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旺專欄 | 創新方法談:發明的三個特點

2020-11-27 澎湃新聞

李昌旺 STEAM在線

李昌旺

山東章丘四中功勳教師,教導處副主任、曾任棗園中學副校長。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創造學會會員。編撰中小學創造力培養教材《喚醒創造力》(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系列。教學成果榮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編者按: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寒假延長了,孩子們的作業做完了大部分,在這個等待的日子裡如果能學習一些創新的方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特邀請山東的李昌旺老師開闢專欄,講解創新的方法,讓廣大小朋友走進創新,走進發明。在這個專欄中,李老師還分享了很多學校大力發展創客教育的案例,這些學校都是在章丘四中和李老師引領下一塊做科技創新教育的典範!教育是愛心的傳遞,只要我們動一動手指就可以發給廣大的小朋友們,讓他們受益,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這個欄目由淺入深來講解創新的方法,讓小朋友們都能學會發明,其實發明就在身邊,伴隨著這個欄目,讓我們一塊出發!

第一節:什麼是發明?

第二節:如何發現問題?

第三節:找缺點法

第四節:打破發明創新的神秘感

第五節:從鉛筆有多少種用途談發散思維

第六節:來一次頭腦風暴吧

第七節:創新方法談:如何打破常規觀念?

第八節:創新方法談:聯想

第九節:創新方法談:想像力

第十節:創新方法談:掐頭去尾來創新

第十一節:創新方法談:加一加

第十二節:創新方法談:異想天開

第十三節:創新方法談:主體附加法

第十四節:創新方法談:強制組合法

第十五節:創新方法談:創新沒有唯一答案

第十六節:創新方法談:靈感的五個特點

第十七節:創新方法談:如何抓住靈感?

第十八節:創新方法談:假如……會怎麼樣

第十九節:創新方法談:應用專利創造法

第二十節:創新方法談:尋找新功能

第二十一節:創新方法談:特性列舉法

第二十二節:創新方法談:圖片的觸發

第二十三節:創新方法談:詞語的觸發

第二十四節:創新方法談:發明專利

第二十五節:創新方法談: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

第二十六節:創新方法談:堅持不懈

第二十七節:創新方法談:模仿創新法

第二十八節:請你設計充滿想像力的桌子

第二十九節:創新方法談:需要法

第三十節:創新方法談:荒誕發明法

第三十一節:創新方法談:創意與發明

第三十二節:創新方法談:好奇心

第三十三節:創新方法談:幻想一下吧

第三十四節:創新方法談:學會認真觀察

第三十五節:創新方法談:了解古代中國的發明創造

第三十六節:創新方法談:如何找到生活中的問題呢?

第三十七節:創新方法談:司馬光砸缸的啟示-逆向思維

第三十八節:創新方法談:來了興趣就動手

第三十九節:創新方法談:分解法

(回顧學習請點擊以上紅字)

第四十節 發明的三個特點

發明有三個特點,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一、新穎性

很多同學有了發明作品之後都想參加創新比賽或申請專利,那麼請思考:如果你的發明作品已經有人發明了,還能獲獎嗎?還能申請專利嗎?答案很簡單,不能!對發明作品來說,首先就是要具備新穎性,依據我國《專利法》規定,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所以創新作品一定要有新穎性才行。

二、創造性

對於別人已經申報專利的設計,如果你設計的整體或部分具有明顯的進步和顯著的提高,就說明你的設計具備創造性。例如,停在路邊的汽車會突然將門打開,會讓後面騎自行車或電動車的人措手不及,從而發生事故,如果預先在車門上設計一個報警裝置,在開門之前通過聲音或燈光的閃爍來提醒路人,就是一個具有明顯改進的設計,具備創造性。

三、實用性

發明是由於需要而產生的,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生活更方便,能夠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積極有益的效果,如果發明出一樣東西沒有任何的作用,那也就稱不上發明了。

(註:文章選自《喚醒創造力》,僅做交流學習,不為商業,文章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快速刪除,謝謝支持。)

