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最低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公轉周期只有1.8地球日!

2021-01-11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淅淅瀝瀝,地球上豌豆般的雨點砸在地面上,濺起生命的源泉!這個場面在地球上屢見不鮮,但是你見過系外行星下雨嗎?甚至是不一般的雨----鐵雨,當熾熱的鐵雨從炙熱的系外行星的天空中落下,你可以想像那個場面,而這一切是宇宙中正在發生的事,它來自wasp - 76b,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我們所知的最極端的系外行星。

極端行星

wasp-76b是位於雙魚座的一顆奇特的「超熱木星」,距離太陽約640光年。這顆超熱的巨大系外行星白天的溫度高達4350華氏度(2400攝氏度),足以使金屬蒸發。強風將鐵蒸汽帶到較冷的一側,在那裡凝結成鐵滴。在這裡,鐵雨以高達5400英裡每小時(879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從空中斜衝而過。鐵雨可能會穿過wasp-76b厚厚的、湍流的空氣。

每隔1.8個地球日,WASP-76 b就會繞著它的主恆星公轉一圈。這一公轉軌道如此之近,以至於氣態行星已經恆星被「潮汐鎖定」。研究人員稱,白天的溫度會上升到4350華氏度(2400攝氏度)以上,足以使金屬汽化,而夜晚的溫度則要低得多,達到2730華氏度(1500攝氏度),對於我們來說,這仍然是難以想像的溫度。

WASP-76b於2013年被發現。這顆外星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兩倍,但其寬度幾乎是木星的兩倍,這可能是因為這顆行星從它的主恆星那裡接收到的大量輻射使它的大氣層大大膨脹。(關於該天體的距離,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些資料顯示wasp-76b距離地球約390光年,但這個數字是不準確的,Ehrenreich說。他和他的同事利用歐洲超精密的恆星測繪宇宙飛船蓋亞的數據計算出wasp-76b的距離。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用於巖石系外行星的雁行光譜儀和穩定光譜觀測(ESPRESSO)對WASP-76 b進行了研究。穩定光譜觀測是安裝在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位於智利的超大望遠鏡上的一種儀器。它在wasp - 76b的晝側和夜側之間的「傍晚」邊界處探測到強烈的鐵蒸汽信號。但是,在地球另一邊的「早晨」邊界卻沒有發現這樣的跡象,在那裡夜晚變成了白天。

對此,科學家認為最好的解釋是,風和wasp-76b的自轉將蒸發的鐵從白天帶到黑夜。夜晚的溫度足以讓鐵蒸汽凝結成雲,然後將雨水傾瀉到那裡的空氣中。這種雨可能由硫化鐵或氫化鐵等化合物組成。

但是,「在這種條件下,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鐵凝結成純鐵的液滴,這種鐵雨可能最終會通過大氣環流回到白天,使這種循環持續下去。而且,這場雨很可能不會以溫和的薄霧形式灑下,因為wasp - 76b的兩個半球之間巨大的溫差會產生令人吃驚的壓力差。例如,陸地白天空氣中的鐵元素正以每小時11000英裡(每小時18000公裡)的速度衝向行星的另一半黑夜。

被潮汐鎖定的超熱木星系外行星wasp-76b的白天部分可能比黑夜部分要蓬鬆得多,因為它有更高的熱負荷。因此,這兩個半球之間以高聳的雲狀物為邊界。由於較高的熱負荷,白天的空氣可能比夜晚的更膨脹。因此,「晚上」和「早上」的邊界在兩個半球之間,我們可以看到可能是由高聳的雲,從光下降到黑暗的標誌。

wasp - 76b的瘋狂之處不僅僅是吸引眼球,關於這顆奇怪的系外行星的新信息應該有助於科學家完善和測試氣候和全球環流模型,從而更好地了解系外行星的大氣。wasp - 76b也提醒研究人員要保持開放的思維,因為大自然造就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多樣性世界。系外行星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寶庫,你看得越多,發現得越多。

