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技術帶頭人和經營決策者,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組織建立質量體系,使海特高新先後取得高新技術企業、省四川企業技術中心、國標、國軍標、武器裝備承制單位等資質。同時,順應國家發展戰略,積極踐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海特打造成「技術革新標兵」、「混合所有制標兵」、「軍民融合標兵」,對我國航空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技術上,帶領海特高新在技術服務上不斷革新,創新發展。其中,由本人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技術打破了國外對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技術的封鎖,取得了18項發明專利(含3項國防專利),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航空新技術系列項目的研發在國內不僅在技術、設計上具備先進性,更對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軍民融合戰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本人帶領的海特高新充分利用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等優勢,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於2015年收購中電科29所旗下成都嘉石科技,成功控股海威華芯科技有限公司,進入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領域,拓展業務和市場領域。
海特高新成為海威華芯控股股東後,利用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決策迅速、資金實力雄厚等優勢,推動海威華芯在核心人才引進、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團隊建設、管理制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大力推動晶片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促進項目早日投產。
2016年4月,海威華芯第一條6吋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線貫通,生產線同時具有砷化鎵、氮化鎵以及相關高端光電產品的生產能力,其0.25微米的功放電路生產工藝和砷化鎵無源集成電路生產工藝的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首個均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工藝開發、器件模型、產品生產製造於一體的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的開發平臺,項目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打破歐美壟斷,對軍、民用集成電路產業帶來新的革命和最廣泛的應用。
海特高新通過股權形式介入軍工研發、生產領域,以控股形式取得新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控制權,突破當前行業、軍民以及所有制界限問題,激活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活力,拓展混合制企業融資渠道,同步解決民口企業參股國有企業「話語權」薄弱的問題,為民參軍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選擇。在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革過程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其將研發的成果向民營企業轉讓或入股,甚至由民營企業控股,能夠切實增加競爭力和活力,提高「軍轉民」民品開發和技術轉移的積極性,打造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創新力的治理體系。
在「民參軍」的過程中,意識到軍民融合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必須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才能完成其使命。於2014年12月組織發起並組建四川省川聯科技裝備業商會,成為推動軍民融合更廣泛的平臺,商會成立短短一年半,已經發展了120多家實體企業,會員企業涵蓋航空航天、IT電子、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石油能源、節能環保、農業科技、網絡應用等領域的高端科技裝備行業。在技術革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都具備行業的前瞻性,推動了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責編:羅娟、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