實踐經驗

尊重和賞識學生是打開學生創新之門的金鑰匙

李昌旺

學生從小接觸到的就是應試教育,以不停的考試和排名來衡量學生,對成績好的學生經常豎起大拇指,成績差的學生則不屑一顧。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很多學生長期處於自卑的狀態下,沒有自信心,也失去了對未來的夢想。

創新教育則恰恰相反,充分對學生尊重和賞識,具體做法如下:

1、課堂上,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創新方案,不批評,多鼓勵。

2、課後在創意方案的評選過程中,60%的創意被評為優秀創意,並且儘量照顧到更多的學生。

3、經常在300多人的大課堂上表揚學生的創意方案,分析裡面的精彩之處。

4、優秀的創意方案要在校園創新展板公開展示,每次300個左右,涵蓋300名學生。

5、一學期要進行一次年級創意之星的評選,評選以一學期的創意數量和優秀創意數量為準,人數在300人左右。

6、上交創意特別多和創意特別好的學生專門為其製作展板在校園內進行展示,展板尺寸為1.2米*2.4米,上面要展示學生的20個創意,並且要有學生的大幅照片,並邀請班主任寫寄語。每次10個學生,展示時間2個月左右。

7、每學期進行一次校園創新創意大賽評選,徵集周期在1個月左右,評選標準80%的創意為獲獎創意,並且頒發由學校蓋章的證書和獎品,在公開集會場合宣讀表彰名單,以示重視。在校園公開場所張貼獲獎名單,公示期一個月。

8、特別優秀的學生和創意推薦申請國家專利和省市及全國的創新比賽,獲獎的學生有資格參加每年一屆的校園小發明家評選。

9、每年進行一次校園小發明家評選工作,評選標準:1、上課積極,上交創意多、優秀創意多的學生2、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活動獲獎和獲得專利的學生。

10、組建各類創新社團如發明協會、航模協會、機器人協會、3D印表機社團、開源硬體社團、自由創客社團等,讓感興趣的學生參加。

在這些工作當中有些是常規性工作,如上課,每學期有8次,一年有16次,課後評選工作每兩周一次,評選公示也是兩周一次,優秀創意的展示則是每個月一次,通過這些常規性的教學工作和評選、比賽活動、協會活動會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再就是創新課從來不布置任何作業,也沒有考試,讓大家沒有顧慮,可以自由自在地參加活動,還經常在課堂上欣賞有創意的廣告、視頻短片和科幻電影,培養興趣。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STEAM在線交流群

1000+老師、家長,優質教育內容推薦

長按二維碼聯繫

重磅 | 教育部:2023年前將實驗操作納入考試,積極探索跨學科(STEAM)教育

沙有威專欄 | 再論中小學智慧機器人教育與競賽

於曉雅專欄 | STEM教育融入綜合實踐活動應避免的誤區辨析

獨家 | 徵集100萬條留言,著名創客教育專家吳俊傑倡導設立「世界編程日」

峰會 |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更多STEAM教育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

