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開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20多萬起,燒毀的森林面積約佔全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以上。近年來,森林火災在世界各國逐漸呈現多發態勢。2018年7月,希臘、加拿大相繼發生森林火災,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目前,我國航空護林工作大部分停留在航空救火,在預防森林火災上的應用較少,主要集中為不定期的載人直升機飛行巡視。而國際航空護林的發展方向,更集中在無人機在航空護林中的應用。因此,使用無人機來巡查森林、防範山火和進行資源測繪日趨成為主流。
無人機,即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機可以代替人力,從空中對森林進行監控,,及時發現火災險情以及非法活動。通過裝載不同的任務設備,如攝影攝像、紅外熱成像、多光譜等裝置,還能獲取不同維度的森林信息。
2018年5月,森林公安局首次使用無人機巡邏,進行森林火警勘查、監控非法佔用林地的違法行為。此外,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誕生地,安吉縣森林覆蓋率達71.1%,為了應對森林資源保護壓力,該縣引進了4臺無人機,對工作人員難以到達的山溝、山頂進行巡查、監管。
10月20日,靖州縣啟動無人機巡查森林資源試飛工作,這是該縣在全省首創縣級森林資源監測平臺後又一創新舉措,標著「天空地」全覆蓋森林資源監管體系的全面構建。據了解,這一次試飛活動,是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由該縣林業局無人機飛手完成。
無人機航拍具備圖像清晰、監測範圍廣泛、作業效率高等一系列優勢,能夠有效提高森林資源監管能力。為此,今年靖州縣林業部門將引進無人機作為促進森林資源巡查工作升級的重點,特意選派了兩名業務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員參加無人機飛行培訓,並取得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
實際上,無人機在森林領域的應用十分多元化。據悉,接下來,靖州縣將不斷探索無人機在森林病蟲害巡查、森林資源調查以及造林綠化等方面的應用,為確保全縣森林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 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從應用優勢上來看,無人機操作方便、機動靈活、數據傳輸快,在防範森林火災、協助森林消防、監管盜伐盜採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使用價值。使用無人機管護與傳統巡山護林模式相結合,不僅提升了巡查任務的效率,同時也加強了對森林區域的監管能力。
例如,在日常巡查工作中,相關人員可以快速將無人機及附屬設備運送到任務區域,然後依據預設的航線進行巡查監測,而完成這些操作一個人就足矣。打個比喻,無人機就像高懸於百米天空之上的高清「天眼」,能夠獲得高精度、高清晰度的視頻和圖像等資源,並避免出現監管死角。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持續升級,以及在森林防火、監測等各項工作中的應用愈發成熟,未來森林巡查無人機體系將更為完善,森林巡查無人機產業也將逐步形成新的發展生態,並帶動無人機市場迎來新一輪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