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居士:生命輪迴的美

2021-01-10 豫見你我他

我悠閒地在鄉間荷塘漫步,細心地觀察看會不會有不同的收穫,沉穩的荷塘是凝固的美;歡快的流水是流動的美;流暢的線條是折曲的美;優雅的倒影是婉轉的美;寧靜的鄉村是清幽的美。我想只要有一顆感悟美的心靈,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美。

到底什麼是美?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當下荷花盛開之時,很多人都是奔著「映日荷花別樣紅」來的,很少有人會鍾情於殘荷。

而我認為殘荷有著特別的一種意境,有芬芳吐盡,生命凋零之感,有「留得殘荷聽雨聲」悽清。我鏡頭下的殘荷是對生命的記錄,我想儘量把她們拍的如詩如畫,展現出生命盡頭依舊是如此的美麗,其實這些都與哀傷無關。

殘與美表現的是生命中輪迴的不屈不撓,不懼狂風暴雨。殘荷之美於顏色無關,而最大限度展現的是生命中的過程,在萬紫千紅的季節,抒發著對鳥語花香的嚮往。

那些殘破的荷葉相依相伴,無聲無息,或昂首,或彎曲,或蜷縮,或擴展,頑強地在荷塘裡堅守著一份生命的美麗。

這就是生命的力量,領悟了這殘缺之美,甚至超出了所謂的完美無缺,清美的傲骨,殘缺的韻意,卻在水面無意間雕琢成了一種別樣美麗的風景,畢竟時過境遷,風光不再,一切都會從另一種姿態開始,殘荷無言,意韻猶存。

世界上沒有完美,我覺得我遇到了完美,仔細觀察,慢慢品味,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原來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最大的殘缺美,我們就是在這一場虛構的人生大戲裡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詮釋著生老病死,輪迴不息。展現著不同的境界,遭遇著不同的痛苦和歡樂。