點個「在看」,表示朕已閱閱讀原文

原標題:《李昌旺專欄 | 創新方法談:發明的三個特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門兩諾獎:諾獎前同事談如何激勵從零到一的創新
    而這一歷史性的速度就得益於上世紀80年代發明的PCR技術。Mullis於2019年去世。為紀念他,我曾在《醫藥經濟報》新視角上發表了題為「PCR:一段塵封的歷史」的專欄文章。首先,作為一個創新公司,Chiron 的三位創始人從一開始就決定要駕駛公司這艘
  • 談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方法與特點(下篇)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談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方法與特點(下篇) 2019-01-17 10:50:51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無損檢測在壓力容器上的應用特點無損檢測要與破壞性檢測相結合     無損檢測技術有很多優點,但本身還有一定的局限性
  • 濟寧日報社融媒體建設暨《甏視頻·三國談》專欄50期座談會召開
    《甏視頻·三國談》是濟寧晚報在尋找突破中的一次生動實踐,一支三腳架,一部手機,博學多才的主講人,胸有丘壑的導演,幾位有創意的編輯,地道濟寧味兒的配音,一起碰撞出了創新的火花。《甏視頻·三國談》中的文化元素,都是接地氣的,就像甏肉乾飯一樣,既彰顯文化的厚重,又詼諧幽默讓人回味無窮。從甏視頻可以看出報社在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尋找突破,從紙媒到融媒跨界的轉型,文字專欄《三國談》陸續刊發的17萬字厚厚的分量,是《濟寧晚報》的誠意之作,說明報紙除了文字,也能靠視頻流量吸引受眾。
  • 從克隆猴的成功談中國創新
    原標題:從克隆猴的成功談中國創新   克隆猴誕生的消息讓媒體蜂擁而上,可愛的「中中」「華華」萌態不斷刷屏,讓2018年新春多了一道創新大禮。   後發優勢與大國路徑   「中中」「華華」成功克隆的背後有另一個需要進一步探討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國體制特點決定的資金投入優勢。按照介紹,克隆猴項目研究持續了5年甚至更長,投入一定不少。   這與大多數科研人員的基金使用經歷形成一個鮮明對照。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四:區塊鏈技術的三個關鍵特性
    作者:方軍 來源:方軍讀書會區塊鏈有三個特性正逐漸明晰:虛擬世界的唯一性,不可篡改特性,以及作為信用層的角色。我近期在關注區塊鏈技術之外,也在思考和區塊鏈相關的很多事物的含義,借給大眾媒體寫專欄的機會,把學習和思考過程寫下來。
  • 市民建言《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明創造型人才培養 促進濟南騰飛...
    據了解,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濟南市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0622件,全市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8.51件,僅是深圳發明專利的三分之一,差距較大。市民認為,創新發明可帶動企業發展,讓濟南騰飛,需要企業駐足,如果濟南形成全民創新、全民發明的氛圍,將會大大提升濟南市企業發展現狀,也可助力濟南騰飛發展。
  • 習近平談科學方法(習得·科學方法)
    研讀系列重要講話,不難發現,講話自始至終貫穿6種因子:堅定信仰信念、鮮明人民立場、強烈歷史擔當、求真務實作風、勇於創新精神、科學方法論。從這6個角度切入,是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的捷徑。   學習講話,最好的方法是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此前,本報已梳理「習近平談人民」「習近平談創新」「習近平談信仰信念」「習近平談擔當精神」「習近平談務實作風」等內容。
  • 鄧州市三名學生的科技創新小發明獲得省級獎項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舉辦了第十七屆河南省中小學優秀自製教具暨學生科技創新小製作小發明展評活動。經過評選,此次活動共選出中小學學生科技創新小製作小發明一等獎22件,二等獎42件,三等獎56件。獲得三等獎的作品是該校三年級學生李佳玥製作的《自製吸塵器》我利用了廢舊塑料瓶、網兜袋、以及廢舊玩具上拆卸的馬達、電池盒等材料,根據吸塵器的構造,簡化組裝、調試,製作了簡易自製吸塵器。
  • 著名教育家、發明家顧業棟的發明創新故事
    或許有的人已經成功實現成果轉化,在發明創造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或許有的人仍在旁人的不理解和漠視中孤獨而執拗地前行;或許有的人在發明路途中,彷徨迷茫地尋找著前進的方向;或許有的人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收穫了友情、愛情……無論是美好的、悲傷的、快樂的、痛苦的,如果您樂於分享您在發明創造中發生的故事,想要尋找志同道合的發明夥伴,《發明與創新》都樂意為您提供這樣的平臺,期待廣大發明讀者的踴躍參與。
  • 乾貨貼:關於網際網路產品外觀專利創新方法的那些事
    工作後開始在網際網路圈子裡遊弋,作為科技驅動創新的公司而言,網際網路行業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更加迫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 觀專利的申請更是行業裡不可言喻的競爭,尤其同領域之間的競爭。,外觀專利其次,實用新型普遍較少這個不難理解,發明專利以技術創新為主,而技術創新通俗來講就是用代碼解決了一個個的技術難題或者打破壁壘;外觀專利主要是由設計師提交的,網際網路行業主要以界面的交互創新為主,設計頁面布局、操作以及動效等方面;實用新型的申請主體主要還是實體產品,因此業務中無實體項目的網際網路公司自然會很少,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小米在實用新型專利上上的數量能夠顯著超過