相關焦點

  •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恐怖」行星,溫度高達4327攝氏度,堪稱地獄
    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KELT—9b, KELT—9b又被部分人稱之為最「恐怖」的行星,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過最熱的行星,表面氣溫高達4327攝氏度,4327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 太陽核心溫度只有1500萬攝氏度,為什麼會發生核聚變反應?
    從「人造太陽」的模擬原理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下實現的可控核聚變,其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創造非常高的溫度,推動核聚變的正常穩定和高效運行,從我國「人造太陽」的研究進展來看,我們目前已經實現了裝置內部在1億攝氏度高溫環境下等離子體的穩定運行,將下來還將要突破3億攝氏度的反應溫度,我國的研究進展已經在國際上遙遙領先。
  • 為什麼溫度最高能達到1.4億億億億攝氏度,最低只有-273攝氏度?
    相信朋友們對溫度這個詞並不陌生,它存在於整個世界,整個宇宙中。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跟溫度打交道,它就存在於萬物之中,存在於人體之中,存在於這個宇宙。在我們上中學的時候,物理老師告訴我們:溫度有高有低,最低的溫度就是絕對零度,約為零下273.15攝氏度,而且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下限值,是一個無法達到的最低極限溫度。同時物理老師也告訴我們,溫度是沒有上限的。因此,在很多人的認知裡,溫度是有下限值,而沒有上限值的概念。
  • 質量是木星的11倍,公轉周期1.5萬年,這樣的行星第一次見
    它們有的距離宿主恆星只有幾百萬公裡,公轉周期甚至不足24小時,表面溫度也可以高達數千攝氏度。它們不僅刷新了科學家對行星及其形成模型的認知,還讓很多人以為系外行星都是這樣的。這對雙星的名字是HD 106906,形成於大約1500萬年前,非常年輕。它們都是黃白色的主序前星,溫度比太陽略高一點,在距離我們336光年的位置上彼此以100天的周期相互公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HD 106906 b的軌道。研究表明,它的軌道極大,距離兩顆宿主恆星有大約70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050億公裡!
  • 冷知識分享——為何最低溫度只有零下273.15攝氏度而高溫卻無限熱?
    為何最低溫度只有零下273.15攝氏度而高溫卻無限?學過物理的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最低溫度只有零下273.15攝氏度,當溫度達到來這個程度的時候又被稱為絕對零度。但是同樣的,物體的最高溫度卻沒有上限,宇宙中最炙熱的物體早已遠遠超過了上億攝氏度。
  • 科學家發現的「恐怖」行星,溫度4327攝氏度,超過紅矮星
    同時,太陽也是太陽系溫度最高的恆星,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並且將其命名為KELT-9b。發現KELT-9b以後,很多人都說它是最「恐怖」的行星,因為它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過的最熱行星,表面溫度達到了4327攝氏度。
  • 地球最熱地方溫度竟高達4萬億攝氏度 比太陽中心還熱堪稱宇宙之最
    地球最熱地方溫度竟高達4萬億攝氏度 比太陽中心還熱堪稱宇宙之最  olivia chan • 2020-01-04 10:
  • 科學家發現最「恐怖」的行星,溫度4327攝氏度,超過紅矮星
    發現KELT-9b以後,很多人都說它是最「恐怖」的行星,因為它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過的最熱行星,表面溫度達到了4327攝氏度。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一共是4600萬公裡。因為距離太陽較近,所以水星的表面溫度也非常高,達到了驚人的452攝氏度。
  • 天文學家發現「超熱海王星」系外行星,公轉周期僅為19小時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它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別--「超熱海王星」。這顆行星被稱為Ltt 9779b,它的軌道與其恆星極為接近。天文學家還提出了這樣一個系統是如何產生的問題。
  • 為什麼高溫無限,而最低溫度為-273.15攝氏度?
    為什麼高溫無限,而最低溫度為-273.15攝氏度?廣義上來講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最直觀感受就是每天的氣溫高低,例如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溫度都是零下二三十攝氏度,而南方的夏季溼潤炎熱,溫度可以飆升到零上三十攝氏度。
