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全世界的人都已經知道了,4月22日是地球日。小編的思維卻還在外太空神遊~同花君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是在朋友圈裡,看到了自己遠房阿姨因為世界地球日,專程帶著孫女跑去素食展會的照片分享。
同花君來自東北的一個小城市,因為從事著素食推廣的原因,家裡熟悉的父輩們都已經慢慢對素食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並沒有讓長輩們因此改變飲食習慣,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了些許正面的影響,大家也會有意識地增加蔬果的比例和傳達素食的理念。
同花君和遠房阿姨平時來往並不是很多,她也很少去主動了解素食飲食是什麼概念。而且,據我所知,阿姨還是一位比較固執並且特別堅持自己生活習慣的人。這一次,卻因為世界地球日,阿姨主動帶著自己的孫女去了上海地球節的活動現場,甚至還分享了各種素美食到朋友圈。這讓同花君深切感受到了素食文化、愛護地球的環保理念和生活方式,正在被更多的朋友們接受和傳播著~
今天,是第49個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201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終止塑料汙染」(End Plastic Pollution)。針對塑料汙染給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世界環保組織和環保人士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活動改變人們對塑料製品的態度和行動,從而減少直至終結塑料汙染。
有人說:地球從來不需要人類保護,人類要保護的永遠是人類自己。因為,人類的活動給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實際上最終還是在破壞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目前,有至少十大環境問題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水汙染、海洋汙染、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讓人覺得這是國家層面的課題,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點遠。其實不然,我們都是資源的消耗者,而且,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著地球資源。
在地球日這一天,不妨看一些自己與地球之間關係的影片:
《海洋》
聚焦於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藍色領土」,深入探索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現海洋的壯美遼闊。真實的動物世界的冒險遠比動畫片中的故事來的精彩,接下來,銀幕會呈現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鯨、大白鯊、企鵝,TA們毫不吝嗇在鏡頭前展示他們旺盛的生命力,讓人類嘆為觀止;影片同時拷問人類影響海底生命留下的痕跡,沒有人為視角,沒有評論,只讓鏡頭來表達。
《家園》
由導演揚恩亞瑟花費了15年的時間籌備,走訪了50多個國家拍攝完成的一部紀錄片。影片不僅展示了地球的美麗與魅力,還記錄了地球所遭受的創傷,警示人們對於生態問題的高度重視,對於生物資源的保護珍惜。
《難以忽視的真相》
由戴維斯·古根海姆執導、前美國副總統戈爾主演的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影片中特別關注全球變暖現象,並且在聖丹斯電影節上上映。《難以忽視的真相》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片中揭露了氣候變遷的資料並對此做出預測,同時也在電影中穿插了戈爾的個人活動。透過巡迴全球的簡報發表,戈爾指出全球變暖的科學證據,討論了全球變暖對於經濟和政治層面的影響,並闡述了他相信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若沒有減少,在不久後全球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的觀點。
地球母親很強大,並不需要我們的保護。那麼,我們能為愛護地球壞境、守護自然家園、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做些什麼呢?
1. 以挎布袋購物為榮;
2. 提倡使用自行車和公共運輸系統;
3.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頻繁淘汰服裝,以減輕對環境的壓力;
4. 懷著敬畏之心參觀保護區,切莫闖入保護核心區;
5. 少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及其它非降解塑料製品;
6. 雙面使用紙張,使紙張的使用量減少一半;
7. 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
8. 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使用環保餐盒打包回家;
9.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10. 一水多用,隨手關閉水龍頭;
11.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12. 不穿野獸毛皮製作的服裝;
13. 不鼓勵隨便買動物放生;
14. 組織義務勞動,清理街道、海灘;
15. 在飲食中,增加蔬果比例;
......
以上建議中,其實都是一些我們日常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只是我們可以為愛護家園所能做的一部分小小的努力。用心觀察我們的世界和生活,其實,我們還可以讓這個地球變得更美好!
你看吶,大家對於環境、飲食的觀念正在逐漸被改變。也許,你那些曾經不了解素食,也從未吃過全素的遠房親戚,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主動建議你開始吃素了呢?
素食雷達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