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2020-09-21 金臺資訊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資料圖片

後疫情時代,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但各家都有難念的經,航司一邊要面臨著多重客觀困難,一邊是要尋求資金,無論是拋售業務、融資、接受政府補助或貸款,各家都積極地開展了花式自救……

據彭博社9月17日報導,達美航空(DeltaAirLines)正在籌集90億美元資金,這將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達美航空執行長埃德·巴斯蒂安(EdBastian)表示,達美每月約消耗7.5億美元現金,而今年的客運量僅為去年同期的30%,一系列融資行為將提高達美航空的流動性。

當地時間9月15日,歐洲航空協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歐洲空中導航安全局和國際機場協會歐洲分會等組織在一場視頻研討會中呼籲,歐盟國家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措施上應更為一致,以恢復乘客對航空旅行的信心。

據悉,歐盟領導人和國家元首已計劃在9月28日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討論是否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

2024年才能恢復?

目前,全球航空業已有回暖之勢。

9月15日,中國民航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全行業的8月運行數據: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的3/4。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貨運方面,8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7%,國內、國際航線數量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87.8%。

歐盟航線也在重啟。最近,歐洲各大航空公司就宣布將於10月恢復飛至墨西哥著名旅遊城市坎昆的航班。

但不可忽視的是,全球航空業仍面臨重重危機,如航線管制、營收銳減、裁員、合併、破產。對於一些本就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新冠疫情將該問題更加放大,要麼關門,要麼停飛,一些實力較強的航空公司則暫時縮減規模。

由於航空旅行未能像預期的那樣迅速從疫情危機中恢復,空客日前就加大了強制裁員的警告力度。

新加坡航空集團近日也宣布將削減其所有航空公司約4300個職位。該公司表示,隨著招聘暫停,自然減員和自願離職計劃的採用,受影響的潛在員工人數將在新加坡和海外站點減少到約2400人。

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馬濤曾對媒體表示,世界各地有多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航空業的出行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全球航空業展開求救與自救

在抵押了飛機及利潤豐厚的航線之後,航空公司開始轉向飛行常客計劃以獲取貸款。據報導,達美航空已將其與子公司SkyMilesIPLtd.的融資規模增加25億美元至90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預計將於9月23日發行25億美元、2025年到期的4.5%優先抵押票據,以及35億美元、2028年到期的4.75%優先抵押票據。達美航空和SkyMiles還預計將就30億美元的定期貸款安排達成信貸協議。

川普政府此前出臺了法案,為航空公司提供聯邦政府貸款,航空公司確定是否接受貸款的最後期限為9月30日。

若此次達美航空融資成功,將無需向政府求援。

與此同時,印度航空正在積極尋求15億美元的無息貸款。

印度民航部長哈迪普·辛格·普裡表示,因為隔離政策使旅行需求銳減,印度航空公司正在向政府尋求大筆貸款。

據了解,印度航空的總部設在印度德裡,是一家國營航空公司,由印度民航部管理,該公司以營運國內航線和鄰近亞洲國家的國際航線為主。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印度今年或將失去近300萬個航空及相關行業的工作機會,並損失超過110億美元的收入。

面對疲軟的本國貨幣和昂貴的燃油稅(印度燃油稅為世界最高),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印度的航空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發展得十分艱難。

亞太航空中心推測,印度航空公司需要多達25億美元的資金才能繼續維持飛行。如果接下來政府不實施一些援助,且沒有額外資金的注入,印度的多家航空公司將面臨關閉。

相較之下,歐洲政府給予航空產業的援助力度較大。此前,漢莎航空98億美元的援助計劃就吸引了大量關注。歐洲航空公司協會等國際組織9月15日曾敦促歐盟領導人對疫情期間的出行限制作出調整,以更好地支持航空業的經濟復甦。

相關焦點

  • 4600萬人或失業,全球航空業花式自救:泰航賣「油條配紫薯羹」月入千萬,將開放加盟……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國際航協再發預警,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0年下半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由於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二季度航空公司已經消耗了510億美元現金。預計到12月,全球航空客運需求同比增長率將下降55%,改善速度慢於預期,預計12月份同比去年將下降68%。在此之前,國際航協就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為此,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延長已經到期的薪資支持計劃,否則將有更多航空企業宣告破產。
  • 機艙裡開餐館、「偽出國」航班…航司花式自救只是杯水車薪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航空業影響至深。面對航空業的寒冬,有些航司斷臂求生,通過裁員等方式「活下去」。比如,全日空近日決定了一項數千人規模的削減員工計劃。也有些航司積極拓展服務種類,開展各種「花式自救」,比如新航在空客A380上推出空中餐廳等新的服務,積極地開源。
  • 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航空業大災年
    全球近3萬架民航飛機,被現實剝去了主角光環,直到「末日」來臨,都沒能帶著航空業逃出生天。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多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將被削減。也就是說,在今年一年中,航空業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從業人數的一半。
  • 全球航空業自救,新加坡推「假裝出國」航班
    新冠疫情給航空業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衝擊,截至7月底,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而存活下來的航空公司,只能積極尋找自救良策。艱難求生新加坡航空一直以服務的舒適性聞名。此前,在2019世界最受歡迎航空公司榜單中,新航位列榜首。然而,在新冠疫情和油價大跌的雙重夾擊之下,這家航空公步履維艱。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
  • 多個公司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另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全球航空業出現復甦跡象,全球航司各顯神通
    以下文章來源於公眾號:民航簡報■ 後疫情時代 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但各家都有難念的經,航司一邊要面臨著多重客觀困難,一邊是要尋求資金,無論是拋售業務、融資、接受政府補助或貸款,各家都積極地開展了花式自救……據彭博社9月17日報導,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正在籌集90億美元資金,這將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巨頭也撐不住,「花式」自救來了:竟賣起了油條
    近日,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疫情反彈,形勢嚴峻,尚未擺脫第一輪疫情衝擊的全球航空業再度遭到沉重打擊。中小公司紛紛倒閉破產,而航空巨頭也只能依靠著「斷臂求生」在疫情中艱難生存,若全球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航空運輸行動組織預測,到明年年初,全球航空業裁員人數或將突破4600萬人,超過全球航空業從業者人數的一半。
  • 日本亞航突然宣布全面停飛,疫情造成航空業崩潰在持續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於是,這也催生出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花式自救」。
  • 看新加坡航空公司如何「花式自救」?
    今年疫情給航空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而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航空業出現經營困難,不斷有裁員消息曝出,而各大航空公司為了在疫情中活下去,紛紛開始「自救」措施。國際航班大量停飛的影響下,其他航空可以還可以轉國內航班還持續航空公司最低程度的運轉。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開啟自救模式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日本亞航宣布全面停飛,各大航空公司如何自救?
    受全球疫情影響,日本亞航今年4月份宣布全面停飛,8月份才恢復日本國內航線不久,如今又難以為繼,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據百運網了解,這將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美媒:中國為全球航空業的暫時性復甦發揮著重大作用
    中國為提振航空業發揮大作用隨著國內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國內客運航班相對平穩有序運行。各大航司也相繼推出了各種花式「隨心飛」促銷模式,以重新振興旅客出行的信心與欲望。圖片源自:彭博社Bloomberg除了國內客運航班逐步回歸正常化,中國也為提振全球航空業發揮著重大作用。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