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揭示超級增強子動態甲基化調控轉錄異質性

2020-11-28 生物谷

 

CpG DNA甲基化早在70年代就被提出是一種用來控制基因表達的DNA化學修飾,而我們對DNA甲基化在基因組不同區域的具體功能,在疾病、發育過程中所扮演的具體角色,以及控制基因表達的詳細機理,直到今天並沒有全面詳細的認知。

2019年8月15日,美國Whitehead研究所Rudolf Jaenisch聯合其他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上發表文章Dynamic Enhancer DNA Methylation as Basis for Transcriptional and Cellular Heterogeneity of ESCs。

研究人員選擇了Sox2和miR290-295的超級增強子作為研究對象。這兩個基因的超級增強子對於保持多能性有重要作用,而且其T-DMR在測序數據中顯示低水平甲基化。在Castaneous x 129 F1的mESC中(兩套基因組之前含大量SNP,便於區分不同allele),研究人員將兩個不同顏色的甲基化報告子通過CRISPR/Cas9 敲進Sox2或者miR290-295的超級增強子T-DMR,報告子的螢光可以實時反映在單細胞單染色體水平Sox2或者miR290-295 超級增強子位點的甲基化變化。

結果表明細胞間的Sox2, miR290-295 超級增強子的甲基化不但是異質性的,而且還是十分動態的。研究人員利用流式細胞分選 (FACS)純化出等位基因特異甲基化的細胞,在培養過程中這些細胞會重組之前的表觀異質性細胞群。利用這些胚胎幹細胞的動態變化和可純化性,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敲除實驗發現甲基化的動態變化反映了三個甲基轉移酶(DNMTs)的活性動態平衡,揭示去甲基化的過程是被動的。同時動態的甲基化也導致了動態的H3K27ac在增強子和啟動子的同步變化。

研究人員還發現,miR290的不同等位基因超級增強子甲基化不會造成細胞生長或者表觀遺傳的不同,而Sox2如果兩個等位基因超級增強子都被甲基化,會導致細胞生長緩慢,全基因組H3K27ac變化,但卻還可以保留多能幹性分化成三個胚層。最後,研究人員用這些幹細胞構建了有兩個等位基因RGM顏色的SOX2-SE-TG和MIR290-SE-TG轉基因小鼠,通過分析這些小鼠的早期胚胎,發現囊胚的內細胞團中Sox2, miR290 超級增強子的甲基化也是異質性和動態變化的。而且由於Sox2和miR290的表達位置不同,在MIR290-SE-TG小鼠中滋養層的miR290 超級增強子甲基化也是異質性的。

