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當前衡量空氣品質最主要、最常用的指標是AQI,即環境空氣品質指數。通過AQ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地區的空氣品質情況,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但筆者認為,各地政府不能完全依賴AQI,要對其有客觀、準確、理性的把握,更加客觀地認識、科學地使用AQI。
各地政府要客觀認識AQI
AQI只表徵汙染程度,並非具體汙染物的濃度值。各地要準確把握AQI的實質,不能把AQI變化情況與大氣汙染治理工作成效完全劃等號。AQI變化的背後隱藏著很多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善於沿著AQI的「藤」摸到具體實際問題的「瓜」,為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
總之,各地政府要科學看待、辯證分析、有效使用AQI,最大限度地發揮AQI對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的參考、指導作用,積極採取紮實、有效的措施,解決空氣汙染問題。
相關部門要用好AQI指揮棒
大氣汙染治理是一場聯合戰役,AQI是環保、發改、經信、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門大氣汙染治理成效的一個綜合體現,任何一個部門不盡責,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AQI。
因此,這要求各地環保及相關部門目標一致,以AQI為指揮棒合力開展大氣汙染治理工作。要有團隊精神,加強協調、配合、溝通。環保部門對工業企業汙染治理、住建部門對城市揚塵治理、城管部門對餐飲油煙治理、交警部門對機動車尾氣治理都要全力以赴,不可出工不出力。要堅持重點突出、統籌兼顧,靠實實在在的工作去推動AQI的改善。
不斷提高AQI的含金量
參與空氣品質AQI評價的主要汙染物有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各地環保部門要對這些汙染物進行源分析,對企業汙染治理進行指導。
這就要求環保工作人員必須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否則就無法全面了解、掌握企業的治汙能力和現狀,不能針對汙染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另外,就筆者了解,當前環保隊伍中學理工的比例不大,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的較少,基層環保隊伍補科學技術的課非常有必要。各地要結合本職崗位需要,有重點地學習與環境保護工作相關的生物、化學、物理、地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本職工作,服務於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環保局
原標題:客觀理性認識AQI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