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武器」研製中,可摧毀4萬公裡高空目標,引發美國強烈抗議

2020-09-15 鄭水志

太陽能的利用把人類科學引入一個新的科學範疇,由於大氣層的存在,輻射到地球的太陽能大幅度衰減,人類已經不滿足於從地球表面利用太陽能。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一些新的利用太陽能方式被開發出來,比如在太空中建立太陽能發電站,再把電能轉化為微波束傳輸到地球,理論上一個標準接收站的發電功率可達50億瓦,相當於5個大型核電站的發電量。俄羅斯則在這個設想上提出了「太陽武器」,試圖利用太陽能在太空中打造一個全方位作戰平臺。

「太陽武器」即太陽能武器,與動能武器、氣象武器同屬新概念武器,共同特點是利用自然科學原理達到高毀傷、低消耗效果。「太陽武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裝在空間站的巨型反射鏡,將太陽光集中起來,在一瞬間產生數千攝氏度的高溫,通過調整角度對地面上的任意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

可以想像,目前還沒有任何技術手段能防禦這種來自外太空的攻擊。與動能武器不同,太陽光無形無質,無法通過常規防空手段攔截,除非用反衛星武器摧毀空間站,但這已經是另一個範疇的戰爭形式。另外,為了能對地表進行無死角打擊,空間站運行軌道會儘可能高,令人防不勝防。

據悉,俄羅斯在1994年就開始研究這種武器。俄羅斯航天局在軌道衛星上安裝了一塊鏡片,反光在夜間擦過地球。儘管帶來的能量很小,但足以證明,「太陽武器」設想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旦實現,「太陽武器」可在高軌道對地面和近地軌道進行無死角打擊,甚至能擊毀4萬公裡的高空目標。

美國就俄羅斯的行為提出抗議,但直到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限制發展太空武器的相關條款。太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資源,應該用於造福人類,而不是用於研發新武器,可以預見「太陽武器」也一定會像氣象武器一樣被禁止研發。

