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又發《Science》!熱電材料又一重大進展

2021-02-15 材料科學與工程

熱電轉換技術是一種利用Seebeck效應(溫差發電)和Peltier效應(通電製冷)實現電能與熱能相互轉換的技術,具有系統體積小、無運動部件、無磨損、無噪音和無汙染等諸多優點,在廢熱發電和電子製冷等關鍵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如利用熱電材料的溫差發電技術是深空探測中不可替代的能源技術。

熱電轉換效率是衡量其熱電材料性能的重要參數,由熱電性能優值(ZT值)決定, 其中ZT = S2σT /κ。所以,性能優異的熱電材料應同時具有大的溫差電動勢S(維持大的溫差電壓)、高的電導率σ(減少焦耳損耗)和低的熱導率κ(保持大的溫差)。然而這些熱電參數是相互糾纏耦合的,嚴重製約了ZT值的提高,有效地調控這些複雜耦合的熱電參數是提高ZT值和轉換效率的關鍵。近年來,提高ZT值的策略層出不窮:如通過點缺陷、位錯、界面、結構納米化等多尺度缺陷設計降低熱導率(κ);調整電子能帶結構、晶體結構對稱性、相轉變等實現高的電傳輸性能(PF = S2σ);引入磁性納米粒子實現電-聲-磁協同調控;直接尋找具有本徵低熱導κ或高功率因子PF的熱電材料;或通過高通量計算手段篩選有效熱電材料等。

熱電材料不但需要好的電導率,也需要大的溫差電動勢,這是一對受載流子濃度制約的矛盾。本次工作主要集中在溫差電動勢和電導率的優化上,即有效質量m*和遷移率μ的協同調控(也是一對矛盾),調控的優化程度可由品質因子β來衡量,β ∝ μ(m*)3/2 。實驗上,首先通過變溫同步輻射測試獲得了不同溫度下的原子佔位信息,結合電子能帶結構計算,研究發現在SnS材料中存在多個價帶隨溫度的協同互動 。即多個價帶經歷了收斂(增加有效質量和減小遷移率),相交(收斂與分離),以及分離(減小有效質量和增加遷移率)三個過程。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多價帶隨溫度的演變過程可以通過在SnS中引入Se實現增強,如圖1所示。

圖1.通過能帶結構調控(固溶Se),使價帶尖銳化,同時更多的價帶參與傳輸,進一步增強電輸運性能。

同時發現,Se的引入還可使多價帶尖銳化(減小有效質量和增加遷移率),而且還可促進更多的價帶(第四個價帶)參與傳輸(維持較大的有效質量)。引入Se後,在遷移率提升的同時,維持了大的有效質量,從而獲得了大的品質因子β,使SnS晶體在整個溫區內實現了很高的電傳輸性能,甚至優於具有多價帶傳輸特性的SnSe晶體(Science 351 (2016) 141-144)。SnS晶體的最大ZT值從 ~ 1.0提高到 ~ 1.6,整個溫區內平均ZT值達到 ~ 1.25。與同IV-VI族熱電材料相比,SnS是一種環境友好(environmentally-friendly)、高效(high-efficiency)、高性價比(cost-effective)的熱電材料,在未來大規模的熱電器件應用中極具吸引力。

