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殘酷的叢林法則,自然界的動物們進化出了各種神奇的技能以讓自己更好的捕獵和生存。許多時候當身體素質等物理攻擊拼不過其他動物的時候,有些動物就會使用「臭」名昭著的「生化炸彈」來阻擋或者攻擊對手,稱它們為「行走的生化武器」一點也不為過。
本文盤點了全世界最臭的10種動物。註:可能引起不適或恐慌的就不上圖了。
1/10:馬陸
說馬陸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但它另外一個名字可能就有印象了,那就是「千足蟲」。當千足蟲感到危險的時候,它們就捲曲成螺旋狀,並噴出帶有強烈刺激性的、令人噁心的液體以阻止試圖捕獵它們的動物。而千足蟲的種類不同,它們的危險性也不一樣。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還有一種能夠分泌出氰化氫(一種劇毒的化學物質),一隻這樣的千足蟲一次噴射就能殺死6隻老鼠,而100個這樣的千足蟲釋放的氣體就能夠殺死一個成年人。
而更為奇葩的是,馬陸現在已經在一些國家被當成了寵物來飼養了,這些餵養的馬陸一般都是餵食落葉、腐木等,也有餵食瓜果蔬菜的。
2/10:麝雉
麝雉[zhì],也可以叫它「臭鳥」(Stink Bird),是一種熱帶鳥類,在南美的亞馬遜和奧裡諾科三角洲有發現。它因為其消化系統而得名。麝雉是世界上唯一完全以樹葉為食的鳥。因為通過其腸道的前部來進行細菌發酵來分解樹葉,並且由於它們所吃的葉子中芳香族化合物與發酵過程相結合,麝雉毫不意外地產生了非常令人討厭的氣味,類似便便的氣味,而且還是大部分還是從口中噴出。
3/10:非洲艾虎
也被叫做條紋艾鼬,它們會噴出氣味非常難聞的噴霧劑來阻止任何可能的捕食者,一些報導表明,這種分泌物可以飄散到半英裡(約800米)以外!同樣的,非洲艾虎也有人在餵養,不過大都是在北美這些地廣人稀的地區,因為房子小了,那個氣味根本就發散不出去。
4/10:小食蟻獸
小食蟻獸被認為是動物界中最臭的生物之一。它們的刺激性氣味比臭鼬的氣味強約4至7倍。氣味可以散發到50米以外!
5/10:袋獾
目前它們只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上有發現。如果在平時,它們一點也不難聞,但是一旦遇到緊張、危險等壓力情況下,它們就會噴發出強烈的氣味,正是這種氣味讓它們能夠在許多時候化 險為夷。
6/10:麝牛
在動物界,中文名字是帶「麝」字的幾乎都是具有強烈氣味的動物,麝牛也不例外——因為中藥「麝香」就是強發散的作用。麝牛是居住在最北極的有蹄動物,它們是在交配季節通過尿尿來標記領地——像貓和狗一樣標記領地,但是它們的氣味卻比貓和狗的臭多了。而它們長長的毛髮,也讓這一行動間接意義上有了變質,那就是在標記過程中,很多尿液會滲入到它們肋骨周圍的長毛上面,然後一點點蔓延到全身,從而賦予了它們非常獨特的氣味——臭不可聞的臭味。
7/10:椿象
這名字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它另外的名字「打屁蟲」、「放屁蟲」必定家喻戶曉。原產於中國、韓國、日本。現在已經在北美各地均有分布。它們在受到威脅的時候會從腹部腺體噴射出非常濃烈的化學品氣味,有些種類的放屁臭蟲甚至可以將這個「化學武器」噴二十多釐米遠。
8/10:狼獾
人類很少見到,它們膽小內向。像大多數鼬鼠家族一樣,它們可以會分泌氣味來標記領地,並且這種氣味非常難聞,更誇張的是它們還會將將分泌物灑在食物上並且掩埋起來,以待下次食用,很顯然,這種強烈的氣味幾乎沒有任何動物願意去享用這些藏起來的食物。
9/10:臭鼬
由於速度慢,臭鼬不會試圖通過逃跑來擺脫攻擊者。相反,它們依靠腐臭噴霧來保護自己。這種氣味刺鼻的液體是一種含硫化學物質的混合物,它們可以將其精確地噴向3米外的威脅,並且惡臭味可達1英裡(1.6千米)!儘管這種噴霧效果很好,但臭鼬並不喜歡使用它,因為它們體內只攜帶了大約15毫升的化學物質(大約使用5-8次的量),而且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補充。
10/10:龐巴迪甲蟲
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臭蟲中的王者了,它們在受到幹擾時,會從腹部尖端噴出有害的、沸騰的噴霧——不僅有毒氣的生化攻擊,還有高溫的物理攻擊。
龐巴迪甲殼蟲在體內存儲兩種單獨的化學物質:對苯二酚和過氧化氫。每當它感到危險時,這些化學物質就會與一些特殊的酶混合,反應產生的熱量會使這種惡臭的液體接近100℃,並產生驅動噴射的氣體。龐巴迪甲蟲的噴霧能力可達其體長的4倍,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對攻擊昆蟲和小動物致命,並對人體皮膚造成疼痛。
獲取更多趣味萌寵內容及全球一手科學育寵資訊請關注我。如果您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都看到這裡了,就順手幫忙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