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發集團:「無水染色」將投產,年產能可達近千噸

2021-01-20 澎湃新聞
即發集團:「無水染色」將投產,年產能可達近千噸

2021-01-10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剛進入2021年,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即發集團」)就收到了來自山東省科技廳的好消息:公司牽頭建設的山東省無水染色技術及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籌)正式獲批。

■即發集團生產的用無水印染技術染色的紗線。

記者獲悉,該創新中心主要依託即發集團進行建設。以此為契機,即發集團邁出了2021開年來堅實的「第一步」,縱深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聯合創新,加碼開展無水染色關鍵核心技術、重大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等「卡脖子」技術攻關,以推動無水染色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領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即發集團,總投資數千萬元的無水染色產業化示範車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即發集團副總經理萬剛告訴記者,在公司上下緊鑼密鼓地推進下,該示範車間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屆時,車間無水染色年產能將達到近1000噸。

據悉,傳統紡織染色主要以水為介質,每染1噸紡織品約需要100噸淡水資源,同時產生大量汙水,嚴重製約著我國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自2014年以來,即發集團通過產學研合作形式,對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工藝進行了科研攻關,陸續解決了相關技術、染料、裝備及關鍵部件等難題,研製了循環泵、閥門、染料釜等關鍵設備和部件。

目前,即發集團已就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工藝開展了近3900次周期性研究試驗,並建設了連續正常運行的無水染色小試和中試示範線。試驗和中試結果顯示,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染色工藝全色系覆蓋,整個染色過程脫離了水和化學助劑的使用,可真正實現無汙水排放,推動了傳統有水印染的革命性升級和顛覆性創新,是典型的綠色環保技術,具備了規模投產的條件。

「上半年,隨著無水染色產業化示範車間投產,無水染色技術也將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推廣應用,這將從根本上解決印染行業高耗水、高汙染的難題。」萬剛說。

