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我國研發出具有超低熱導率的熱電材料

2021-01-21 中國科學院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在熱電材料低熱導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的《物理評論B》上。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其轉換效率可以用無量綱的ZT值來衡量,ZT值越大,熱電轉換效率越高。目前報導的熱電材料轉換效率較低,尋找具有較低熱導率的材料是提高熱電材料轉換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由於礦石材料具有很低的熱導率,並且價格低廉而受到科研人員廣泛關注,其中兩種同構同型的礦石材料CuBiS2和CuSbS2的實驗測量熱導率值差別很大,室溫下CuBiS2的熱導率僅為CuSbS2的1/3,因此探索影響材料低熱導率的物理機制對設計和尋找新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的科研人員採用密度泛函理論方法,研究了CuBiS2相對於CuSbS2具有較低熱導率的物理機制。研究表明,CuBiS2和CuSbS2中的Bi和Sb原子都含有孤對電子,而孤對電子會導致材料有較強的非簡諧性,進而兩種材料都有較低的熱導率。這種孤對電子和原子振動的協同作用導致CuBiS2相對於CuSbS2具有更低的熱導率。相關研究表明,孤對電子和原子振動的協同效應對聲子非簡諧性有著重要影響。

  這一研究成果,將為尋求和設計具有超低熱導率和高效率的新型熱電材料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1-23 03版)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在熱電材料低熱導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的《物理評論B》上。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其轉換效率可以用無量綱的ZT值來衡量,ZT值越大,熱電轉換效率越高。目前報導的熱電材料轉換效率較低,尋找具有較低熱導率的材料是提高熱電材料轉換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由於礦石材料具有很低的熱導率,並且價格低廉而受到科研人員廣泛關注,其中兩種同構同型的礦石材料CuBiS2和CuSbS2的實驗測量熱導率值差別很大,室溫下CuBiS2的熱導率僅為CuSbS2的1/3,因此探索影響材料低熱導率的物理機制對設計和尋找新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的科研人員採用密度泛函理論方法,研究了CuBiS2相對於CuSbS2具有較低熱導率的物理機制。研究表明,CuBiS2和CuSbS2中的Bi和Sb原子都含有孤對電子,而孤對電子會導致材料有較強的非簡諧性,進而兩種材料都有較低的熱導率。這種孤對電子和原子振動的協同作用導致CuBiS2相對於CuSbS2具有更低的熱導率。相關研究表明,孤對電子和原子振動的協同效應對聲子非簡諧性有著重要影響。
  這一研究成果,將為尋求和設計具有超低熱導率和高效率的新型熱電材料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1-23 03版)

