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發現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來了美麗的昆明有著「春城」之稱,也正因春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吸引鳥兒們紛紛飛到昆明過冬。
-
Strolling on the Dianchi Lake Wetland | 漫步滇池溼地
為了修復滇池湖濱生態環境,2003年起,昆明市在官渡、西山、呈貢、晉寧及晉寧沿湖縣區啟動了湖濱生態溼地建設。經過十餘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滇池湖濱已初步構建了一條平均寬度約200米、面積約33.3平方公裡、區域內植被覆蓋超過80%的閉合生態帶,形成了一條以自然生態為主、結構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濱生態綠色屏障。
-
時隔數年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再現滇池南岸
央廣網昆明2月3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趙玉 李春磊 李繼明)春節期間,在昆明市晉寧縣昆陽街道的東大河溼地,無盡的雜草叢中隱藏了一群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 被朋友們稱為「鳥叔」的攝影愛好者吳樹忠,最近在東大河溼地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滇池清、春城綠、昆明藍,已經成為了昆明獨特的標籤。「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擦亮「世界春城花都」名片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滇池現鳥影 海鷗已來到?
近日有市民在滇池裡發現了一些鳥類活動的跡象,其中有些白色的小鳥很像紅嘴鷗,現在已經是9月底了,天氣逐漸漸涼,那這些究竟是不是咱們的老朋友回來了呢
-
「高清組圖」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昆明南滇池溼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科普天然大教室 位於晉寧區的南滇池溼地是昆明市首個國家溼地公園,距昆明主城區50餘公裡。作為環滇池湖濱閉合生態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滇池溼地是滇池湖濱面積最大的溼地,由滇池南部水域和南滇池湖濱地帶組成,包含滇池入湖河流流域面積最大的東大河河口,總面積1220公頃,溼地率91.43%。
-
致川渝的朋友們:「定製之禮」已備下 冬約春城享「暖暖」
初冬的滇池畔,陽光灑在水面上,折射出碎鑽一般跳躍的光芒,紅嘴鷗上下翻飛、戲水搶食,十分熱鬧。 這,是春城的冬日場景之一。 滋養著春城百姓的滇池水也讓這座城市的冬日顯得更加柔情。午後暖陽映照湖心,浮光躍金,溫暖耀眼。滇池撈藻人往來湖上,守護著這顆「高原明珠」。 除了先天的氣候和資源優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也讓昆明的冬日變得更加溫暖。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溼地,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豐富營養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溼地,也是候鳥長途遷徙中棲息的地方。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
-
滇池南岸的中山杉紅啦
掌上春城訊近日,記者在滇池南岸溼地公園看到,大片的中山杉已慢慢開始變紅,滇池邊的「水上森林」進入最佳觀賞期。明代楊慎曾在《滇海曲》中誇讚昆明:蘋香波暖泛雲津,漁枻樵歌曲水濱。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
春城惜別小精靈 北歸前約3000隻紅嘴鷗聚滇池
原標題:春城惜別小精靈 北歸前約3000隻紅嘴鷗聚滇池 暖春三月,萬物復甦,不知不覺又到了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的季節,不妨趁著春光正好,出外搜搜奇看看花吧! 今天晚報搜羅了文山丘北楊雄山上嬌豔如火的馬纓花,昆明海埂大壩上正與春城依依惜別的紅嘴鷗,昭通鎮雄集聚的「四大名木」之首楠木,還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認證的新鳥種雲南柳鶯;如果你對化石感興趣的話,我們還為你準備了驚現晚白堊紀地層的鳥類化石——楚雄微鳥,讓我們一起去賞花、看鳥、尋奇木,腳踏青青草地,沐浴和煦陽光,呼吸陣陣花香,一起出遊,醉在春天吧……
-
兌現滇池國際灣區紅利!昆明恆大城價值「躍」升
國際盛會落地,是昆明向世界展示春城獨特魅力,進一步擴大海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機遇。一場盛會改變一座城近20年來,隨著會展經濟快速崛起,昆明經歷了一次次的蛻變和新生。1999年,以「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為主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成功舉辦,這是中國舉辦的首屆專業類世界博覽會,也是昆明首次舉辦超大規模盛會。
-
程連元:最大限度發揮溼地生態環境效益
掌上春城訊日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主持召開滇池周邊溼地建設、提升改造專題會議。程連元強調,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注重系統謀劃,加大保護力度,最大限度發揮溼地生態環境效益,為滇池保護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介紹,國內外鳥類專家近十年來加強了影像記錄,這些鷗類的高清美圖得以呈現在讀者眼前。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水專項淮河項目河流水生態修複課題負責人、南京大學安樹青教授獲「傑出溼地科學家」獎。本屆大會特設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水專項」)報告專場,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系統介紹了水專項支持我國溼地保護助力河、湖水生態修復的相關工作與成效。會上,水專項淮河項目河流水生態修複課題負責人、第十屆國際溼地大會主辦人南京大學安樹青教授獲頒國際生態學協會授予的「傑出溼地科學家」獎,成為亞洲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
會「潛泳」的樹:憑「一己之力」加速了雲南滇池的生態修復
「西南明珠」滇池作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接納了數以千萬計旅客的拜訪、打卡。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片湖水早已不堪重負,頻繁的人類活動、工廠的大力興建、氣候地形的改變導致無數的汙水、廢物、泥沙一股腦的排入滇池,這超出了滇池自我淨化的能力極限。
-
20種溼生植物或將列入「滇池夢」品牌
近日,「滇池夢」品牌土著溼生植物研討會在連雲賓館召開。來自植物學、生態學、園林學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參加,共同探討將20種溼生植物列入「滇池夢」品牌。雲南省溼地保護發展協會會長肖雪冰介紹,2005年4月,根據《滇池流域水汙染防治「十五」計劃》項目,昆明市水產總公司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的主管下,啟動實施滇池東風壩二期生態修復工程。
-
梁鴻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修復工程開工 為鳥類打造最佳安居場所
1.7米、1.4米、1米……近日,在梁鴻國家溼地公園一處荒地上,地面用白線畫上開挖記號,挖掘機正揮舞大鏟整理地形。待水系連通後,預計今年三四月份,這片荒地就將變溼地,成為荷葉田田、水鳥翩躚的「棲鳥灣」,為鳥類打造最佳安居場所。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型,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看起來非常健康。
-
水杉林裡划船,滇池湖畔欣賞睡美人,海洪溼地風景真美!
昆明人要想欣賞水杉美景很方便,我給您介紹一個就在昆明市區的地點叫昆明海洪溼地公園。這就是海洪溼地公園的航拍圖。它位於昆明的湖濱路上,滇池湖畔。海洪溼地公園裡種有好多水杉。這種樹在滇池邊生長可謂條件得天獨厚,株株都長得很茂盛。
-
人民日報點讚:滇池金線䰾重現折射生態治理成效
從瀕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到目前千萬尾級的人工繁育能力;從退出湖體到重新入湖,助力滇池流域生態治理——位居「雲南四大名魚」之首的滇池金線䰾,命運變化和滇池如此休戚相關,給當前的湖泊生態環境治理修復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