相關焦點

  • 「太陽武器」研製中,可摧毀4萬公裡高空目標,引發美國強烈抗議
    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一些新的利用太陽能方式被開發出來,比如在太空中建立太陽能發電站,再把電能轉化為微波束傳輸到地球,理論上一個標準接收站的發電功率可達50億瓦,相當於5個大型核電站的發電量。俄羅斯則在這個設想上提出了「太陽武器」,試圖利用太陽能在太空中打造一個全方位作戰平臺。
  • 太陽武器或成現實,攻擊距離上萬公裡,俄或率先部署,美強烈反對
    比如說太陽能,我們知道,太陽釋放出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由於大氣層的存在,輻射到地球的太陽能大幅度衰減,這讓人類已經不滿足地表太陽能的需求利用了。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一些新型的太陽能利用技術被重新挖掘出來,比如在太空中建立太陽能發電站,將轉化的電能通過微波的方式傳回地球。
  • 美國民警衛隊出動鎮壓抗議的聲波武器 據說早年嚴禁對中國出口
    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非洲裔美國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案件引起了全美範圍內的抗議熱潮,隨著遊行示威等抗議活動的越發擴大,美國明尼蘇達州165年以來,第一次出動了所有13000名國民警衛隊並且還專門出動了一種「巨型」武器——聲波炮,LRAD 500X遠距離定向聲波驅散器,定向能聲波驅散系統可以發射集束大功率強噪聲
  • 美國成功研製雷射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2月初,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對外宣布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這種雷射制導子彈長4英寸(約合10.16釐米),適用於點50口徑(指彈殼直徑為0.5英寸,約合12.7毫米)槍族武器。研究人員稱,雷射制導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像微型飛彈一樣擊中1英裡(約合1.6公裡)以外的目標。
  • 比氫彈更恐怖的武器:一秒鐘讓人類倒退五十年
    不誇張的說,一枚EMP電磁脈衝彈將可以摧毀數十甚至上百公裡所有的電器全部摧毀,而在戰場上,這是非常恐怖的效果。試想,一枚炸彈爆炸,上百公裡內的所有雷達關機,計算機關閉,所有電器統統停電——若是有誰遭受這種了這種攻擊,高科技裝備瞬間完蛋,一秒鐘回到五十年前。電磁脈衝彈最初是在核爆炸中發現的,蘇聯人在火地島測試核武器時,引發了數千公裡外的電力系統故障。
  • 幾十年夢想被中國該武器實現,3萬米高空4倍音速飛行
    美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研發了一款高空高速偵察機,也就是SR-71黑鳥偵察機,它能在2.4萬米的高空實現偵察,並具備3.2馬赫的飛行速度。除此之外,它還裝備有導航定位系統以及電子對抗系統等,偵察手段十分先進。
  • 美國「人造太陽」建成瞬間達1億度 核戰力飆升
    「人造太陽」建成 美核戰力飆升  □本版文字 王裳  在朝鮮核試引發全球核陰霾之際,美國科學家也毫不示弱。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世界最大的雷射核聚變裝置——「國家點火裝置」(簡稱NIF)5月29日在美國加州北部舉行落成典禮。
  • 遠距離摧毀敵方電子裝備 電磁脈衝化身無形空間作戰利器
    圖片來源:俄羅斯「軍事檢閱」網站  外媒報導稱,俄羅斯日前公布了其正在研製的電磁脈衝武器的一些技術細節,指出該武器可打擊6英裡(約9.66公裡)以外的目標。該武器可以用電磁脈衝擊落空中的有人機或無人機。據稱,俄羅斯從2015年開始測試電磁脈衝武器,目前其對空中目標的平均射程是7—8公裡,最遠可達10公裡。
  • 能用鏡子的反射原理防禦雷射武器嗎?專家終於說了大實話
    眾所周知,雷射武器是利用高亮度強雷射束攜帶的巨大能量來摧毀或殺傷敵方飛機,飛彈和地面等目標的高技術定向能武器 。與其它傳統武器相比,由於速度相當於光速,達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讓雷射武器的攻擊幾乎無需計算提前量,即瞄即打,打擊精度極高。
  • 美國雷射武器有多牛?這也太誇張了!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裡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為雷射武器的研發注入了巨額資金,美國空軍把努力方向集中在氧碘化學雷射器(屬於氣體雷射器)上,並以波音704-400F為載機進行試驗,輸出功率達到兆瓦級,目標是摧毀數百公裡外處於助推段的洲際飛彈。
  • 俄宣稱其EMP武器可10公裡外秒殺敵目標
    據俄羅斯塔斯社7月5日報導, 俄羅斯電磁脈衝武器的作用距離增長到10公裡。電磁脈衝的持續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並以光速傳播,幾乎能夠立即到達目標。(7月5日)對塔斯社說,俄羅斯預期的EMP(電磁脈衝)炮的射程已擴大到10公裡,該炮使用強大的電磁能摧毀敵方目標。
  • 中國新型核彈「北星之光」研製成功,美國強烈關注!
