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曹原,18歲讀博,棄美歸國,只為推動國內石墨烯技術發展

2020-12-06 瀚宇聊教育

提到90後,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貪玩、熬夜、殺馬特,甚至啃老,這些都是90後一貫的標籤。

如今90後都慢慢地向三十歲邁進,二十多歲的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二十剛剛出頭的那部分人,可能都大學畢業了,面臨考研和就業的艱難抉擇。

而快奔三十的一些人,可能組建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上著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為了生存在謀劃。

而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擁有"傳奇"色彩人生的90後,他22歲,卻過得風生水起。在別人22歲還在讀研或工作時,他就已經是很多知名獎項的得主了,比如,"石墨烯超導"地發現者、"最年輕的科學家"。獲得如此高榮耀的他,不過二十二歲,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世界,向世界傳遞著一股正能量。

曹原,出生於中國四川,他看起來年紀輕輕,像一個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還沒有社會閱歷。

但實際上,他早已經是麻省理工的博士生了,被《自然》雜誌評為"2018年度十大科學家"。他到底是做出了怎樣驚人的成績,才能夠獲得《自然》對他這樣的高度評價呢?

他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學習上他有異於常人的天賦。別人需要12年才能讀完的小學、初中、高中,他卻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將所有課程全部學完。

2010年他以669的高分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可以想像,曹原當時肯定也是一位萬眾矚目,備受崇拜的高考明星,可惜當時網絡自媒體傳遞消息沒有現在這麼的發達,網絡上的影響力也沒有像現在的楊晨煜、武亦姝那樣強。

在他很小的時候,當同齡的孩子都在懵懂玩耍時,他已經開始看著他們看不懂的書,學著他們完全不會的知識,這對當時的他來說就是一個人生的驕傲。

大學4年裡,他獲得了各種優秀的獎勵,電視劇裡演的天才少年郎都沒有他"牛",甚至他還拿到過最厲害的郭沫若獎學金。

18歲時,同齡人都在準備高考,而他卻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進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這在大多數人看來,窮極一生都無法實現的事情,卻被他毫不費力地做到了。

在讀博士的期間,他對"石墨烯超導"有著極大的興趣,並在此方面做出了重大發現,接著就在《自然》上面連續發表了2篇水平極高的論文。

而這兩篇文章在發表之後就被很多人讚嘆,並且被物理界的很多前輩表揚!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全新領域,改變了物理學界的格局。引導了無數的科學家、學者去驗證、拓展他的研究。

一時間曹原成為了科技界所有人的寵兒,被他們譽為"科技怪物",他也再次登入《自然》雜誌中,被其評選為"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在這件事發生後,曹原便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有的人還認為諾貝爾獎對於曹原來說將會是遲早的事,說不定曹原還會打破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

曹原在石墨烯方面的天分讓很多人想要得到,曹原在國外回國時也曾遭到外國的阻攔,並且他們還開出豐厚的條件給曹原,但是曹原沒有接受。他主動放棄美國國籍,堅決選擇回到中國,將他想將自己的所有都交給國家,想讓自己的國家的得到發展。

對於曹原做的這個決定,不僅讓外國人震驚,也讓中國覺得很難得。曹原的回國將會給中國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推動國內石墨烯方面的發展。事實也是如此,在曹原回國後,我國在這方面技術得到了大大的進步。

曹原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研究出了成果,不僅僅推動了中國石墨烯商業化的進程,而且也讓中國華為公司的石墨烯電池技術就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池技術,率先在手機電池領域應用,直接將競爭對手甩開了一大截!

看到了曹原的成功,很多家長便開始"效仿"他的學習路徑。從小給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以興趣作為出發點培養孩子的能力。在孩子啟蒙階段便給孩子報了一堆興趣班,但鮮少有家長堅持下來。有些家長忙於工作,有些則是"堅持不下來,太累了"。

我們可能不會複製他人的成功,但可以模仿。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十幾年前網際網路還沒有發展成熟,在線教育也沒有成為熱門的學習方式。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班型已經開始轉為線上。

