前,廖氏世界宗親會就舉辦過一次聚會,由深圳一個廖姓老闆承辦。可以說,通過舉辦這些活動,深港廖氏的關係更密切了。

  記:密切到什麼程度?比如說清明節時,兩地廖姓會不會舉辦大規模的祭祖活動?

  廖:清明節沒有,但有其他祭祀活動。去年,19名深圳廖氏宗親還參加過香港上水廖氏的太平清醮活動。打醮是種祭祀活動,感謝神明庇佑的「清醮」,也叫「太平清醮」。

  記: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有?

  廖:廖氏的清醮活動有點特殊,60年搞一次,這是有典故的。

  一些香港老人說,清代以前是10年一次,但每次醮會後,村裡都有老人去世。後來,重新找天后娘娘佔卜,求問多少年舉行一次好,從3年、5年、10年、12年、20年等依次問卜,那個佔卜的勝杯都沒反應,問卜的人不耐煩地對勝杯順口說,「難道要60年一次?」結果這一問,勝杯「肯定」了,於是就改為60年一次。上一次打醮是在1946年,日本投降後,因為抗戰死了很多人,大家需要一個祭祀活動作紀念。

  記:相距這麼長時間,這樣的祭祀活動會不會容易失傳?

  廖:60年前那次太平清醮活動本來有記錄,但上世紀80年代的一場雨災,把那些資料都毀了。另外,上屆籌組委員「全部唔喺度

  (不在世)」了。這次活動前,上水鄉專門成立籌委會,找了18位高齡父老成立顧問委員會,讓他們回憶當年舊事。另一方面,還請教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專家,派人去參觀新界其他村的打醮活動。這次做了很多準備,包括聘請攝製隊,所有的活動拍攝下來製成光碟,留給子孫參考。

  困難時期香港親戚伸援手

  記:我很想知道,深港廖氏中斷多年的感情,後來怎麼恢復如初的?

  廖:是有個過程的。剛改革開放時,深圳這邊要吃沒吃,穿的破破爛爛。交通也不行,汽車沒一輛好的。從香港到深圳和內地走一圈,吃個飯都不方便,酒店晚上6點就關門了。另外,還要糧票,香港人哪有糧票。沒辦法,只好買餅乾,但餅乾硬得可以打死狗。當時港人都覺得大陸窮,有點瞧不起內地人。

  記:對親戚也這樣嗎?

  廖:對親戚還是很幫的。我老婆姐姐、舅舅,還有我嶽父我弟弟都在香港。再窮的母親也是母親,再窮的兄弟也是兄弟。

  記:你們之間經常走親戚嗎?

  廖:1982年前,我們不能去香港,但香港親戚可以來深圳,我嶽父每年最少春節回來一趟看女兒,很親熱的。

  記:他們給你們帶什麼來?

  廖:最困難的時期是1960年前後,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我們沒有米,只能吃樹根。那時香港海關管制,不讓帶米,香港親戚很聰明,把米煮成飯後曬乾,這叫乾飯。過關檢查時,親戚就說是帶剩飯自己吃。過了這邊後,我們再放水泡軟,就變成米飯了。

  記:那真是很幫你們啊!

  廖:真的,非常幫,親人之間見面都流淚。很多家裡都是老婆帶著孩子在深圳,老公在香港那邊打工。過去只有沙頭角、羅湖海關,這兩個關口一到周末,不少女兒帶著孩子到橋頭見一面老公,這個橋叫望夫橋。一到星期六晚上,沙井、大鵬,甚至東莞、惠陽的女人都帶著孩子來等老公。兩公婆(夫妻——編者注)在深圳找個旅店住一夜,老公把新買的衣服、襪子等帶給孩子,然後趕回香港接著打工。

  老婆每月都去香港走親戚

  記:現在深圳也發展起來了,你們經常去香港走親戚嗎?

