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德外5號」(ID:dewaiwuhao),36氪經授權發布。
來源 | Molly Horan,Julia Alexander
作者 | The verge,FFWD,business2community
編譯 | 王涵
花式講刑法的羅翔最近「火」出圈外。今年三月初入駐B站至今,他的B站帳號「羅翔說刑法」的粉絲數已達到416萬。除羅翔外,近期還有不少知識教育類UP主先後實現快速漲粉,兩三個月的時間,新增用戶超過百萬。
可以看出,知識類視頻的市場空間,潛力無限。其實,YouTube早在2018年便開始在該領域運營。YouTube如何戰略布局該市場?以及如何看待此垂類的未來發展空間呢?
2018年,YouTube通過旗下Learning Fund項目,向教育博主和教育類內容投資了2000萬美元。YouTube官方表示,致力於製作教育類Ted演講內容的TED-Ed頻道,Hank和John Green聯合打造的知識教育類頻道Crash Course等都獲得了該項目的資金支持。此外,當時YouTube還計劃面向一些創作機構及獨立創作者,如Green brothers欄目、傳統新聞機構、教育型組織等進行投資,以擴大知識類頻道的內容生產能力。
YouTube知識類項目的宣傳網頁上寫道:「最終入選的基金申請者必須與YouTube籤訂書面協議,該協議規定了內容標準、付款時間、付款條件等細節。據協議,至少擁有兩萬五千名訂閱粉絲的作者才有資格申請此項資金,該協議並未對內容創作者的學歷做出硬性規定,但要求入選的申請者要麼展示出他們的專業性,要麼證明他們生產的內容為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所認可。」這表明,YouTube似乎更加看中知識類視頻內容的專業性,並有通過此項目為平臺吸納優質內容的想法。
圖註:Crash Course(譯:速成課程)頻道首頁(來源:YouTube)
2018年7月,YouTube針對教育內容創作者正式推出了YouTube Learning項目。2018年8月,YouTube當時的負責人宣布,計劃未來兩年投入1000萬美元,用於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ASAPScience、Smarter Every Day等YouTube的科普博主都在該項目之列,並且他們都加入了YouTube的知識類頻道。YouTube再次重申知識類內容,是公司要重點突破的新的業務領域。
YouTube的CEO Susan Wojcicki表示,她對知識類領域熱情滿滿。她說:「我們的團隊正在不斷努力拓展平臺上的學習內容,我們希望通過YouTube平臺,為向世界傳遞知識的創作者以及那些通過YouTube平臺獲取知識內容的用戶,提供一些幫助。這類內容裡有很實用的職業技巧,比如怎麼提升面試通過的機率,如何製作一份精美的簡歷,以及計算機編程、遊戲開發、Java等的基礎知識教學。」
眾所眾知,視頻化已經成為媒介傳播的一個趨勢,而知識類的內容往往又比較枯燥。知識類視頻,通過將視頻的可視化、趣味性與知識的實用性相結合,可以為自身贏得一定的發展空間。據數據,視覺觀看的過程要比文字形式快60000倍,這也使得視頻成為了最佳學習工具之一。
註:知識類內容的受眾需求量,在眾多內容種類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來源:Sprout Social)
如何製作此類視頻呢?找到一個好的主題可謂是事半功倍,當然你可以選擇你認為有意思的內容,但是如果想獲得理想的觀看量,那麼不妨運營一些策略。比如,在網上查找一些關鍵詞,然後利用這些關鍵信息,構建一個主題庫。因為受眾也會使用知名的瀏覽器,利用關鍵詞搜索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想要了解的知識。關於用戶的知識類需求,你也可以瀏覽大型的知識類網站,比如國內的知乎,從上面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我們想通過知識類視頻內容幫助更多的人。」Hank Green在Crash Course頻道首頁上發布的一則視頻簡介中說道。2012年,他們在YouTube上上傳了第一個自製的知識類內容,一個關於糅合世界歷史和化學知識的視頻。八年的時間裡,他們生產20多種課程內容,積累的粉絲數超過1000萬,內容也擴展到文學、心理、商業等更加廣泛的領域。他們也會邀請擁有不同專業知識的博主來助陣,他們最近出版了一個速成課程,書名為《商業的軟技能》,該課程的主持人Evelyn就是在他們的邀請下加盟的。
