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社12月薦讀書單:薇婭蹺二郎腿背後,禮儀還要不要學一點?

2021-01-13 清華大學出版社

前一段時間,網絡主播薇婭回到了家鄉合肥,當地市委書記和她進行了會談。看到現場的照片之後,許多網友針對她蹺二郎腿的坐姿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有些網友表示:在這樣正式的場合蹺二郎腿,實在是有些不妥當。「難道這麼大牌的網紅連最基本的禮儀都不懂嗎?」但是,有人上升到人格攻擊層面,無端聯繫出身、教養,不僅有失公允,而且涉嫌網絡暴力。

也有一些網友覺得,這樣的姿勢是一種時尚的表現,許多政要、明星都蹺二郎腿,難道因為見領導就改變個性?必須跪下才不失禮嗎?這樣說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無法理性地討論禮儀問題了。

蹺二郎腿可以,關鍵看場合

蹺二郎腿確實屬於社交禮儀的一種坐姿。通常的社交禮儀課,會把坐姿分成7~8種不同方式,基本上是男女都適用的。

我們簡化為3種來介紹。

第一種就是標準式坐姿,上身挺直,雙肩平正,兩臂自然彎曲,兩手交叉疊放在兩腿中部,並靠近小腹,兩膝併攏,小腿垂直於地面,兩腳保持小丁字步。

要是以這樣的坐姿正襟危坐時間久了,也可以適當調整,包括前伸式、前交叉式、屈直式、後點式、側點式、側掛式等等,其實都是標準式的變體,上身還要挺直,但是可以相應側轉,兩腿變化較多,注意腳尖著地或向下,不能翹起。

最後一種坐姿是重疊式,也就是俗稱的蹺二郎腿。要點是:上邊的小腿往回收,腳尖向下。

重疊式坐姿可以用在一些休閒的場合,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莊重的坐姿。

有網友科普稱,女性穿著裙裝時蹺二郎腿,是防止走光的坐姿,這個說法不對,標準坐姿要求兩膝併攏,已經可以起到防走光的作用。

不管男女,叉開兩腿的坐姿都是不雅的,古代叫作「箕踞」,形容像簸箕一樣敞開著。

所以,一般在正式會談場合,或者會談對方是長輩、要表示尊敬的人,不蹺二郎腿為佳。

細心的讀者可以注意到,官方媒體是這樣報導的:「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與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知名主播薇婭進行商談。雙方商定,在合肥打造全國直播人才培訓中心……」

薇婭的頭銜,最前面是「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還有「雙方商定」,應該是正式會談場合了。其實,薇婭在會談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標準式的坐姿。

春秋時代的孔子,非常強調禮樂的教化作用,他說:「不學禮,無以立。」每個人都應該學禮,講禮;否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即便暫時立足了,也走不遠。

中華禮儀的核心精神就是敬,《孝經》說:「禮者,敬而已矣。」敬天地、敬祖先、敬父母,敬他人。恭敬之心無時不有,則禮儀之容無處不在,率性、隨意都不是理由。

錢穆先生說得更通俗:「禮是以對方的存在作為前提,而且多多少少是有敬意的。」

蹺二郎腿,有時會顯得沒文化

幾年前,網上有一段清華大學彭林教授批評魯豫的視頻曝光,曾經引起網友爭論,也和蹺二郎腿有沒有禮貌相關。

在某次魯豫主持的節目中,邀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院士,魯豫竟然沒有主動起身問好,還是老院士先向觀眾鞠躬,而後走向魯豫,魯豫最終沒有起身,架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與老教授握手。

彭林教授認為,這是非常傲慢、不禮貌的行為,還炮轟魯豫:這個人最沒文化。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力挺彭林教授,認為魯豫採訪的很多片段,確實都沒有注意到禮節問題。

也有人認為,現在講究人人平等,老一輩的禮數已經過時了;再者,很多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和嘉賓都喜歡蹺二郎腿,這樣能夠營造出寬鬆、和諧的氛圍,沒有必要因為蹺二郎腿,就上綱上線到「沒文化」。