該研究系統第一次實時在單細胞和單染色體水平在體外和體內同時地證明了增強子甲基化的動態調控,而這種動態調控是導致細胞間甲基化水平不同的基礎,並且會功能性地導致轉錄的異質性。該研究的方法學可以被利用到其他系統表觀遺傳異質性研究中,比如癌細胞,很多癌細胞顯示不正常的甲基化水平,而每個細胞的甲基化在不同位點、不同疾病階段的失控又是十分不同的。利用該研究,可以更細化地區分每個細胞在不同位點和不同時間點的甲基化調控,並且能得出是哪一個下遊基因由於甲基化失控導致轉錄失控,從而更好地理解發育、疾病、衰老的表觀遺傳調控進程。(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梁晗團隊揭示超級增強子的轉錄本質和定位圖譜
    2013年,Richard Young實驗室首次提出了「超級增強子」(super enhancer)概念[11],將其發展為一個由豐富轉錄因子結合和普遍轉錄激活為特徵的基因調控樞紐。與基於表觀修飾或轉錄因子結合等基因組特徵對增強子進行定義的方向不同,另一個關於增強子身份認知的重要進展來自於對其類似基因的轉錄特徵的描述。
  • 資料庫 | 怎樣查詢調控circRNA的轉錄因子
    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環形RNA可以通過不同的分子機制參與到細胞或個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中,包括miRNA和蛋白質的分子海綿、影響RNA轉錄、幹擾RNA前體的正常剪接,甚至可以通過翻譯產生多肽等。儘管大部分環形RNA的功能不詳,但目前circRNA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對miRNA和mRNA/lncRNA,以及蛋白質的功能調控方面。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機制
    R-loop在很多關鍵的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包括染色質修飾、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以及基因組穩定性等,但其如何被精確調控的機制尚不清楚。m6A修飾作為信使RNA上豐度最高的修飾類型,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幹細胞更新、脂肪分化以及腫瘤生成和轉移等生命過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對人類植入前胚胎發育的分子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和從頭加甲基化的動態變化、父母本基因組差異甲基化等關鍵特徵,研究成果「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2017年12月19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 揭示DNA甲基化增強基因轉錄機制
    2018年12月13日/生物谷BIOON/---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
  • 研究揭示基因間甲基化調控機制
    研究揭示基因間甲基化調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5 13:59:5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hao Lu、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acek Majewski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C.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Plant Cell | 東北師大徐正一課題組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責編 | 逸雲土壤鹽漬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巨大阻力,約有8億多公頃的土地受鹽害的影響,大約佔全世界灌溉農業面積的20%。
  • 北京基因組所合作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任捷與清華大學生科院孫前文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6A能穩定R-loop的形成,進而調控基因轉錄的有效終止。
  • 新研究揭示mA通過共轉錄逆向調控組蛋白修飾的現象和機制
    轉錄過程中,METTL3-METTL14複合物催化前體RNA上m6A的發生;同時,m6A可以被FTO和ALKBH5調控去甲基化,並能被YTH家族的蛋白所識別。m6A參與了眾多發育過程,m6A失調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表觀基因組的動態變化對於基因在發育和生理過程中的正確表達至關重要,轉錄過程是染色質動態調控的核心。儘管m6A通過共轉錄產生,它對染色質的直接調節作用仍然所知甚少。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複合物的酶活調控及其分子機制,闡明了組蛋白H2B第120位賴氨酸(H2BK120)的單泛素化修飾對MLL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並發現了MLL複合物關鍵組分WDR5蛋白對MLL家族成員活性調控的迥異的分子機理及底物特異性調控機制。
  • 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研究院藍斐團隊合作研究 報導H3K36me2調控DNMT3A建立DNA甲基化
    人類基因組中約有80% CpG被甲基化,胚胎發育中DNA甲基化也高度動態變化,關於DNA甲基化建立和維持的調控機制目前仍是一個重要研究問題。已有研究證明組蛋白修飾可以調控DNA甲基化,如組蛋白H3K4零甲基化通過被ADD結構域識別誘導DNA甲基轉移酶DNMT3A的活化構像以刺激其活性;而H3K4甲基化則不具備這種功能(表現為抑制信號),因此DNMT3A不作用於活躍啟動子和增強子區域;H3K36me3通過與DNMT3B的PWWP結構域結合招募DNMT3B促進活躍轉錄基因體區(genebody)的甲基化,但基因間區的DNA甲基化調控過程尚不清楚
  • 綜述科普|染色質調控區域的研究:對CHIP-seq和ATAC-seq發展的深入思考
    在更複雜的情況下,在某些組織中充當啟動子的元件可以在其他組織中充當增強劑,稱為CRID(具有動態特徵的順式調節元件),並且相同的調節元件可以同時具有啟動子和增強子特徵。# 更多的組蛋白修飾還包括磷酸化、泛素化、蘇莫化和ADP核糖化。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國政研究組和田世平研究組合作,揭示了DNA甲基化可通過調節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番茄果實m6A修飾,而m6A去甲基化酶反饋調節DNA甲基化,從而共同調控果實成熟。該研究發表在Genome Biology 上。果實成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
  • 研究發現RNA介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草莓成熟
    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RNA介導DNA甲基化通路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DNA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飾(Methyl-cytosine)是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它參與調控基因表達、病原菌免疫、基因印記等多種生物學過程。最近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番茄果實的成熟。肉質果實按照其成熟過程是否發生呼吸躍變分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如番茄)和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如草莓)。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斑馬魚母源mRNA穩定性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多種關鍵因素通過母源和合子途徑促進母源mRNA降解,其中包括合子轉錄的microRNA miR-430,次優密碼子的使用,N6-甲基腺苷(m6A),尿苷化等,但母源mRNA的穩定性維持機制尚不清楚。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實體瘤膀胱癌發生機制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聯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周芳堅團隊、謝丹團隊和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黃旲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5C通過細胞質內新結合蛋白YBX1調控mRNA的穩定性,進而調控膀胱癌的增殖和轉移。
  • Mol.Cell Bio:揭示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轉錄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染色質的組蛋白末端會發生多種化學修飾(包括乙醯化和甲基化修飾等),是真核生物細胞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基因表達譜式的重要調控方式。之前的研究發現組蛋白H3K4甲基化分布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對基因轉錄主要起正調控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H3K4甲基化對某些基因表達起到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有待闡釋。
  • 北京基因組所合作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機制
    R-loop在很多關鍵的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包括染色質修飾、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以及基因組穩定性等,但其如何被精確調控的機制尚不清楚。m6A修飾作為信使RNA上豐度最高的修飾類型,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幹細胞更新、脂肪分化以及腫瘤生成和轉移等生命過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
  • Cell Res:陳玲玲等揭示一條lncRNA調控MYC轉錄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並揭示了一條結腸癌特異表達的長非編碼RNA(CCAT1-L)通過參與染色質高級結構維持實現對MYC基因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該研究通過對結腸癌病人臨床樣品的全基因組測序,在「基因沙漠」區域(gene desert)——8q24區域、MYC基因上遊約500 Kb處發現了一條豐度很高,且在結腸癌中特異表達的lncRNA,命名為CCAT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