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汽車尾氣的熱量轉化為電能?順磁材料可將熱量轉換為能量!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科學家觀察到,即使在順磁材料中,固體中自旋的局部熱擾動也可以將熱量轉換為能量,在順磁材料中,自旋被認為關聯的時間不夠長。這種效應,研究人員稱其為「準磁懸浮阻力熱電勢」,將溫差轉換為電壓。這一發現可能促使更有效的熱能收集,例如將汽車尾氣的熱量轉化為電能以提高燃料效率,或通過體熱為智能衣服提供動力。該研究團隊包括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中國科學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

在含有磁性離子(如錳)的固體中,自旋的熱擾動要麼可以彼此對齊(鐵磁或反鐵磁體),要麼不對齊(順磁體)。然而,自旋在準磁體中並不是完全隨機的:它們形成短期、短程、局部有序的結構(準磁子)這些結構只存在百萬分之一秒,並且只延伸到兩到四個原子上。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研究表明,儘管存在這些缺點,但即使是準粒子也可以在溫差中移動,並推動自由電子一起,形成準非拖曳熱電勢。

在一項概念驗證的發現中,研究小組觀察到碲化錳(MnTe)中的準磁阻延伸到非常高的溫度,並產生比僅靠電子電荷產生熱電勢強得多的熱電勢。研究小組通過將摻鋰的MnTe加熱到比其Néel溫度(34攝氏度)高出約250攝氏度(材料中的自旋失去長程磁序和材料成為順磁性的溫度)來測試順磁阻力熱電勢的概念。聯合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C State)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及材料科學教授達約什·瓦沙伊(Daryoosh Vashaee)說:在內爾溫度以上,人們會認為由自旋波產生的熱電勢會下降,然而,沒有看到預期的下降,所以想找出原因。

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小組使用散裂中子源的中子光譜學來確定材料內部發生了什麼。ORNL的材料科學家、該論文的聯合作者Raphael Hermann說:觀察到,即使沒有持續的自旋波,局域離子簇也會將自旋關聯足夠長的時間,從而產生可見的磁場波動。研究表明,這些自旋波的壽命(大約30飛秒)足夠長,可以拖動電子電荷,而這只需要大約一飛秒,或一萬億分之一秒就可以了。因此,短暫的自旋波可以推動電荷並產生足夠的熱電勢,以防止預期的下降。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授、這篇論文的聯合作者約瑟夫·赫曼斯(Joseph Heremans)說:在這項研究之前,人們認為磁振子阻力只能存在於磁性有序材料中,而不是準磁體中。因為最好的熱電材料是半導體,而且我們知道在室溫或更高溫度下沒有鐵磁半導體,以前從未想過磁振子阻力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提高熱電效率,這一新發現徹底改變了這一點;現在可以研究順磁半導體,其中有很多這樣的半導體。