其實,要是同輩的、熟識的朋友之間,互相蹺二郎腿,可以算作不拘小節;但是,面對長輩和值得尊敬的人,社交禮儀課上非常明確地說明,不能蹺二郎腿!何況魯豫面對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院士,而且還坐在沙發上與老教授握手。

很多明星、名人的言行舉止不合禮,是因為他們沒有正式學過禮,因此會無意間誤導大眾。公眾人物的言語舉止每天影響萬千粉絲,更要主動學一點禮儀。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幾十年,很多人生活富裕了,開始自覺或不自覺地有了禮儀的追求,正如《管子·牧民》中的一句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中華禮儀,有內涵,有智慧

前一段,有關上海天價禮儀班的新聞引起了熱議,禮儀班邀請英國禮儀專家親自講授「英式貴族禮儀」課程,針對家境富裕的中國孩子,一天的費用高達人民幣3800元,學習內容包括英式傳統餐桌禮儀、下午茶禮儀等等。該事件甚至傳到英國引發討論。 

拋開網上評論的各種偏見,家長希望孩子學習一些禮儀,尤其是將來有留學打算的富裕家庭,這樣做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一種進步。

我們周邊的日本、韓國都有「禮儀之國」的稱號,大家對於這兩個國家的很多禮儀舉止也常津津樂道,例如日本的茶道、韓國的成人禮等等,殊不知,日本和韓國的禮儀都是全套從中國學到的。

韓國學生身穿傳統韓服參加成人儀式

中華民族是舉世聞名的禮樂之邦。中華禮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遠遠超出了待客之道、交際之法的範疇,它大到天人關係、國家典制,小至言談舉止、修身養性,無所不包。

輝煌的中華禮樂文明,曾經吸引周邊國家競相仿效,拳拳服膺。數千年的文化榮耀,卻在近代百餘年間自廢「武德」。

常常有人抱怨,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工作壓力這麼大,難得有機會自由、休閒,為什麼還要用繁文縟節的禮儀來約束自己。

孔子講過,「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意思是說,君子不僅要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還要時刻用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

禮儀不僅是外在形式,還有內在思想,如果人的一思一念,動容周旋,都能夠自然做到內外和諧,人就會進入真正的自在境界,大多數人都做到了,社會也會進入和諧社會。

孟子曾經對此做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描述,他說,人的內在仁義禮智之心充實之後,會自然而然地顯露於容貌言行,「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這樣的人,必然是容光煥發,無比舒坦的,也是真正自由自在的。

彭林教授曾經在央視《百家講壇》做過《彭林說禮》的專門講座,他說:「中國的禮儀凝聚了儒家的思想智慧,如今卻漸漸掩藏在歷史深處,被人們忽略和淡忘。儘管如此,古老而又新鮮的禮,對現代中國人而言,依然有它的價值和魅力。」

確實,被現代人輕視的禮儀,其實蘊藏著偉大的智慧,古人通過禮儀規範,把恭敬、和諧的思想內核,巧妙地融入到人與人,人與天的關係之中。

中國文化沒有宗教的外衣,也沒有人與上帝的對抗,因為中國人相信,天地之間有正氣,人心中有良知。

雖然傳統禮儀遠離我們,但是它的精神種子還在,只要我們保持自己善良的本質,依然可以憑藉道德、禮儀,將自己塑造為高尚賢良的人,活出現世的美滿。

↓ 學好禮儀,這幾本書可以幫到你 ↓

01

彭林說禮——重建當代日常禮儀(增補本)

作者:彭林-內容簡介-

本書是《百家講壇》「彭林說禮」節目的同名圖書。作者選擇了中華禮儀中最重要和最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包括社會交往中的主要禮節及其人文內涵,當今社會的人際交往(如會客、宴飲、坐立、儀表、書信等)中如何體現中華禮儀特色等問題。讀者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系統地了解中華禮儀的體系和精髓,掌握人際交往的一般原則,並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作者簡介-

彭林,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長年從事中國古代史與學術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兼任中國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儀禮》復原與當代日常禮儀重建研究」首席專家。著有《中國古代禮儀文明》《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等,發表論文百餘篇,演講近千場。

02

儒家修身九講(典藏版)

