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談·動漫與政治①|《宇宙戰艦大和號》去政治化「航跡」

2020-11-27 澎湃新聞
【編者按】

7月18日,一場大火燒毀了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過去的所有畫作和資料等全部被燒毀,世界為之哀慟。日本動漫的全球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現實的日本動漫自然也會涉及政治內容。澎湃新聞「外交學人」去年曾推出「扶桑談之日本漫畫與政治」系列文章,通過5部以政治為主題的日本漫畫展現日本戰後幾十年來的政治生態和風雲變幻。今起將再度推出「扶桑談·動漫與政治」系列文章,為讀者奉上「動漫與政治的夏日祭」。更易為大眾接受和喜愛的日本動漫又會折射出怎樣的歷史、政治與民意呢?

日本動漫在其國內和世界上都很受歡迎,原因之一是它不僅面向少年兒童,許多動漫作品對現實也有著深刻的反映,即使成年人也能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與啟迪。

日本動漫作品對現實的反映並非如鏡面反射那樣單純地再現,它更像一面哈哈鏡,對現實生活進行各種取捨、誇張與隱喻。商業動漫與試驗性的前衛作品不同,必須考慮盈利,因此它對世相的反映絕不是編劇或導演的一廂情願,同時也反映著受眾群體的態度。

作為現實世界的一部分,政治當然也會在日本動漫作品中有所反映。作為政治的延續,以戰爭為主題的日本動漫作品也不在少數。出於商業利益考慮,現代日本動漫作品非常重視娛樂性,動漫裡的戰爭更多是架空世界裡的戰爭,但往往折射著現實中的歷史、政治與民意。也就是說,戰爭主題的動漫作品是觀眾戰爭觀、政治觀與編劇、導演創作靈感的最大公約數。

《宇宙戰艦大和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雖然講述的是架空的科幻世界的宇宙戰爭,新舊兩版本的對比卻反映著日本年輕人對戰爭、歷史和政治的態度變化。以日本年輕人為主體的觀眾反感軍國主義、國家主義話語,對政治癒發不感興趣,崇尚個性,這正是新版《宇宙戰艦大和號》內容去政治化的最主要原因。

炙手可熱的大IP《宇宙戰艦大和號》

《宇宙戰艦大和號》是於1974年10月至次年3月在日本讀賣電視旗下各電視臺播出的26集電視動畫系列片,播出當時收視率並不理想,以至於原定更長的連載被縮短到半年,但重播和後續劇場版(即動畫電影)上映時卻贏得了不錯的反響,被日本動漫業界譽為日本動漫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尤其是進入2010年代以後,各種重製與新劇場版製作接踵而至,這部動漫現在已成為日本科幻動漫作品中一個炙手可熱的大IP,以至於主創團隊的西崎義展和松本零士還曾為誰是原作者的問題對簿公堂。

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供圖

《宇宙戰艦大和號》的故事一語以蔽之,就是一群熱血青年駕駛著「大和」號宇宙戰艦與邪惡的外星人戰鬥,拯救地球乃至其他星球的故事。故事的主題雖是正義與和平,劇中「大和」號宇宙戰艦的原型卻是二戰時日本海軍建造的「大和」號戰列艦。本作的創作者西崎義展和松本零士為什麼要把劇中宇宙戰艦的名稱和外形設定為二戰時的「大和」號戰列艦呢?日本觀眾對這樣一部動漫作品又究竟作何感想呢?通過對比新舊兩個版本的作品,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

2013年4月至9月,日本TBS電視臺播出了《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這部作品正是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的重製版。除了運用上世紀70年代還沒有的3DCG等新技術、人物外觀按照現代的日本動漫風格重新設計以外,兩部作品在內容上也有明顯區別。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新作比舊作更重視故事情節的合理性;新作基本剔除了舊作中「昭和男兒」式的武士道話語。

《宇宙戰艦大和號》1974年版(左)與2013年版男女主角形象對比

一以貫之地追求科幻世界「真實性」

首先,《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比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更重視故事情節的內在合理性。也就是說,至少要讓觀眾認可在劇中設定的技術條件下,事情的發展是合情合理的。