相關焦點

  • 我國該如何讓熱電材料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熱電材料研究及應用,國內科研單位積極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瞄準熱電材料最新前沿技術開展深入研發,並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高端平臺,支持清潔能源領域的材料與技術發展,加快重大技術成果落地和產業化。目前,我國熱電材料研究在國際上居於前沿水平。
  • 當熱電材料遇上3D列印--新型非晶熱電材料橫空出世
    於1851年,物理學家湯姆森建立了熱電現象的理論基礎;他推導出塞貝克係數(SAB)及珀耳帖係數(ΠAB)之間的關係 (ΠAB= TAB)並預測第三種熱電現象的存在-湯姆森效果,而後他由實驗證明其存在。而後的100年,由於一般材料的熱電效率低,不能引起科學家廣泛的興趣,熱電現象這個領域幾乎停滯不前。
  • 《Angew》:室溫下具有超低晶格熱導率的材料
    超低熱導率在諸如電磁學、熱障塗層等各種應用領域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此,BiplabK.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中報導了一種Cu4TiSe4的晶體結構和傳輸性能。Cu4TiSe4是無毒且低成本的特殊材料,其在室溫下顯示出的晶格超低熱導率。
  • 《Angew》:室溫下具有超低晶格熱導率的材料!
    超低熱導率在諸如電磁學、熱障塗層等各種應用領域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此,BiplabK.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中報導了一種Cu4TiSe4的晶體結構和傳輸性能。Cu4TiSe4是無毒且低成本的特殊材料,其在室溫下顯示出的晶格超低熱導率。
  • 「前沿技術」具有超低熱導率的二維材料異質結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DARPA和空軍科學研究署等資助,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制出超薄異質結構,表現出優異的隔熱性能。然而,聲子的波長僅幾納米,遠小於一般器件,且聲子為玻色子,不能按費米子方式控制,目前缺少納米熱管理、聲子學領域的有用電子器件。為此,研究人員以SiO2/Si為襯底,先後沉積原子層厚度的單層WSe2、MoS、Mo2 Se2和石墨烯,形成多層超薄異質結構。通過向石墨烯層施加電壓,加熱異質結構,並用拉曼光譜測量每層材料的溫度。
  • 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原標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科研人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和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合成了一種既不同於尋常晶粒取向隨機的多晶材料、也不同於無晶界的單晶材料、具有高度取向性的馬賽克晶體熱電材料,從而實現了類似玻璃材料的極低熱導率和晶體材料的優異電輸運性能,其熱電優值遠高於普通多晶材料體系
  • 熱電材料向含量更豐富、毒性和成本更低的熱電技術領域邁近了一步
    【背景介紹】如今,利用熱電技術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可逆轉換,為通過收集廢熱發電或固態冷卻進行製冷提供了一條環境友好的途徑。其中,熱電技術的轉換效率主要由熱電材料的性質所決定。然而,目前許多高性能的熱電材料是由昂貴或有毒的材料製成的。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是未來納電子器件的基本組成單元,在電子、熱電、光電乃至能源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在過去的幾年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研究組在新型硼低維納米材料的製備、性質和應用方面開展系統研究,取得許多有意義的成果【Adv. Funct.
  • 中美合作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
  •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原標題:   科技日報東京9月12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該材料能在低溫條件下顯示出比鉍系熱電材料高出100倍以上的熱電效應。
  • 上海矽酸鹽所等相變過程中材料熱導率研究取得進展
    目前材料熱導率的測試技術已相當成熟,特別針對塊體材料,熱導率相關參數的測量均已有國際和國家標準,以及成熟的商用儀器。相變是很多材料具有的一項特性。相變材料在固態存儲、光電開關、能量轉換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眾所周知,發生相變時,材料和環境之間存在顯著的能量交換,會與熱量的傳遞強烈耦合。因此,材料相變過程中熱導率的理解和測量顯然不同於絕熱條件下的情形,是一個未知而又非常基礎和重要的科學問題。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總結了熱電研究領域裡的最新研究熱點,包括數據科學輔助分析,低維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自旋熱電效應,高熵熱電合金,離子熱電,機械性能強化機制,先進熱電性能分析測試手段,基於無機以及無機/有機複合熱電材料的柔性器件設計,器件服役穩定性及評價方法,以及熱電發電及製冷的最新應用。
  • 利用「器件」指導「材料」的反向設計實現「雙高」熱電器件
    反向設計策略改變了傳統的單一追求高zT值與高轉換效率的熱電材料與器件的研究思路,為實用化高性能熱電器件的設計研發提供了新途徑。▲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研究人員一般通過材料性能優化獲得具有最高zT值的熱電材料,再利用該材料設計熱電器件,以期獲得最高的轉換效率。
  • 合肥研究院在新型熱電材料物理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該研究通過求解聲子和電子玻爾茲曼輸運方程,理論計算發現Pyrite型ZnSe2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質;基於對材料中原子成鍵情況和聲子振動性質的分析,解釋其具有低晶格熱導率的物理機制。理解高性能熱電材料中的物理機制是尋找、設計和優化材料熱電性質的基礎。張永勝課題組已通過高通量方法發現Pyrite型ZnSe2是潛在高性能熱電材料,並發現其是由廣泛存在的廉價元素組成的立方晶體。然而,其中的物理機理並未得到詳細的分析研究。利用更精確的理論計算方法驗證該材料的良好熱電性能並解釋其中的物理機制,可以幫助拓展熱電材料的種類並豐富現有的熱電理論。
  • 研究發現二氧化釩超低熱導率,「打破」物理定律!
    導讀最近,美國華裔科學獎吳軍橋領銜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二氧化釩材料在導電時,產生的熱量十分微小,遠低於威德曼-弗朗茲定律的預期,打破了該經典物理定律。這項科學發現發表於1月27日的《科學》雜誌上,它將帶來一些列更廣泛的應用,例如一種熱電系統,它可以將引擎和設備產生的廢熱轉化為電能。吳軍橋教授和科學家們在使用儀器測量鎢釩氧化物納米梁中鎢的含量。
  • 南科大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nharmonic Lattice Dynamics in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利用溫差驅動電子定向遷移,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最高效熱電材料
    熱電材料溫差發電示意圖(Joule期刊第1卷第4期封面)      熱與電轉換效率的提高需要熱電材料自身性能的優化(由熱電優值大小表示),即增強電傳輸性能並同時減弱熱傳輸性能,使之如金屬般導電卻如玻璃般絕熱。高晶體對稱性材料通常具有高的能帶簡併度,有多條等效通道同時參與電子的運輸,有利於獲得高的電導率;而低對稱性材料則往往具有複雜的晶體結構,有利於獲得低的熱導率。
  • 瑞光熱電公司在山西率先實現超低排放
    經過百日奮戰,順利完成改造任務的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一號機組成為我省第一個實現超低排放的發電機組。該機組10月27日投入生產併網發電,開闢了低熱值、中高硫份煤炭發電企業超低排放的先河,對我省眾多燃煤發電企業具有極強的帶動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