作者:方朝暉

-內容簡介-

針對現代人沉重的壓力和疲睏的心靈,特別是各種精神心理疾病,中國古代的修身傳統有無比強大的現實意義。本書探討了如何在現代條件下激活古代修身傳統,並在實際教學中摸索出一套具體的修身方法。作者將儒家幾千年來特別是從孔孟到宋明時期所發展起來的修身智慧,分成守靜、存養、自省、定性、治心、慎獨、主敬、慎言、致誠等九個範疇,對它們的基本含義及其現實意義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希望本書能對當下浮躁的世風有鎮靜作用,同時也對關心國學復興之路的人有所啟迪。

-作者簡介-

方朝暉,安徽省樅陽縣人,哲學博士,1996年4月起在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系正式任教,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在韓國首爾大學、中國臺灣佛光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員,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等。

03

國學散論——陳來隨筆錄

作者:陳來

-內容簡介-

本書廣泛討論了國學在當代的主要意義、國學的內容與分類、近代國學的發展過程、儒家思想在中華民族復興時代的作用和意義,以及各種與儒學史相關的思想。本書作者以國學大家的身份,以小篇幅的學術隨筆形式對這些問題加以闡發,是學術大眾化的典範。本書所收錄的學術思想短論,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視野宏大,凝結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以及對當代中國文化實踐的參與。

-作者簡介-

陳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朱子學會會長。著作多種,除「陳來學術論著集」十二種外,還有《孔夫子與現代世界》《仁學本體論》《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現代儒家哲學研究》等。

04

蟋蟀葫蘆和夜明珠:中國人的風雅之心

作者:[日]後藤朝太郎 著;楊田 譯

-內容簡介-

該書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觀察中國的文化與民眾,並加以善意的解讀。中國的藝術作品都有其自然環境和社會背景。那些曾經的屬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在歷經人事變遷和社會轉折的巨變後,使今天的普通中國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書的主題「風雅之心」,指的是超凡脫俗的風雅意趣,是中國人「悠然面對人生的生活態度」,關注的是其「無盡的意蘊」。

-作者簡介-

後藤朝太郎,日本語言學家。191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中文專業。日本大學教授、東京帝國大學講師。昭和初期被稱為「中國通」「中國研究者第一人」。擅長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觀察中國的文化與民眾,並加以善意的解讀。著作超過100冊,主要方向為文字研究、中國風物。

05

老子散文詩對譯

作者:連小珉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連小珉用工程學的思維重新審視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化經典老子五千言原文,將其詩一般的連續語句,按意群分句分段,以散文詩一般的形式呈現,並按行一一對譯,得到現代文的散文詩。其中,一些關鍵性的概念,還有獨到而樸素的見解,從而使得對譯出的散文詩具有更強的邏輯性,可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使那富含哲理的老子五千言,現代散文詩一般樸素地坦露在現代人的面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人都可以對譯出來散文詩輕鬆地理解老子哲理。

