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飈 海特集團董事長

2020-11-26 人民網四川站

作為技術帶頭人和經營決策者,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組織建立質量體系,使海特高新先後取得高新技術企業、省四川企業技術中心、國標、國軍標、武器裝備承制單位等資質。同時,順應國家發展戰略,積極踐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海特打造成「技術革新標兵」、「混合所有制標兵」、「軍民融合標兵」,對我國航空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技術上,帶領海特高新在技術服務上不斷革新,創新發展。其中,由本人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技術打破了國外對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技術的封鎖,取得了18項發明專利(含3項國防專利),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航空新技術系列項目的研發在國內不僅在技術、設計上具備先進性,更對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軍民融合戰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本人帶領的海特高新充分利用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等優勢,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於2015年收購中電科29所旗下成都嘉石科技,成功控股海威華芯科技有限公司,進入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領域,拓展業務和市場領域。

海特高新成為海威華芯控股股東後,利用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決策迅速、資金實力雄厚等優勢,推動海威華芯在核心人才引進、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團隊建設、管理制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大力推動晶片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促進項目早日投產。

2016年4月,海威華芯第一條6吋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線貫通,生產線同時具有砷化鎵、氮化鎵以及相關高端光電產品的生產能力,其0.25微米的功放電路生產工藝和砷化鎵無源集成電路生產工藝的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首個均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工藝開發、器件模型、產品生產製造於一體的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的開發平臺,項目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打破歐美壟斷,對軍、民用集成電路產業帶來新的革命和最廣泛的應用。

海特高新通過股權形式介入軍工研發、生產領域,以控股形式取得新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控制權,突破當前行業、軍民以及所有制界限問題,激活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活力,拓展混合制企業融資渠道,同步解決民口企業參股國有企業「話語權」薄弱的問題,為民參軍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選擇。在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革過程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其將研發的成果向民營企業轉讓或入股,甚至由民營企業控股,能夠切實增加競爭力和活力,提高「軍轉民」民品開發和技術轉移的積極性,打造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創新力的治理體系。

