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2021-02-15 材料科學與工程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加快, 世界能源短缺和枯竭已經成為每個國家不容忽視的問題, 嚴重製約著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研究和開發新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

生活中有許多耗費能源所生成、卻又被廢棄的熱能,例如:汽車尾氣、工廠鍋爐排放的氣體等等。如果能將這些熱能善加利用,即可成為再次使用的能源;電能是最廣泛使用的能源形式,但是目前發電的主要形式還是化石能源,這些能源的使用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現代製冷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氟裡昂製冷劑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卻不容忽視。熱電材料以其獨特的性能成為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功能材料, 它的應用包括溫差發電和溫差製冷。

什麼是熱電材料呢?熱電材料是一種利用固體內部載流子運動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人們對熱電材料的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1823年,德國人塞貝克(Seebeck)發現了材料兩端的溫差可以產生電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溫差電現象。1834年,法國鐘錶匠珀耳帖(Peltier)在法國《物理學和化學年鑑》上發表了他在兩種不同導體的邊界附近(當有電流流過時)所觀察到的溫差反常的論文。這兩個現象表明了熱可以致電,而同時電反過來也能轉變成熱或者用來製冷,這兩個現象分別被命名為塞貝克效應和珀耳帖效應。它們為熱電能量轉換器和熱電製冷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環境汙染和能源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圖1 熱電器件Bi2Te3模塊 

  
 圖2 環保型冰箱 

熱電材料的應用不需要使用傳動部件,工作時無噪音、無排棄物,和太陽能、風能、水能等二次能源的應用一樣,對環境沒有汙染,並且這種材料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環保材料。現在市面上有一種移動型冰箱,適用於旅行郊遊時冰凍飲料及食品保存等。這種冰箱的特色除了方便攜帶外,它並不使用壓縮機,沒有噪音,天氣冷時還可搖身一變成為保溫器。隱身在這種冰箱後的核心技術,就是裡面的熱電材料。

熱電材料的應用很神奇,它通入電流之後會產生冷熱兩端,故可以用來冷卻也可以用來保溫。而如果同時在兩端接觸不同溫度時,則會在內部迴路形成電流,溫差越大產生的電流越強,這就啟發了一種新思維:用熱電材料接收外界熱源來產生電力。這種概念並不是空中樓閣,目前日本和德國都已開發出利用人體體溫與外界環境溫度差異,進而產生電力來驅動手錶。

 圖3 環保手錶

近年來由於在技術上熱電材料性能的不斷提升,及環保等因素,利用熱電轉換技術,進一步將大量廢熱回收轉為電能的方式,普遍得到日、美、歐等先進國家的重視。低溫餘熱、特別是140℃以下的廢熱再利用,增加了熱電發電的競爭力,一些新興應用研究諸如垃圾焚燒餘熱、煉鋼廣的餘熱、利用汽車以及發動機尾氣的餘熱進行熱電發電,為汽車提供輔助電源的研究也正在進行,並且有部分成果已實際應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廣泛使用。

 

圖4廢熱回收發電器


圖5發動機餘熱發電

世界各國在推進熱電轉換技術應用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新型高性能熱電材料的研究和探索。如果將熱電材料技術應用於上述的大規模電廠發電或普通的製冷器,那麼我們的生活環境將大為改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熱電材料的性能會不斷得到提高,制約熱電器件應用的一些難題也會得到逐步解決,其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必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 END —

相關閱讀:

《先進材料》金屬電性的金剛石研究取得進展!

免費不耗電的空調,拯救了數十萬窮困人民!

