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魚的遠房親戚,價格過百,長大後啃龍魚尾巴

2021-01-18 居家生活大爆炸

雖然同是脂鯉科,但銀板跟水虎魚不一樣。它們是草食性魚類,雖然也有部分品種兇一點,但總體來說,這是優質的混養品種。

很多朋友喜歡把它跟龍魚混養,事實上這種魚確實能跟龍魚和睦相處一段時間。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在銀板魚的世界裡,情緒緊張也是伴隨著一生的詞彙。有的銀板魚受到驚嚇時會加重體色,有的會蹭缸。

它們以獨特的方式宣洩情緒,以至於起初發現這種魚的人,都懷疑這些舉動是生病導致的。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銀板魚的家族比較龐大,目前已知的有幾十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依然有新的品種出現,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銀板魚的家族會比現在發現的品種多很多,至於事實怎樣,時間會給出答案。

在諸多銀板魚裡,粗線、細線、噴點都比較熱門,其中噴點的價格低一點,但國內資料少,很多介紹銀板的文章裡並沒有涉及到噴點銀板,而跟它相近的虎斑銀板有更多的出鏡率。

圖片來源丨網絡

就粗線跟細線來看,粗線更能給人驚喜,價格也高。粗線分布於亞馬遜河及奧利諾克河流域,在水族箱裡可以長到30釐米,也有到40釐米的。這種魚的群遊性比較強,而且每一條粗線銀板的樣子都不太一樣,這種總體相仿細節各異的狀態,是很多觀賞魚不具備的。

很多朋友容易將粗線銀板跟細線銀板混淆,這哥倆長得確實比較像,而且大家還習慣性的將這兩種魚統稱為一間銀板。

圖片來源丨網絡

想要準確區分粗、細線銀板,主要有兩點。首先看身體的線條,粗線的線條粗得明顯,跟細線差別很大。不過幼魚期不太好分辨,尤其是沒怎麼見過這兩種魚的朋友。第二,粗線銀板的鰭是藍色的,細線的是紅色。如果以上兩點還看不太出來這條銀板到底是不是粗線,就只能看肚子了,粗線的肚子是紅色的,紅腹的一間銀板基本是粗線了。

粗線的價格比細線高一些,一方面是它的數量確實不多,另一方面,也算是粗線本身的身段好,然後市場炒作得好。大部分粗線的價格在百元以上,這個價位註定不是新人練手能觸及的層次了。