看著自已身上已是溝壑縱橫,臉上布滿皺紋。想到這種情景,許多人會悶悶不樂,特別苦惱。其實這沒什麼可苦惱的,就好比這些殘荷,仍會慢慢枯萎,這就是生命的一個輪迴。

早晨太陽出來給予了世界光明,我們不能責怪因此而侵擾了我們的睡眠,有人會拉上窗簾表示拒絕,而我會迎著陽光接受她的恩惠,接受也好,拒絕也罷,則錯不在太陽。

相關焦點

  • 法會—無錫嵩山禪寺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
    :08,位於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的千年古剎嵩山禪寺隆重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上海初心社社長方勇居士、柳萌居士、石勇居士等和來自上海、浙江、蘇州、張家港、無錫等地的四眾弟子2000餘人參加嵩山禪寺這一盛會。無錫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錫山區佛教協會會長、嵩山禪寺住持法海法師主持慶典、致歡迎詞,向前來參加慶典的領導和嘉賓、四眾弟子表示熱烈歡迎,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嵩山禪寺建設發展的各位領導、大德檀越表示衷心感謝!
  • 「輪迴轉世」豬有前世記憶:投人身留豬蹄,輪迴中還業
    1956年,臺北六十歲左右的翁居士,來自浙江,是個孤單老人,在臺灣已經吃齋念佛多年。一直以來,人們看到他左手總是包著布袋子,吃飯時就只用右手扒飯吃。熟識、不熟識他的人都不知道其因由,多以為他的左手長了什麼瘡或畸形吧。有一次翁居士與人同桌並座吃飯中,發生了一件小意外,左手真貌現人眼前,引出了一段輪迴轉生的生命故事。
  • 博人傳:浦式吃輪迴眼變金身模式,被自來也擊敗,催生出果心居士
    就在木葉眾人以為萬事大吉,開始慶祝的時候,浦式趁機站了起來,並且歇斯底裡地吃下自己的輪迴眼。類似的操作曾在桃式身上發生過,當時桃式面對五影和佐助的聯手夾擊,被打的節節潰敗,最後關頭不得不吞下金式化身的查克拉果,變身更強形態,試圖反敗為勝。
  • 臨朐嵩山那段記憶
    從他的圈裡看到了美麗的嵩山,晨霧繚繞,風吹雲舞的靈動感讓人一下子回到了從前。那年,也是個夏天。嵩山腳下住著幾個好姊妹,老早便邀約一起爬山,對我來說,爬山是愛好,也是相邀一起談天說地,放鬆心情最好的時機,立馬應允。起步的村叫兩嶺,原生態的村莊裡住著幾個好同學,曾經來過幾次,並不陌生,只是,從此處爬嵩山還是第一次。
  • 豬有前世記憶:投人身長豬蹄 輪迴中還業
    有一次翁居士與人同桌並座吃飯中,發生了一件小意外,左手真貌現人眼前,引出了一段輪迴轉生的生命故事。那天和翁居同桌吃飯的有個若愚居士,他秉著敬老之心要為翁居士添飯。翁不居老謝絕了他,然而,就在兩人一請一拒之間,翁左手上包紮的布袋被扯落了。布袋落地瞬間,若愚看見翁居士的左手竟長著一隻豬蹄,嚇了一大跳。
  • 《生命不息》在永恆的輪迴裡感受生命悲苦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等20多家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圖書」  一、基本資料:  書名:《生命不息  定價:36.00元  類別:外國文學  ISBN:978-7-5404-6682-4  二、內容簡介:  要是能夠不斷重複人生,直到對生命滿意為止
  • 生命與輪迴的探索分享
    對於生命與輪迴的探索,雖然早聽說過佛教中有輪迴之說,但由於那些資料要從經傳中翻閱,古體和藏經的語言又略顯複雜,因此那時候的我只保留在聽說階段。真正感興趣的研究應該說是從讀到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這本書開始。
  • 地質角度看嵩山
    嵩山人文歷史悠久,《史記·封禪書》記載,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闡明了嵩山在五嶽中的重要地位,也因其奇異的峻峰及宮觀林立成為中原地區第一名山。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八次駕臨嵩山,設置登封縣,為歷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濃重的一筆(喬鳳岐,2009)。
  • 導演田七歌曲《生命》穿越輪迴 感悟武夷神韻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總製片人總導演、藝術鬼才田七先生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圓夜感悟人生哲學,即興創作歌曲《生命》,看淡生命的生死輪迴,因果循環,當下只願靜靜聆聽歲月流逝,享受生命中的每個精彩。
  • 關於生命輪迴的疑問
    我在網上寫了很多文章,論述了人的生命輪迴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人死了,不是真正、完全的死亡,而是可以轉世重新在人世間出現。人在地球上從出生到死亡,只是無數個生命輪迴其中一段而已。特別是人將要死亡的時候,才能夠隱約感覺到這一點。
  • 生命輪迴與男女色慾的關係
    在《圓覺經》第五部分,佛回答彌勒菩薩提問,詳細解說生命輪迴的根本問題。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溼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 美科學家證實生命輪迴 麥當娜自稱前世清朝女婢
    他說,「我們認為生命只是碳元素以及其他混合分子的共同活動。生活一段時間後,又回歸大地」。蘭薩繼續解釋稱,人類之所以會認同「死亡」這一概念,是因為生而被教育說「人終有一死」,也就是說實際上是,人類只是知道肉體會失活。他還表示,基於這個理論,宇宙和時間則都是人類思想的「簡易工具」。
  • 廣行法師2015年聞思講堂第一講《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升座講法大眾合掌恭敬聆聽妙法廣行法師為居士善信髮結緣品大眾合掌恭送法師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5年3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信眾、居士和義工們會聚北京福慧慈緣文化會館,聆聽了由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在2015年為聞思講堂帶來的第一堂課:《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 河南測繪局開始精確測量嵩山高度(組圖)
    現場:9響禮炮拉開測量序幕  昨天上午10時許,「中國五嶽測量中嶽嵩山高程開測儀式」在登封市嵩山山腰廣場舉行。  河南省測繪局局長曹江水、鄭州市副市長丁世顯來到儀式現場,先後發表了嵩山作為「地標性名山」的簡短講話及確定其精確高程的意義。  9響禮炮過後,「中嶽嵩山高程測量」開始。
  • 生命真的存在輪迴嗎?科學家解釋靈魂永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
    比如,生命的最終歸宿的問題,長久以來都困擾著人們。佛教觀點認為,一切都存在因果輪迴,善緣會結善果,惡人有惡報,並且在傳統佛教中存在陰間。在人死後,身體會逐漸腐朽,而靈魂會進入陰間,等待數百年後又會輪迴,擁有新的人生。這個說法明顯不夠客觀,但是仍然被保留下來。
  •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緣起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創會人——李謇老居士,於1964年冬,與佛教界數位居士創辦甲辰學佛會,奠定日後成立「居士會」的基礎。李老為創辦居士林事業提前退休、購地籌劃。1969年初,因緣和合,李老居士邀集數位民意代表及社會賢達共同發起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
  • 《約會大作戰:凜緒輪迴》卡巴拉生命之樹分析介紹
    《約會大作戰:凜緒輪迴》是一款製作精良的戀愛養成類遊戲,有著前幾代作品的口碑積累和相關背景鋪墊,玩家也能夠互相找到共鳴,這裡帶來的是卡巴拉生命之樹分析介紹。卡巴拉生命之樹由十個圓(稱為質點或原質)與22條線組成,每一個原直都有以為守護天使。
  • 科學家解釋生命輪迴的真相,死亡莫非不是生命的終結?
    生命是從何而來?死亡是否代表著一切寂滅?這些問題千百年來縈繞在每一代人的心中。而每一代人、每一種不同的文化都對生死給出了不同而又相近的認識。所謂認為無非也就是兩類,一種認為人死燈滅,一切皆無,這種說法似乎更加符合現有科學,但是卻不和邏輯,無端誕生而又永遠消亡,意義何在?
  • 2020年山東省第五屆滑翔傘場地聯賽在嵩山舉行
    2020年山東省航空運動協會多次到嵩山考察發現這裡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氣流常年穩定是飛行的絕佳場地2020年10月飛越齊魯·嵩山滑翔傘飛行嘉年華暨山東省第五屆滑翔傘場地聯賽濰坊站在此隆重舉行以下視頻來源於>齊魯嵩山
  • 牛頓創始人徐繼哲在嵩山論壇2020年年會發表演講
    2020年9月19日,嵩山論壇2020年年會在河南登封舉辦。本次論壇以「何以為家——面對全球疫情的倫理思考」為主題,近百名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的社會發展。受疫情影響,海外嘉賓通過視頻接入形式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