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20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內地票房破37億,超越了《紅海行動》,躍居中國影史第四。
能否超越《復聯4》的42.4億,進入中國影史前三名?
這將是「魔童」今夏一路過關斬將、書寫新紀錄的徵程裡,下一個小目標。
這37億票房數字,有多少是二刷以上觀眾貢獻的?
在《哪吒》超過1億人次的觀影大軍中,有不少觀眾不只是貢獻了八、九刷的門票,今天有一位觀眾甚至達到了十七刷!也就是《哪吒》上映的20天裡,除了三天沒看,她幾乎每天都看了一遍。
8月14日,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官博下,這位網友曬出了她十七刷的一打門票。
十七刷的網友,自稱哪吒和敖丙「媽媽粉」,幾乎是帶著「搞科研」的心態去看每一遍《哪吒》。
在十七刷面前,不少四、五刷甚至十一刷的網友表示「自嘆不如」:「二刷的我不配說話」「我五刷都覺得自己牛了,我果然太膨脹」「我十一刷,現在都沒感覺了」。
自從《哪吒》7月26日上映以來,不少進過影院看《哪吒》的網友,都「得」上了不同程度的「哪吒依賴症」。
輕則如本人,每天都要看看官博,有沒有更新表情包、壁紙和新花絮?
手機裡最近存的表情包,全是《哪吒》相關。
重則如那些十刷《哪吒》的網友們。他們可能是患上了「重度哪吒依賴症」,一天不看一遍就覺得缺少點啥。
「我已經三天沒看《哪吒》了」。
「今天是總第八遍,今天只能看一遍,因為有重要任務,不然今天就能達成十刷了」。
「十刷結束!但是今晚太糟心了,看看周末要不要再補刷一次」。
「今天《哪吒》散場後,影院電梯裡遇到一個小男孩和媽媽。
『媽媽,你看完後覺得《哪吒》好看嗎?』
『好看,但是不能再看了,你已經讓我們每個人都陪你看一遍了』。」
在N刷《哪吒》的觀眾中間,有一部分網友自稱「列文虎克女孩」,拿出了「科研精神」,對片中的細節猶如寶藏一般細細挖掘。
備註: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7世紀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網友們自稱「列文虎克女孩」意味著「拿著放大鏡看」,指對一切細枝末節都深入研究的精神。
儘管,《哪吒》官方已經釋出了許多細節解讀,比如下圖裡「哪吒生日會時為什麼特意穿上披風」。
但《哪吒》依舊令它的忠實觀眾們孜孜不倦,一個個都變身成為「哪吒十級學者」。
比如昆明路演時,出現了一位「十刷女孩」,她就《哪吒》的細節提了四個問題「四問餃子」,把餃子導演都給問懵了。
哪吒的頭髮是每天都自己梳嗎?
導演說:別問,問就是神力。
敖丙的兩個錘子叫什麼名字?
導演:你把我問住了,(有觀眾提醒說『海鹽真知棒』)這個不錯,那就「海鹽珍珠蚌」吧。
誰教哪吒認的字?
導演:自學,自學成才。魔丸嘛,天賦異稟,自己就會了。哪吒就是我人生的一種投射,我也是自學(動畫)的嘛。
太乙真人是不是自從哪吒誕生以來就再也沒喝過酒了?
導演:確實是喝酒誤事之後,他就克制多了,但是有沒有偷偷瞞著編劇喝,我就不太清楚了。
另一位十刷的「哪吒十級學者」,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哪吒房間裡,牆上的塗鴉是什麼?」
有同樣N刷的「哪吒十級學者」回答:「牆上畫的是敖丙,是他們海邊初次相識的過程」。
(小刀:服就一個字。)
更多「哪吒十級學者」,發現的是主創在片子裡所埋得特別深的梗。
彩蛋裡,其他三海的龍王是從巖漿裡冒出來的,柱子上的龍鎖鏈捆縛的就是他們三個,這說明東海龍王背叛了龍族,幫助天庭鎮壓龍族。
正片裡,天雷劫即將來臨時,李靖和殷夫人被哪吒用混天綾綁住,李靖還不怎麼擔心,因為心裡清楚有換命符,能保住兒子的命。但哪吒掏出換命符時,李靖瞬間就變得特別激動了——父愛如山。
《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一個產品,它這份驚人的用戶粘性說明什麼?
如果說,隔壁的《上海堡壘》指望著「流量」的6000萬粉絲去變現票房,卻被現實狠狠上了一課——
那麼,《哪吒》的37億票房就來自於口碑轉化的票房增長力。
這些十刷甚至十七刷《哪吒》的觀眾,用寶貴的時間和真金白銀在表達什麼?
觀眾是真誠的,他們早就學會了:以直報直。
一部商業電影,每一位主創,導演、編劇、演員的時間用在了什麼地方,觀眾都看得到。
某位十五刷了《大聖歸來》的網友說:「親眼看著哪吒一步步登頂,突然想到當年的瘋狂,當初的『大聖』取得了9.56億,讓動漫人看到了希望,讓資本們看到了市場,所以《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等一系列優秀作品出世,直到引爆今年夏天的《哪吒》。」
四年前《大聖歸來》的「爆」,是很多國漫迷們「瘋狂」換來的回報,喊一句「國漫崛起」,單憑「精神股東」和「自來水」們的熱血是不夠的。
國漫真正需要的是產業鏈的成熟、行業人才的培育、周邊市場的拓展,當然更重要是資本的矚目——
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今日主筆:某小刀。
@刀刀叨文藝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