圖片來源丨網絡

平時養粗線銀板最好多養幾條,最少也要4條以上。銀板的平時有點害羞,而且比較容易緊張,數量太少容易增加它們的戰鬥傾向,而數量多一點,它們卻能和諧相處。

粗線銀板對其他魚類還算客氣,很多朋友將粗線銀板跟龍魚混養,出現事故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但是粗線銀板長到一定體型後,喜歡追著龍魚的尾巴啃。雖然它的嘴巴小,牙齒也不怎麼尖利,但依然具有殺傷力。到底是食人魚的遠房親戚,手底下還是有幾套功夫的。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雖然粗線銀板的生存能力還不錯,但它的價格之高,已經脫離了新手魚行列,4條粗線銀板的價格可以媲美一些品相還過得去的龍魚。所以對待粗線銀板的態度上,大家量力而行。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嬰幼兒喜歡玩水給我的啟示:難道人類和兩棲動物也有遠房親戚?
    當然對於那些沒有在河、海邊長大的人們來說,水當然也是我們生活的一大依賴,不單吃喝離不開,玩耍的很多時候也都忘不了秀一把水功,即使是渾身泥水,可能也都會在所不惜。今日發現自己孩子以及周圍熟悉的孩子們特別是嬰幼兒一遇到水就好像拔不動腿,往往會沉溺其中、樂在其中,水對孩子們真的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嗎?答案是肯定的。
  • 網友叫賣10條食人魚叫價4500元 數秒撕碎小白鼠
    據了解,可能是轉讓難度大,連日來他的轉讓價格從4500元降到2000元。為了吸引水族愛好者的注意力,他還表示:「這個價格還不到一條金龍魚的價錢。」言下之意價錢非常划算。帖子中是不是真正的食人魚呢?食人魚一般指食人鯧,也叫水虎魚,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比較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釐米的肉。
  • 遠房親戚告訴我,原來吃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編的思維卻還在外太空神遊~同花君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是在朋友圈裡,看到了自己遠房阿姨因為世界地球日,專程帶著孫女跑去素食展會的照片分享。同花君來自東北的一個小城市,因為從事著素食推廣的原因,家裡熟悉的父輩們都已經慢慢對素食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並沒有讓長輩們因此改變飲食習慣,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了些許正面的影響,大家也會有意識地增加蔬果的比例和傳達素食的理念。
  • 石獅魚友網上叫賣10條食人魚 數秒可撕碎小白鼠
    據了解,可能是轉讓難度大,連日來他的轉讓價格從4500元降到2000元。為了吸引水族愛好者的注意力,他還表示:「這個價格還不到一條金龍魚的價錢。」言下之意價錢非常划算。  帖子中是不是真正的食人魚呢?食人魚一般指食人鯧,也叫水虎魚,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比較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釐米的肉。
  • 這些「遠房親戚」用英語怎麼說,看完好方……
    相比之下,很多人覺得英語中的親戚關係就簡單多了,不管叔叔舅舅姑父姨夫,都是uncle,不管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都是grandparent。但你知道third cousin,second cousin once removed是什麼嗎?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英語中的「遠房親戚」。
  • 遠房親戚還是親兄弟?扒一扒颱風和颶風究竟啥關係
    是遠房親戚,還是親兄弟呢?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從形成的原理來看,颱風和颶風是一樣的,都是熱帶氣旋大家族的成員。它們都是熱帶輻合帶「孕育」出來的產物,可以說是「親兄弟」了。颱風和颶風的長相也都差不多,從雲圖上看,它們都是一團逆時針旋轉的螺旋雲系。只不過,強度越強,結構會越緊實,眼區也越明顯。
  • 省城水族館公開賣「食人魚」?或為鯧魚的另一近親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已經抓上岸的魚竟然一口將人的手掌和手指咬傷,近日,廣西柳州兩位市民接連被食人魚襲擊事件引發熱議。而兇猛的「外來戶」———食人魚更被推倒了風口浪尖。記者昨日走訪省城寵物市場發現,竟然有店家公開銷售食人魚,雖然目前還只是5cm左右的魚苗,但滿口利齒看上去十分兇悍。水族館公然出售食人魚?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說到食人魚大家是不是都膽戰心驚啊,食人魚難道就是百毒不侵了嗎?食人魚的天敵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神秘的食人魚真相。
