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或者民俗諺語,甚至成語等文化,一直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一代代的傳承,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不斷革新換代,取其精華,去除糟粕,最終將最好的流傳下來。但是,在歷朝歷代中,不乏一些風流的文人雅士,對原本的文化含義進行了刻意曲解,以此達到取樂的目的,甚至將本義改得面目全非,令人難以啟齒。而今日,筆者便帶來了四個成語,原本無關風花雪月,可經過了世人的訛傳後,都變得讓人難以啟齒,甚至非常的猥瑣,下面,一起來看看是哪4個成語——
一、一場春夢
說到「春夢」二字,相信大家都會不自覺的笑出聲來,腦海中頓時閃爍出了一些不健康的畫面,特別是網絡上流傳的那個段子,什麼「萬物復甦,又到了什麼的季節」。但是,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它原本的含義,據文獻記載,「一場春夢」最早出現在五代詩人韋縠的《才調集·張泌詩》中,詩中如此寫道:「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
而人家詩人韋縠的「一場春夢」之意,其實是充滿了朝氣與美好,並非世人所想像的那般猥瑣,這兩句詩詞翻譯過來,是說,美好的過去,如白駒過隙,一轉成空,現在回想起來,總感覺有點不真實。因此,從中我們能窺測一二,這「一場春夢」之意,指的是「美好的過去」。
後來,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不乏用此成語作詩作詞的,像北宋的大文豪蘇東坡便曾經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昔日內翰的榮華富貴只不過像一場春夢而已」,以此來表達自己坎坷的經歷,和人生無常的一種感嘆。但是,後人以庸俗的態度對這個成語不停的曲解,將含義衍變成了如今世人所知道的那般猥瑣,不得不說,有點替韋縠打抱不平了。
二、暗通款曲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古本《焚椒錄》中,作者是遼人王鼎,內是如此寫道:「如是者,叄管齊下!終使可汗見疑猜忌,以蕭後與趙暗通款曲,遂成冤獄而殞歿!」,原本的含義,指的是官商二者偷偷摸摸的進行了勾結,私底下做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暗通」指的是「私下聯通」,而「款曲」指的是「殷勤」。
但是,這個成語傳至如今,卻徹頭徹尾成為了男女偷情的專用詞,它早已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將貶義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有些猥瑣,諸如一些詩詞中,或者野史小說中,不乏其例,能看到此成語,似乎成了一些不道德的專指。
三、人盡可夫
在一些小說、電視劇中,我們不乏能看到「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待,貶義含義非常的嚴重,會聯想到一些歷史上的人物,像什麼潘金蓮之類的,甚至以此來聯想出了一些風花雪月的場所,更以此衍生出了更不好的詩詞「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潤萬人嘗」,古人的風流雅士著實吃飽了沒事幹,就喜歡以粗俗的文採去創作,達到內心的那份所謂的滿足。
「人盡可夫」這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裡面是如此記載:「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這句話之意,其實更彰顯古代的綱常倫理,儒家思維,意思是說,一個女子,是人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而父親,是為天然骨血的關係,丈夫怎能與父親相比較呢?換句話說,父親只有一個,沒有選擇的餘地,而丈夫則可以慢慢選擇,世上男人千千萬,因此,丈夫是無法與父親相比呢?這個成語充分體現了古代人的孝道。
四、梅開二度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講述的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男主人公梅良玉與女主人公陳杏元相愛,卻因邊境突生戰禍,朝廷無力抵抗,便想出了美人計,而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女主被挑中,成為了和親的女子。一對小年輕在含淚中分開,而女主在和親的路上,途經一處懸崖時,覺得與心愛之人不能相伴一生,活著沒意義,於是乎,便投身而下。
但是,女主並未死,被人所救,且經過了種種險阻,回到了男主的身邊,兩人又成好事,喜結良緣。而這件事,感動了女主家院中的梅花樹,在二人成親的當日,竟然二度重開,花朵鮮豔,芳香四溢。後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被歷朝歷代的戲曲所接納,被改編成了古典小說,名揚一時。
但是,面對如此悽美的愛情故事,這成語如今卻被曲解成了一些粗俗不堪的代名詞,猥瑣中透著不健康的思維,紛紛以此為樂,為趣,歷朝歷代中,更是不乏一些以此為素材的豔詩和小說,同樣刻意歪曲本意,令人難以啟齒。