  廖:是啊,親戚之間的感情是不走不親,我老婆每個月都去一次香港。以前,他們看不起我們的生活、醫療、交通條件。現在我們經濟上不依賴他們,雙方都很自豪。香港親戚來看,我們住的房子比他們寬,環境比他們漂亮,我們小孩讀的書也不錯,他們都很羨慕,還有親戚想在深圳買房子,這就是變化。我常常跟親戚講,30年河東,30年河西,不用那麼長,20年就夠了!

  記:看來,有了你們這種親戚感情,深圳和香港兩個城市的融合也會越來越快。

  廖:香港回歸祖國後這10年其實有了重大變化,過去港英政府很歧視中國內地,回歸10年裡,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發展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現在香港人都很感激祖國的。

  記:通過你跟你們親戚的交往,你覺得他們是不是也越來越認同內地的文化和制度了?

  廖:在文化制度上,深圳和香港兩地分隔了那麼多年,還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認識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記:那你覺得應該如何縮小這種差異呢?

  廖:當大量的香港人來深圳工作居住,大量的深圳人去香港讀書工作的時候,就差不多了,但現在還只是一少部分人。其實有點像深圳的二線關一樣,平常沒有太大的作用,就是關鍵時刻,追逃犯的時候,才用一下,深港之間的一線關也會有(名存實亡)這一天。即使鐵絲網還在,心理距離卻拉近了。

  記:看來你對深港融合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廖:改革開放20多年來,深圳和香港從對立到淡化,從淡化到融合,形勢非常喜人,這也是我們古新安人的願望。因為1840年以前,我們都同是新安縣的子民,沒有你家、我家之分。後來因為一道鐵絲網,把許多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刺痛了幾十年,互相流血,互相不信任。好在鄧小平的建設經濟特區和「一國兩制」政策,把我們心理上的關口給撤掉了,讓我們家族可以大膽地相認,在羅湖橋上擁抱。(記者樊卿)