以美術為例,在線美術1對1的出現解決了家長們的一大難題。不僅在課後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也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曹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直接將中國的石墨烯超導研究,一下子推到了世界的最前沿!這樣的人不僅僅有著超強的能力,而且在外國的多次挽留下都要堅持回國發展,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的偶像,需要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24歲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選擇回國,人稱「科技怪物」
    還記得2018年12月,我國有兩個人「登頂」《自然》本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深受科學界譴責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而另一位則是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同時他也出現在該榜單的第一位。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曹原為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並與導師共同為文章通訊作者。需要指出的是,通訊作者通常由教授等課題組長擔任。曹原成為通訊作者,表明他是論文的主要創意貢獻者之一。
  • 震動世界的95後天才曹原,曾讀3人天才兒童班,在校長辦公室上課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由此可以說明,中國的曹原很牛!他是震驚世界的人物!
  • 解決困擾科學界107年難題,被譽為天才少年的曹原,能獲諾貝爾獎嗎
    2018年12月18日,世界上歷史最的、最有名望的之一的《Nature》在公布年度科學人物的時候,竟將一名年輕的中國男孩列為了榜首。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名出生在1996年,在當時不過22歲的中國男孩曹原,登上了美國《Nature》雜誌,這一在諸多科學界都佔據著領頭羊位置的雜誌榜首。
  • 我國天才少年曹原:石墨烯超導效應實現了,技術取得了突破!
    一個國家只有科技和軍事領域強大起來,其他領域的發展也才會隨之增長。就拿美國這個軍事強國來說,他們不僅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科技領域的強大也是趕超世界各國的。也正是這樣,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才會一直經久不衰。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科技發展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 天才少年曹原一天連登兩次《自然》雜誌,教授吳明衛:一般
    其中,就不得不提到這位年輕的95後青年:曹原。 2018年,剛滿22歲的曹原在世界頂流的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連續發表了兩篇關於石墨烯重要發現的論文。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雖然之前也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對「石墨烯」材料產生過類似想法,但是實驗效果並不好。曾有人妄言:若按照當前的技術水平實現卡莫林超導電性的材料,再過五十年都研究不出來!那種發自內心的絕望讓很多物理學家飽受煎熬。直到2018年3月,這位22歲的中國少年曹原,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超導實驗」,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震驚全世界!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當地時間5月6日,因發現魔角石墨烯超導態而榮獲《Nature》「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首、麻省理工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成員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講述了團隊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 「歸國之子」曹原的石墨烯是種什麼科技?
    「天才」曹原「天才」曹原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2007年,曹原隨家人到深圳耀華學校上學,令人驚奇的是,曹原僅僅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六年級到高中的所有課程,並且在2010年以669分的高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可以說,曹原從一開始就展示了天才般的學習能力,後來曹原對此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跳過了中學階段那些無聊的課程」。
  • 「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天才少年曹源毅然回國,再攀科研高峰
    曹源,1996年出生於成都,後跟隨父母去深圳學習生活,11歲就進入了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花了3年時間,就把初中、高中讀完,14歲就參加高考,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大學更是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輕鬆完成學業不說,還進行了石墨烯相關的研究。18歲的時候更是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19歲便開始讀博。就是在讀博期間,曹源研究出了「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
  • 中科大「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取得新進展
    聽名字,是中國科學和技術的最高學府,中科大學也對得起名字,作為隸屬於中科院的全國重點大學。曾經比肩清華北大。很多人知道中科大,就是因為中科大出了很多的天才,比如著名的天才寧鉑,寧鉑(1965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78級少年班成員,當時曾被譽為「第一神童」,不過2003年,中科大第一神通出家為僧。
  • 曹原:「石墨烯」天才少年的「開掛」人生!
    18歲的你正在幹什麼呢?20歲的你又在幹什麼呢?如果現在你22歲,你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呢?相信絕大部分的同學們18歲的時候。正在準備著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高考,在20歲的時候也只是在校園裡平平常常的讀書,甚至有的同學在自己20歲的時候已經外出務工數年,早已經開始了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今天所介紹的這個主人公,在自己22歲的時候早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人物。這個人就是中國的天才少年—曹原!
  • 14歲入中科大,22歲成科學家,96年中國博士曹原攻克世界性難題
    14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在留學期間解決了困擾世界107的「超導體」魔咒,以一己之力拓展了物理學單一領域的深度。被世界頂尖科研雜誌《Nature》評為2018年十大傑出科學家之首。回顧曹原的成長軌跡,有嘲諷,有質疑,也有如浪的讚譽,但在其間,曹原始終以興趣為本,不忘初心,不理外界,從一而終。
  • 2018新知人物(1)曹原:少年天才!兩篇論文「驚」世界
    就在上周,《自然》期刊在線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22歲的曹原位居榜首,《自然》不惜溢美之詞,稱其為「石墨烯駕馭者」。曹原入選《自然》年度人物曹原多牛?曹原及其團隊的貢獻是,在描述雙層石墨烯的電子密度與溫度關係時,發現了與銅氧化物超導體相似的結果。這為物理學家發現銅氧化物超導機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體系,也為尋找室溫下的超導材料提供了思路。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曹原導師Pablo Jarillo-Herrero因魔角石墨烯相關研究獲獎。令人遺憾的是,既是實驗論文第一作者、又是通訊作者的曹原卻與沃爾夫獎失之交臂。「天才中的天才」曹原是很多人眼中的天才。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11歲時,因天賦秉異,他被選拔進入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