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提到:B肝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導致B肝發生的病毒是B型肝炎病毒,這種病毒感染人體可在人體肝細胞中長期存活,並通過誘發機體免疫機制導致肝細胞損害,引起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B肝病毒從首次發現到目前已存在50多年,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長期以來困擾著全球人民,給人們大生活健康帶來極大的負擔。據研究數據報導,中國80%的肝癌與B肝病毒感染相關,預防或控制B肝病毒感染可大大減少肝癌的發生。
李蘭娟院士對於B肝的3點要求:
對未發生肝硬化的人群
過去認為:B肝病毒DNA載量夠高、轉氨酶(ALT)出現異常並大於正常值兩倍(如果正常值為40,需大於80),持續時間為6個月以上建議抗病毒治療。
現在認為:只要你能夠檢測到B肝病毒DNA並出現肝功能異常,排除其他疾病導致的肝功能異常,建議抗病毒治療。
對於已經存在肝硬化、肝癌的人群
抗病毒治療是延緩病情繼續進展的關鍵,積極參與配合,延緩問題的進步一發展。
其次,利用中醫,早期在《安徽草藥志》中描述,岢靈芝對肝組織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夠修復受損的肝組織,促進肝細胞的產生,恢復肝臟功能。且含有多種植物醇硒、紫苷素以及槲等,能夠有效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同時還能降低轉氨酶,增強肝臟的修復。
中醫常用枸杞黃芪配合使用,在控制轉氨酶以及修復肝臟方面,有著不錯的建樹。
推薦吃法:準備枸杞10粒,黃芪3克,岢靈芝5克,用溫水燜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連喝10天停5天為一個周期,連續堅持一周養肝效果驚人。)
重視肝臟存在炎症的人群
過去認為:出現肝功能異常,且肝臟出現中重度炎症,建議抗病毒治療。
現在認為:只要發現肝臟存在中重度炎症且B肝病毒DNA陽性,都應建議抗病毒治療。
B肝病毒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血液傳播,即經血液或血液製品傳播;母嬰傳播,多數是胎兒在分娩過程中被感染(少數為宮內感染);性傳播,沒有防護的性行為,實際上也會有微量的血液暴露,從而導致B肝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