相關焦點

  • 家族昌盛!江西南康廖氏宗祠,區內廖姓5萬多 廖氏頂起!
    南康三友家俱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江西省人大代表,現任南康市政協委員,南康家俱協會副會長 廖忠鳳50333元 潭口鎮對門嶺人,南康東環鎢製品廠總經理,曾任江西省政協委員 廖澤淵30339元 東山街辦窯邊村人,廖氏兄弟家俱有限公司董事長
  • 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廖氏家族
    原標題: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廖氏家族 定居古閩都和家族的興起 清代康熙年間,廖君弼從永定遷居到福州東關外。君弼公成為廖氏福州家族的始祖。自此,廖氏福州家族歷代子孫不斷有人中舉人、進士,成為福州老城區內四大望族之一。 嘉慶皇帝對廖氏宗族似乎情有獨鍾,格外恩寵。翰林院學士廖甡回鄉探親祭祖,嘉慶皇帝御賜一副對聯給他:「溯源本於西周,祖德文謨昭百代;肇冠堂興南宋,家聲世彩振千秋。」這副對聯追溯廖姓淵源,稱述廖姓祖德宗功,對廖氏家族給予高度的讚譽和嘉許。
  • 傳奇廖氏兄弟:時隔五個月策劃兩個一一〇師起義
    在安徽省鳳臺縣(現屬淮南市)的廖灣村,廖氏堂兄弟中出了3個國民黨將領,他們是廖運升、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是黃埔軍校四期生,廖運澤是黃埔軍校一期生,廖運周則是黃埔五期炮科畢業生。廖氏兄弟深知劉的來意,一方面對劉表示歡迎,委任他為中校參謀,一方面注意做劉的工作。劉惠生很受感動,思想起了變化,表示願與廖氏兄弟合作,後來雖已覺察廖氏兄弟有「不軌行為」,也沒有向南京方面報告。相反,保密局有電報和指示給他,他都與廖氏兄弟通氣,從多方面對他們加以掩護和配合。
  • 廖氏是如何開發經營隆回大水田的
    對於當時的情景,有一段不可不說的傳言,大意是:當年廖德禎公數兄弟一起來到大水田插標佔地,住在茅棚之中,但眾兄弟對於是否遷居大水田還猶豫不決。某夜,德禎公對兄弟們道,如果今天晚上下雨灌滿我身後這丘大田,我就在此定居。這本屬戲言,因為當天晚上月明星稀,毫無下雨跡象,誰知後半夜黑雲壓城,暴雨如注。
  •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就像陰陽兩極相伴相生一般,人性有好有壞,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陰暗的一面,農村老話有說道:「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不可否認,時間可以讓記憶變得淡薄,但時間永遠無法否定血緣的親疏。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放到今天是否還適用吧?
  • 【熱烈慶賀】楚南溈寧廖氏隆重舉行城景祖誕辰祭祀和慶典活動
    700年前城景祖由橫田起家,育五子,繁衍出千萬後代,先祖的傳家之本,就如同一棵大樹深深紮根在我廖氏後裔子孫們的靈魂深處,每一個枝椏、每一片樹葉都飽含著祖先殷切的期盼,諄諄的教誨。幾百年來,人丁興旺,事業輝煌,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也是後世子孫自強不息,拼博奮進的見證。
  • 破解精油:尤加利家族5兄弟
    尤加利家族種類繁多,僅在澳洲昆士蘭,就有900種,但被提取精油,應用在芳香療法領域的只有幾種。整體來看,尤加利精油,具有抗病毒、殺菌、消解粘液的特性,在幫助呼吸道系統、關節炎、風溼痛和傷寒具有很強大的功效。
  • 浙江杭州建德廖氏族譜
    廖氏宗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廖;都是全球600多萬廖氏宗親之一。敬請您關注「廖氏宗族」 ,即可知曉天下廖家事。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廖氏文化、傳播廖氏正能量、共建繁榮廖氏!
  • 梁博《男孩》與筷子兄弟《老男孩》,多了個「老」字,多了份情懷
    不過任何一首經典歌曲的誕生,都是與歌手息息相關的,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亦是如此,但較《男孩》而言,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著實多了份情懷。與《男孩》不同,《老男孩》這首歌,其演唱者筷子兄弟,一個1969年出生,一個1980年出生,他們唱的是另外一個時代的」男孩「,那個時代的男孩大多已經」老「了,《男孩》唱的是愛情,而《老男孩》唱的愛情的成分有卻並不多,《老男孩》更多的唱的是青春,是迷茫。