    自1964年中國首次試爆原子彈,數十年來, 中國的核武技術水準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要遠遠小於常規武器與世界的差距,目前中國具有與美、俄一樣的空、地、潛全方位投射打擊能力, 作為中國威懾美軍最有效的核武器,目前狀況如何呢?
  • 被稱「平流層怪獸」,俄軍主力戰機不是五代機,可遠距離摧毀目標
    然而,俄羅斯雖然擁有五代戰機蘇-57,但本國的主力戰機卻是米格-31截擊機,其地位可媲美蘇-57戰鬥機,在俄羅斯國家的空軍中佔據重要地位。米格-31戰機為什麼能夠媲美五代機?米格-31戰鬥機由米高揚設計局研製,1983年開始服役,由米格-25戰鬥機改進而來,具有超高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2.83馬赫,是俄羅斯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具有速度快、火力強等明顯優勢。為了加強米格-31戰機的打擊能力,俄軍還為現役的米格-31戰機增加了發射「匕首」飛彈的組件,這讓米格-31的意義完全不遜色於蘇-57。
  • 史上威力最大武器,比廣島原子彈威力大3846倍!
    其中投向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核裂變爆發的能量為500,000億焦耳,相當於15,000噸TNT當量在一點迸發出來,能量通過衝擊波、熱線、放射線等方式爆發出來,達到了任何常規武器都達不到的殺傷效果。核爆的中心自然是寸草不留,周邊幾公裡也遭到毀滅性打擊。爆炸的瞬間,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
  • 要加倍警惕美國的地球物理武器, 能引起洪水和地震那種!
    玩過紅色警戒的玩家,一定記得遊戲裡美軍的超級武器,是氣象風暴。  那是一種能夠通過操縱閃電,從而遠程摧毀對方基地的一種降維打擊手段,如同神話中那些呼風喚雨的魔法師一  現實世界裡,洪水、地震、颱風、海嘯,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人為地製造出來,並實現精確的指向打擊。  這種操縱自然之力以達到軍事目標的武器有個統稱,叫做地球物理武器。
  • 雷射槍:人類想像中的終極武器,為何遲遲無法實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與傳統武器相比,雷射對目標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可悄無聲息地以光速出擊,而且沒有彈藥耗盡的問題,因此費用並不昂貴。但迄今為止,雷射的轉化仍不及一般槍炮彈藥的化學反應效率。 雷射需要足夠的能量才可產生子彈般的動能。以光子束為例,它會集中產生近2000焦耳的能量,這意味著每扣動一下扳機,電源功率至少要達到30000瓦。
  • 美國雷射武器有多牛?
    雷射問世之初,一貫對高科技裝備情有獨鐘的美國軍方,就想把它搬上戰場,但是要想把雷射變成一種武器裝備可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首先要解決二個問題,第一個,要求雷射的能量足夠大。第二個難題,就是如何讓雷射的光束克服大氣條件的制約,精確照射到目標的準確部位,也就是說跟瞄問題。  1971年,美國海軍成立了高能雷射計劃管理辦公室,開始進行雷射武器的研製。
  • 美憂太空「珍珠港事件」 中國可摧毀3萬公裡外衛星
    美國《新聞周刊》雜誌網站5月4日發表文章稱,在美國「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皮特·辛格和「大西洋理事會」未來戰爭項目主任阿古斯特·科爾共同創作的科幻小說《幽靈艦隊》中,作者描述了一場災難性的世界大戰,戰爭始於中國在太空中對美國發動偷襲。
  • 這是什麼武器?能在地下幾十米巖石中自由「航行」,時速15公裡
    文|鐵血君原子彈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核武器,也是上世紀最恐怖的武器,研究計劃一直是國家最高核心機密,可是當時在蘇聯,有一款武器的保密程度比原子彈更高,那就是前蘇聯耗費60年時間打造的超級「軍用鼴鼠這是一款仿照鼴鼠設計的自行式軍用地底掘進戰車,1904年沙俄時期就開始研製,目的是用來破壞敵人地下通信網絡、摧毀地下指揮中心、炸毀地底軍火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研製計劃被迫中止,一直到上世紀30年代蘇聯重新啟動了鼴鼠戰車計劃,據了解當時保密程度比蘇聯原子彈計劃保密程度還高。
  • 神秘的上帝之杖:1000公裡高空傾瀉而下,時速高達一萬公裡
    在冷戰期間,火箭技術隨著彈道飛彈技術的不斷更新,變得越發先進,太空中的衛星也越來越多,人們不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天空之上。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美蘇之間的對峙越來越強烈,面對對方的核武威脅,都用盡辦法部署核飛彈進行還擊。而當時陸、海、空三種能夠投放核武器的方式,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要如何設計出第四種方式,讓對方意想不到,防不勝防,雙方的科學家都想到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