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傳譯收入揭秘

2020-12-03 騰訊網

同聲傳譯是翻譯中最難的一種,因而薪水也特別的高,年薪能達四五十萬元。

親身感受同聲傳譯

「The honor Mrmayor,my Chinese friends……」吳鍾明教授說。 這時,夏方耘迅速在一張白紙上記錄,幾乎就在吳教授張嘴的同時,馬上翻譯出致辭的中文意思,「尊敬的市長閣下,中國朋友們……」語調、語速、停頓被「翻譯」得毫不走樣,當吳教授的致辭結束,夏方耘的同聲傳譯也戛然而止——這是12日,記者在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所見的一段精彩的同聲傳譯表演。吳教授是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系副教授,他所帶領的口譯隊成立於2002年,7位成員都是來自該院的研究生,夏方耘和李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聲傳譯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口譯,它是指口譯員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言人連續不斷的講話,並同步地對著話筒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準確、完整地傳譯成目標語。吳鍾明教授說,同聲傳譯對譯員的專業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及思維敏捷度等是綜合考驗,必須經過嚴格專業職能培訓才能造就。

市場的呼喚

同聲傳譯是目前世界流行的翻譯方式,目前95%的國際會議採用同聲傳譯。據統計,截至2003年,我國擁有聯合國或歐盟認證的最高級的同聲傳譯人才僅30人左右,而且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地。我國也僅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廈門大學等為數不多的高等院校開設有口譯專業。我省的口譯人才十分匱乏。去年在我省召開高規格的國際會議———國際人口與發展論壇,由於我省沒有符合規格要求的會議口譯人員,所使用的同聲傳譯人員全部來自北京。我省口譯人才的培養已刻不容緩。有需求,但供給為何跟不上?吳鍾明教授說,首先高級翻譯和口譯人才的定位就很高,有資格加入「同傳」學習的門檻是要通過全國高級翻譯資格考試,之後還要加試「同傳」,才能取得上崗資格。而實際上,能通過初級翻譯資格考試就已經相當於英語專業八級水平了,從目前進行過的考試情況來看,初級通過率不超過10%,而能通過高級翻譯資格的更是鳳毛麟角,口譯的「同傳」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選優,可以說已經是登峰造極了。同聲傳譯翻譯時,同聲傳譯員耳聽,眼看,手記,嘴說幾乎在同一時間進行。這樣「一心四用」的能力是在刻苦的訓練中磨鍊出來的。就拿速記一項來說,要練到揮筆如流,閃電般記錄瞬間一刻。在採訪中,令我們最驚奇的就是他們的筆記,一張紙被摺疊成均等的四份,使每行「字」儘量縮短,集中目光,而筆記內容幾乎是一份「天書」,沒有一個漢字,只有一些符號、箭頭或是簡單英文單詞。夏方耘說,基本的符號被分為15個類型,如表示情感、動作、景觀等,但每個口譯員在符號的採用上有自己的習慣。「NB」是一家叫做自然美的美容店的商標標誌,但通過轉化,在李娜的符號庫裡就成了「自然美景、風景」的代表。日常訓練中,磁帶練聽力,「影子訓練」,跟讀訓練……每項訓練都會有上千小時!同傳還是一項「遺憾的藝術」,口譯員在同傳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自信和平靜,「絕不能讓聽眾察覺你犯了錯誤,即使犯錯只能通過及時補充糾錯的方法加以彌補,隨時保持語句的連貫,並期待下一句的完美。」吳教授說。

誘人的「朝陽行業」

據資料顯示,全球年翻譯產值達數百億美元,亞太地區佔30%,中國市場約為200億元人民幣左右。目前,具有良好口譯水平的畢業生成為了省內外各企事業單位的搶手人才,就業率保持在100%,也為大學生就業開闢了一條前景光明的坦道。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等院校瞄準這一人才市場,在口譯乃至同聲傳譯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加大了本科生口譯課的課時,為研究生開辦同聲傳譯課……今年5月,團省委和省外辦等單位將聯合舉辦我省第一屆口譯大賽,選拔一批具有培養潛質的口譯人才。據組委會介紹,已有不少國際、國內大公司主動上門聯繫,希望提供獲獎選手資料,擬聘為企業員工。同時,全國翻譯資格考試也將在我省全面推行,今年還首次將同聲傳譯列入考試內容。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口譯大賽和翻譯資格考試的報名十分積極,吸引了一大批非外語專業學生和社會人員的廣泛參與。

