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認知的四個境界

2021-01-14 土撥鼠小溪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指一個人不知道事物的深淺,這是缺乏深度學習和實踐體驗的認知層面,常見於孩子和學生人群,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處於矇昧無知或者膚淺表面(局限於文字和說教)階段,所以,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也是這類人群,比如:溺水。對於此類人群的安全教育,宜用具體,形象,有衝擊力的方式才容易入心入腦。

2、 知道自己知道

指一個人只有自己專業領域內深度學習的經歷,缺乏其他領域拓展學習經歷,知識面較狹窄。有些人在某個領域成功了,常常會有一種恃才傲物的表現,於是帶著此種自信盲目跨界,不知道隔行如隔山,最後導致失敗。比如:鄧亞萍經商、川普從政、舒馬赫滑雪,結果都不太好。

3、 知道自己不知道

指一個人知識面和社會閱歷拓寬了,逐漸就會知道自己知道得太少,這世界上還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人到達這個階段才會真正變得謙虛起來,擁有理性的自知之明。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指的就是這種認知境界。《道德經》裡也有相關的論述:「知不知,尚;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有哪些領域是不了解的,是高人;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這就糟糕了。聖人不會輕易犯錯,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他懂得揚長避短,不會受自己的不足困擾。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指一個人有能力把所學到的有關知識轉化為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身體力行,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變成下意識的反應,做事時完全不需要再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所以,先賢老子才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的人嘴上不用說,也不輕易說,因為他已經做到,知識已經在他身上體現出來,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效果。比如:王陽明、孔子、老子。

註:

(1)最容易上當受騙的是第一和第二認知層次的人群,因為認知深度與廣度不足。

(2)優秀的管理者能達到第三個認知境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局限和不可能,所以懂得借力用人,而不再親力親為,事無巨細。

(3)不要小看社會那些普通人,一個老農民的品德修養可能遠高於許多學富五車的學者教授,那就叫「不知道自己知道」,即《易經》講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相關焦點