相關焦點

  • 北航再發今日Science:高性能熱電材料走向廉價與環保
    >美東時間9月26日,北京時間9月27日,Science在線發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日本國立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物理所、河南師範大學、以及深圳量子科學研究院題為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low-cost SnS0.91Se0.09 crystals的研究長文,報導低價環保熱電材料研究的重要進展
  • 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工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和Nano Energy上,昆明理工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是2018級碩士研究生朱鈺可、2018級博士研究生郭俊。葛振華教授、馮晶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 北航這項成果登上《中國科學:材料》封面
    這類具有極端熱輸運性質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中外兩大高水平期刊報導既是我國材料領域首屈一指的期刊
  • Nature/Science盤點:三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文獻連結: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774)   材料牛資訊詳戳:段鑲鋒攜手湖南大學再發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2
  • 華中科大楊榮貴教授團隊在柔性熱電器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子刊《科學進展》發表華中科技大學楊榮貴教授團隊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內容簡介近年來,大量的理論預測表明,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第四主族硫族化合物、黑磷、MXene等在內的二維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熱電性能,實驗也證實這些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
    這類具有極端熱輸運性質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主辦的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學: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低熱導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Extremely Low
  • 如何用「果凍」發一篇Nature/Science?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本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近年來生物質材料在各個領域的代表性研究進展和應用。 明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時常被作為食品和添加劑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屬於蛋白質。通常來說,明膠由動物膠原(如豬皮)部分水解而製成,加熱至35℃及更高時會逐漸軟化或溶解在水中成為膠體。
  • 重大突破!新熱電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眾所周知,熱電材料可以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由所謂的塞貝克效應造成,因兩端溫差會產生電壓。然而熱能在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損耗大量能量,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一直想研發出一種理想熱電材料,希望能大大提升轉化效率。而最近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一款新型材料誕生了,大大提高了熱電轉化率。
  •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2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慧和研究員陳立東利用功能基元隨機共聚策略,將給-受體型構築單元和聯噻吩單元通過Stille偶聯反應共聚,獲得一系列新型導電高分子,實現摻雜效率和遷移率的協同優化,為高性能聚合物熱電材料的結構設計提供新方案。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從熱電轉換基本原理出發,總結了近年來高性能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不斷完善的熱電性能優化機制、先進的熱電材料與器件製造工藝,能帶和結構工程的廣泛應用、多維熱電材料的應用前景及探索,以及多元化的熱電器件設計思路。2.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南都訊 記者朱倩 通訊員黃綺夢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 「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
  • 「材料周報」譴責昆士蘭大學該教授;北航又發《Nature》!
    【材料周報】為您精選上周資訊(4月6-4月12日)*如需查看感興趣的具體內容,請查看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今日推文。熱點新聞關於譴責昆士蘭大學Andrej教授不正當言論的聲明哀悼!2020年材料、冶金學科SCI期刊影響因子搶先看速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不予受理」原因總結【材料課堂】納米材料的基本效應有哪些?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上矽所《AFM》:獲得一系列新型導電高分子!有機熱電材料進展
    有機聚合物熱電材料是一類新興的可實現熱與電直接轉換的清潔能源材料,這類材料可溶液加工、質輕價廉、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在可穿戴電子器件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與無機熱電材料相比,聚合物熱電材料種類匱乏、熱電轉換性能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分子結構與熱電性能關係的深入認識。
  • 上海矽酸鹽所在熱電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zT的熱電材料,再基於該材料開展器件的結構設計,以期獲得最佳的轉換效率。這一研究思路將材料優化與器件設計分割成兩個獨立的階段,即:材料研究追求高zT值,器件研究利用最高zT值的材料力求實現最高轉換效率。由於最高zT值材料對應的電、熱輸運性能是通常是固定不變的,並且最高轉換效率和最大功率密度對應的器件結構參數也不同,因此造成最佳功率密度和最佳轉換效率無法在同一器件中同時實現。實際應用時,為了獲得高轉換效率,必須犧牲一定的功率密度,這也限制了熱電器件的應用。
  • 寧波材料所熱電材料能帶工程和性能優化研究獲系列進展
    熱電材料是一類能夠實現熱電與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可用於半導體製冷、高精度溫控和溫差發電。為提升熱電轉換效率,需要在保持較低熱導率的基礎上儘可能提高材料的功率因子S2σ。然而Seebeck係數S和電導率σ之間具有本徵關聯性,通常難以實現功率因子的大幅度提升。利用「能帶工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S和σ的解耦合,以獲得較高的功率因子和轉換效率。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利用溫差驅動電子定向遷移,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重大技術突破!新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然而熱能在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損耗大量能量,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一直想研發出一種理想熱電材料,希望能大大提升轉化效率。而最近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一款新型材料誕生了,大大提高了熱電轉化率。 在塞貝克效應中,衡量熱電轉化效率的數值被稱為ZT值,熱電材料的ZT值越高,其熱電性能就越好。在過去,科學家們研發出最好的熱電材料ZT值最高只有2.8。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