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蔣紀源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重慶市萬州區長江流域,因強降雨和局地陣性大風氣象災害導致山洪暴發、河水陡漲,並引發地質災害和水上船舶運輸事故,爆破堰塞湖、直升機救援、深水域打撈……一場應急處置和救援行動正在進行。
視頻:蔣紀源 拍攝
8月8日,重慶市2019年事故災害綜合應急演練在萬州區長江三洲溪水域西南碼頭附近舉行,此次演練由重慶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重慶市減災委員會主辦,重慶市應急管理局、萬州區人民政府承辦,旨在加快提升重慶市暴雨洪災、地質災害、水上危險化學品事故應對能力和三峽庫區深水搜救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長江流域突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的危害後果。這次演習中,多種高科技設備、救援手段也大展身手。
應急救援演練現場。
三維測量5G連線 順利爆破堰塞湖
「嘭嘭嘭」隨著三聲發令槍槍響,演練正式開始。
「由於持續暴雨和上遊來水導致萬州區磨刀溪流域出現明顯漲水過程,使多個水庫壩前水位接近汛限水位。經調控演算,本次洪水洪峰值將達3600m/s,超五十年一遇。」接到報警相關部門馬上進行預警發布、研判會商、對磨刀溪流域水庫進行聯調,就在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時,鄉鎮工作人員在外巡查時發現堰塞湖,馬上報告了區防汛指揮部。
指揮部第一時間派出偵測小分隊前往,偵測人員利用無人機、測量儀勘察、測量堰塞體物質組成、堰塞湖水位水深及庫容等情況。並運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對偵測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各路救援隊伍到達後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並通過5G通信系統後方指揮部進行遠程實時會商。
經過現場勘察和專家會商,指揮部決定沿著搶險設計的洩流槽軸線,採用推土機順槽軸線向上、下遊方向推渣,挖掘機翻渣或裝自卸車運輸出渣,遇無法挖運的大孤石採用爆破解小後挖運。根據堰塞湖排險方案,搶險組派出液壓履帶鑽對一座孤石進行鑿孔,在堰塞體中間埋裝炸藥,安裝爆破器材,實施爆破。隨著連聲巨響,鬆動控制爆破取得成功,經排查無啞炮存在,搶險組繼續按計劃對堰塞體繼續進行開挖洩洪。
堰塞湖排險救援。
無人機等高科技加入水上救援
「因連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北岸猴子巖山體發生大面積滑坡,滑坡體迅速滾入長江中,引發強烈湧浪。受巨大湧浪影響,一艘正在進行的船舶發生劇烈晃動。導致船舶機倉進水,主機熄火失控,在搖晃過程中有三件危化品貨物掉入江中,就在此時貨倉起火爆炸。由於火勢越來越大,船用消防設施、設備無法有效控制,船長請求救援並下令船員棄船跳水逃生。」救援單位收到求救信號後,馬上開展水上救援,在現場利用無人機快速施放遙控救生器,該遙控救生器可遠距離救助落水人員或船艇無法到達的水域,利用自身動力牽引救生浮繩以及直接搭載救助遇險人員到安全地點,並調派消防滅火無人機對失火船隻實施空中滅火,同時派直升機在現場水域進行搜救。
演習現場的江中船舶失火
加強超深水域打撈能力提升
指揮部調集的航道監測艇到達現場後,立即利用多波速探測儀和水下機器人搜索之前墜江危化品物料桶,確定沉沒位置,以便快速打撈作業。掉入江中的三件危化品貨物為乙酸汞,乙酸汞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如果桶體破裂發生洩漏將對長江水域造成嚴重汙染,影響下遊的用水安全。救撈船到達事故水域,做好打撈作業準備後,馬上進行深水打撈。快速完成了對墜江危化品貨物的深潛探摸、拴固、起吊,出水後檢測、防護和轉移處置一系列工作。
記者從現場獲悉,此次應急演練進行了難度極大的深水作業,對沉沒在水深89米江底的危化品貨桶進行打撈,救援人員在水深80米以下作業風險大、難度高、技術要求強,這也是去年萬州「10·28」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後,後續的打撈作業進行了好幾天才完成的主要原因,所以萬州區從那以後開始有針對性的加強三峽庫區深水搜救能力,並陸續啟動了深潛作業和大型浮吊等多個項目計劃。
打撈船將掉入江中的危化品打撈上來
此次事故災害綜合演練,市級和萬州區相關專業救援、保障隊伍,部分具有高精尖救援裝備的企事業單位共出動人員約500人,出動各類船艇20餘艘、直升機2架、大型搶險救援裝備30餘臺(套)。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及視頻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張爽(實習)
審核: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