  • 《天道》:四個角色,四種認知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劇中不僅探討了哲學、人性、商業等多層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還展現了社會文化背景、環境、學識對一個人的影響。而所有的這些,將決定一個人的認知能力。獵豹CEO傅盛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人們大致分為四種認知層次和境界:第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種:知道自己知道第四種:不知道自己知道人們處在不同的認知狀態,
  •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很長,按八十年計算的話,有700800小時,但是一個人的一生也很短,短到只有幾十年時間,稍不注意,它就一晃而過,一生的時光有多長,都取決於你怎麼利用,如果你每天無所事事,一輩子真的好長,如果你利用好每一天,一生的時間是不夠的,那麼在這短短的一生中,我們應該怎麼過呢,該如何做人呢
  • 品牌最高境界:認知大於事實
    好品牌的最高境界,是讓認知大於事實。——王賽(本文僅為完整課程的1/8,完整課程視頻內容可掃描文末小程序碼免費學習)授課老師| 王賽科特勒諮詢集團合伙人如果左邊有一杯咖啡,沒有任何商標。你願意為它支付多少錢?5塊、7塊、10塊?
  •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高,一生的福氣也越多
    歸根結底,這些毛病都是因為一個人的認知層面偏低而造成的!一個人越是表現地固執自負,越是表明其認知水平越低!認知低的人,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1、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越是固執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說了一番超出大家認知的話,讓人印象深刻:「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渾,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
  • 6個認知層級要點,喚醒你的人生,覺知開悟,提升境界!
    高人總結了6個方面,一起來覺醒開悟,提升自我。1,控制自己如果你想發脾氣,或者放縱自己,一定要告訴自己,延遲欲望滿足,控制自己,才是長久之道。社會是個整體,世界萬物都有聯繫。當你考慮自己時,一定不要忘了他人和周圍。當你不顧一切意義用事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其背後可能就是對他人和周圍的傷害。這種得到獲取是以犧牲他人和自然為代價的,並不可取,也無法長久。
  • 心理學:一個人思想境界越高,越是會拒絕這3件事情!
    七七有話說:一個人青年時期,思想境界的養成與他所受的教育有關,但是當他脫離了學校,開始在社會上滾爬奮鬥並且獲得一些成就,思想境界就會隨著他所經歷的人和事逐步提高,一個眼光長遠,明是非的人,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麼
  • 一個人,在四個方面作繭自縛,財運會慢慢消失,有道理
    因為他們沒有這四個方面多加注意,所以財運才會慢慢的消失。一個人,在四個方面作繭自縛,財運會慢慢消失,有道理,如果你真正的參透了這些,完全可以避開生活當中的失敗。這和一個人的幸運與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這樣的人,做起事情來前怕狼後怕虎,等到真正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早就已經錯失了能夠成功的機會,財運自然也會漸漸的遠離他。
  •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性格——詳解性格的四個特徵
    性格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適應的、習慣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特徵。這就是性格,是與心理活動相適應的行為特徵。可以掩飾的、與心理不相符合的外在行為,不是這個人的性格特徵。 人的性格特徵組成很豐富,從心理學範疇分析,可以把人物的性格概括成四個特徵,即:態度特徵、意志特徵、情緒特徵和理智特徵。
  • 《完美》和《遮天》境界是怎樣劃分的?大帝到底對應怎樣個境界?
    當然我們先不說那麼高的境界,我們先從石昊所開創出來的輪海境界說起,輪海境界的來源其實就是洞天,也是在完美世界當中踏上修行的第一個境界,而石昊的輪海卻是洞天演化的極致。首先石昊擁有著最強大的十洞天,並且將洞天成環,來到上界之後更是把所有洞天全部融合,成為了「唯一洞天」,擁有著禁錮一切的力量。
  • 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而這兩點原因都指向一個關鍵詞:認知水平。表面上看,是行動力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但這個「行動力」其實是由認知水平決定的。有人行動力高,執行力強,是因為他們能看到自身的差距,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正因為有這樣的自我認知,才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認知不同,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就會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 聖墟境界對應完美世界的境界如何劃分
    憋著急,聖墟的境界肯定還沒有完全出來,僅以目前一千四百章的境界來對比整個完美世界的境界是錯誤的說法。聖墟境界劃分:肉身成聖(即覺醒)、枷鎖、逍遙、觀想、餐霞、塑形、金身、半聖(這個境界有點尷尬,說是天之驕子都不會走這個境界,而是一步成聖,目前的例子只有楚蘿莉一隻。)
  • 認知自己水平高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道理,都要用辯證的思維來看待,這就要求我們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而這其實就體現了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從表面上看,是行動力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行動力其實是由人的認知水平決定的。有些人之所以執行力強,是因為他們能看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正因為有這樣的自我認知,所以他們才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 最落後國家一個人和最發達國家的一個人:相差多少世紀的認知?
    這可能是許多人未曾去猜想的一個問題:最落後國家一個人和最發達國家的一個人相差有多少年的認知?同一個時代,人與人之間認知能力相差多少年不合適,應該說多少世紀!儘管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中間的具體差距,但基本上有個感覺:這個差距很大!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二、張先生認為,從時間的角度看,境界是個交叉點,是一個由過去、未來構成的現在,現實的現在,或者說是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整體,這就是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自己的世界。一個人的過去,包括他個人的經歷、思想、感情、欲望、愛好,以至於環境、自身等等,都積澱在他的這種現在之中,構成現在的境界,從而,也可以說構成他現在整個的一個人。
  • 成長環境對一個人認知的影響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就是這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並固定了一個人的對世界、對人性、對愛情、對人生的認知。A和B都是我的同學,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生。A和我一樣出生在農村,在她大學四年到畢業後兩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我前段時間見到她,聽了不少的家長裡短,人生百態,那些熟悉的片段還是小時候偶爾聽到婦女們飯後談資。
  • 眼界高低、境界大小和格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個故事說明:有大境界的人,能看到事物真正的價值,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格局的大小,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多創新、多思考、開闊眼界、提高境界、放大格局,最終都會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 認知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思想深度
    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深度,事業高度和幸福指數,如何判斷自己的認知層級?青白蘿法國託利得定律把認知從低到高分為三層:第一層,一元思維模式,其表現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青白蘿第三層,認知的多元思維模式,這個認知層級的人能夠兼容外界所有的思想和觀點,可以圓融吸收並隨時提煉使用,外界所有的信息對於他們來講都是有益的
  • 人的認知四個層次
    人的認知四層次:1.不知不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己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3.知己自知:知道自己知道。3.不知己知,不知道自己知道。當我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會有目標,有方向,去學習,提高自己的思維認知,當逐漸擁有了知識,不斷去輸出知識,思維的價值,就會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 大氣,是一種人生境界
    大氣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信仰格局,需要不斷培養才能養出自己的大氣。你大氣是一種對生活,對世界對人性所持的一種態度。一個人有沒有大氣是裝不出來的。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疾風驟雨,即使再大的困難,大氣的人總有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氣勢和風範。
  • 股票交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技術分析一談到技術分析,大家都不陌生,多多少少都能講出點東西來。這裡面可以說包羅萬象,分門別派,就像武俠小說裡面各種了不起的武林絕學一樣。有學道氏技術的,有人用它來判斷趨勢的形成和結束。當然,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關鍵在於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心態,在暴漲暴跌的波動行情下依然保持冷靜。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股市是一個能把人性無限放大的地方,你的任何優點或缺點在股市中都會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