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戴鄂
來源 | 野馬財經
自「黑洞門」事件之後,視覺中國風波再起,隨著一紙《網站暫停運營》,「全面自查整改」的公告,公司股價再吃跌停。
2019年12月10日晚,視覺中國(000681.SZ)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網站違反國家網際網路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要求,自即日起自查整改,整改期間網站暫停服務。
公告還表示,目前公司還不能準確預計自查完成時間,網站恢復的具體時間,將另行公告。與此同時,視覺中國官網已經無法打開,處於整改狀態。
來源:視覺中國官網
今日(12月11日),視覺中國股價一字跌停,收報18.08元/股,拋單近30萬手,市值單日蒸發14.09億元。
視覺中國、東方IC同遭整頓
這是繼今年4月12日「黑洞門」事件之後,視覺中國第二次因為違規被整改而進入公眾視野。
據網信中國微信號消息,視覺中國網站本次進行整改的原因是在未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情況下,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以及在未經安全評估情況下,與境外企業開展涉及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合作,一同被整改的還IC photo網站(即「東方IC」)。
視覺中國公司是以視覺內容與服務為核心主業的網際網路傳媒公司,由媒體人李學凌和柴繼軍於2000年創辦的Photocome發展而來,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版權圖片交易平臺,也是目前國內圖片行業唯一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就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野馬財經致電了視覺中國證券部,公司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北京孫耀剛律師事務所孫耀剛律師則向野馬財經分析,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必須要取得網信管理部門的許可,視覺中國網站此前存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其它公司或個人的圖片,然後註冊自己的版權,本身也是違法行為。
他同時強調,近日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印發了《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要求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
天眼查數據顯示,另一家涉事公司IC photo網站的運營主體為上海映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抖音創始人梁汝波。
來源:天眼查
上海映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最終受益人為張一鳴。
市值半年蒸發70億
今年4月,因「黑洞」照片版權事件,視覺中國一度被推上全網的風口浪尖。
4月10日晚9時,全世界翹首以盼的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公布,眾多媒體、公司平臺、個人社交帳號紛紛奔走相告的時候,一條「黑洞照片是視覺中國版權」的消息讓大家神經陡然繃緊。
「新媒體這行從業十年,前後供職過的公司,只有一家沒被視覺中國告過。」這條被廣泛傳播的留言解釋了人們緊張的原因。隨後好奇者前去諮詢視覺中國客服,結果顯示「購買後才可以使用」這張黑洞圖片。
圖片來源:微信截圖
消息一出,立刻在網上引發熱議。隨後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加入陣營,指出視覺中國更多的不合理版權訴求,直言「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將質疑再次引向高潮。
百度、鳳凰網、蘇寧、南孚、招商銀行等多家企業也發表微博,稱視覺中國將自己公司logo設為版權,「滑天下之大稽」。
一時間,全網開啟了「搜索潮」,網絡上不斷曬出各種吐槽視覺中國的信息。
據不斷被公開的信息顯示,視覺中國甚至將國旗、國徽、偉人頭像、歷史圖片等等均開啟收費模式。
一張黑洞照片,撕開了圖片市場的版權「黑洞」。普通網友、明星大V、知名機構紛紛怒懟,政府部門連夜約談……幾個小時的發酵,迅速讓視覺中國淪為「過街老鼠」。
面對全網聲討,視覺中國於4月11日晚發表道歉聲明稱:關於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籤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臺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其創始人柴繼軍也在當晚接受採訪回應稱,這些照片很多都是供稿人上傳上來的,已經進行撤銷版權聲明。
