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非洲大陸南部,這裡以高原為主,氣候乾熱,土地荒涼,國家主要有波札那、南非和納米比亞三國。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非洲南部沒有森林,根據降水量的多少分布著稀樹草原、灌叢、草地、半沙漠和沙漠等景觀。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依舊生活著貓科動物王者——黑足貓。

01足如其名,黑色腳掌可以防止燙傷
從外表來看,黑足貓和家貓很像。黑足貓從演化上來說,是家貓的近親,它們都是由野貓演化而來,與之近親的還有我國特有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黑足貓來源於它的足如其名,黑足貓擁有黑色的腳掌。身上的披毛柔軟而濃密,顏色從紅棕色到淡茶色不等,還有點狀紋路或者深棕獲黑色的條形點綴。黑足貓的尾尖也是黑色的,尾巴有類似虎斑貓那樣環繞著黑色條紋。雖然黑足的腳掌是黑色的,但它的肉墊不但也是黑色的,黑足的腳掌上面覆蓋著黑色長毛,以防止它們在灼熱的沙地上行走時被燙傷。

02和鏽斑豹貓並列,幾乎是最小的貓科動物
成年雄性黑足貓平均體重1.6公斤,雌性平均1.3公斤,目前發現最重的野外黑足貓也不超過2公斤,超大點的老鼠都快有這麼重了。雄性黑足貓的體長不到50釐米,有著一條不到20釐米的尾巴,雌性體型更小,體長不超過40釐米,這幾乎是最小的貓科動物了。為啥是幾乎最小呢?因為還有近親——鏽斑豹貓體重也很小,兩者體重相近有交集。但相比而言,黑足貓腦袋更大,脖子更粗,尾巴更短,看起來更加圓滾滾。

讓人想不到的是,黑足貓就是靠著這小小身軀在非洲南部幾乎「稱王」。黑足貓通常生活在散布著灌叢和樹木的稀樹草原,或者是有灌叢的沙地,這裡的灌木叢為潛行捕獵提供了良好的隱蔽。荒涼的沙漠地帶食物缺乏,黑足貓為了果腹往往要跋涉十多公裡。根據科學家們的監測,雌性黑足貓的活動範圍高達12平方公裡,而雄性還要更多(和大型貓科動物一樣嗎?多隻雌性領地與一隻雄性領地生命)。

地表最兇殘最致命的貓:黑足貓
03人稱「蟻丘之虎」,能咬殺長頸鹿?
黑足貓體型小,那麼獵物應該也就小,黑足貓主要捕食小型的嚙齒類和鳥類。但黑足貓在有機會的情況下,還是會以小博大。曾經有科學家觀察到,黑足貓敢攻擊比它們體型大四倍的小羊,黑足貓會跳起一口咬住小羊的喉管,咬穿小羊的頸動脈吸血。

黑足貓和大型貓科動物一樣,當捕捉到的獵物吃不完時,會把獵物拖回洞裡慢慢享用。黑足貓對於周圍環境非常警惕,稍有響動就會迅速隱蔽,遇到躲不過的威脅時也會採取猛烈反擊以做最後的搏鬥,因此被分布地區的非洲人民稱為「蟻丘之虎」。
特別在非洲布須曼人的傳說裡,黑足貓甚至可以靠咬穿頸動脈來殺死長頸鹿(這只是非洲人民的傳說,並無事實依據,長頸鹿躺槍)。由於黑足貓還是太小了,所以天敵還是很多的。雖然黑足貓也夠兇悍,由於領地重疊,獰貓、胡狼、貓頭鷹等都會獵殺黑足貓。

結語:黑足貓本來數量就稀少,又因為它們捕獵老鼠,老鼠可能吃了鼠藥,也會導致黑足貓中毒死亡。威脅更大的是,由於人類不斷的逼近它們的領地,導致它們不斷有家貓「雜交」,這已經淡化了它們的血統。
歡迎關注「動物來了」,與你探討有趣的動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