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惜別小精靈 北歸前約3000隻紅嘴鷗聚滇池

2020-12-03 東方網

原標題:春城惜別小精靈 北歸前約3000隻紅嘴鷗聚滇池

  暖春三月,萬物復甦,不知不覺又到了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的季節,不妨趁著春光正好,出外搜搜奇看看花吧!

  今天晚報搜羅了文山丘北楊雄山上嬌豔如火的馬纓花,昆明海埂大壩上正與春城依依惜別的紅嘴鷗,昭通鎮雄集聚的「四大名木」之首楠木,還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認證的新鳥種雲南柳鶯;如果你對化石感興趣的話,我們還為你準備了驚現晚白堊紀地層的鳥類化石——楚雄微鳥,讓我們一起去賞花、看鳥、尋奇木,腳踏青青草地,沐浴和煦陽光,呼吸陣陣花香,一起出遊,醉在春天吧……

  看鳥

  昆明城區已無紅嘴鷗

  到海埂大壩送別老朋友

  21日,昆明鳥類協會海鷗觀察員、74歲的「海鷗老人」劉震在負責的翠湖水域守望8個小時,都沒見到紅嘴鷗的蹤影。「最近一周,翠湖的紅嘴鷗數量一天天減少,從500隻減到400隻,從400隻到一隻沒有了……」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相關人員及紅嘴鷗觀察員處了解到,紅嘴鷗20日下午正式告別城區,翠湖、環西橋、大觀樓等城區水域都沒了紅嘴鷗。

  紅嘴鷗去哪兒了呢?原來,相當數量的紅嘴鷗都去海埂集合,即將飛離昆明。據負責海埂大壩統計的觀察員張師傅介紹,21日還有約3000隻紅嘴鷗在海埂大壩水域,近幾天應該還不會走,人們還可趕到那裡餵食和送別老朋友。

  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楊明介紹,紅嘴鷗去年是3月23日跟城區水域及遊客說「再見」的,今年提前了兩天,屬正常現象,也說明市民餵鷗比較正常,確保紅嘴鷗「衣食住行」規律化。根據往年觀察情況判斷,即使紅嘴鷗大部隊撤離後,可能還會有幾十上百隻老弱病殘的滯留在昆明,這些紅嘴鷗等於把生命獻給了春城。

  記者 周平洋

  看鳥

  西雙版納新鳥種

  雲南柳鶯現身

  近日,西雙版納觀鳥協會和世界觀鳥界頗具知名度的丹麥觀鳥人Jesper Hornskov一行,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臘子保護區觀鳥時,發現雲南柳鶯(Phylloscopus yunnanensis),這是該鳥種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首次認證,為保護區461種鳥類記錄再添新種。

  據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專家介紹,雲南柳鶯體型稍小,長僅10釐米左右,體色偏淡綠色,眉紋長而白,頂紋近兩翼斑間顏色。與其他柳鶯的區別之處在於:翅具兩道白色翼斑,第一道短小有時不甚明顯,第二道較第一道長,色近飛羽色,因此色斑與飛羽間過渡不明顯。腹灰白色,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色淺,腳近褐色有時稍微偏黃。多棲於低地落葉次生林,尤其喜歡林緣林地帶。

  記者 戴振華 通訊員 羅愛東 張國英

  看鳥

  楚雄微鳥

  驚現晚白堊世地層

  楚雄微鳥是在楚雄發現的一種體型微小的反鳥。這是我國首次在晚白堊世地層中發現鳥類化石。

  反鳥類是中生代物種數目最多、地理分布範圍最廣的中生代鳥類支系,在全世界各大陸幾乎都有發現。2011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光輝在楚雄州晚白堊世的江底河組中發現了一個鳥類標本。研究顯示,新鳥具有典型的反鳥特徵,同時其獨特的跗蹠骨和腳趾形態區別於已知的其他反鳥,表明其代表了一反鳥新屬種。新鳥個體微小,其肱骨長度不到20毫米,小於所有已知反鳥。

  在演化過程中,反鳥個體有不斷增大趨勢,晚白堊世的反鳥個體多接近現生火雞,而新鳥個體大小不及同時代反鳥的1/5,因此該發現豐富了人們對晚白堊世反鳥個體大小多樣性的認識,據此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楚雄微鳥(Parvavis chuxiongensis)。

