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空氣監測數據
浙江在線杭州1月7日訊 (記者 潘傑 通訊員 邵甜) 今年1月1日起,浙江省已正式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老標準監測數據(API)將不再進行公開發布。
(本網先前報導《浙江省環境質量空氣指數(AQI)試發首日 舟山表現最佳》、《浙江11個設區市16日起試發布實時空氣品質 4小時內能作出行參考》、《浙江機動車保有量全國第六 明年6月前普及國Ⅳ油品》)
記者今天從省環保廳獲悉,2013年6月將完成100個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升級改造,使我省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具備新環境控制質量標準指標監測能力。
快的話,2013年年底,全省網友就能實時掌握所在縣(區、市)的實時空氣監測數據。
新標準增加PM2.5監測
年底省內有望全覆蓋發布
2012年2月,國務院發布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較舊標準增加了PM2.5值監測,更強調臭氧、一氧化碳等計算在內的大氣複合汙染程度。根據環保部的要求,長三角等重點區域今年要提前實施「新國標」,2013年要率先做到監測結果與人民群眾感受相一致。
浙江在2012年9月底,完成了53個站位的設備安裝調試及聯網試運行,並與同年11月16日在全國範圍率先試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範圍涵蓋11個設區市和臨安、富陽、義烏3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上述站位。
據了解,監測指標包括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項。實時發布內容為各站位6項指標的小時濃度及分指數(IAQI)、空氣品質指數(AQI);日報發布內容為各點位6項指標的日均濃度及分指數(IAQI)、空氣品質指數(AQI)、首要汙染物和空氣品質指數級別。
省環保廳表示,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17個大氣環境功能性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初步形成區域大氣環境監測能力。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清潔空氣行動方案的通知》:到2015年,浙江全省將建成182個監測站位,其中城市子站153個、區域站14個、背景站2個、功能站1個、移動站12個,全省大氣複合汙染立體監測網絡全面建成,監測信息實現互通和共享。
記者從省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浙江所有縣(區、市)的實時空氣監測數據有望在2013年12月試發布,2014年1月實現正式發布。屆時,全省網友點點滑鼠,進入省環保廳和各設區市環保局門戶網站的AQI實時發布系統就能掌握全省空氣品質變化。
PM2.5監測季節性變化明顯
AQI數值高勿恐慌
從省環保廳的現行監測情況看,數值變化幅度比較大。
以PM2.5試點監測以例,2012年3月開始至今,日均濃度範圍在0.004到0.341毫克/立方米之間(國家限值0.075毫克/立方米),舟山總體濃度最低,全省呈現明顯的季節分布,冬季濃度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
省環保監測中心博士田旭東告訴記者,新標準要求提高後使監測數值有所增加,但並不意味著客觀存在的PM2.5等數值等也同時上升,只是評價「口子」收緊了,不必對數值過於敏感,更準確的評價有待監測數據的積累。
新標準實施後將有助增加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尤其可以為老年人、小孩以及對空氣敏感人群的出行提供參考。田旭東說網友在點擊查看數據時,系統自動會對出行、防護給出建議;如果不發生劇烈的天氣變化,網友在看完上一小時數值後,3-4個小時內都具備參考價值,可以酌情考慮出行安排。
6種指數類別對應的健康影響、建議採取措施
全省網友在查看AQI空氣品質日報時,可以對照優、良、輕度汙染、中度汙染、重度汙染、嚴重汙染等6種指數類別對健康的影響,根據系統的建議採取措施做出相應調整。
省環保廳表示,今年將繼續實施七大類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深化工業汙染防治,強化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實施城市藍天工程和農業農村大氣汙染治理,並計劃將重汙染行業廢氣治理、煙塵控制區建設(禁止煙囪冒黑煙)、燃煤鍋爐煙塵治理、冒黑煙車輛整治等主要工作計劃向媒體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同時,也通過本文呼籲廣大網友積極參與到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的行動中,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小知識:AQI是怎樣進行計算與評價的?
大致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對照各項汙染物的分級濃度限值,以PM2.5、PM10、SO2、NO2、O3、CO等各項汙染物的實測濃度值(其中PM2.5、PM10為24小時平均濃度)分別計算得出空氣品質分指數(IAQI);第二步是從各項汙染物的IAQI中選擇最大值確定為AQI,當AQI大於50時將IAQI最大的汙染物確定為首要汙染物;第三步是對照AQI分級標準,確定空氣品質級別、類別及表示顏色、健康影響與建議採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