  • 兄弟幾人湊1千塊白手起家,家族總共有數百家公司,營收超過3千億
    榮氏家族第一代掌門人榮德生、榮宗敬兩兄弟看到了當時麵粉行業的商機,於是決定開辦麵粉廠,這也是榮氏家族事業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如今的中信泰富集團就是榮氏家族的資產。榮氏家族是一個已經有1百多年的歷史家族,榮氏家族如今已經有第五代人進入商界了。
  • 科赫兄弟權勢網:美國巨富家族的上位和內鬥
    弗雷德和利夫希茨的相處極不愉快,再加上當時蘇聯的經濟狀況很差,導致弗雷德回到美國後,逐漸成了一名極端而瘋狂的反蘇者和陰謀論者。他後來成了著名極右翼團體「約翰·伯奇協會」(John Birch Society)的創始成員之一。
  • 千人同屏攻城,和兄弟們一切並肩作戰,重溫經典傳奇情懷
    冰雪復古遊戲介紹 1、大師級專家傾心打造,完美復刻經典傳奇,加上獨特的玩法,值得一玩 2、不斷競爭的強大意志力,在這個充滿冒險的世界裡與兄弟們形成一場團隊戰鬥
  • 兄弟談了三年的女朋友,一直都是這樣,兄弟問我有什麼辦法嗎?
    7、這瑜伽球的質量也太差了,還不如一個普通氣球8、媽媽為了讓女兒早點有個對象也是操碎了心啊9、在車上看見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偷拍被她發現了,這可怎麼辦?10、大媽把健身器材玩的很有創意,這個真的不是這麼用的11、哈哈12、真好13、看著拖鞋就知道主人經歷了什麼,不過養了這麼多二哈,這也難怪14、竟然還能這樣抓娃娃,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啊,小編也想試試15、小夥子,下次再跳這個舞的時候把鞋帶繫緊一點,這樣多影響你發揮啊,哈哈哈哈哈16、外賣都送你臉上了你跑什麼啊
  • 廣西靈山縣三隆榕樹塘廖氏老宅:積善之家,喜慶有餘
    廣西靈山縣三隆鎮關塘村委會榕樹塘村,曾是民國時期聞名靈山「三大塘」富甲一方的村莊之一,整個村莊均為姓廖人家,廖氏家族發跡於清代中期,興盛於民國中後期,現在全村人口300多人。
  • 兄弟聯手「搶地」,撐起朱氏家族隱秘商業帝國|深度
    2天前,該區鳳陽街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以下簡稱「鳳和項目」)亦公開招標,投資額達346.67億元,系廣州舊改公開招標以來投資總額最大的項目,也是海珠區面積第二大的舊改項目,僅次於瀝滘村。而這兩個總投資額超550億的項目,大概率會落入同一人的口袋。
  • 奔跑吧兄弟4太陽的家族正式誕生 李晨是太陽的後媽
    原標題:奔跑吧兄弟4太陽的家族正式誕生 李晨是太陽的後媽   據悉,借著《太陽的後裔
  • 小男孩稱呼他媽媽為「兄弟」
    不知因何原因起了衝突,其中一名小孩指著另一名小孩的鼻子罵道:「你個窮×,老子家裡有礦,你有嗎?別再讓老子碰到你,再碰到抽你!」如此不堪入耳的一番話,竟然出自一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之口,大家不覺得詫異與震驚嗎?前兩天在樓下碰到一個大約5、6歲的小男孩,指揮他媽媽幫他拿滑板車、拿礦泉水、拿外衣,還一口一個「兄弟」地稱呼他媽媽!
  • 《別叫我兄弟》製片人喬柏華 情懷市場孰輕孰重
    《別叫我兄弟》製片人喬柏華  搜狐娛樂訊 日前,《別叫我兄弟》製片人喬柏華受邀做客中國傳媒大學,與在校大學生一起分享創業經驗。其建立的公司東侖傳媒先後投資並創作拍攝了電視劇《雨季不再來》、《誠信》、《永遠的銘記》、《廖家》、《小家大事》、《成家立業》、《誰來伺候媽》、《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別叫我兄弟》等多部優秀影視劇作品。其中,《小家大事》榮獲08年度南方最佳收視率獎,而《別叫我兄弟》更是一開播便黑龍江電視臺年度收視前五,並一致名列衛視收視前茅,獲得業內外一致好評。
  • 《沐浴之王》|「兄弟澡堂」的命運更迭
    再見面時肖翔因為翼裝跳傘事故失憶,周東海在醫院假冒肖翔親哥,將肖翔帶回澡堂當搓澡工。 恢復記憶得知被欺騙利用的肖翔,憤怒地離開「兄弟澡堂」後,回憶起在兄弟澡堂點滴相處中的真切與感動,選擇原諒周東海為澡堂挺身而出,二人重拾真摯的兄弟情,保下了面臨倒閉被拆的「兄弟澡堂
  • 盜火兄弟,天國重逢(圖)
    董鼎山、董樂山兄弟,晚年時因為思想分歧,形同陌路。關於此節,董鼎山先生曾在2008年12月9日所寫的《至愛兄弟不了情》一文中有所提及。董鼎山先生1997年4月曾在香港的雜誌發表書評,談及理察·伯恩斯坦《即將來臨的中美衝突》。文章認為,「中美或會衝突,但不會發生核子戰爭」。當年五月,他到北京看望弟弟,談及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