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永玉「文革」中為何被猛烈批判?|畫家|藝術|畫作|貓頭鷹|歷史...
「動物短句」中的《貓頭鷹》:白天,人們用惡毒語言詛咒我,夜晚我為他們工作。第一次發生一九六六年「文革」風暴來臨時。在此之前,黃永玉赴河北農村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即「四清運動」),空閒時他忽發奇想,採取畫配文形式集中創作一組「動物短句」(因當時他家住北京罐兒胡同,故後來出版時書名為《罐齋筆記》)。
-
夏衍小學的這位小畫家做到了!
原來,這場畫展中展出的作品全都是由該校407班的蔡歆妤所畫。《出席晚會的女孩》《多肉》《醜牛和卯兔》《野趣》《老去的火車》……一幅幅畫作讓現場觀賞的老師和同學們嘖嘖稱讚。
-
畫梅花怎麼能加蝴蝶?齊白石:少見多怪了吧!
畫面上,幾條梅枝疏密交錯,貫通上下,形成濃淡、乾濕、粗細對比,以篆入畫,線跡剛健婀娜,又不失文雅之氣。梅花,則以彩色勾點,淡雅清新。值得注意的是,在畫面右上角空白書,畫了一隻墨蝶,聞香而來,情態自然,栩栩如生。
-
在他的故事裡,國花當數梅花
而今這位長輩已年歲過百,依舊枝繁葉茂,在歲歲年年的寒冬裡,梅花怒放,清香悠遠,深深地印在了這位畫家的靈魂深處。於是自學畫開始,他便對梅花情有獨鍾。 此番前來,唐建先生並不僅僅是分享他的畫梅心得。事實上,正如許多認識唐建先生的人,都無一不對他獨有的經歷充滿好奇——尋梅,而且一尋就是十餘年。
-
上帝說要有光 於是這位美國風景畫家就畫出來了
說到太陽,一般人會想起的畫家不出梵谷、莎拉·巴特菲爾或者俄羅斯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古謝夫。但是今天要分享的畫家作品不同於以上幾位那麼的純粹,他的太陽,就仿佛深秋清晨射向身子的那一縷微光,也如日落西山後光線最後一絲倔強。今天要欣賞的作品出自美國風景畫家 Brent Cotton之手。
-
畫家在牆上畫巨大昆蟲,自帶3D效果,一不小心就看錯了
畫家在牆上畫巨大昆蟲,自帶3D效果,一不小心就看錯了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美術生或者畫家都是一群強悍的人,他們能通過寥寥幾筆,呈現出他們想到看到的場景,有些作品,是真的超級逼真。不過總有一些網友覺得儘管美術生們美術功底再好,都只是在紙上畫畫,都是2D效果,有本事這些畫家美術生們畫出3D效果?小編以前總覺得畫出3D效果是真的不太可能,結果等小編看到了這位畫家小哥的作品之後,真是不得不感嘆小哥的美術功底是真的超級深厚了!
-
梅花:文人重其精神 百姓愛其吉祥
這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在順境中不媚於俗、超然物外的崇高品格和高貴氣節,正是古代知識分子所崇拜的「君子」人格的生動寫照。也正因如此,它才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和敬仰。 梅花在我國深入人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不是來自異國他鄉,而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有著純正的中國血統。作為中國特有的傳統花果,梅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
-
80後畫家與冷軍爭著畫美少女:誰畫的好看些?