對於這一聲明,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陸續發聲。比如,新華網質疑「一個號稱以版權保護見長的公司,卻連國旗、國徽都明碼標價,直至公眾發現才匆忙糾正」「不能簡單一句審核不嚴就搪塞過去」,同時呼籲「有關部門還要介入做進一步調查,給公眾一個交代。」
《人民日報》官微在發了一張「不敢配圖」的評論,再次表達了對視覺中國的態度,「當版權保護成為共識,沒有人否認攝影作品有著作權。問題在於,著作權是否真的成立?平臺有沒有淨化版權池?商業模式是否經得起推敲?」
圖片來源:微博
4月12日早間開盤,視覺中國一字跌停,封單超44萬手,本來近200億的市值,瞬間20億灰飛煙滅。其子公司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後亦被罰款30萬元。
野馬財經梳理發現,隨著事件的逐漸平息,視覺中國股價一度在8月底9月初反彈至24元/股左右,但隨後又震蕩走低,如今再度遭遇整頓,股價再吃跌停,來到18.08元/股,市值相較於4月11日收盤價,已經蒸發了約70億元。
商業模式頻惹爭議
「商業模式是否經得起推敲?」來自《人民日報》官微的這句質問點出了爭議的核心。實際上,在還沒有形成眾怒的時候,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已經在資本市場受到關注和質疑。
比如,資本市場大V、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之前就在微博上公開表示:「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我就不相信這樣勒索的商業模式能延續且能維持。等著吧,總有一天……」
圖片來源:微博
2018年9月,因向原創網站煎蛋網索賠25萬等事件,視覺中國還曾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其說明與煎蛋網籤署正版圖片授權合作協議中的銷售價格是否與市場價格明顯偏離等問題。
在給深交所的回覆中,視覺中國寫下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作為行業標杆,公司一貫本著促成有內容需求的『侵權方』成為長期的『正版協議客戶』的原則,而不是靠訴訟獲得高額賠償。」
面對如此表述,在一些視覺中國相關文章下方,不少人士現身說法,指出視覺中國存在「故意把圖片放在一些網站給你用,而不顯著註明,等你一用就會找律師找你索賠,獅子大開口。」還有不乏「新京報評論」這類背靠傳統報紙的新媒體帳號稱:視覺中國「碰瓷」,能敲一筆是一筆。
新華社旗下《上海證券報》在對視覺中國公司進行深度調查研究之後,於2018年9月初刊發文章《深度調查 | 「視覺中國」,王者還是貢臣》對視覺中國的模式也提出質疑。
該文章中寫道:以攝影師分成與業績指標問題為例。作為中國最大的圖庫,如何增厚利潤?壓低上遊攝影師分成是最直接最粗暴的手段。據知情人士透露,視覺中國一般要求攝影師籤署獨家供圖合同,就算是獨家合同,給攝影師分成比例還是一降再降,目前分為25%、30%、40%幾檔,其中25%、30%為主流。而在銷售上,隨著競爭加劇,圖庫多採取年度套餐銷售的形式,這使得單張次圖片價格一降再降。
營收、利潤雙雙下降
半年前的「黑洞門」事件,成為了引發眾怒的導火索,讓視覺中國股價承壓,野馬財經則注意到,從財務狀況來看,事件發生後,公司的財務狀況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5.85億元,同比下滑16.5%;實現扣非淨利潤2.13億元,同比小幅下降1.88%。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視覺中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0.87億元,同比暴跌46.46%,可謂腰斬。
財報稱,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受「411事件」影響,公司於4月11日至5月11日,對網站進行了全部及部分關閉。
據2017年報顯示,視覺中國專門研發了「鷹眼」系統,用來追蹤公司圖片在網絡的使用情況,實現精準營銷,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報告期內,公司通過「鷹眼」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比去年增加了84%,通過「鷹眼」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去年增加了54%。
這個系統,經緯張穎曾有過吐槽,他稱「鷹眼」系統可以「有組織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要價的要求巨額賠償。」
在2018年半年報中,「鷹眼」也被著重強調,稱其「使得公司內容能覆蓋到海量長尾市場」。不過,在4月11日後發布的2018年報及2019年半年報中,已經沒有了「鷹眼」二字。
如今,視覺中國網站再遭整頓,且恢復日期暫無時間表,你覺得這一次會對其業績造成何種影響?這半年來,視覺中國在圖片使用和版權保護手段上是否已有改進?歡迎在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