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磁場作用下,新材料顯著提升熱電轉化效率!

2020-12-03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找出了一條可以顯著提升熱電勢的途徑。在相關論文中,他們報告了一種理論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建模的材料效率將提升五倍,產生的能量有望變為兩倍,這是現今最佳的熱電材料。

背景

在環境汙染與能源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熱電材料為我們節約能源帶來了新希望。說起熱電材料,必須先介紹一種物理現象,也就是「熱電效應」。熱電效應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約兩百多年前,德國科學家 Thomas J. Seebeck 就發現了這種效應。

簡單說,它是指在特殊的熱電材料中,由於溫度差異產生電壓的過程。當材料一端較熱而另一端較冷時,材料中的電子(空穴)就會隨著溫度梯度從高溫區往低溫區移動,從而產生出電流或電荷堆積的現象。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熱電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讓我們大膽想像一下未來:熱電材料製成的自供電的可穿戴設備,將利用人體熱量發電;熱電材料製成的烹飪鍋可以採集炒菜時產生的廢熱,為智慧型手機充電;熱電材料還可以採集電動汽車發動機的熱量,為電動汽車提供一部分電力;還有,熱電材料也可以應用於飛機,利用機艙內外的溫差,為飛機提供更多的電力;同樣,電廠也可以利用熱電材料,回收利用部分的廢熱用於發電。

圖片來源:Ashutosh Tiwari/猶他大學

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研究並改善熱電材料,有朝一日這些想像中的方案有望全部變為現實。然而,目前阻礙熱電材料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熱量轉化為電力的效率太低。

創新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們找出了一條可以顯著提升熱電勢的途徑。在一篇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的論文中,他們報告了一種理論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建模的材料效率將提升五倍,產生的能量有望變為兩倍,它是現今最佳的熱電材料。

(圖片來源:Chelsea Turner/MIT)

論文領導作者是 MIT 電子研究實驗室的博士後 Brian Skinner,論文合著者還包括 MIT 物理系副教授 Liang Fu。團隊已經為他們的新型熱電方案申請了專利,並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對於這一理論進行實驗測試。

技術

熱電材料將熱量轉化電力的能力,是基於材料在溫差條件下的電子行為。當熱電材料一側受熱時,會激發電子,使其離開熱的一側並在冷的一側聚集。結果,由於電子的聚集,就會產生可測量的電壓。

目前開發出的熱電材料產生的熱電能很微小,部分原因是電子較難被熱量激發。在大多數材料中,電子存在於特定的能帶或者能量範圍。每個能帶被空隙隔開,所謂的空隙就是一種小的能量範圍,在這個範圍中,電子無法存在。一直以來,賦予電子足夠大的能量,使其跨過能帶並穿越材料,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Skinner 和 Fu 決定研究「拓撲半金屬」類型材料的熱電勢。相比大部分的其他固體材料,例如半導體和絕緣體,拓撲半金屬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具有零帶隙。在這種能量結構下,電子在加熱後很容易跳躍到更高的能級。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在實驗室中大量合成的較新型的材料:拓撲半金屬,將不會產生大量熱電能。當材料的一側受熱時,電子被激發,然後在另外一端積聚。但是,隨著這些帶負電的電子跳躍到更高的能級,它們會留下所謂的「空穴」,這種帶正電荷的粒子也會在材料冷的一側積聚,抵消掉電子產生的效果,最終產生的電能非常少。

然而,在一項看似沒有關聯的研究中,Skinner 注意到,強磁場作用下的半導體會出現一種奇妙的現象:磁場會影響電子的移動,讓它們的軌跡變彎。然而,Skinner 和 Fu 想知道:磁場會對拓撲半金屬產生什麼影響?

參考文獻後,他們發現普林斯頓大學的團隊於2013年嘗試完全表徵一種稱為「硒化錫鉛」( lead tin selenide)拓撲材料,並測量了它的熱電特性。在他們對於這種材料眾多觀察中,在35特斯拉的強磁場作用下(作為對比,大部分的磁共振成像機器的工作磁場強度是2特斯拉到3特斯拉),熱電發電量會增加。

Skinner 和 Fu 採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的這種材料的特性,在一系列溫度和磁場條件下,對材料的熱電性能進行理論建模。

Skinner 表示:「我們最終指出,在非常強的磁場作用下,產生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在那裡你可以讓電子和空穴朝著相反方向移動。電子朝著冷的一側,而空穴朝著熱的一側。它們在一起工作,原則上,你只要使磁場更強,就會讓同樣的材料產生越來越大的電壓。」