上矽所發現新型晶體結構電熱材料

來源: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編輯:SARS

*本文系轉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討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當熱電材料遇上3D列印--新型非晶熱電材料橫空出世
    而後的100年,由於一般材料的熱電效率低,不能引起科學家廣泛的興趣,熱電現象這個領域幾乎停滯不前。一直到1954年年, Goldsmid和道格拉斯用有較高電熱效應的半導體材料,將其研發的熱電致冷器成功的冷卻至 0°C以下,才因此引起全球性的研發熱潮。 1977年年美國旅行家無人太空船升空,其中部份電能便是利用放射性熱電產生器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產生,這為熱電現象之應用寫下光明的前景.
  • 熱電薄膜材料產業化前景廣闊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熱電材料在很多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機趨於嚴重的今天,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熱電材料薄膜不僅能夠通過低維結構調控其熱電特性,且能與目前的微半導體器件工藝兼容,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通常而言,熱電材料的應用主要通過熱電器件來實現。
  • 熱電阻和熱電偶有什麼不同的呢?
    熱電阻和熱電偶的區別在哪?答:熱電阻和熱電偶都是工業生產過程中常見的溫度測量儀表,現在為適應工業需求的多樣化,它們不管是在外形結構上還是探杆材質上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它們從外形結構上看似差不多,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從熱電轉換基本原理出發,總結了近年來高性能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不斷完善的熱電性能優化機制、先進的熱電材料與器件製造工藝,能帶和結構工程的廣泛應用、多維熱電材料的應用前景及探索,以及多元化的熱電器件設計思路。2.
  • 新型材料面世有望推動熱電產業化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葛玲玲 李玉勝 記者張曄)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唐國棟副教授課題組製備出一種新型的熱電材料——硒化錫—硒化鉛相分離塊體,具有製備工藝更簡單,機械性能更穩定,生產成本更低,便於規模化生產應用,熱電優值(ZT值)高等優點。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化學協會期刊》上。
  • 「聲子液體」助熱電材料實現突破
    「液態」特徵的離子來降低熱導率和優化熱電性能,突破晶格熱導率在固態玻璃或晶態材料上的限制。熱電技術的能量轉換效率主要取決於材料的本徵物理特性,通常可由熱電優值來衡量,而熱電優值取決於材料的Seebeck係數、電導率、熱導率和絕對溫度。 傳統的高性能熱電能量轉換材料為固體晶態化合物。近年來,以方鈷礦和籠合物材料為典型代表的籠狀化合物熱電性能的優化,以及通過納米結構降低晶格熱導率提升熱電性能的研究均取得了顯著進展,其熱電優值超過1.5。
  • 有機半導體熱電材料性能指數翻倍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5月5日報導,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目前的有機半導體熱電材料的熱電轉化效率一般比較低。
  • 熱電薄膜材料的設計及其器件集成
    熱電材料是能將「熱」與「電」兩種不同形態的能量相互轉換的「綠色能源」材料,可充分利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廢熱再發電。以熱電材料製造的溫差電池具有清潔、穩定性高、堅固、壽命長等一系列優點,是我國資源高效利用、餘熱餘能回收等節能環保科技專項中的重要研究內容。然而,目前熱電材料的能量轉化效率普遍只有~10-15%,嚴重製約著能量的利用率。
  • 新熱電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眾所周知,熱電材料可以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由所謂的塞貝克效應造成,因兩端溫差會產生電壓。然而熱能在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損耗大量能量,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一直想研發出一種理想熱電材料,希望能大大提升轉化效率。而最近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一款新型材料誕生了,大大提高了熱電轉化率。
  • 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原標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科研人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和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合成了一種既不同於尋常晶粒取向隨機的多晶材料、也不同於無晶界的單晶材料、具有高度取向性的馬賽克晶體熱電材料,從而實現了類似玻璃材料的極低熱導率和晶體材料的優異電輸運性能,其熱電優值遠高於普通多晶材料體系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並討論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複合熱電材料中的應用及優化機制。對基於二維材料的塊體、薄膜熱電材料的應用進行了闡述,探討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無機和有機熱電材料中的性能優化機制和應用進展,討論了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的光電探測器的研究進展。文章最後對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一些潛在問題和發展思路進行了總結。
  • 改造BiCuSeO,成為更好的熱電材料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夠直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相互轉換的能源材料,在溫差發電、廢熱回收和固態製冷等清潔能源技術中都有著重要應用。高性能的熱電材料需要擁有高的電導率、高的Seebeck係數,以及低的熱導率。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成果以《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這是何佳清團隊繼今年1月發表「基於低成本PbS基熱電材料實現高效廢熱發電」的研究工作後,再次在該期刊上發表最新成果。&nbsp&nbsp&nbsp&nbsp目前,能源利用體系中超過60%的能量以廢熱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其中50%以上的廢熱屬於難以回收利用的低溫(<600K)、低品質廢熱。
  • 有機熱電材料:未來綠色能源新翹楚
    有機熱電材料:未來綠色能源的新翹楚熱電效應是一種基本的並且普遍存在的能量轉換現象。基於這一效應,利用溫差發電以及在電場驅動下製冷都能實現。以π-共軛分子材料為代表的有機熱電材料具備優異的溶液加工性、柔韌性和低熱導率,展現突出的熱電性能。中國學者在這一領域發揮引領性作用。
  • 科學:冷中子用於追求更好的熱電材料
    因為向熱電施加電流會使帶電粒子從材料的熱側擴散到冷側,所以它們廣泛用於冷卻應用以將熱量從系統中吸出,例如在熱泵,光纖設備和汽車中座椅並控制電池組的溫度。該過程也是可逆的,並且可以有效地回收「廢熱」以從諸如車輛尾管的熱表面產生有用的電力。
  • 在強磁場作用下,新材料顯著提升熱電轉化效率!
    在相關論文中,他們報告了一種理論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建模的材料效率將提升五倍,產生的能量有望變為兩倍,這是現今最佳的熱電材料。說起熱電材料,必須先介紹一種物理現象,也就是「熱電效應」。熱電效應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約兩百多年前,德國科學家 Thomas J. Seebeck 就發現了這種效應。簡單說,它是指在特殊的熱電材料中,由於溫度差異產生電壓的過程。
  • 先進光伏材料及熱電材料國內外科研、產業發展分析報告
    熱電材料熱電材料是一種通過固體內部載流子的運動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相互轉換的新能源材料,在特種電源、工業餘廢熱回收、局部精確控溫、航空航天和軍事等領域等領域取得廣泛的使用。國外發展現狀目前,熱電材料已經取得產業化,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孵化出一系列專門從事熱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與生產的企業,包括美國貳陸馬洛公司(II- VIMarlow)、 德國TEC微系統公司(TEC Microsystems)、俄國晶體公司(Crystal)、日本松下公司等,更多公司及產品列表詳見原文。
  • 我國該如何讓熱電材料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10月12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熱電材料及應用學術會議上,來自國外近600多位從事熱電學理論、材料與應用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重點骨幹企業負責人集聚江蘇省溧陽市,共同圍繞熱電輸運理論與新物理機制、高性能熱電材料及其製備與表徵、宏觀熱電器件及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等6個方面的前沿與熱點,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並分享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展望我國熱電事業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熱電材料又一重大進展
    熱電轉換技術是一種利用Seebeck效應(溫差發電)和Peltier效應(通電製冷)實現電能與熱能相互轉換的技術,具有系統體積小、無運動部件、無磨損、無噪音和無汙染等諸多優點,在廢熱發電和電子製冷等關鍵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如利用熱電材料的溫差發電技術是深空探測中不可替代的能源技術。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製出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組成設計以及製備理念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成功實現了顯微結構及電熱輸運調控,並由此製備了一系列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目前,該研究的部分基礎成果已經發表,並獲授權發明專利四項。這些工作將為進一步改善熱電性能提供有力幫助,並為熱電轉換應用奠定材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