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工學院研新熱電材料 有效將廢熱轉化為電能

2020-12-01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印度理工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曼迪校區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型熱電材料,以有效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圖片來源:印度理工學院曼迪校區官網)

研究人員表示,利用熱能發電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工業、發電廠、家用電器和汽車等領域的人類活動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而大部分的此類熱能都被浪費掉了。近年來,人們對開發能夠從環境中動態獲取能源,並將其轉化為電能的技術非常感興趣,此類未來技術將太陽能、熱能和機械能都視為可持續能源。

位於喜馬偕爾邦IIT曼迪校區的副教授Ajay Soni表示:「熱電材料的工作原理是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即由於兩種不同電導體或半導體的溫度差異而引起兩種物質間的電壓差的熱電現象。典型的熱電材料必須具備高熱電功率和高導電性、低熱導性以及保持溫度差異的能力這三種特性。但是同時具備此三種特性的材料很難找到,有些半導體材料必須得到進一步調整才能夠獲得良好的熱電效率。」

目前,大眾、沃爾沃、福特和寶馬等多家汽車公司也在研發熱電廢熱回收系統,有望將汽車的燃油經濟性提高3%至5%。熱電材料回收的能量還有望為消費電子設備、航空甚至太空應用提供動力。

Soni研究了碲化鉍、碲化錫和銀等半導體(此類半導體中含有晶體超離子硫銀鍺),並在其中加入了各種微量元素,以提高此類半導體的熱電優值(衡量材料系統熱電效率的指標)。在理想狀態下,熱電優值為3至4就可以將40%以上的廢熱轉化為有用的電能,但是實際上,此類半導體的熱電優值一直在1左右徘徊,不足以用於實際應用。

不過,Soni研究小組發現了新型軟聲子模式(原子間相互作用減弱),顯示出更好的熱電性能,可讓各種材料的熱電優值都可達1至1.6。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探索新半導體以及改進半導體提供了空間。