-作者簡介-

連小珉,男,1955年9月生於重慶市。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位分委會副主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電子技術分會副主任、振動工程學報編委。1977年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在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學習並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6年留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任教,得聘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副主任、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智能交通分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大一男生蹺二郎腿,險殘廢,專家: 翹二郎腿一時爽,一直翹危害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張啟威  瀋陽的小王同學在家中上網課、玩遊戲時一直蹺二郎腿,結果一上午下來,右腿就出現問題了。醫生診斷小王是因長時間蹺二郎腿導致腓總神經損傷。
  • 《中國機長》李沁引爭議,現場蹺二郎腿拿保溫杯,無人提醒好尷尬
    李沁與幾位演員身穿空乘制服並排而坐,但僅有李沁一人翹著二郎腿,其他劇組成員全部展示出了空姐應有的得體端莊的坐姿,面對鏡頭李沁絲毫沒有意識到坐姿的不妥,讓這次路演顯得格外彆扭,畢竟作為服務行業,空乘對於坐姿有極為嚴苛的要求。
  • 愛蹺二郎腿可能傷及腓總神經
    而她坐在凳子上時,不是蹺二郎腿就是盤著腿。上周的一天,她睡醒後,突然發現自己右腳大腳趾向上蹺不起來,沒有力氣,走路的時候腳跟不能挨著地。腳背、小腿外側覺得麻麻的。這突如其來的症狀把小美嚇住了。她趕緊來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檢查,醫生讓小美先做神經電生理檢查,結論比較拗口:腓總神經輕度損害。    這是什麼病?嚴重嗎?小美為什麼會得呢?
  • 蹺二郎腿成習慣 泉州男生走路時突然瘸了|柳三鳳|腓總神經麻痺|...
    [新聞頁-臺海網]醫生診斷:腓總神經損傷,發現及時還能治好指導醫生:泉州市正骨醫院肌電圖室主治醫師 柳三鳳臺海網9月12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蹺二郎腿,有的人覺得這樣很放鬆,看起來灑脫不羈。不過,蹺二郎腿的危害您了解嗎?
  • 就因男性常蹺二郎腿?
    數據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佔育齡人群10%至12%。  男女方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受孕呢?  一、男性不育在於「種子」  若將懷孕比作女性在培養「土壤」,那麼男性就是提供「種子」了。  也就是說,「精子種子」質量的好壞關乎到新生命能否健康誕生。
  • 薇婭因會面坐姿引熱議,尊重每個為夢想努力的女性,平等對待!
    一、坐姿引發熱議在11月28日晚上的時候,有一個非常讓大家覺得嚴肅的新聞播出來了,但是這個播出來一個消息非常的讓大家感到驚訝,因為是現在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帶貨一姐薇婭回到了她的家鄉合肥,當然,作為河北省的新聞聯播播出來,這一則消息肯定是以時正式的新聞為主要方式的,消息出來之後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紛紛議論
  • 蹺二郎腿看電視2小時大爺起身時左腿「癱瘓」了
    蹺二郎腿看電視2小時大爺起身時左腿「癱瘓」了 2018-08-17 16:04:29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熊貓上班蹺二郎腿,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網友:畢竟是國寶啊!
    熊貓上班蹺二郎腿,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網友:畢竟是國寶啊!說到大熊貓,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國寶級的「人物」,在地球上叱吒風雲800萬年,被稱為古老的「活化石」。但是,下面這隻大熊貓本性貪玩,不好好上班就算了,還翹著二郎腿坐在鞦韆上,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這天,奶爸把兩隻熊糰子放到草坪上,讓它們自己在空地玩。但是,玩了還沒一會,其中一隻熊糰子就看上了一旁的鞦韆。沒一會功夫,他就成功的霸佔了鞦韆,在上面霸氣的翹著二郎腿,吃著美味的嫩足了,一副社會你熊哥的樣子。
  • 薇婭和領導會談姿勢不對?扯「出身」「教養」就走遠了!
    近日,知名電商主播薇婭和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的照片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其中一張照片中,薇婭翹著二郎腿,穿著也有點不正式,這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質疑:「這麼大的網紅難道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嗎?」有人甚至提到了薇婭的出身和教養,同時,有些人認為這是無傷大雅的,網紅都有自己的個性,為什麼要因為見領導而改變她的性格呢」?
