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有效工作風速可低至1.6 ms−1,風能轉換效率高達3.23%。
大部分陸地風都比較柔和,無法推動商業風力渦輪機的葉片。
《電池報告物理科學》雜誌當地時間9月23日報導,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Ya Yang等設計了一種「微型風力渦輪機」,它可以將微風風能轉化為電能——微風的風力與步行產生的「習習微風」差不多。
從技術上講,這一新裝置並不是渦輪機,而是一種納米發電機。裝置的管體內有兩根塑料條,當有氣流流過時,塑料條會顫動或拍擊,並在分離後帶電(摩擦電效應)。由塑料條產生的電能被收集、儲存,成為可用電能。
Yang說:「利用這個裝置,你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微風。有一次,我們把納米發電機放置在一個實驗員的手臂上,他擺動手臂帶動的氣流就足以發電。」
Yang表示,風速每秒1.6米的微風就能驅動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產生電能。當風速達到4~8米/秒時,納米發電機的性能最佳——在這一速度區間,兩根塑料條能夠同步擺動。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風能轉換效率高達3.23%,這一數值創造了新的風力回收性能記錄。
目前,新裝置已經可以為100個LED燈和溫度傳感器供電。
「我們的目標並非是要取代現有風力發電技術。相反,我們希望解決傳統風力渦輪機無法處理的問題。」Yang說,「風力渦輪機需要使用線圈和磁鐵,成本是固定的。而我們的新裝置可以由相對低成本的材料製成,也可以安全地應用於自然保護區或城市,因為它沒有旋轉結構。」
Yang表示,他們的下一步計劃包含兩方面:(1)縮小納米發電機尺寸;(2)使納米發電機的功能更加強大。此前,Yang團隊已經設計了一種硬幣大小的納米發電機。但他仍想進一步縮小發電機尺寸,以便使其與手機等小型電子設備融合,提供持續電能。
除此之外,Yang還希望將該裝置功率擴大到千瓦級別,使其能夠被放置於傳統風力渦輪機無法觸及的地點,從而更好地與傳統風力渦輪機競爭。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電池報告物理科學》
期刊編號:2666-3864
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23124720.htm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