舉例來說,在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中,人類從獲得「波動引擎」這一外星「黑科技」的設計圖,到把這種引擎生產出來裝上「大和」號飛船,只用了幾天時間;而在新作中為了讓生產周期更加合理,特意增加了一位人物,把與地球人類友好的伊斯卡達爾星的王族從1974年版的兩姐妹變為2013年版的三姐妹,讓這位多出來的人物在一年前帶著「波動引擎」的圖紙來到地球,這樣建造進度「不科學」的問題就解決了。再比如,宇宙戰艦的艦員招募從艦長「過家家」般臨時找人,修改為提前進行系統培訓;為了避免像舊作中那樣讓女主角森雪在飛船上兼職太多,新增了艦員來分擔工作等。

《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中此類細節的修改眾多,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在當時已被認為是一部設定相當合理的「硬核」科幻作品,然而隨著現代觀眾對科幻作品鑑賞能力的提高,原來的很多內容就顯得不嚴謹,要被挑剔的觀眾吐槽了,許多設定的修改正是製片方為了追求作品設定的合理性,讓本作成為更加「硬核」的科幻片而做的。

順應時代潮流,剔除「昭和男兒」話語

經過經濟的高度增長和長期的西化,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普遍對政治提不起什麼興趣,尤其對必須戰死才能體現男子漢尊嚴之類的「昭和男兒」式的武士道話語嗤之以鼻,就連自衛隊帶著武器在街上穿過都會遭人投訴。因此,《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也對舊版中一些帶有「昭和男兒」氣息的臺詞進行了修改或刪除。

1974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的第一集中,沖田艦長帶著地球艦隊與外星人交戰,眼看艦隊就要全軍覆沒,只剩下沖田自己的旗艦和男主角的哥哥古代守指揮的一艘護衛艦,沖田艦長下令撤退。這時古代守卻不願撤退,在發表了一番什麼才是男子漢的慷慨陳詞之後,駕著自己的飛船衝向外星艦隊。

對於古代守「在這裡撤退的話就無法面對死去的戰友」的說法,沖田艦長勸說道「在這裡全軍覆沒的話就沒人保護地球了,為此,即使忍辱負重也要活下去」,而古代守卻反駁道「男子漢不是應該戰鬥到底,多消滅幾個敵人,最後戰死嗎?」。

這樣的爭論在《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中》發生了變化,得到撤退的命令時,古代守以掩護沖田艦長的旗艦撤退為由拒絕撤退,臺詞也發生了翻轉,反而是古代守勸說沖田艦長「如果你死了就沒人保護地球了」。

可見,新版作品中的古代守已經從一位思想保守的「武士」成長為一位開明的進步青年,《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對即使沒有實際意義也要戰死的「昭和男兒」式武士道話語進行了刪減和修改,劇中角色不再侃侃而談男子漢就該戰死的道理,而是為了掩護旗艦撤退保存反擊的火種不得不選擇留下。

除此以外,《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還把劇中所有人的軍銜從舊日本海軍的少佐、少尉等改成了了自衛隊式的三佐、三等陸尉等,把1974年版中對「大和」號戰列艦的歷史介紹也取消了。總之,《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儘量刪除和改編了任何與二戰歷史或意識形態有關的內容,儘量避免給觀眾造成灌輸不合時宜的舊思想的印象,以順應時代的潮流。

遠離軍國主義的《宇宙戰艦大和號》才受歡迎

既然製片方如此重視科幻的質量,煞費苦心地要「去政治化」,為何在宇宙戰艦的名稱和外形上不同舊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撇清關係呢?

