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天然氣山體隧道內洩漏怎麼辦?機器人、無人機來搶險
西氣東輸是國家天然氣輸送的骨幹管網,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直接體現。目前,已累計實現安全生產超過6200天,平穩供氣超過5900億立方米,成為多個省市天然氣清潔能源供應的主力軍。
為進一步提升西氣東輸的安全保供能力和檢驗事故狀態下的企地聯合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安全供氣,9月22日至25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聯合浙江省能源局開展了隧道內長輸管道洩漏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據了解,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山體隧道內管道洩漏事故開展的實戰應急演練。本次演練模擬西氣東輸二線南昌-上海支幹線某處隧道內天然氣洩漏,受損位置在隧道內500米左右。演練主要實戰內容為接警匯報、現場核實、疏散布控、洩漏位置確認、工藝調整、搶險作業準備、管道防腐層剝離、管段切除移運、管道組對焊接檢測等10個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隧道內搶險作業場地空間狹小,存在應急救援處置過程諸多實際困難,目前天然氣長輸管道行業尚無山體隧道內應急實戰演練先例。為解決隧道內管道突發事件的機具物資進場、運輸、吊裝、搶修等難題,西氣東輸管道公司應用了多功能防爆機器人,無人機探測,自動導航運輸車,長距離通風、供電、通信,管段自動下料、組對、焊接,隧道特製龍門架等10多項新技術、新工具。
據了解,截至目前,西氣東輸在浙江境內的天然氣管道約有525.4公裡,通過浙江段管道累計向浙江及上海地區供氣超過400億立方米,向江蘇供氣超過270億立方米,為長三角地區累計供應天然氣超過670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標煤87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酸性氣體的排放2.948億噸,有效緩解浙江及長三角用氣緊張的局面,促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調整,為長三角生態建設做出貢獻。(記者 傅靜之)
西氣東輸是國家天然氣輸送的骨幹管網,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直接體現。目前,已累計實現安全生產超過6200天,平穩供氣超過5900億立方米,成為多個省市天然氣清潔能源供應的主力軍。
為進一步提升西氣東輸的安全保供能力和檢驗事故狀態下的企地聯合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安全供氣,9月22日至25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聯合浙江省能源局開展了隧道內長輸管道洩漏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據了解,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山體隧道內管道洩漏事故開展的實戰應急演練。本次演練模擬西氣東輸二線南昌-上海支幹線某處隧道內天然氣洩漏,受損位置在隧道內500米左右。演練主要實戰內容為接警匯報、現場核實、疏散布控、洩漏位置確認、工藝調整、搶險作業準備、管道防腐層剝離、管段切除移運、管道組對焊接檢測等10個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隧道內搶險作業場地空間狹小,存在應急救援處置過程諸多實際困難,目前天然氣長輸管道行業尚無山體隧道內應急實戰演練先例。為解決隧道內管道突發事件的機具物資進場、運輸、吊裝、搶修等難題,西氣東輸管道公司應用了多功能防爆機器人,無人機探測,自動導航運輸車,長距離通風、供電、通信,管段自動下料、組對、焊接,隧道特製龍門架等10多項新技術、新工具。
據了解,截至目前,西氣東輸在浙江境內的天然氣管道約有525.4公裡,通過浙江段管道累計向浙江及上海地區供氣超過400億立方米,向江蘇供氣超過270億立方米,為長三角地區累計供應天然氣超過670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標煤87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酸性氣體的排放2.948億噸,有效緩解浙江及長三角用氣緊張的局面,促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調整,為長三角生態建設做出貢獻。(記者 傅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