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搶險:剛普拉深埋東京灣 機器人奮戰無人區

2021-01-15 愛活網

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日本為了發展,將買來的煤、石油、稀土、武器、儲備人才什麼的用水泥封箱沉入東京灣,準備在戰時撈出來用。如今面臨興邦級災難,不僅撈不出什麼東西還要向各處求援,曾經以機器人技術自豪,但在最前線,在連50死士也無法靠近的地方,卻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國外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大多數來自美國公司,iRobot公司就是其中之一。iRobot專門向美國國防部提供各類特種機器人用於戰爭和日常使用,這家公司有一個聲名在外的創始人——機器人三定律締造者阿西莫夫。福島核危機發生後,iRobot的機器人再次臨危受命,擔負起拯救生命的重任。

機器人本身可以防一定程度的輻射、能夠前往人類無法到達的現場採集狀況、使用各類套件工具武裝自己來增加新的功能。比如一個T320機器人裝載機可以在15分鐘內轉換成無人駕駛車輛,而更多的機器人則擁有完善的廢墟穿越能力和執行維修作業,所有這一切在無力派遣更多人員進入福島作業的情況下,顯得尤為寶貴。雖然剛普拉什麼的只是幻覺,但是運用在特殊情況下,專用機器人確實要比雙足擬人機器人更為好用一些。