相關焦點

  • 翻譯金字塔塔尖的同聲傳譯 兩種語言間熟練跳舞
    ,「一心二用」是同聲傳譯的看家本領,對於同聲傳譯來說,聽入和譯出自有幾秒鐘時間,在這短短幾秒鐘時間裡,同聲傳譯既要有對一種語言良好的聽覺解意能力,同時又要有用另一種語言組織句子連續準確表達的能力。「優秀的同聲傳譯要有在兩種語言間熟練跳舞的能力。」一位同傳這樣說,一心二用需要排除雜念聚精會神,「每次只能連續工作二十分鐘,時間長受不了。」            同聲傳譯 最怕什麼?
  • 同聲傳譯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而在翻譯行業中,難度最高,也承載了人們最多讚許與好奇的,莫過於同聲傳譯。所謂同聲傳譯,是指譯員以幾乎與講者同時的方式做口語翻譯。也就是在講者仍在說話時,同聲傳譯員便同時進行翻譯。同聲傳譯經常應用於一般的正式國際會議中,通常口譯員會坐在位於後方的口譯室中,透過耳機以及視線或視訊接收講者的訊息,然後對著麥克風進行翻譯,而坐於會場中的聽眾,則可透過特殊的音訊接收設備,以耳機聽取口譯員的翻譯。 這一工作對從業者的反應速度和一心多用的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收入相對較高,入行門檻也很高,因而在公眾眼中不免有幾分神秘色彩。
  • 英國留學:同聲傳譯日進鬥金,收入最高的「鐘點工」
    這種職業是同聲傳譯,楊冪和黃軒在2016年主演的電視劇《翻譯官》講述的就是同傳領域的故事。同聲傳譯是當今世界流行的一種翻譯方式,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常常被稱為外語專業的最高境界。其不僅廣泛應用於國際會議,亦可廣泛應用於外交外事、商務活動、新聞傳媒、電視廣播等諸多領域。
  • 同聲傳譯工作內容及譯員要求
    就目前同聲傳譯是世界流行的翻譯方式,被95%的國際會議所採用。2、會議現場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收聽發言人講話。3、同步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準確、完整地傳譯。同傳翻譯要求如下:1、要求口譯員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外語以及翻譯水平,而且要對相關行業、文化背景、職業道德操等相關知識有深刻的了解。
  • 百度聯合谷歌、Facebook、Upenn等舉辦ACL 2020同聲傳譯研討會
    近日,國際頂會ACL官網披露大會議程,由百度領銜,聯合Google、Facebook、Upenn、清華大學等海內外頂尖企業及高校專家們共同申辦的首屆同聲傳譯研討會(The 1st Workshop on Automatic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將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 百度領銜舉辦首次機器同傳講習班 詳解機器同聲傳譯技術演進
    會上,由百度聯合Google舉辦的首次機器同聲傳譯學術講習班(Tutorial)召開,圍繞機器同傳的背景、挑戰、模型、數據集、實用系統和產品、未來研究方向等展開報告和研討,吸引了數百位國際學者參會。(EMNLP2020同聲傳譯學術報告會)同聲傳譯一直都被學界和工業界廣泛認為是自然語言處理最難的問題之一。
  • 使用近紅外光譜腦功能成像研究中英文同聲傳譯的腦網絡小世界屬性 | JIOHS
    目前在國際交流間廣泛使用的同聲傳譯涉及了很多有關雙語加工的認知任務。
  • 世衛組織媒體通報會已提供中文同聲傳譯,歡迎記者朋友參與
    本周起,世界衛生組織為北京時間每周一、三、五晚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2019冠狀病毒病媒體通報會提供聯合國官方語言同聲傳譯,包括中文。我們期待著世界各地更多的記者能夠接入媒體通報會與我們溝通交流。世衛組織網上媒體通報會以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提供總幹事講話和問答環節的同聲傳譯服務。
  • 訊飛發布「隨聲譯」輸入法:支持中英文同聲傳譯
    日前,主打語音輸入的訊飛輸入法同步更新了Android 5.2.2216和iPhone 5.2.1482兩個新版本,最大的亮點是新增了最新研發的「隨聲譯」,支持中譯英、英譯中「同聲傳譯」。用戶只要說出內容,就能將中/英文實時翻譯成文字。
  • 機器翻譯進化史:用計算機取代同聲傳譯?
    流暢的語言能力、個性化的聲音,使得位於翻譯塔尖的同聲傳譯失去了光彩。過去 60 年間,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開發能夠理解人類說話內容的系統。檢查人類語音波形再利用模式匹配,能不能產生和機器翻譯一樣的效果?可每個人的發音各不相同,早期的構想系統並沒能運用於實際。直到上個世紀 70 年代末隱性馬爾可夫模型出現,科學家們開始利用多人數據建立更穩定的統計語音模型。
  • 騰訊AI翻譯野心:遠不止免費向博鰲提供同聲傳譯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文:Paul Smith / 誰是獨角獸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騰訊無償向大會部分論壇提供了人工智慧同聲傳譯(以下簡稱「AI同傳」)雙語內容會議現場投屏、翻譯結果語音收聽的服務,並允許場外觀眾在微信小程序查看同傳內容
  • 2019 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百度NLP技術全揭秘
    機器翻譯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委員會主席何中軍:機器同傳進展與展望同聲傳譯最早出現在 1919 年,它最突出的特點是時間延遲小,信息傳遞效率非常高,因此被廣泛的應用於重要國際會議、外交談判等重要場景。在同聲傳譯的過程中,同聲譯員需要全神貫注地進行監聽,工作強度極高。由於苛刻的要求,全球同傳譯員稀缺。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人才嚴重短缺。目前,機器同聲傳譯技術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技術挑戰,二是數據挑戰,三是評價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