  楚雄微鳥是我國首次在晚白堊世地層中發現的鳥類化石,同時也是首次在我國南方發現的中生代鳥類標本,因此該項發現擴大了中國中生代鳥類的時代和地理分布範圍。

  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張麗莎(春城晚報)

  尋奇木

  昭通鎮雄

  「木材貴族」楠木大量集聚

  21日從昭通市鎮雄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境內發現大量素有「木材貴族」美稱的珍貴樹種——楠木。

  此前,鎮雄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王寧等人在野外調查中發現,楠木在鎮雄縣碗廠、杉樹、鹽源、羅坎、場壩、以古等鄉鎮均有分布。

  據了解,楠木生長較為緩慢,20年內胸徑最多為六七釐米,而在鹽源鎮付家寨村門坎洞村民小組、遼葉壩村楠木村民小組、溫水村發現的連片楠木林中,很多楠木胸徑達20多釐米。經初步鑑定,當地發現的楠木群有五六個,其中以楨楠、細葉楠、滇潤楠為主要品種,其他品種名稱還在上報鑑定中。

  楠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漸危樹種,歷史上位居「四大名木」之首,因材質優良而馳名中外。

  記者 易科彥 通訊員 王雲貴

  賞花

  丘北楊雄山上

  馬纓花嬌豔如火

  3月初春,正是馬纓花開的季節。在文山州丘北縣捨得鄉楊雄山上,馬纓花已陸續綻放,如血如火,美豔絢麗,引來無數遊客駐足觀看、留影。

  據了解,每年3月中旬至5月初,捨得鄉楊雄山上的馬纓花競相綻放,花期50天左右,特別壯觀動人。

  記者 蔣天燦 通訊員 張德華 趙紅軍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滇池紅嘴鷗
    在瀘沽湖畔初次見到紅嘴鷗的時候,只覺得新奇有趣,一簇簇潔白自遠處飛來,輕點水面忽而盤旋離去,給湛藍的瀘沽湖平添了幾分異國情調
  • 滇池現鳥影 海鷗已來到?
    近日有市民在滇池裡發現了一些鳥類活動的跡象,其中有些白色的小鳥很像紅嘴鷗,現在已經是9月底了,天氣逐漸漸涼,那這些究竟是不是咱們的老朋友回來了呢
  • 紅嘴鷗來了?昆明這裡出現疑似海鷗身影……
    「去年10月1日國慶節這天,紅嘴鷗先頭部隊就回來了,今年已經到10月5日了,紅嘴鷗回來了嗎?」10月5日,昆明市民致電詢問。對此,當日下午記者前往滇池邊探尋,發現一群疑似紅嘴鷗的鳥兒。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說:「從鳥的飛行姿態看,這些鳥是紅嘴鷗,但是否為抵昆的先頭部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 昨天玉溪人朋友圈瘋轉的「遷徙大片」不是紅嘴鷗!紅嘴鷗還在黃河流域 預計月底抵昆
    博物雜誌官方微博也對內容進行了轉發並回應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表示,西伯利亞紅嘴鷗的遷徙路線途經昭通,這也許是人們把牛背鷺誤認為紅嘴鷗的原因之一。「鷗跟鷺,飛行姿態、體型全都不一樣,但因為身體都以白色為主體,距離遠、大規模拍攝的話,不容易辨認。」其實,在今年的國慶節,紅嘴鷗的先頭部隊就已經來到了昆明。這是近15年來,紅嘴鷗來的最早的一次。
  • 滇池溼地獲修復 絕跡鳥類重返春城
    滇池溼地獲修復 絕跡鳥類重返春城   中新社昆明5月4日電 滇池的富營養化汙染長期以來一直是雲南人的「心頭痛」。
  • 致川渝的朋友們:「定製之禮」已備下 冬約春城享「暖暖」
    初冬的滇池畔,陽光灑在水面上,折射出碎鑽一般跳躍的光芒,紅嘴鷗上下翻飛、戲水搶食,十分熱鬧。  這,是春城的冬日場景之一。  滋養著春城百姓的滇池水也讓這座城市的冬日顯得更加柔情。午後暖陽映照湖心,浮光躍金,溫暖耀眼。滇池撈藻人往來湖上,守護著這顆「高原明珠」。  除了先天的氣候和資源優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也讓昆明的冬日變得更加溫暖。
  • 候鳥遷徙季 3萬多隻紅嘴鷗已抵達滇池流域
    中國網11月23日訊 據云南昆明市鳥類協會公布的數據:紅嘴鷗已於11月陸續抵達昆明,目前抵達滇池流域的紅嘴鷗已有3萬多隻。為迎接候鳥到來,當地林草部門備齊鷗糧,昆明交警支隊更專門制定了觀鷗季交通組織實施方案。相關負責人提醒觀鳥人士,觀賞紅嘴鷗時最好讓它們自己覓食,儘量不要投餵麵包等食物,以防紅嘴鷗消化不良。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紅嘴鷗大部隊歸來,昆明2020年觀鷗季開啟了。因為紅嘴鷗紅紅的喙,昆明人對它最熟悉。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滇池清、春城綠、昆明藍,已經成為了昆明獨特的標籤。「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擦亮「世界春城花都」名片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我國雲貴高原最大的湖泊—滇池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紅帶你放鬆心情,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雲貴高原最大的湖泊—滇池滇池,緊傍春城昆明西南,是我國雲貴高原最大的湖泊,它風姿秀逸,煙波浩渺,被譽為雲貴高原上一道明媚的眼波。滇池,湖面海拔1885米,湖面南北長39公裡,東西寬13.5公裡,面積330平方公裡,湖岸線長199.5公裡。