福島危機發生至今,這些專家們終於可以一顯身手,一方面讓人多少感到了點安慰,另一方面也加強了一個信念:沒用的日本政客,還是深埋在東京灣比較好。

相關焦點

  • 剛普拉深埋東京灣 機器人奮戰無人區
    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日本為了發展,將買來的煤、石油、稀土、武器、儲備人才什麼的用水泥封箱沉入東京灣,準備在戰時撈出來用。如今面臨興邦級災難,不僅撈不出什麼東西還要向各處求援,曾經以機器人技術自豪,但在最前線,在連50死士也無法靠近的地方,卻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國外機器人。
  • 日本東京灣海床20釐米淤泥檢出放射性銫
    環球網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2月8日消息,東日本大地震,尤其是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民眾對於核輻射一度非常恐慌。為了安全,日本政府及各機構投入了很大力量用於檢測放射性物質及擴散情況,並不定期進行結果公示。
  • 海拔4700米奮戰100餘天 500千伏甘橋線118號鐵塔搶險完成
    10月26日晚上,在海拔4700米的折多山山頂,經過近百名電力搶險人員奮戰100餘天,國網四川電力完成了500千伏甘橋線118號鐵塔的搶修改造。隨著線路恢復送電,甘孜州9市縣120萬群眾的用電和甘孜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重新獲得了保障。
  • 機器人也會怕福島核輻射
    在2011年日本曾經發生過震驚世界的「福島核電站災難」,即使是到了現在,其危害依然沒有消失。雖然在災難發生之初,日本政府曾一度宣稱福島核電站是安全的,但是之後卻被爆出輻射量完全超出了預計。>「鬼島」,東京電力公司Tepco派遣的東芝機器人在高輻射情況下,「死亡率」竟然比讓出預估的還要高出5倍。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解放軍報訊連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在四川、重慶、雲南、甘肅等受災地區連續奮戰,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重慶警備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3600餘人次參與駐地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做好轉運群眾、沿江巡邏、搶運物資等工作。連日來,雲南多地發生強降雨。受暴雨影響,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黃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鹽津中隊迅速出動,搜救被掩埋失蹤人員、疏散群眾、搬運物資。盈江縣境內多地發生洪澇滑坡災害,該縣人武部派出200餘名民兵深入受災村,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 抗擊颱風利奇馬,他們依然奮戰在飛行搶險救災第一線
    民航山東空管分局全體幹部員工在颱風過境後「人不解甲,馬不卸鞍」,依然奮戰在飛行搶險救災第一線。12日,濟南市章丘區漯河水位持續上漲,沿河的相公鎮東皋西村被洪水圍困。人命關天,危情時刻,金匯通航山東分公司及誠謹應急救援(山東)有限公司根據省應急救援部門指示,將在濰坊機場的AW139保障救援直升機調往該村執行救援任務。
  •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日本福島核洩漏的真相終於掩藏不住了。從現在開始,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人們將會聽到越來越多關於它的消息,它的危害也將會逐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中新網2月4日電綜合報導: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前所未見的超高輻射量,足以使深入反應爐內進行勘察的機器人停止運作,恐將妨礙核電站的拆除工作。
  • 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潘家「女漢子」,巾幗不讓鬚眉
    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黃顙口鎮上嚴村婦聯主席潘龍菊和幹群一起,第一時間深入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狂風暴雨中彰顯了巾幗抗洪力量與擔當。 受特大暴雨影響,7月4號黃顙口鎮愛民港水位漲勢汛猛,天剛一亮,潘龍菊和村幹部一起在漫過堤壩的位置用雨布進行導流。
  • 日本福島核洩漏恐怖萬分:機器人2小時就死!
    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了將近六年,但造成的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依然極度危險。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的輻射量高達每小時530希沃特,是事故以來的最高值,遠高於此前的每小時73希沃特。每小時530希沃特的輻射是個什麼概念?如果人類靠近,數十秒內就會死亡。
  • 又一機器人在福島「犧牲」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
    核熔融堆積阻礙通行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又一個機器人在福島「犧牲」了【環球網軍事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記者 馬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6日宣布,專門研製的蠍子機器人在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實施調查時被困,最終被迫將機器人遺棄。
  • 機器人、無人機來搶險
    機器人、無人機來搶險 西氣東輸是國家天然氣輸送的骨幹管網,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直接體現。目前,已累計實現安全生產超過6200天,平穩供氣超過5900億立方米,成為多個省市天然氣清潔能源供應的主力軍。
  •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熔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利用一根15米長的杆插入位於日本東海岸福島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中,杆的頂部設置有相機,相機記錄了數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福島核災難核心區域反應堆內部的破壞情況。
  •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六周年。六年來,與福島核事故有關的新聞不絕於耳。近日,2號機組內超高輻射劑量「秒殺一切活物」,「福島核汙染區食品流入中國」等話題再度引爆輿論圈。人們不禁帶著疑團發問:六年過去了,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福島核事故元兇與影響是什麼?
  • 日本福島核輻射有多強?瞬秒一切活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岸發生巨大海嘯,造成超過18000人死亡或失蹤,並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三次反應堆熔毀。這使得福島核電站事故成為繼1986年車諾比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那麼福島核電站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 震後6年 福島核電站到底還有多危險
    央視網消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已過去近6年,福島的核輻射到底還有多嚴重?福島核輻射又會對周邊地區尤其是海洋環境產生怎樣的長久影響呢?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將一臺裝有攝像頭的「蠍子」型機器人投放到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檢測,發現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高達每小時650希沃特,刷新了最高值。而原計劃要進入安全殼內5米進行深入探測的機器人,只走了1米,就出現了圖像傳輸故障。
  • 日本福島核洩漏已經9年了,現狀依舊慘不忍睹,變異野豬橫行
    日本福島核洩漏已經9年了,現狀依舊慘不忍睹,變異野豬橫行。日本福島核事故,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當年這起事件,其實是非常可怕的。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輻射釋放等。
  • 探秘日本福島逆天核輻射:活物秒死
    在此之後,國際社會湧入日本,為該國提供救災援助,並尋找各種方式幫助其清理福島第一核電站。機器人成為了當時的首選。換言之,倘若東京電力公司的精力和政府的資金轉向化學、生物和所謂的「安全封隔」等等方式——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建設某種類似於車諾比的石棺——清理速度會更快。又或者,人類應該依靠人工智慧來指揮機器人從事某些任務。目前所有在當地執行清理任務的機器人都由人類遙控。政府監管部門發出此項評論之前,東京電力公司最近遭遇了多起機器人故障。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馳援安徽戴家湖搶險
    8月1日16時27分,安徽省潁上縣姜唐湖蓄(行)洪區戴家湖搶險現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葛洲壩市政公司阜陽城區水系治理項目部最後一批人員有序撤離。至此,葛洲壩集團600多名阜陽水系項目建設者、196臺大型設備、三個晝夜連續作戰馳援戴家湖搶險工作圓滿落幕。100分鐘快速反映奔赴現場7月下旬,暴雨不斷,淮河幹流水位迅速上漲。
  • 陝西電力8.4暴風冰雹災害電力搶險紀實
    延安電網搶險硝煙未盡,榆林烽火又起!   "8.4"特大暴風冰雹災害的降臨使得陝西省電力公司又一次啟動了救急應急預案,在這場硬仗中,公司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員工鏖戰駝城,晝夜奮戰,打響了另一場可歌可泣的電網搶險攻堅戰。
  •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值估測再創新高,外圍輻射值無明顯變化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值估測再創新高,外圍輻射值無明顯變化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2月9日晚說,根據分析推斷,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達每小時650希沃特,超過月初推測的每小時530希沃特,再次刷新了反應堆內部輻射情況的最高推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