記者 | 耿婷婷

原標題:《即發集團:「無水染色」將投產,年產能可達近千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產能天花板形成 再生鋁在建及投產產能超330萬噸__上海有色網
    其中,廣元中孚綠色水電鋁材項目一期一工段118臺槽己於2019年11月投產,產能25萬噸/年;2019年12月雲南神火90萬噸/年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一期一段15萬噸/年產能投產,至2020年8月運行產能已達45萬噸/年,9月底完成二期建設,形成了90萬噸/年的產能;2019年12月,魏橋集團雲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暨200萬噸/年水電鋁項目奠基,並成立雲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世界上鋁產業從未有的
  • 活性染料無鹽染色和無水介質染色技術的應用
    活性染料無鹽染色和無水介質染色技術的應用 2006-12-1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遼寧騰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突破紡織印染過程中的兩項重大關鍵技術難題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建成後,在完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格局,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改善珠江下遊河湖水生態水環境,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緩解廣西電力緊張局面、解決桂中旱片缺水問題、帶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效益顯著,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推動廣西「東融」提供有力支撐。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
  •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染色技術獲突破
    近日,從瀋陽化工研究院染料國家工程中心傳出消息,該中心自主開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CO2)無水染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基於此項技術的毛類專用染料已進入放樣應用階段。
  • 貴州磷化集團3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成功投產
    貴州磷化集團3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成功投產 2020-05-23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投產後年收入可達108.24億元!
    ,成為「原料—冶煉—深加工—製品—焦化—發電」全不鏽鋼產業鏈第一驅動力,為我市早日實現1400萬噸鋼鐵產能發展規劃奠定基礎。,成為山東省鋼鐵產能整合後,全省第一個鋼鐵類年度建成投產項目。,預計年營業收入達到108.24億元,年繳納各項稅收近7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1000個,為臨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2020年鋁行業回顧 | 企業利潤上升 氧化鋁產能天花板形成 再生鋁在...
    2020年前9個月,我國累計進口鋁土礦8803萬噸,同比增長12.7%,預計2020年進口量可達11400萬噸,同比上升13.2%。我國鋁土礦主要進口來自幾內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十六七個國家,從幾內亞進口的礦石今後將逐年上升。
  • 致敬70年丨回眸紡織科技飛躍的70個瞬間
    39  間位芳綸實現產業化生產  2004年,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間位芳綸一期工程成功投產,產能為500噸/年,實現了間位芳綸產業化生產。2010年,該公司間位芳綸的產能已達到5000噸/年,位列國內第一,世界第二。2011年,公司實現對位芳綸產業化工程投產。
  • ...盛新鋰能擁有業隆溝鋰礦,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能陸續投產;⑤...
    碳酸鋰價格近三個月漲逾三成,需求或將持續提升;① 百川資訊數據顯示,1月4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繼續上漲,漲幅近3%。自去年10月以來,累計漲幅達36%。目前碳酸鋰企業庫存較低,訂單飽滿;② 華創證券指出,國內碳酸鋰供應緊張局面仍未得到緩解,下遊訂單增多,成交價格上行。部分下遊廠商陸續補庫存,市場報價有望持續走高。
  • 多個PTA和乙二醇新項目將集中投產,2020年聚酯滌綸市場向何處去?
    多個PTA和乙二醇新項目將集中投產,2020年聚酯滌綸市場向何處去?新產能快速擴張,且由大型龍頭企業引領,由此引發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這是聚酯滌綸行業2019年凸顯出的一大鮮明特點。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桐昆集團、新鳳鳴、恆逸石化、盛虹集團、恆力集團、榮盛石化6大龍頭企業合計新增聚酯產能約225萬噸。
  • 海盈控股貴州嘉盈項目投產 可實現電池產能5GWh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6月29日,海盈控股集團貴州嘉盈(一期)項目投產儀式在貴州白雲區舉行。貴州嘉盈新能源智能化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40億元,建設單位是以貴州嘉盈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由海盈控股集團投資建設。
  • 我國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形成千噸級產能
    我國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形成千噸級產能 2015-02-13 14:16:44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在南京舉行的聚醯亞胺纖維應用技術研討會上表示
  • 養樂多擴充華南產能,廣州人每天能喝掉285萬瓶
    9月20日,廣州益力多(養樂多在華南地區稱為「益力多」)旗下的佛山益力多工廠正式竣工,該工廠佔地面積約為4.4萬平方米,預計產能可達160萬瓶/天。此前,廣州益力多已有2002年竣工投產的廣州一廠和2014年竣工投產的廣州二廠。華南市場對養樂多在華業務意義重大。
  • 多家銅箔企業都在積極擴充產能,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其中,一期項目已經於2018年投產。 項目全部建成後將進一步鞏固諾德股份在鋰電銅箔領域的龍頭地位,進一步提升諾德在鋰電銅箔的市場佔比和競爭力。 德福科技新建1.4萬噸銅箔產能 2020年,德福科技銅箔總產能將達3.5萬噸/年,產能規模位居國內前列。
  • 光伏玻璃缺口將在2021年下半年緩解 產能置換政策如何有序放開?
    由此可以看出,光伏玻璃產能短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回答》沒有直接關聯。「根據以往光伏玻璃供需情況,及對光伏玻璃產能供給端的統計分析,目前光伏玻璃供應短缺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是階段性的短缺。」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張佰恆對記者說。  而這缺口,也將在2021年下半年逐漸得到緩解。
  • 信義玻璃:浮法玻璃3年內產能提升5成
    浮法玻璃業務表現方面,配合規模效應帶動強勁盈利增長受惠於國家更嚴格的環保管制及產能限制政策,浮法玻璃平均售價於年內顯著提升,加上集團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及規模效益,令浮法玻璃業務分部的營業額上升23.2%至近 80.17億港元,毛利攀升42%至25.43億港元,毛利率上升至31.7%。
  • 紹興市制定印染行業落後產能淘汰標準
    2.多鹽、多水的染色工藝  多鹽染色工藝:纖維素纖維活性染料浸染,中深色(染料>6%o.w.f.),元明粉濃度>80g/L(黑色散纖維可放寬至100g/L);  多水染色工藝:浸染,浴比>1:8。
  • 國內無水印染技術跟國外ColorDry無水染色技術有何區別
    我們採用生態環保的有機高分子非水介質代替水作為染色介質,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染色工藝,是一種巨大的創新變革。」綠宇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總負責人劉今強介紹。這一技術一旦進入產業應用,將推動紡織印染行業的綠色生產出現裡程碑式巨變。
  • 【SMM乾貨】2019年全球鋰電池行業擬投放產能一覽(持續更新中)
    該工廠產能接近5GWh,可滿足20萬輛電動車的搭載需求,新增兩條產線後,產能預計將增加80%。今年3月13日,松下大連工廠正式量產供貨。此外,松下在中國還有另外兩家動力電池工廠,均在江蘇省內:位於蘇州的工廠是專門為特斯拉生產動力電池的,2017年正式投產,今明兩年可達到35GWh產能;另一家工廠則坐落於無錫,今年9月末正式開始建廠,預計2019年9月可開始投產。
  • 世界500強恆力集團自主研發的可降解聚酯新材料投產
    >   新華網南京12月28日電(記者劉巍巍) 記者28日從世界500強企業恆力集團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