自從人類誕生就有了美術的存在,那時候人們沒有語言,只能用符號來傳達信息,後來隨著人類的進化,逐漸有了藝術,石起器時代得到很大發展,不過那時候的藝術形成比較古樸,各種器物上就出現跳舞的女性,這迷倒眾生的如玉佳人更是最為美妙的自然藝術,美女永遠是畫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會出現多位畫家搶著為同一個美女畫像的情況,比如冷軍和一個80後畫家就都先後為一個少女畫像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影尋蹤,詩畫合璧的梅花圖集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 它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和竹、蘭、菊並稱四君子。古代有很多畫家喜歡以梅主題進行繪畫,更有愛梅如命的宋伯仁,著有《梅花喜神譜》。梅花深受古代文人隱士的喜愛,是因為梅花代表:」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的精神象徵。
-
畫家石虎:其人其畫虎虎有生氣
大概1982年,劉迅先生主持的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在北海舉辦了一個內部觀摩性的展覽,展出兩位畫家的作品。這兩位畫家就是周思聰和石虎。當時,他們被稱為是「青年畫家」。雖然周思聰生於1939年,石虎生於1942年,都已經是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了。不過,說他們是青年畫家也有點道理。一是因為十年文革,藝術教育中斷。80年代初青年畫家一代幾乎斷了層。這三四十歲的畫家很自然地被認為是青年了。
-
以假亂真的花,真不敢相信這是畫出來的,這位女畫家帶來自然的美
在印度尼西亞就有一位美女插畫師Eunike Nugroho,她筆下畫的花朵就可以真正的做到以假亂真,完全就如照片一樣拍出來的,甚至還要比照片真正。 見過很多畫鮮花的畫家,但像她一樣,把花朵畫到如此細的,還真不多見。
-
古詩詞裡的梅花,美得徹骨
梅花,在傳統文化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它既為「花中四雅」之一,亦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雅致有氣節,不畏霜雪,讓梅花從古至今倍受推崇是,它是冬日裡最耀眼的風景,最當之無愧的花神。 相傳玩耍後的壽陽公主在章含殿下小憩,一朵梅花正好隨風吹落到她的額頭,頓時顯得嬌媚無比,而梅花為輕汗所潤,經久不掉,令宮人爭相模仿,遂成「梅花妝」。 元代畫家張叔厚作畫壽陽公主梅妝圖,而詞人張天英欣然題詞: 正月七日含章殿,落梅吹花香撲面。 玉人睡起猶未知,重理新妝鏡中見。 花如玉貌多嬋娟,三十六宮多學遍。
-
日本畫家愛畫少女,女孩在他筆中美若天仙,網友:比冷軍畫的有味道
他被稱為日本小冷軍,畫作的售價卻僅是冷軍作品的千分之一 日本畫家愛畫少女,女孩在他筆中美若天仙,網友:比冷軍畫的有味道 有一位日本畫家,擅長畫人物油畫,作品細膩唯美,被眾多網友稱為日本小冷軍,冷軍是我們國家的超寫實人物油畫的領軍人物。
-
這個畫家畫的被機器識別為照片
在歷史的長河裡,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古字畫中的人物畫,看起來雖然眉眼神情都很符合當時的特徵,但是不寫實。出名的人物畫家相比較山水、花鳥,要少。
-
關山月︱寫竹不妨胸有竹,畫梅何忌倒黴災?麗日曈曈千戶暖,和風習習...
它使我切身體會到,我過去的認識「動是畫因,不動就沒有畫」是那麼膚淺,那麼不切腠理;動,應該像毛主席指出那樣:「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段,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鬥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後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
-
一張豬皮畫賣100萬!是豬的幸福,還是畫家的殘忍?
作為千禧世代中的一員,需要做到見怪不怪。但最近一件怪事卻是很迷惑小編。一位外國畫家,在北京郊外開了個養豬場,把豬當成寵物一般來養。他有一手絕活,就是在活豬上給豬紋身,紋身完成後,把豬殺掉,剝下豬皮,然後裱成畫,一幅竟然買100多萬,這可真的是刷新了小編的認知。
-
畫家在大米上畫愛因斯坦,在頭髮絲上畫國旗,網友:人肉顯微鏡
畫家在大米上畫愛因斯坦,在頭髮絲上畫國旗,網友:人肉顯微鏡 我們常說一花一世界,在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之中,不管是多麼微小的生物,都能夠自成一方世界。當我們感悟到這種境界,然後再去觀察身邊的事物時,就會擁有更加開闊的眼界和心胸。
-
學賞畫:法國畫家柯羅 COROT風景、人物、素描作品賞析
這位先生對自然的熱愛也深深地感染了柯羅。整個盧昂中學時代,養成了柯羅終生不變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不過,對自然的頻繁接近,卻影響了他學業的長進,入學時成績中等的學業逐漸呈下降趨勢,加上任課教師的不理解,終於在第4個年頭裡,因成績不好而退學。離開盧昂中學的柯羅,進入巴黎近郊波瓦西的寄宿學校,二年後畢業。
-
畫仙鶴的當代畫家 這三位名家的仙鶴國畫作品各有千秋
不僅如此,舉止優雅、仙姿飄逸的神態,也被古今畫家們所喜愛,並創作出很多有關於「鶴」的國畫作品,一起欣賞當代書畫名家筆下的仙鶴,感受吉祥鳥帶來的美好祝福吧。中美協畫家王忠義四尺豎幅梅花仙鶴圖《梅清賀壽》 此幅《梅清賀壽》是中美協畫家王忠義的近期力作,王忠義畫花鳥,對於花之嬌豔,鳥之飛鳴,葉之反正,色之蘊藉,無不刻畫精妙。此圖畫一隻仙鶴駐足在盛開的白梅樹下,其神態舒展自如,栩栩如生。作品構圖嚴謹,敷色考究,美麗雅致,寓意美好。
-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2012年05月03日 15:48:00來源:嘉興日報 本網訊 日前,「跨越海峽,臺灣畫家石虎百幅中國畫展閉幕式暨捐贈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