在他們的理論模型中,研究小組計算了硒化錫鉛的優值係數(ZT),這個數值表示材料離通過熱能產生電能的理論極限有多近。迄今為止,所報導的大部分材料的ZT都在2左右。Skinner 和 Fu 發現,在大約30特斯拉的強磁場作用下, 硒化錫鉛的ZT可以達到10左右,效率是之前性能最佳的熱電材料的五倍。

他們計算得出,如果在30特斯拉的磁場作用下,將ZT等於10的材料從室溫加熱至500開爾文,會將18%的熱量轉化為電力;相比於ZT等於2的材料,只能將8%的熱量轉化電力。

小組承認,為了達到如此高的效率,必須在非常強的磁場下加熱現有的拓撲半金屬,而世界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設施能產生出這種強磁場。對於這些材料在電廠或者汽車中的實際應用來說,它們需要工作在1特斯拉到2特斯拉的磁場強度範圍內。

Fu 稱,如果拓撲半金屬極度純淨,這應該是可行的。也就是說,如果材料中存在很少的雜質,就會阻擋電子流動。

Fu 說:「製造出非常純淨的材料極具挑戰性,但是人們已經為這些材料的高品質生長付出了許多努力。」

他補充道,他們集中研究的材料硒化錫鉛,並不是科學家能合成出的最純淨的拓撲半金屬。換句話說,其他更純淨的材料將能在更小的磁場下,產生同樣多的熱電能。

Fu 表示:「我們認為這種材料是一種好的熱電材料,但是還應該有更好的。一種方案就是採用我們現有的最佳拓撲半金屬,施加3特斯拉的磁場。這樣可能無法將效率提升一半,但也許是20%到50%,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價值

這項研究將為熱電材料的深入研究以及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讓我們能夠更加有效地將廢熱轉化電能,這樣做不僅節能環保,而且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關鍵字

溫差發電、材料、磁場、熱量

參考資料

【1】http://news.mit.edu/2018/materials-heated-magnetic-fields-thermoelectrics-0525#press-inquiry-section

【2】Brian Skinner, Liang Fu. Large, nonsaturating thermopower in a quantizing magnetic field. Science Advances, 2018; 4 (5): eaat2621 DOI: 10.1126/sciadv.aat2621