  • 理化中心「基於光譜技術開發食用油脂檢測方法」榮獲北京發明創新大賽金獎
    在日前落幕的第14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上,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基於光譜技術開發食用油脂檢測方法」參賽項目榮獲發明創新大賽金獎。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由北京發明協會和北京市職工技術協會共同舉辦,本屆大賽共有2094個項目申報,審查合格的有1758
  • 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0個作品獲發明類一等獎
    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這裡舉行,來自各縣(區)和市直學校的8支代表隊607名師生,帶著621個項目前來參賽。經過評委評選,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的作品「一種方便攜帶的迷你保鮮袋」,惠州市實驗中學的作品「電鍍除油除蠟清洗水採用納米碳+陶瓷膜過濾回用系統」,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的作品「5G高鐵軌道螺絲警報器」,陳江五一小學的作品「防溺水救援箱」,仲愷中學的作品「智能語音沐浴房」等30個項目作品獲得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作品發明類一等獎。
  • 跟我來成為發明家吧—創新有方法:TRIZ的傳奇(二)
    阿奇舒勒先生在14歲時就獲得了首個專利證書,專利作品是水下呼吸器,並在15歲時,製作了一條船,船上裝有二氧化碳化物作為燃料的噴氣發動機。1948年12月,擔憂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使得蘇聯缺乏創新氣氛,阿奇舒勒向史達林寫了封信,在信中他向國家領由指出當時蘇聯對發明創造缺乏創新精神的混亂狀態。在信的末尾,他還表達了更激烈的想法:有一種理論可以幫助工程師進行發明。這種理論能多帶來可貴的成果並可以引起技術世界的一場革命。
  • 聯盟理事長視頻專欄
    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1)之技術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2)之理論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3)之民族復興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1)之技術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2)之理論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3)之民族復興丨理事長專欄
  • 著力推進軍事訓練方法創新
    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官兵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拓展思維理念,強化理論先導,本報特開設「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大家談」專欄,期待與廣大官兵在共同學習交流中深化領悟,在增強自覺中堅定貫徹落實。作為溝通認識與實踐的橋梁,方法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 打造「三個一流」,四川首個「鄧鴻吉創意發明基地」落戶成都汽車職校
    積極響應國家創新戰略和智慧財產權強國推進計劃,以科技創新帶動全域創新,以高效率體系支撐高水平創新驅動,全面落實成都市龍泉驛區教育局「五育並舉」總體要求。9月16日,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聯合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三個一流、四川首個「鄧鴻吉創意發明基地」在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正式成立,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生動佐證。
  •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2020-11-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澤民教授談基礎物理教學的四個理念
    這不僅能使學生受到前輩科學家創新精神的感染和科學方法的薰陶, 還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如介紹:· 照相機的增透膜是怎樣發明的,· 普朗克的量子論是怎樣建立的,· 李政道、楊振寧是怎樣提出宇稱不守恆的. (3) 聯繫人文(文學, 藝術, 評論, ……)波-粒二象性—寓於一體又不同時出現. 如展示下圖:
  • 鄧州市致遠實驗學校學生科技創新小發明獲得省級一等獎
    近日,在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第十八屆河南省中小學優秀自製教具暨學生科技創新小製作小發明展評活動中,鄧州市致遠實驗學校推介的三個參賽作品分別榮獲一等獎、三等獎、三等獎。一等獎作品《110㎜迷你有刷無人機》由七年級學生李寧製作完成。
  • 何慶林:向拓撲量子計算進軍 |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
    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旨在於全球範圍內評選出被認為最有才華、最具創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35 位年輕技術創新者或企業家,共分為發明家、創業家、遠見者、人文關懷者及先鋒者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