  • 15歲女生長期扭坐蹺二郎腿 專家:你的腰段脊柱側彎了
    紅網時刻8月4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暑假孩子們放假在家,玩手機、看電視、寫作業……只要能躺著絕不坐著,只要有能坐的地方,就有蹺二郎腿。蹺二郎腿讓有些人感到比較舒服,但是長期用這種「舒服」的姿勢坐著坐著,骨盆就變歪了,脊柱也發生了側彎。
  • 薇婭與合肥市委書記會談姿勢不對?媒體:扯「出身」「教養」就走遠了
    近日,當紅電商主播薇婭與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會談時的照片,在網上引發關注。↑圖據合肥發布。其中一張照片上,薇婭翹著二郎腿,穿著也不太正式,這引起一些網友的質疑:「難道這麼大牌的網紅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嗎?」有甚者還將批評指向薇婭的出身教養等。同時也有人認為這無傷大雅,「網紅本來就有個性,為什麼要因為見領導而改變個性?」任何場合都有各自的禮儀,這是一個事實,符合相關禮儀規範,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 總蹺「二郎腿」,腓總神經會被卡壓
    「腓總神經在經由膕窩部繞過腓骨頸溝處最表淺,也最易受損,長期蹺『二郎腿』或長時間下蹲位作業、盤腿久坐等最容易發生卡壓。」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神經電生理科主任孔峰介紹說,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小腿外側及足背疼痛,皮膚感覺較對側明顯減低,行走時疼痛加重,有踝背伸及伸趾無力,重者不能背伸與外翻,呈垂足,行走時呈跨閾步態,部分有明顯小腿肌肉萎縮。
  • 二郎神究竟是誰,蹺二郎腿真的和二郎神有關係嗎?
    我們今天蹺的「二郎腿」跟二郎神有關係嗎? 電視劇《寶蓮燈》中的二郎神李姓二郎神:大郎神的兒子說起來,二郎腿還真和二郎神有關。戰國時期,時任蜀郡太守的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就包括直到今日仍哺育著天府之國的都江堰,李冰次子也在都江堰的修建中出了不少力。
  • 禮儀專欄|乘飛機禮儀,如何讓飛行成為一種享受?
    客機上都對號入座,無論如何都不要去搶佔座位。尊禮國際禮儀哪怕是頭等艙裡空無一人,購買經濟艙票的人也不要去那裡搶空座位。實際上機內所有座位上的視野都一樣好。希望坐得靠近艙門一些是大可不必的,因為誰在飛機之中都無法指望離開機艙。飛機座位分為兩個主要等級,也就是頭等艙和經濟艙(又叫「旅遊艙」)。
  • 薇婭與領導談話姿勢不對遭噴,提莫出專輯被嘲笑,她們做錯什麼了
    其實隨著網購這一現象的頻頻發生,相信也是吸引了很多人都開始關注李佳琦與薇婭這樣的帶貨主播,畢竟他們在選擇商品上的能力還是優於常人的。 當然,在最近薇婭的一件事情也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她想遇自己的家鄉領導見面的事情,沒想到因為坐姿的問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 比蹺二郎腿更傷身體,這種坐姿卻有很多人喜歡……
    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了坐著舒服嘗試了很多「特別」的坐姿其中,二郎腿可謂是深得人心那體驗感真的是舒服又自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最受歡迎坐姿榜單中還有一種坐姿比二郎腿更傷身體這就是「交叉腿」!既然危害這麼多,為啥還有很多人喜歡交叉腿和二郎腿呢?有人回答:這樣坐會覺得特別放鬆、舒服。那麼,為什麼這樣坐會讓人感到舒服呢?身體的重心平衡是由脊椎和坐骨調整的。
  • 薇婭 適者生存
    在謙尋文化——帶貨主播薇婭背後的MCN機構,根本沒有組織集體去國外度假的機會。後半夜大家一起去吃海底撈,成了最大的團建。即便是法定節假日,也很難得到充足休息,只能在事後進行調休。五一要籌備521感恩節,十一則要籌備雙11。除此之外,每個月直播間都有自製的四個節日——生活節、零食節、美麗節、服飾節,家居節則是兩個月一次,一年中大的節點還包括了年貨節與暖冬節。
  • 開啟隱藏的能量,陰蹺的秘密
    一、什麼是陰蹺陰蹺是整個人體能量系統的根,就好比一顆樹,如果這顆樹一旦跟大地剝離,哪怕這顆樹已經是千年了,也會很快枯萎,因為它的根跟大地的能量通道切斷了!那麼人體也是一樣,一旦我們跟陰蹺能量切斷的時候,整個脈輪的能量就無法支撐,整個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它的能量儲備就會枯竭。
  • 薇婭與合肥市委書記會談,「檸檬精」們別「酸」!
    這些一看到薇婭與合肥市委書記見面,便立刻「酸」起來的人,之所以看不慣薇婭這樣的網絡主播「登堂入室」,既有職業歧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也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的成分。11月28日晚間,一貫「畫風嚴肅」、以時政新聞為主要內容的《合肥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則令人眼前一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