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該論文的聯合作者趙懷洲表示:當觀察到塞貝克係數在奈爾溫度以下和附近突然上升,這一超額值延伸到高溫時,我們懷疑一定涉及到與自旋有關的根本問題,因此組建了一個具有互補專業知識的研究團隊,為這一發現奠定了基礎。自旋通過減輕泡利排斥對電子施加的基本平衡,在熱電方面實現了一種新範式。正如自旋塞貝克效應的發現一樣,自旋-塞貝克效應促使誕生了自旋角動量轉移到電子的新領域,自旋波(即磁子)和順磁狀態下磁化的局部熱漲落(即順磁子)都可以將其線性動量轉移到電子並產生熱電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順磁振子曳引熱電」效應 將汽車尾氣中的熱量轉化為電能
    據外媒報導,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即便是在順磁材料中,固體中的自旋局部熱擾動也能實現熱能轉換。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在順磁材料中,自旋關聯時間不長,無法做到這一點。該效應被稱為「順磁振子曳引熱電(paramagnon drag thermopower)」,可以將溫差轉變為電能。這一發現有助於更有效地收集熱能,例如,將汽車尾氣中的熱量轉化為電能,提高燃料效率,或通過體熱為智能服裝提供動力。
  • 能量回收系統該下崗了:「黝銅」可將熱量高效轉換為電能
    人們都知道內燃發動機的做功效率優先,而儲存在汽油中的大部分能量也隨著燃燒產生的熱量而大量流失了,再加上發動機零部件之間因摩擦而損失掉的能量,因此能達到38%的能源利用率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不過如果我們能將這些熱量加以利用的話,那豈不是很爽?
  • 找到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的新方法,有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找到了如何捕獲熱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的方法。這一發現表在《科學進步》》期刊上,可以在汽車尾氣、星際空間探測器和工業過程等方面利用熱量產生更有效的能源。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授、俄亥俄州著名納米技術學者,該研究的合著者約瑟夫·赫曼斯(Joseph Heremans)說:由於這一發現,我們應該能夠比今天從熱量中產生更多的電能。
  • 熱能可以轉換為電能嗎?
    一支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捕捉熱能、並將其轉化為電能的方法,能夠利用汽車尾氣、行星際太空探測器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熱能,實現更高的能量轉化率。科學家指出,藉助這項研究,我們將能夠利用熱能生產出更多的電能。而在此之前,科學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 美國發現硫化錫熱電材料效率高的原因 將汽車排氣管熱量轉為電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材料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原子機制,可讓某些熱電材料在接近高溫相變時,效率變得極高。此類信息有助於填補此類材料在計算機建模方面的關鍵知識空白,有可能讓研究人員發現依賴於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的更新、更好的技術。
  • 納米「動力氈」熱電裝置可將人體熱量轉換成電能
    據中國科技網消息近日,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被稱為「動力氈」的熱電裝置,只需觸摸它即可將人體的熱量轉換成電流,讓手機電池很快又有足夠的電力接打下一個電話。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的《納米快報》期刊上。   該大學納米技術和分子材料中心的研究人員介紹說,這種裝置是將微小的碳納米管鎖定於柔性塑料光纖之中,感覺像是面料。
  • 能吸收桌上發熱物品熱量轉化電能為手機充電
    在這種質感和紡織品相類似的玻璃纖維織物中,用絲網印刷技術在玻璃織物中加入了熱電轉換薄膜,這樣這種織物就可以收集人體熱量並即刻將其轉化成電能了。與以前通常使用的陶瓷體熱電轉化材料相比,這種新材料不僅熱電轉換效率提高了14倍,基於玻璃纖維上製作的新材料,由於質地薄,重量輕,柔韌性好,質感與普通紡織品接近,還可以製作成貼身衣物,直接穿在身上吸收人體的熱能進行熱電轉換。
  • 華中科技大學發明能源清道夫:可將冰箱等設備的廢熱轉化為電能
    理論上,這些廢熱可以轉化為電能,就像發電廠、汽車發動機和其它高熱源一樣。問題是:這些低級熱源發出的熱量太少,現有技術無法很好地進行轉換。現在,中國科學家已經創造了一種利用液體來有效地將低品位的熱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這一技術有朝一日可能會點亮傳感器和燈光,甚至為電池充電。
  • 熱能可以轉換為電能?此前認為不可能實現
    一支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捕捉熱能、並將其轉化為電能的方法,能夠利用汽車尾氣、行星際太空探測器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熱能,實現更高的能量轉化率。科學家指出,藉助這項研究,我們將能夠利用熱能生產出更多的電能。而在此之前,科學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 物理學家們發現可以在非磁性,半導體中將熱量轉換為電能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正在研究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的新磁效應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如何將其放大一千倍,這是使該技術更加實用的第一步,在所謂的自旋塞貝克效應中,電子自旋在磁性材料中產生電流,其被檢測為相鄰金屬中的電壓,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如何在非磁性半導體中產生類似的效果,同時產生更多的電能
  • 一種把熱轉化為有用能量的新方法
    一種把熱轉化為有用能量的新方法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找到了如何捕捉熱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上周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這一發現,可能通過汽車尾氣、星際空間探測器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熱量,創造出更高效的能源。這一發現是基於一種叫做帕拉瑪儂的微小粒子,這種粒子並不完全是磁鐵,但攜帶著一定的磁通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磁鐵受熱後會失去磁力,變成順磁性。
  • 科學家設計可將熱能轉化成電能的柔性材料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將柔軟的有機結構轉換為所謂的「熱釋電」材料(pyroelectric materials)。/Matter將熱量轉換為電能被認為是一種僅堅硬材料(如晶體)所具備的特性。但是,受到蛇的紅外(IR)視覺的啟發,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將柔軟的有機結構轉換為所謂的「熱釋電」材料(pyroelectric materials)。
  • 一種將熱能轉化成電能的薄膜
    美國每年 70%的電能最後都變成熱量而被浪費掉。為了提升能源效率,利用熱釋電薄膜將廢熱轉化為電能是備選方案之一。
  • 香港大學科學家發明可以將廢熱轉化為電能的回收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香港大學(HKU)的工程師剛剛發明了直接熱充電電池(DTCC)並申請了專利,該設備是一種可以將低級熱量轉化為可用電能的回收裝置。從家中的燈,空調和烤箱到辦公室的計算機,到處都會產生低級熱量。
  • 逆自旋霍爾效應 微波能量轉化為電能?
    隨著來自手機訊號基地臺、行動裝置、Wi-Fi、藍牙與5G等產生越來越多的微波充斥全世界,很自然地,科學家開始探討將這些微波轉化成能量的方法。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可在有機半導體中將微波能量轉化為電能。
  • 印度理工學院研新熱電材料 有效將廢熱轉化為電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印度理工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曼迪校區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型熱電材料,以有效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 打坐,可以將自然能量轉換為身體能量
    二、自然能量轉換守恆,為身體所利用 能量轉換與能量守恆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動能;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磁)能、核能等不同類型的能量之間,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相互轉化方式。如能量轉變而來的交流電或電池;如水力發電機械能–電能的轉變,如核能發電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變,電池化學能–電能的轉變等。
  • 未來電能隨便用?科學家想出新方法從地球熱量中獲取電能
    近日,科學家解鎖獲取電能新技能!你可能真的想不到,這電能是從地球熱量中獲取的。籠統地說就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手段,可以將多餘的紅外輻射和廢熱轉化為人類能夠使用的電能!在說這個新手段之前,我們先說說這些多餘的紅外輻射和廢熱是哪來的呢?其實,地球上有很多能量都被浪費了。絕大部分照射地球的陽光被地表、海洋和大氣所吸收。
  • 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
    其中,能量轉換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技術的發展是實現能量高效轉化的關鍵環節,如收集太陽能並將其轉化成為電能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工業餘熱並將其發電的熱電器件,以及通過清潔環保的化學反應過程產生大量電能的燃料電池技術,都可以實現不同形式能量之間的高效轉換,進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為社會產生經濟效益,為民生帶來諸多便利。
  • 超聲波焊接機是如何產生熱量的?
    與傳統熱源直接接觸塑料產生熱量的方式不同,超聲波焊接是通過摩擦產生熱量。 振幅、頻率和波長 在超聲波焊接中,縱波以高頻形式傳遞,產生低振幅的機械振動。焊接機的電能轉化為往復運動的機械能。為了理解振幅、頻率和波長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熱量產生的關係,我們需要認識一下超聲波焊接機的主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