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阿波羅11號是人類登月的先驅,我們從阿波羅號上了解了很多關於月球的知識,重新認識了月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阿波羅登月之後留下給我們使更多還沒有解開所有的謎團!
半個世紀前,我們在月球留下了人類的首個腳印,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在此期間,我們發射了跨越太陽系的機器人宇宙飛船,了解了遙遠的世界。但是直到近幾年,科學家們才開始繼續思索著這位造訪我們夜空的巖石遊客。
毫無疑問,阿波羅任務幫助我們解開了月球上的許多謎團,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答,甚至有一些問題是由於阿波羅太空人帶回的樣本而產生的。
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準備在2024年之前再次向月球派遣太空人,在美國政府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之際,科學家們重申,月球仍然有許多秘密需要我們去探索。
從月球返回近40年後,科學家一直認為這些樣品是完全乾燥的,但是在2009年阿波羅15號任務帶回的巖石樣本中發現了水,這一發現開闢了月球研究的一個全新領域,因為它表明月球自形成以來就可能存在水。月球上有水這一發現對未來的太空探索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用於飲用水和火箭燃料。
除了水,最近的證據也表明月球上有冰。2018年的一項研究證實,月球南北兩極的地面上存在冰凍物質。而且科學家還發現月球表面曾發生過火山爆發。
但是這些發現顯然帶來了更多問題,比如水的保存,冰的具體位置,火山爆發發生的時間和月球停止火山活動的時間,月球的活躍程度等。所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有各種各樣超越以前落後的儀器。這些儀器已經變得非常小型化,並且很容易安裝到太空飛行器上,如紅外儀器,探測冰的化學指紋,熱相機和其他發送熱量的工具。
最近的研究指出,月球巖石富含鈾等放射性物質,鈾、釷和鉀等產熱元素正在導致月球表面隨著溫度的升高和降低而膨脹和收縮,也就是說月球仍然可能存在內部構造活動。
關於月球的年齡也存在爭議,從45億年到更年輕的1.5億年到2億年不等。科學家們曾試圖通過分析阿波羅帶回的月球巖石和確定月球表面隕石坑形成的時間來估計月球的年齡,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這是科學家們想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這不僅僅是確定月球的年齡,而且未來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出太陽系中其他巖石天體的年齡,如水星或火星。
因為一旦我們知道了月球的年齡,我們就可以通過比較月球和火星或金星之間隕石坑的數量來估計其他行星的年齡。火星表面的隕石坑越多,巖石的年齡就越大。並且從月球上收集儘可能多的信息,最終也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中其他我們想在未來探索的行星。
月球可以幫助我們提前練習如何在另一個星球上生活和操作,例如火星。因此在關於我們是否應該重返月球的持續爭論中,月球科學家重申,為了未來的太空探索和更多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星球,我們重返月球是絕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