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梅斯醫學舉辦的"2016臨床試驗論壇"於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此次會議張發寶博士分享了主題為"真實世界的臨床證據"的演講。真實世界研究(RWS)將是未來研究的趨勢,相對RCT而言,RWS的研究範圍更廣,更具有代表性,能夠真實地反映研究的情況。
RWS與RCT
RWS是起源於實用性的臨床試驗,屬於藥物流行病學的範疇。是基於臨床真實的情況採取的一種非隨機、開放性、不使用安慰劑的研究,因此其得出的結果具有很高的外部有效性。目前RWS已得到很多醫學領域的重視,有些學科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觀察性隊列、登記和管理型資料庫。現代臨床研究推行循證醫學,對證據的崇拜導致RCT被過度包裝,證據與現實有時並不相符,RCT的樣本研究不能反應廣大人群的真實情況。
RWS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結局研究,具有以下特點:研究的實施地點以及幹預條件為真實的臨床實踐環境;受試者的選擇一般不加特別的限制條件;幹預措施也如臨床實際,並可由患者和醫師進行交流而改變幹預方法。真實世界研究環境無盲法,無隨機對照,無安慰劑治療,研究的結論可直接推之於臨床實踐。
RWS的重要性
RWS目前了解相對較少,多是理論和概念的了解。實際上,我國裡程碑式的跨越來源於真實世界的數據(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登上世界殿堂級學術期刊CA,影響因子144.8) ;2004年發起的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KSCDC)也是真實世界研究的重要範例,這個研究產生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真實世界研究不僅可以減少傳統研究的限制,而且還可以反映真實世界中治療藥物的臨床療效,為臨床選擇使用新藥及新型設備提供客觀的對比依據。通過真實世界數據證據,充分了解指南與實踐的差距,為指南的制定與規範提供參考,而且還能平衡臨床療效和成本效益。
難題:實現研究的障礙
雖然真實世界研究有那麼多好處,但是也存在一些難題:真實世界研究一般不是以藥品為中心,而是以患者為中心,藥企是否願意投入是其中一個問題;真實世界研究需要大量的研究樣本,甚至多中心事件,收集數據難度高,工作量龐大;數據異質性強,對統計方法的要求比傳統研究更高;多屬於回顧性分析或事後分析,研究證據等級受到挑戰。面對如此多的問題,RWS似乎顯得舉步維艱,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後來者解決,以推動RWS的發展。
難題:研究的數據收集和處理
除了以上提到的研究面臨的難題,RWS和其他研究一樣也存在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問題。但大數據可以助力真實世界研究,大數據能幫RWS充分掌握研究背景 ,提出有創新性的研究設想和完善的研究設計。大數據可以提供可利用的多源數據和強大的統計分析,保證了數據的多元性、重要性和時效性。
對於數據的分析可以採用一體化的數據管理模式,避免原始數據的錯誤,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和準確性。定製臨床研究雲平臺,加強研究者項目管理水平,通過各方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實現數據的實時化、標準化和格式化。
RWS的局限性
研究結果有時並非決定性的最終結果,而隨機雙盲試驗的樣本量小但精確度高,所以被認為是"金標準"。在某種情況下,RWS的針對性不強,證據等級不高,實效研究的結果還需要一個隨機雙盲試驗研究來進行確認。研究設計的數據量往往十分龐大且研究時間較長,由此而產生的高昂成本難以承擔。真實世界研究的開放性很容易產生研究者的"信息偏倚"與"選擇偏倚";其非隨機性設計僅對實驗中的已知因素的結果有良好的解釋作用,而對未知的混雜因素則缺乏控制,易出現不符合真實情況的結論。真實世界的研究是整合各方面證據改善臨床決策的探索,但尚未形成一個獨立學科的基本框架,尚無獨立的理論體系、方法學體系和技術體系,需要進一步累積發展。
真實世界研究彌補經典的循證醫學時代RCT很多不足,所以越來越受關注,未來將成為醫學的核心證據來源。真實世界研究雖然有前景,但仍然有很多問題與困難有待解決,需要後來者的突破性創造。(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