圖註:Crash Course知識類視頻擁有不同的分類(來源:YouTube)
Evelyn一直在製作自己的知識類節目《Evelyn from the Internets》,她的頻道已經積累了21.8萬名粉絲。Evelyn認為,網絡端的知識類視頻內容,與傳統教學課件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需要在創意方面窮盡心思。
她表示:「根據多項指標監控數據,用戶往往通過觀看娛樂性的內容,獲得即時性的滿足,短期內此類內容能獲取大量的關注,但知識類內容吸粉,卻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雖然很多用戶知道,這類內容遲早會派上用場,但只有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它才能體現出價值。」
圖註:《Evelyn from the Internets》主頁截圖 (來源:YouTube)
知識類視頻給受眾提供了更多獨立學習的機會。知識類內容創作者Vanessa Hill為自己的頻道Brain Craft描繪用戶畫像時,看到的正是用戶獨立學習的能力,以及與傳統的學習機構建立的聯繫。
擁有50.3萬訂閱用戶的Hill,製作了多期「時差中的奧秘」「如何讓自己保持5年內動力滿滿」等知識類內容。Hill表示,她創立該頻道的機緣在於,她在一次教書過程中,偶然間意識到,自己可以製作一些書本上遺漏但是重視性較高的內容。現在,她視頻內容的受眾群體,已經最初的學生,擴大到各行各業以及各個年齡段的人群。
她表示,在公交車上,晚上失眠躺在床上,或者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在電視上觀看......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會在不同的場景下消費知識類視頻內容。而這些信息,是她從用戶評論和觀眾來信中總結出的受眾習慣。
圖註:Brain Craft主頁,在家學習系列的視頻按不同主題進行分類(來源:YouTube)
在創作此類視頻時,Hill會給自己設定一些場景,比如在公交車上或者在教室裡收看視頻。她表示:「很多優質的YouTube知識類內容可以和正規教育結合,我製作的很多視頻出現在了大學的課本上,而像outlier.org這樣的新網站也已經開始提供經過官方認證的在線課程。與傳統學校相比,學生如果可以通過視頻平臺,獲取學位,是一個非常經濟、有效的做法。網絡視頻已經介入知識領域,並將會繼續深挖下去。」
Minute Physics的亨利·賴克(Henry Reich)認為,過去8年裡,當他第一次開始上傳自己的動畫短片課程時,知識類視頻領域發生了變化,這是創作者製作內容的範圍和方式的轉變。「講解的質量、涵蓋的不同內容等方面的標準都在驚人地提升。」收益也是一大重要影響因素。創立一個YouTube頻道所能夠獲得的收益也很可觀,過去內容創作者可能只能依靠廣告收益,而現在企業贊助和眾籌等形式成了維持教育類頻道運作的重要來源。
「自YouTube平臺成立以來,知識類內容一直是組成平臺的一部分。」YouTube產品溝通高級助理Melanie Galindo表示。從學習如何打領帶到熟練掌握SQL專業技能,YouTube成為人們學習新技能的平臺,在為YouTube所謂的edutubers提供支持方面,2000萬美元的學習基金給了Crash Course和Rachel's English等頻道內容製作者比金錢更多的東西,那就是更好的技術支持。
學習內容播放列表是專門為那些到YouTube平臺學習的人提供的功能,Galindo說:「新的平臺功能給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可以將視頻內容按照重點概念進行章節分類,難度由初級進階到高級。更令人驚訝的是,作為一個致力於讓受眾持續觀看的平臺,YouTube甚至刪除了學習播放列表中的視頻推薦,為的就是能夠讓觀眾專注於眼前的課程。」
與Hill一樣,Galindo認為未來YouTube上的知識類內容會成為每一個能夠接入網際網路的受眾都唾手可得的內容。「如今每天都有數以百萬的受眾到YouTube平臺上進行學習,未來5年我們將會繼續致力於為受眾提供優質的學習內容,將YouTube打造成當代獨立學習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