  • 唯一的中國是「春城」,熱時的平均溫度只有19℃
    昆明也被稱為「春城」,因為氣候舒適,他是中國唯一的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一般來說,雲南是去三個昆明,大理,麗江,然後昆明是第一站或最後一站,昆明旅遊景點比較豐富,到昆明想好好體驗一下,這裡的文化風光、自然風光,一般停留三天左右。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 滇池有13種海鷗 你看到過幾種?
    其中有些罕見的品種,比如黃嘴河燕鷗,前些年在滇池出現過,最近幾年觀測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2020年1月有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州盈江縣拍到3隻。他們希望市民和遊客觀鷗的同時也留個心眼,看看昆明是否有新的鷗種出現。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說:「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是各類鷗鳥在昆明越冬的日子,近幾年的數量大約有4萬隻。
  • 3000隻遺鷗生態城越冬 約佔該物種總數四分之一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本市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在本市一些水域看見紅嘴鷗已不是新鮮事昨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秘書長王建民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3000多隻遺鷗來到中新天津生態城越冬,雖然往年也有遺鷗在此越冬,但今年的數量很多,約佔該物種總數的四分之一。王建民介紹,他一直在關注大神堂至北塘沿線的溼地,這處溼地大部分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區域內。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 你看到過幾種?
    紅嘴鷗大部隊歸來,昆明2020年觀鷗季開啟了。因為紅嘴鷗紅紅的喙,昆明人對它最熟悉。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
  • 生態雲南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 滇池有13種海鷗 你看到過幾種?
    >西伯利亞銀鷗 這是種大鷗,比兩隻紅嘴鷗加在一起還要大。這種鷗出現在滇池外海和草海,在海埂公園等地方能看到,每年的數量有幾十隻。>紅嘴巨鷗 這是一種中大鷗,比紅嘴鷗大,一般單獨活動,鳥類專家在滇池只發現記錄過1隻。
  • 兌現滇池國際灣區紅利!昆明恆大城價值「躍」升
    根據規劃,5號線是連接昆明主城與北片區、西南片區的快捷「大動脈」,並可通過站點換乘直達長水機場、南高鐵站、昆明火車站、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以一花一木、一庭一廊,營造詩畫意境,約5萬㎡園林大境只為實現戶戶開窗見景的愜意,40%的高綠化、經典的九重園景,納藏數百種珍花貴樹,讓你在家便可際會萬物,賞四季繽紛。
  • 【高清組圖】春城的多彩初冬
    金 「美麗河道」建設提速 春城河道秋色美。記者 陳飛 攝 近年來,昆明市不斷加大對滇池流域的治理,已制定《昆明市滇池流域「美麗河道」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明確4年要完成32條「美麗河道」建設、改造、提升工作。
  • 壓軸的紅嘴鷗現身高郵湖
    這些紅嘴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紅嘴鷗來揚時間比往年晚了一些這兩天,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一群紅嘴鷗,約80隻,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時間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到南方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