  • 是「食人魚」的親戚
    是食人魚的親戚,幼魚會模仿食人魚。上下頜各具2行向內彎曲的銳利牙齒,具強而有力的牙齒,可導致嚴重的咬傷。在淡水幾乎無天敵,希望有關部門能引起重視。」
  • 熱劇中的「龍」都是恐龍的遠房親戚(組圖)
    其實包含各種巨蜥、石龍子、守宮在內,地球上有3000多種蜥蜴,它們多少和龍都有點兒關係,至少可以說是恐龍的遠房親戚。  不過下文所介紹的這三種蜥蜴,從長相來說,真的是和龍有著強烈相似的即視感。或許,西方神話裡的龍,真的是以它們為原型而塑造的。
  • 食人魚的遠房小兄弟,吃相兇狠,卻被新人拿來練手
    即使不養魚的人,也知道食人魚的威名。它們在原始的水域裡群體活動,用鋒利的牙齒撕裂獵物的皮肉,並按照軍隊般嚴明的順序蠶食食物。只要數量足夠,食人魚可以短時間解決到手的獵物,甚至有娛樂公司以這類事件為主題,拍攝了類似《食人魚》這樣的電影。
  • 山東青島有人養食人魚 天價食人魚3000元一條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國內有媒體刊發柳州食人魚傷人事件後引起青島市民關注,有市民給記者反映,在島城也可見到食人魚。這些食人魚究竟從何而來呢?記者走訪多處觀賞魚市場,並沒有食人魚的身影&nbsp。
  • 醫院女護工辭職與遠房弟弟非法組織賣血,400毫升叫價千元
    > 遠房姐弟組織賣血雙雙獲刑一對遠房姐弟,姐姐曾是醫院護工,弟弟長期組織他人賣血。
  • 《食人魚》食人魚長出了爪子,變異的可以上岸抓人啦!
    今天就來講一部食人魚虐殺比基尼美女的影片——《食人魚》。《食人魚》兩個村民就這樣被食人魚咬死了,整個湖也充滿了小食人魚,食人魚要長大就必須要吃肉食人魚面對美女採取了正面的攻擊,跳出水面,嚇傻了的她們找來野雞生物博士求救。博士家裡一直養這個成年食人魚,他解釋了食人魚的生態特徵,其實烏拉烏拉一大堆,重要的啥也沒說,就說了一點關鍵信息,就是食人魚有可能會進去遊泳池。
  • 數個亞馬遜河中的霸主,食人魚只是它們的開胃菜!
    體型較大的鱷魚運氣好,少之手臂斷之尾巴,較小隻的鱷魚通常就比較慘了,通常都是整隻被啃食掉,也造成了南美地區好多禿尾巴鱷魚現象。儘管巨獺很兇猛,但它們卻無法逃脫人類的捕殺。水獺皮的極好防水、保暖性被譽為「毛皮之王」,作為水獺中體型最大的海獺和巨獺,首當其衝為獵殺對象。
  • 食人魚出沒 成都人很少養
    之前養過虎皮魚、孔雀魚和鬥魚。其中虎皮魚和鬥魚比較好鬥。但比起水虎魚,它們都「只能算是好看」。  去年5月,他從重慶一魚商那買了14條水虎魚苗養在辦公室,兩周後,因為魚缸裡的加熱棒斷電,魚苗無一倖存。隨後,他又在成都魚友手裡買了5條較小的水虎魚,在辦公室一直養著。  去年7月一個網友轉讓12條水虎,他以50元每條的價格買下來養在家裡。
  • 亞馬遜河狼,亞馬遜河流頂級掠食者之一,食人魚當零食鱷魚當大餐
    在亞馬遜河流當中有著一種令人害怕的生物——「食人魚」,沒錯就是在電影當中瞬間就能夠將人吃的渣都不剩,瞬間淪為白骨的恐怖魚類。當然現實中的食人魚並沒有這麼恐怖。但是在亞馬遜河流當中水獺和海獺的親戚雄性體長1.5-1.8米,體重26-32千克;雌性體長1.5-1.7米,體重22-26千克(這裡的體長有將尾巴算進去,所以巨獺的體型十分的長)。
  • 神秘亞馬遜,邂逅食人魚
    直到數十公裡後,它們才融為一體,成為亞馬遜河的主流,向東流入大西洋。兩條交匯的河流,為何會有如此清晰的黑白之分呢?在熱帶雨林中與印第安人互動,最刺激的是船釣亞馬遜特產——食人魚。未甩鉤釣魚前,我就聯想到恐怖電影裡的食人魚畫面:上下兩排鋸子般鋒利的牙齒,可輕易將獵物撕裂嚼碎。當地的魚類學家也一再警告我們,別看食人魚個頭不大,要知道它們可是群居魚類。
  • 竟有人把兇猛的食人魚當觀賞魚養
    &nbsp  然而一場「悲劇」卻悄悄降臨了……&nbsp  沒過幾天,胡先生發現,那條價格昂貴的「銀龍」,身上的魚鱗開始一片片地往下掉。又過了幾天,「銀龍」身上的肉也開始掉。張先生很納悶,可是也找不出原因究竟在哪兒。找寵物醫生給魚診治一番,情況也不見好轉。後來,情況更為嚴重,有一天忘了給魚餵食,一覺醒來,胡先生發現「銀龍」已遍體鱗傷,沒過多久就死了。
  • 食人魚3000元一條 牛蛙進缸兩分鐘成白骨
    近日國內有媒體刊發柳州食人魚傷人事件後引起島城市民關注,有市民給記者反映,在島城也可見到食人魚。這些食人魚究竟從何而來呢?記者走訪多處觀賞魚市場,並沒有食人魚的身影 。不過,一名魚友向記者透露,目前喜愛食人魚的魚友有專門的魚友圈,他們都是在內部交易 ,普通的紅腹食人魚15元就能買到,而一些較稀少的食人魚種甚至被炒到了3000元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