研究人員表示,世界上大約70%的熱電都被浪費掉,釋放到環境中,成為全球變暖的關鍵誘因之一。如果能夠捕獲此種廢熱並將其轉化為電能,既能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又能保護環境。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發明能源清道夫:可將冰箱等設備的廢熱轉化為電能
    理論上,這些廢熱可以轉化為電能,就像發電廠、汽車發動機和其它高熱源一樣。問題是:這些低級熱源發出的熱量太少,現有技術無法很好地進行轉換。現在,中國科學家已經創造了一種利用液體來有效地將低品位的熱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這一技術有朝一日可能會點亮傳感器和燈光,甚至為電池充電。
  • 在強磁場作用下,新材料顯著提升熱電轉化效率!
    在相關論文中,他們報告了一種理論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建模的材料效率將提升五倍,產生的能量有望變為兩倍,這是現今最佳的熱電材料。,讓我們大膽想像一下未來:熱電材料製成的自供電的可穿戴設備,將利用人體熱量發電;熱電材料製成的烹飪鍋可以採集炒菜時產生的廢熱,為智慧型手機充電;熱電材料還可以採集電動汽車發動機的熱量,為電動汽車提供一部分電力;還有,熱電材料也可以應用於飛機,利用機艙內外的溫差,為飛機提供更多的電力;同樣,電廠也可以利用熱電材料,回收利用部分的廢熱用於發電。
  • 有發現稱,拓撲半金屬材料在強磁場中可以將熱電轉換效率提升5倍
    試想一下,如果汽車引擎的廢熱能有很大一部分轉換為電能用來推進汽車、房屋散發的廢熱可以用來發電,那麼這將是能源效率的一大飛躍,而實現這個飛躍,必須依靠能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熱電材料。60 年前,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各種材料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然而,直到今天,大多數材料的熱電轉換效率遠遠不能滿足大規模應用的需求。
  • 一種將熱能轉化成電能的薄膜
    美國每年 70%的電能最後都變成熱量而被浪費掉。為了提升能源效率,利用熱釋電薄膜將廢熱轉化為電能是備選方案之一。
  •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原標題:   科技日報東京9月12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該材料能在低溫條件下顯示出比鉍系熱電材料高出100倍以上的熱電效應。
  • 香港大學科學家發明可以將廢熱轉化為電能的回收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香港大學(HKU)的工程師剛剛發明了直接熱充電電池(DTCC)並申請了專利,該設備是一種可以將低級熱量轉化為可用電能的回收裝置。從家中的燈,空調和烤箱到辦公室的計算機,到處都會產生低級熱量。
  • 轉型跨越新動力創新·低碳·攻關:工業廢熱60℃就可轉化為電能
    原標題:轉型跨越新動力創新·低碳·攻關:工業廢熱60℃就可轉化為電能  由天津大學與山西易通合作開發,科技含量世界領先   本報訊 (記者沈佳)工業廢熱不再直接排入空氣中,而是回收利用轉化為電能,補給到企業生產用電中。
  • 廢熱回收:摻雜改變熱膨脹係數,推動GeTe熱電材料實際應用
  • 「電子三明治」:使熱電轉換能力加倍!
    導讀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學領導的科研團隊通過使得擴散電子的運動空間顯著變窄,改善了將廢熱轉化為可用電力的能力。Seebeck 發現的一種物理現象:「熱電效應」,能夠廢熱轉化為電能,為廢熱的利用帶來了新希望。
  • 原子級薄度的納米線:更高效地將熱量轉化為電力!
    導讀近日,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採用一種如同原子一般薄的一維納米材料,可以將廢熱更高效地轉化為電力,從而為生成可持續的能源開闢了一條新途徑背景熱電材料,可以採集廢熱並將其轉化為電力,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
  • 科學家發現「順磁振子曳引熱電」效應 將汽車尾氣中的熱量轉化為電能
    該效應被稱為「順磁振子曳引熱電(paramagnon drag thermopower)」,可以將溫差轉變為電能。這一發現有助於更有效地收集熱能,例如,將汽車尾氣中的熱量轉化為電能,提高燃料效率,或通過體熱為智能服裝提供動力。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成果以《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這是何佳清團隊繼今年1月發表「基於低成本PbS基熱電材料實現高效廢熱發電」的研究工作後,再次在該期刊上發表最新成果。&nbsp&nbsp&nbsp&nbsp目前,能源利用體系中超過60%的能量以廢熱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其中50%以上的廢熱屬於難以回收利用的低溫(<600K)、低品質廢熱。
  • 柔性超長透明熱電纖維,廢熱發電不是夢!
    熱電材料,即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一種功能材料,其主要原理是當這種材料受熱
  • 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工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和Nano Energy上,昆明理工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是2018級碩士研究生朱鈺可、2018級博士研究生郭俊。葛振華教授、馮晶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 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如果能將這些熱能善加利用,即可成為再次使用的能源;電能是最廣泛使用的能源形式,但是目前發電的主要形式還是化石能源,這些能源的使用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現代製冷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氟裡昂製冷劑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卻不容忽視。熱電材料以其獨特的性能成為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功能材料, 它的應用包括溫差發電和溫差製冷。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 科學:冷中子用於追求更好的熱電材料
    導語:熱電裝置具有高度通用性,能夠將熱量轉化為電能,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它們體積小,重量輕,而且非常耐用,因為它們沒有活動部件,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用來為NASA太空飛行器提供長期任務,包括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太空探測器。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目前的能源利用體系中超過60%的能量以廢熱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其中50%以上的廢熱屬於難以回收利用的低溫(<600K)、低品質廢熱。熱電材料由於其可將熱能和電能直接轉換的特性,能有效回收和利用體系中的低品質廢熱,從而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在實際應用中,需要p型和n型兩種熱電半導體材料來組成熱電器件,這兩種熱電半導體的匹配度越好,理論上由其製成的熱電器件的熱電轉換效率越高。
  • 將汽車尾氣的熱量轉化為電能?順磁材料可將熱量轉換為能量!
    科學家觀察到,即使在順磁材料中,固體中自旋的局部熱擾動也可以將熱量轉換為能量,在順磁材料中,自旋被認為關聯的時間不夠長。這種效應,研究人員稱其為「準磁懸浮阻力熱電勢」,將溫差轉換為電壓。這一發現可能促使更有效的熱能收集,例如將汽車尾氣的熱量轉化為電能以提高燃料效率,或通過體熱為智能衣服提供動力。
  • 金屬所高性能柔性複合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有利於靈活方便地製備各種結構的熱電器件,甚至可以通過靜電力等非接觸式方法操控該複合熱電材料。其熱電轉化效率與商用塊體脆性熱電材料性能相當,同時具有非常優異的彎曲柔性力學性能,能滿足貼合任意曲率熱源的需求,如人體皮膚等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供電。同時,研究表明該複合材料的製備原理和技術可同樣適用於其他具有弱範德華力連接的層狀結構半導體材料體系,在柔性半導體材料和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聲子液體」助熱電材料實現突破
    「液態」特徵的離子來降低熱導率和優化熱電性能,突破晶格熱導率在固態玻璃或晶態材料上的限制。審稿人對該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拓展了已有的「聲子玻璃—電子晶體」概念至「聲子液體—電子晶體」,為熱電材料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史迅介紹說,熱電轉換技術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塞貝克(Seebeck)效應和帕爾貼(Peltier)效應實現熱能與電能直接相互轉化,在工業餘熱和汽車尾氣廢熱發電等領域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