在「民參軍」的過程中,意識到軍民融合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必須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才能完成其使命。於2014年12月組織發起並組建四川省川聯科技裝備業商會,成為推動軍民融合更廣泛的平臺,商會成立短短一年半,已經發展了120多家實體企業,會員企業涵蓋航空航天、IT電子、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石油能源、節能環保、農業科技、網絡應用等領域的高端科技裝備行業。在技術革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都具備行業的前瞻性,推動了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責編:羅娟、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 - 中國企業報-電子報
    5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營經濟好起來了,民生就好起來了。」 「求真務實的好報告」 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不少亮點得到與會企業代表的關注和點讚。「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求真務實的好報告,我完全贊成。」
  • 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堅持創新驅動 加快企業發展
    《中國航空報》:在天津直博會期間海特集團將發布哪些新產品? 李飈:在裝備方面,我們帶來了直升機絞車,救援絞車是裝配在包括直20在內的直升機上,在救援過程中主要起到通地連接的作用。目前這款絞車的起重可達到272千克,可以有效保證直升機的安全。我們還展出一款新型發動機的控制器。發動機的數字控制器一直是發動機研發的一個難點,海特已經搭建了發動機控制器產業研發平臺, 共進行了七型產品的研發。
  • 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建議國家在產業基金和產業政策...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銀昕 | 全國兩會現場報導(《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胡巍 攝)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將李飈說。近年來,除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等傳統核心產業集聚區外,中西部地區集成電路產業也迅速崛起,成都則是其中最主要力量,已成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重要聚集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涵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及材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 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企業家要有信心,也要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
    首期我們對話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他認為當下對企業家而言,是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同時也要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對企業而言,所謂的積極自救就是積極復工。李飈: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川商總會輪值會長、海特集團董事長1月24日判斷這是持久戰成立防控疫情工作小組封面新聞:海特是什麼時候開始復工的?
  • 海特集團摩洛哥參建3萬畝科技城,海特高新:與上市公司無關
    現年46歲的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條百度百科。這條剛剛更新的詞條顯示,就在3月20日,海特集團作為惟一外資企業將參與建設一個佔地約2000公頃、位於摩洛哥的「丹吉爾穆罕默德六世科技城」項目。
  • 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並籤署合作協議
    11月6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支持進口融資籤約儀式,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省分行籤署全面業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進出口銀行四川省分行將充分運用總行專門制定的「進博融2020」專項服務方案,支持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口重要資源、關鍵技術和設備,並為企業提供包括但不限於國別風險、匯率風險等方面的信息諮詢服務。
  • 星雅航空集團與海特實業籤署戰略協議,成立西南通航公司
    5月17日,星雅航空集團與海特實業在四川成都就共同推動西南地區通航發展達成合作共識,締結戰略聯盟並組建合資公司。自此,星雅西南通用航空(成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星雅航空集團董事長、總裁陳柏儒先生與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先生等一行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 每經獨家專訪海特生物董事長陳亞:藥物研發將沒有中間地帶,抗擊...
    每經獨家專訪海特生物董事長陳亞:藥物研發將沒有中間地帶,抗擊疫情是行業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2 12:16:47
  • 海特環保敖志平:從陶瓷轉戰新能源汽車
    重慶最早的海特環保(集團)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時僅有3人。到今天,發展成擁有三大主營產業、覆蓋中國十多個省市,擁有28家全資實體子公司、2500名員工的綜合性民營企業。這一切都與他們有個敢於創新的董事長有著密切的關係。
  • 海特生物什麼時候上市 海特生物發行價格是多少?
    海特生物(300683)7月30日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申購搖號中籤結果。中籤號碼共有46510個,每個中籤號碼只能認購500股武漢海特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那麼,海特生物什麼時候上市呢?隨小編來看看吧。
  • 永大集團董事長呂永祥、副董事長呂蘭同日請辭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日訊 中小板上市公示吉林永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永大集團002622)今日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今日收到董事長呂永祥、副董事長呂蘭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 中航集團任命新董事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12月7日,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集團」)官網消息,在該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上,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宣布宋志勇任中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國航集團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的規定辦理。
  • 中科院半導體所退出海特光電
    □本報記者 李香才  海特光電有限責任公司29.75%股權正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1600.37萬元。  海特光電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為1億元。許可經營項目包括雷射手術和治療設備、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及其集成組件的生產等。
  • 遠洋運輸概念股大跌 中遠海特跌停報價3.87元
    據最新消息顯示,遠洋運輸概念股大跌,中遠海特(600428)跌停,中遠海控(601919)股價大跌超過9%,渤海輪渡(603167)、寧波海運(600798)等個股也有大幅下挫。那麼,遠洋運輸概念股有哪些呢?下文就帶小夥伴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簡介
    姓 名:李書福   主要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職 位:董事長   所 在 地:中國浙江   主要產業:汽車      人物介紹:李書福白手起家,創辦吉利集團。吉利集團是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集團總部設在杭州,在浙江臨海、寧波、路橋和上海、蘭州、濟南、湘潭建有六個汽車整車製造基地,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集團現有吉利自由艦、吉利金剛、吉利遠景、上海華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個整車產品。上述產品全部通過國家的3C認證,並達到歐III排放標準,部分產品達到歐IV標準,吉利擁有上述產品的完全智慧財產權。年納稅額超過10億元。
  • 【獨家】我國上市航運企業經營情況分析(七)——中遠海特
    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簡稱中遠海特)是國內A股上市航運企業,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戰略產業集群之一,前身為新中國第一家國有遠洋運輸企業廣州遠洋運輸公司。更名前全稱為中遠航運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遠航運)。
  • 中遠海特:用科技護航「特」運
    從1961年新中國第一艘遠洋船「光華輪」起航至今,中遠海運特種運輸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特)走過近60年,「特」字貫穿它發展的全過程。  舉重若輕 一次運輸創造一項紀錄  2016年—2018年,中遠海特累計承運風電設備567萬計費噸,承運高鐵機車4026輛。因為貨物的特殊性,經常一次運載就創造一項紀錄。  2016年,世界最先進的10萬噸級大型半潛船「新光華」輪投入運營,它是公司進軍高端海洋工程市場的希望。
  • 利星行集團創始人顏健生背景 利星行集團董事長老闆發家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家企業交利星行集團?這幾天,很多網友打聽利星行集團創始人背景。據悉,這個創始人就是利星行集團的老闆,也是董事長。發家史方面,還是比較傳奇的。接下來,為了滿足網友的好奇心,小編給大家揭曉這個集團的老闆的資料吧!  利星行集團董事長財富無數  一家大集團,背後的老闆肯定是有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