相關焦點

  • 有發現稱,拓撲半金屬材料在強磁場中可以將熱電轉換效率提升5倍
    發現現有理論的漏洞材料的熱電能力,來源於其電子在不同溫度下的不同活動模式。當熱電材料的一邊被加熱時,電子速度加快,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聚集到沒被加熱的一側,從而在材料兩端產生電壓。目前的熱電材料轉換效率非常低下,部分原因在於,熱能轉化為電子動能的效率太低。
  • 「電子三明治」:使熱電轉換能力加倍!
    Seebeck 發現的一種物理現象:「熱電效應」,能夠廢熱轉化為電能,為廢熱的利用帶來了新希望。」離不開特殊的「熱電材料」。然而,目前阻礙熱電材料大規模實際應用的關鍵瓶頸之一就是:熱電轉換效率太低。為此,筆者曾介紹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們報告的一種提高熱電轉換效率的方法,即在強磁場作用下加熱拓撲半金屬。
  • 新熱電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為了得到電,科學家使用了各種各樣方法,傳統的火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和地熱能發電等,其工作原理是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即塞貝克效應。眾所周知,熱電材料可以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由所謂的塞貝克效應造成,因兩端溫差會產生電壓。然而熱能在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損耗大量能量,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一直想研發出一種理想熱電材料,希望能大大提升轉化效率。
  • 強磁場下ZrTe5的反常熱電效應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研究員張警蕾、研究員田明亮,南方科技大學教授盧海舟,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春明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穩態強磁場裝置,研究了拓撲材料ZrTe5在強磁場下的反常熱電效應,相關研究成果以Anomalous thermoelectric effects of ZrTe5 in and beyond
  • 原子級薄度的納米線:更高效地將熱量轉化為電力!
    ,熱電轉化效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科學家們都在迫切尋找提高熱電轉化效率的途徑。例如,前不久筆者剛介紹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們研究發現,在強磁場作用下,拓撲半金屬材料的熱電轉化效率將得以顯著提升。
  • 新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眾所周知,熱電材料可以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由所謂的塞貝克效應造成,因兩端溫差會產生電壓。然而熱能在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損耗大量能量,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一直想研發出一種理想熱電材料,希望能大大提升轉化效率。而最近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一款新型材料誕生了,大大提高了熱電轉化率。 在塞貝克效應中,衡量熱電轉化效率的數值被稱為ZT值,熱電材料的ZT值越高,其熱電性能就越好。在過去,科學家們研發出最好的熱電材料ZT值最高只有2.8。
  • 有機半導體熱電材料性能指數翻倍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5月5日報導,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目前的有機半導體熱電材料的熱電轉化效率一般比較低。
  • 印度理工學院研新熱電材料 有效將廢熱轉化為電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印度理工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曼迪校區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型熱電材料,以有效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 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工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和Nano Energy上,昆明理工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是2018級碩士研究生朱鈺可、2018級博士研究生郭俊。葛振華教授、馮晶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熱電材料由於其可將熱能和電能直接轉換的特性,能有效回收和利用體系中的低品質廢熱,從而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在實際應用中,需要p型和n型兩種熱電半導體材料來組成熱電器件,這兩種熱電半導體的匹配度越好,理論上由其製成的熱電器件的熱電轉換效率越高。
  •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與無機熱電材料相比,聚合物熱電材料種類匱乏、熱電轉換性能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分子結構與熱電性能關係的深入認識。化學摻雜是提高聚合物導電能力、調控其熱電性能的主要手段,目前聚合物半導體材料摻雜效率低,且高濃度摻雜容易破壞聚合物自身堆積從而顯著降低載流子遷移率,不僅不能獲得高電導同時降低了澤貝克係數,而且限制熱電器件性能的提升。
  • 「聲子液體」助熱電材料實現突破
    審稿人對該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拓展了已有的「聲子玻璃—電子晶體」概念至「聲子液體—電子晶體」,為熱電材料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史迅介紹說,熱電轉換技術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塞貝克(Seebeck)效應和帕爾貼(Peltier)效應實現熱能與電能直接相互轉化,在工業餘熱和汽車尾氣廢熱發電等領域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
  • 《自然—材料》:拓撲相變用於提高熱電優值—新聞—科學網
    或為解決手機發熱帶來曙光
  • 強磁場下的基礎科學發展態勢分析
    探索新材料、催生新技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磁場對於磁學的研究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調控物質磁性的直接手段。強磁場產生的塞曼能量已經足以和交換作用、熱漲落或量子漲落競爭,因而成為驅動和調控新奇物態的有力工具。在磁學與磁性材料的研究中,與強磁場密切相關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強磁場下的量子磁性現象研究、強磁場下關聯電子體系中的演生現象、強磁場誘導的變磁轉變、強磁場下的拓撲磁性等。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熱電材料由於其可將熱能和電能直接轉換的特性,能有效回收和利用體系中的低品質廢熱,從而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在實際應用中,需要p型和n型兩種熱電半導體材料來組成熱電器件,這兩種熱電半導體的匹配度越好,理論上由其製成的熱電器件的熱電轉換效率越高。
  • 【科技日報】我國研發出具有超低熱導率的熱電材料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在熱電材料低熱導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的《物理評論B》上。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其轉換效率可以用無量綱的ZT值來衡量,ZT值越大,熱電轉換效率越高。
  • 有機熱電材料進展
    有機聚合物熱電材料是一類新興的可實現熱與電直接轉換的清潔能源材料,這類材料可溶液加工、質輕價廉、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在可穿戴電子器件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與無機熱電材料相比,聚合物熱電材料種類匱乏、熱電轉換性能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分子結構與熱電性能關係的深入認識。
  • 【熱電資訊】新一代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成功落戶...
    熱電器件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直接轉換,在廢熱回收和固態製冷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熱電發電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進行精確測量是評價熱電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基礎。  近期,我們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成功交付使用了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該設備可測量熱電材料產生的電量及熱電轉換效率η(通過產生的電量和熱流來獲得)。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本節最後討論了熱電優值和熱電發電與製冷效率之間的關係。要點36:材料熱電性能評價新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評價材料熱電性能的新方法層出不窮,準確度也日益提升。、電極材料及過渡層設計,界面電阻分析,熱電轉換效率和服役穩定性評估,以及單腳熱電器件的性能評價方法。
  • 新型材料面世有望推動熱電產業化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葛玲玲 李玉勝 記者張曄)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唐國棟副教授課題組製備出一種新型的熱電材料——硒化錫—硒化鉛相分離塊體,具有製備工藝更簡單,機械性能更穩定,生產成本更低,便於規模化生產應用,熱電優值(ZT值)高等優點。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化學協會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