  • 宇宙最高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卻只有-273度?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不管是400℃還是600℃,它們與太陽的溫度相比弱爆了,根據科學家分析太陽表面溫度可達6000攝氏度,內部溫度更是達到驚人的1500攝氏度, 目前地球上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合金,在標準大氣壓之下它的熔點為4200℃,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低1800℃,因此理論上將太陽可以把地球給全部融化掉,我們本以為太陽內部的溫度已經高到無法現象
  • 最低零下多少攝氏度?
    北極是四周被大陸包圍的海洋,中間是北冰洋,只有夏冬兩個季節,冬季極夜一片漆黑,整個冬天沒有白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60攝氏度。南極是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但是整個南極洲95%以上的地方,常年都是被冰雪覆蓋。氣溫比北京要冷得多,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90攝氏度。為什麼南極比北極冷?
  • 同一時間澳大利亞溫度高達47.3攝氏度,美國低至零下37.7攝氏度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在上周末,澳大利亞出現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熱的高溫天氣,溫度高達47.3攝氏度,而在同時,美國卻出現了除極地溫度之外的地球上最低的溫度,這個地方就是美國新罕布夏州的華盛頓山。當發布了最低溫度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阿姆斯特朗鎮也同時出現了低溫情況,與美國不分上下。
  •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早在戰國時期,《考工記》就記載著「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即隨著溫度的升高,火焰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到「爐火純青」的時候溫度最高。恆星的發光機制和爐火不同,但顏色與溫度之間也存在著相關性。溫度越低的恆星,顏色越偏紅,例如紅矮星表面只有兩三千攝氏度,比鄰星就是如此;溫度越高的恆星,顏色越偏藍,例如藍超巨星的表面可達數萬攝氏度。
  • 真的很詭異,這顆系外行星溫度達3000℃,公轉軌道更加離奇
    它在今年1月首次展開觀測,並在4月展開正式的探測。經過了半年的時間它就展示了這顆與眾不同的系外行星。瑞士日內瓦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Monika Lendl在介紹這顆行星的時候說:「WASP-189b非常有特色,因為它是一顆距離宿主恆星非常接近的氣體巨星。它繞恆星公轉一圈僅僅需要不到3天的時間,它和宿主恆星的距離,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20。」
  • 英國核聚變反應堆創下1500萬攝氏度紀錄 比太陽核心溫度還要高
    一座英國核聚變反應堆近日成功創下了1500萬攝氏度的紀錄,比太陽核心溫度還要高,標誌著人類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又近了一大步。圖為反應堆中的高能氣體,即等離子體託塔馬克能源公司計劃於本年末前使堆內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相當於太陽核心溫度的7倍。而該公司的最近一次測試使其離這一終極目標又近了一步。達到1億攝氏度後,反應堆便可激發核聚變,通過原子核的融合釋放大量能量。
  • 地球最低溫度是多少?低至零下1000攝氏度的地方存在嗎?
    引言:地球最低溫度能達零下1000攝氏度嗎?科學家搖頭,指出宇宙內最低溫度為-273.15攝氏度,至今沒有事物或區域能達到此溫度,它只存在於理論中。說到低溫,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地球最低溫度能達到多少?對於這一問題,相信不同人會給出不同答案,有人認為地球最低溫度能達零下100攝氏度,也有人認為地球最低溫度能至零下1000攝氏度。根據常識,我們知道,地球內溫度較低的兩個區域分別是南極和北極。
  •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溫度越低的恆星,顏色越偏紅,例如紅矮星表面只有兩三千攝氏度,比鄰星就是如此;溫度越高的恆星,顏色越偏藍,例如藍超巨星的表面可達數萬攝氏度。通過光譜測量,天文學家能夠知道恆星在不同波長上輻射的光線強度,並且按波長畫出輻射強度的分布曲線。一般來說,曲線的峰值波長(也就是輻射強度最大處的波長)決定了恆星的顏色。例如,太陽輻射的波峰在555納米,為黃色。
  • 地球最低溫度刷新,科學家測出零下100攝氏度極值!
    在地球上,我們可能存在溫度極低的地方就是南北極地區,然而隨做氣候的變化,我們的最低溫度再一次打破新紀錄,根據氣象數據測量,在東南極高原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溫度更低值,地球低溫再創新高,測出了溫度達到了接近華氏148度(-100攝氏度,零下100攝氏度)的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