按照劇中的設定,之所以飛船外形酷似「大和」號,是為了在建造階段掩人耳目,不讓敵對的外星人察覺,於是在當時已經乾涸的九州海底把建造中的飛船偽裝成沉沒的「大和」號的樣子。當然,這只是作品世界觀中的自圓其說,要說製片人和導演把飛船設定成「大和」號模樣並使用同一名稱的理由,簡而言之,其實就是為了「蹭熱度」。1974年當時和現在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忠實支持者們雖然不關心政治,但他們並不討厭「大和」號本身。

1974年播出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其熱衷的支持者主要是1955年以後成長起來的「新人類」,它們與親歷戰爭的老一輩以及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長輩都不同,從記事開始,日本就已不是戰後廢墟的模樣。他們成長的年代是一個科技爆發的年代,美蘇在激烈的太空爭霸中你追我趕,先後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1969年美國還率先實現了載人登月。在這個大環境下,《鐵臂阿童木》、《鐵人28號》等日本科幻動漫作品的裡程碑陸續出現,《宇宙戰艦大和號》也正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宇宙戰艦大和號》的「粉絲」們如前所述,對政治不那麼關心,不愛聽什麼「為了國家」、「為了天皇」之類的口號,但是對「大和」號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列艦卻有著一種近似自豪感的感情。

眾所周知,以1853年美國黑船叩關為開端,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日本被迫捲入以近代條約體系為核心的國際關係中。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更是主動融入西方國家建立的秩序中去。然而在1921年的《五國海軍條約》中,卻規定美英日的主力戰艦噸位比例限定為5:5:3,這使日本感到自己如此主動融入西方列強構建的條約體系,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辦事,到頭來卻仍然被視為二等公民,內心非常不平衡。於是想出了「以質取勝」的辦法,悄悄建造有史以來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可是日本軍國主義的這個「寶貝疙瘩」卻沒起到什麼作用,當時的海戰已由之前的大艦巨炮模式悄然向航母艦載機爭奪制空權的模式轉變,1945年4月7日,在日本軍國主義者孤注一擲的海上「特攻」中,「大和」號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於九州外海。

正因為這樣的歷史,亞洲受害國家的人民對日本海軍的旭日旗,軍艦艦艏的天皇菊花紋章,以及以風花雪月和古國名(編註:此處的「國」指日本奈良時代設置的地方行政區劃,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州)等命名的日軍艦艇大多沒有什麼好感。

即使日本方面,日本國民也受夠了戰爭之苦,因此哪怕動漫製片方也不願意冒惹怒日本觀眾的風險,在拍攝《宇宙戰艦大和號》時,艦艏的菊花紋章就被取消了,在重製時更是對「昭和男兒」式武士道話語等進行了徹底的刪除和修改。現在日本年輕人雖然大多不關心政治,反感「昭和男兒」式的武士道話語,但是他們對日本曾經擁有的工業能力和一流裝備卻懷有一種自豪感。這兩種情感在他們心中是並存的,這也是為什麼以「大和」號為IP的動漫作品只要遠離軍國主義忠君愛國的意識形態,不但不被日本觀眾嫌棄,反而非常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須軍,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動漫雜談:《宇宙戰艦大和號》動畫中的背景設定問題
    導語:在差不多20年後,重溫一道《宇宙戰艦大和號》這部動畫。誠然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尤其是放在上個世紀70年代。你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面對從外太空來的宇宙文明,用腦子想也知道對方科技水平比你高多了,你竟然敢冒著地球被滅的風險先動手?至於第二次火星戰役,憑著第一集開頭那些紙糊一樣的戰艦,我實在無法想像地球人是怎麼樣打平或打贏的(最後一集說勝利了),靠人多堆贏的嗎?而且戰爭僵持了七八年。
  • 宇宙戰艦大和號監督透露漫畫「MARIKA SEVEN」動畫化?
    宇宙戰艦大和號監督透露漫畫「MARIKA SEVEN」動畫化?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11-29 09:42:36
  • 稻草做的巨型戰艦!日本收穫祭的「宇宙戰艦大和號」_遊俠網 Ali213...
    曾經就搭建過一隻高7公尺長10公尺的哥吉拉,而今年的作品是「宇宙戰艦大和號」。  這樣用稻草搭起來的特色巨大建物,每一年都能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參觀拍照,成功的引起話題,而今年的主題宇宙戰艦大和號也是未演先轟動,在建造過程就十分吸引網友注意,這兩天在前夜祭的活動中開放,長16.6公尺寬3公尺高4.8公尺的巨大戰艦,讓不少前去參觀的網友感到驚嘆,太神啦~  過去在製作哥吉拉的時候,當地單位就有取得授權,然後農民便會以木頭跟竹子先搭起骨架
  • 日本經典科幻大片《宇宙戰艦大和號》,木村拓哉大神演繹超級英雄
    今天部屋君來介紹一部10年前的電影,2010年日本真人版電影年度票房第三的《宇宙戰艦大和號》,這部片子口碑不一,如果喜歡木村拓哉,則不可錯過,也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大製作科幻電影,除了大神,卡司還雲集了非常多的演技派演員。
  • 【漲姿勢】《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中的科學問題研究
    大和號的太空科學!深入未知世界的SF研究工作在製作科幻動畫中需要科學作為「後盾」,給工作人員在描繪世界觀和場景時提供準確的建議以及給機械概念帶來「說服力」。當然,這也是宇宙戰艦大和號系列的魅力之一,無需多言,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科幻(和科學)專業人士的幫助。他們的存在是眾所周知的,因為他們也被列在製作人員中,但很多人知道SF研究到底是什麼工作嗎?
  • 《最有趣動漫科幻作品》宇宙裡開著戰艦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總是少不了一些知名的科幻作品,通常場景都會設定在宇宙,然後主角一行人就搭著戰艦之類的大型載具不斷冒險,今天分享的這個「最有趣動漫科幻作品」排行榜,我們就來看看在日本網友的心中,讓人難忘且有趣的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20名「無責任艦長」《無責任艦長》(無責任艦長泰勒)是由真下耕一執導的一部動畫片,講述了一個關於軍艦生活的故事
  • 劇場版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 2202年的選擇》公布特報
    官方製作組於近日公布了劇場版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 2202年的選擇」最新特報,動畫將於1月15日在日本上映。 本作是以「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和「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 愛的戰士們」為基準而整合的特別合輯,講述了自伊斯坎達爾來拯救地球的宇宙戰艦大和號,經歷16
  • 楊奎松再批汪暉:談「去政治化」問題
    這一概念及其認識歷史的方法,汪是從義大利學者亞歷山地羅·魯索(Alessandro Russo)的論文中受到啟發並開始廣泛應用到他對歷史政治的看法中的。「去政治化」和「政治化」相對應。在魯索看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為分水嶺,多數國家都經歷了一個從原本「政治化」過程到「去政治化」過程的重大轉變。
  • 史詩新篇動畫《宇宙戰艦大和2202》首話劇照曝出 畫質創新高!_遊俠...
    堪稱是日本動畫的元祖級作品、日本巨匠級著名漫畫家松本零士的代表作《宇宙戰艦大和號》的新篇TV動畫《宇宙戰艦大和2202》即將於10月5日正式開播了,今天官方終於放出了第一話的最新劇照,承借動畫技術進步之力,新作畫質達到新高度。
  • 《宇宙戰艦大和2205》新劇場版確定 2020年秋季上映
    堪稱是日本動畫的元祖級作品、日本巨匠級漫畫家松本零士的代表作《宇宙戰艦大和號》、最新劇場版確定名為《2205 新的徵程》,預定2020年秋上映,近日製作人員公布,一起來了解下。·作為經典動畫《宇宙戰艦大和》的全新重製版,劇場版動畫《宇宙戰艦大和2202》將由全部7章構成。
  • 戰艦少女4-1克拉代夫東部海域打撈點分享 戰列艦扶桑在哪打撈的
    戰艦少女4-1克拉代夫東部海域都有哪些船艦?克拉代夫東部海域可以打撈到哪些船艦?德魯伊特在克拉代夫東部海域哪個點可以刷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戰艦少女4-1克拉代夫東部海域這張圖可以打撈到哪些船艦:   A-敵艦:Z21 Z22 沃克蘭 林仙 加拉蒂亞 佩內洛珀 奧馬哈 深雪 鮑爾 扶桑 摩耶 鳥海 希佩爾 北上 大井 五十鈴 曙光女神 亞特蘭大 朱諾 布魯克林 祥鳳 天狼星   B-敵艦:Z21 Z22 沃克蘭 林仙 加拉蒂亞 佩內洛珀 白雪 天后 鮑爾 扶桑 摩耶 鳥海
  • 當代中國「去政治化」話語評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相伴隨的是,我國學術理論和思想文化界出現「去政治化」的話語現象,並且滲透在不同學科中,引起程度不同的爭論。如何正確看待「去政治化」話語,是當代中國意識形態建設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 回顧古早動漫——70年代動漫(上)
    大家好,我是新人動漫老司姬,立志做最具個人特色的動漫評論自媒體。70年代,日本動漫的高速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經典的動漫,其中有許多影響了整個動漫歷史的發展,後代的許多動漫場景都有著想這個年代做致敬的場景,話不多說,開始盤點。1970年
  • 外交部副部長談中歐關係: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譚晶晶、梁淋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2日在京表示,中方主張中歐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不從政治角度解讀,應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    傅瑩是在以「新形勢下的中歐關係」為主題的外交部「藍廳論壇」上答問時作上述表示的。她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西方社會政治化傾向比較嚴重。
  • 《宇宙戰艦大和號》:一部十年前的日本科幻片
    通過研究後,軍方發現這個裝置上面有解決放射性物質的方法,但是他們必須要先去一個距離地球14萬光年的外星球,才有可能獲得辦法。為了生存,他們緊急成立一個小組,乘坐飛船向外星球出發,而小白被任命為小組的組長,他們很快就出發了。但是過程中卻很不順利,遭到了外星人的攻擊,幸虧飛船十分靈活才成功打敗對方。之後他們進入了一個蟲洞,但是一個外星飛船也跟了過來,小白他們捕獲一艘外星飛船弄到飛船上。
  • [SUBPIG][宇宙戰艦大和號][720p][木村拓哉/黑木美沙/柳葉敏郎/緒形直人/西田敏行/高島禮子][2010日影]
    / 柳葉敏郎 / 緒形直人 / 西田敏行 / 高島禮子 / 堤真一 / 橋爪功 / 池內博之 / 麻衣子 / 矢柴俊 / 波岡一喜 / 三浦貴大 / 齋藤工 / 山崎努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官方網站: yamato-movie.net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0-12-01(日本)片長: 138分鐘又名: 宇宙戰艦
  • 被稱為「神作」的5部動漫,被廣大宅友認可,地位一直無法被撼動
    一談動漫中的神作總會引起爭端,特別是一些熱番的粉廚們總要來攪一攪。所以這次一軒醬就盤點5部公認的神作。EVA被稱為神作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它與《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系列,並稱為上個世紀的三大神作。要分析他為什麼火?為什麼稱為神作?這太困難了,EVA曾作為日本社會專題來研究過,在國內小編也看過幾個清華教授研究EVA的講解的視頻,所以我再說一遍,這字數太長了!還是下次開個EVA專題吧。
  • 動漫史上公認的8部神作,你都看過哪一部
    《鋼之鍊金術師》之所以經典,最重要的是這部漫畫裡包涵作者對於生命自然,人性的欲望、貪婪、軟弱、狡猾、頑固與動搖深刻思考,不含絲毫的浮誇華麗,讓人讀起來沉甸甸的《機動戰士高達》,以前的我總是喜歡從劇情深度,人物故事下手,可是這次觀看,讓我明白了,《高達00》是一部充滿風格的動漫,感性大於理性的動漫,甚至有點像《COWBOY BEBOP》,總而言之,這兩個動漫都不能用劇情做評價
  • 評崔健棄演春晚:「去政治化」莫被幹擾
    評崔健棄演春晚:「去政治化」莫被幹擾 網際網路上一些人贊崔健拒上春晚,也多是從政治角度解讀之。  春晚是中國最特殊的娛樂晚會,它的受眾極其廣泛,是中國所有電視節目的「收視之最」。巨大的影響力本身,給這臺晚會慢慢平添了「政治色彩」,並逐漸形成對它的束縛。今年春晚總導演邀請馮小剛擔任,顯然是一種思想解放,它發出的是要突破常年積累的「政治性」、還更多娛樂和歡快給除夕電視觀眾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